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行愿才能满愿▪P5

  ..续本文上一页在做,不是为众生而做,所以你很俗。世间和出世间的事业之所以获得成功,都是因为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我执、没有私心地做事,他的护法自然就多,拥护的人也多,善缘就多,成功的机率就高,或者说肯定会成功。你是为众生做的,众生怎么会阻拦你呢?学佛首先要学无我。

  众:师父,金刚经里前几句总说的四句偈,究竟指哪四句?

  师:四句偈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关于四句偈在佛教里是有争论的,还有人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有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四句偈,所以金刚经里佛究竟指的是哪四句,祖师们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这一句,有的说是那这一句,实际上不管这三句的哪一句,都是金刚经的核心。在这里,万行和尚又加了一句——“善护念”,就不是四句了,而变成五句了。我个人认为,金刚经的核心就是“善护念”三个字。“善护念”就是时刻护住自己的身口意,护住自己的念头,如果你不能时时刻刻提起觉照,看住自己的念头,护住自己的身口意,你学什么都学不好,做什么都做不成。一个功成名就的人,一个能把握住自己的人,就是一个时时刻刻都能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并能善护自己的行为举止的人,这种人就是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我说金刚经的核心,应该是“善护念”三个字,而且我个人也是得益于“善护念”三个字,时刻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行为举止。

  问:感恩上师,佛法如灯塔,做善事如航行,渐修渐行,这是很关键的。看您的三次闭关纪实,上面谈到接收频道、密码,还有接收的设备与装置,这个接收密码需不需要明师指点?我们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就像摸开关,做善事是需要我们去摸索,去积累。但是找开关的过程,是否需要师父指点?

  师:非常需要!为何说遇不到明师就很难把佛法修正确,或者说很难成就。何谓明师?明师是过来人,是曾经按过开关的人。所以在修行佛法的路上,成就不是你想像的,也不是你的悟性好就可以成就的。悟性好是当你到了某个阶段,你一想就对,如果你低于这个阶段,你一想就错,悟到的也都是邪知邪见。只有到了那个层次,你悟到的才都是正知正见。所以,想像与悟到必须达到一定层次,你才能够想像,才可以悟道,若低于这个层次,你想的、悟的,全是偏离方向的。明师就是从这个层次把你送到那个层次的人,而后你就再也用不上明师了,就得独自完成了,明师只能送你到此。佛门讲的“无师智”就是指从这个层次到那个层次后就不需要老师了,因为你自己的智慧打开了,证到无师智了。一旦证得无师智,你就自修、自悟、自证、自圆满了,但是要达到这个层次全靠老师带你,就如同幼儿园启蒙离不开老师一样,而当你到了某个年级之后,你就可以自学成才了。明师是非常必要的,包括释迦牟尼佛,之前他也拜了很多明师,即当时印度很有代表性的几大教派,佛门里称六师外道。外道是指不究竟之道,这个外道不是我们说的青面獠牙、吐着大舌,这不是外道,这叫魔道。外道是指偏离了主道的教派。外道并非教人做坏事,有很多外道教人做好事、与人为善,也劝人做功德,修福报,只是就了脱生死而言,它偏离了方向,走得不够正确,不够圆满。

  金刚经讲,一切贤圣,如果和无为法(究竟法)相比,他们都不究竟、不圆满,都有差别。如果不和究竟法比,可以说他们也是圆满的。所以说,和究竟法比,“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不拿无为法比,就没有差别。比方说我们在坐的,可以说都发财了,但要看和谁比,和比尔盖茨比我们都是穷光蛋,和乞丐比我们都发财了。每个月都有几千块钱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还有房子住,有个小车开,那不都是发财了吗?所以说和穷人比我们都发财了,和富人比咱们还都是穷人。因此,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你这样理解就不会错。不见到佛,你不知道你不圆满,只有见到佛,你才知道,哎哟!我不圆满!

  问:我们在家修行,还要上班,我一直很羡慕您闭关的过程和修行的层次。那我们可不可以效仿?用闭关方式在家修行?

  师:完全可以。

  问:在家修行要注意哪些事情。

  师:我一直主张,我的弟子——跟我学佛的人,在家里学佛,每天最低不能少于一个小时的禅坐,最好保持两个小时,就像烧水,你每天两个小时打坐就能保持锅里的水不会凉,如果少于一个小时,刚烧热,不烧了,又凉了,你明天还得从凉烧到热。如果你天天保持两个小时,锅里的水永远不会凉,这个道就永远不会间断,而低于一个小时,这个道就断掉了,刚接上又断了,刚接上,又断了(我们的心链又断掉了),实在不能保持两个小时静坐,就一个小时。你诵经也好、打坐也好、持咒、冥想都好,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散乱心,你只要是坐禅,那一刻你的心念与道是接通的。一天24个小时,你坐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你就在道中,还有22个小时不在道中,但是由于你每天能够坚持两个小时的静坐,就可以保持锅里的水不凉,你天天坐,就会离道越来越近。

  问:我们在禅坐的过程中能不能出现您闭关时出现的那种状态?我们在家,很难把握和控制这种状态,比如说身体的不适。我们怎么样能够顺利地度过这种现象。比如说我们上班,我今天坐的身体都不行了,都工作不了了,怎么能不影响工作呢?

  师:坐禅修道不会影响工作,我一贯主张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借事炼心,借人检心。一个修行人离开了人,放弃了工作,把自己关起来,固然修行到了某个阶段需要这样,但不是整个修行过程都这样。闭关——回避人、回避事,只是阶段性的。如果是说修行100步为圆满的话,那么回避人,回避事,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它只是99步修行方法中的一步,闭关只占了一步,还有99步是通过其他的多种形式达成的。比如说,出去和人吵架也是一种修炼,锻炼自己的心态,人家挖苦我们正好看我们的承受力,我就经常挖苦身边的徒弟们。在我身边我不挖苦他,他出去以后别人会挖苦他,我比别人的力量大,我用100斤的力量挖苦他,他能够承受,到了外面,别人80斤的力量挖苦他,他肯定无所谓了,就像挠痒痒一样,是不是呀!(笑)所以,在我身边的弟子,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说,我的“酷刑”你都能受得了,在外面那都是挠痒痒了(笑)!

  释万行2013.04.22

  

《行愿才能满愿》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法门不是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