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恼,那是因为你的心还没有磨练好,没有清净,如果清净的话,不管什么事情让你听到,让你看到,你只是淡淡的笑一笑,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为什么我们一遇到这些好事、坏事的时候,一下子就和我们的心紧紧地融在了一起?那说明我们的心、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恶习还很深,还具备浓浓的喜怒哀乐。为什么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一点的人,会对世间上的好事、坏事都看得比较淡。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经历的事情再多,他也不会淡化呢?同样一个问题发生在我们身上,有的人可能一遍、一次就过关了,就悟到很多道理,可有的人,同样一件事情,一个错误在我们身上几次三番地发生,他还是过不了关?那是因为一件事情在我们眼前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有用心去观察它,思考它,没有用心去感悟它,当它发生的时候,白白地发生了,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结果下一次还会继续发生,一直重复、重复,使你有足够的感受,何时你感悟了,超越了,这件事就不会在你眼前发生了,即使再发生,就你而言,它也不是一件事情了。
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在寺庙里不守规矩,不上早晚殿罚跪香时,有的人觉得好丢面子,好失尊严,而有的人会觉得,我睡懒觉没上殿,向大家求忏悔是理所当然的,很自然的就去求忏悔了。这种心态本身就体现出他信仰的力度是否深厚,你说你有信仰,你做错了,让你向大众求忏悔,这对自己有好处,为什么还不愿意呢?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内心的显现。你没有把事情做好,说明你没有智慧,你的修为和修养都还不到家。你没把事情做好,做错了,做砸了,你就是个“坏”人,你把事情做好了,让大家都欢喜了,都受益了,你就是个好人。你说你是个好人,为什么从来没做过一件好事,让大家受益,让大家欢喜呢?你说你是坏人,为什么每做一件事情都让大家欢喜,让大家受益呢?所以,好人、坏人不由你说了算,是由你做出来的事情决定的。
人要想彼此的心灵走到一起,必须通过交流,必须要在一起生活,双方只有在共事时才能真正了解对方,也只有在共事的时候,我们才能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地展露给对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多,对方不一定需要你给他多少东西,你能够坐下来听他诉说,帮他从心底里减压,他就很开心了。所以我们每个人并非一定要做一个施者,有时候你要做一个受者,受什么呢?——接受别人的发泄就行了,这是个很好的方式。
如果在我们出家人身上连孝心都体现不出来的话,我们就没有底气教别人行孝。出家人无论在心量上,还是在气节上,方方面面,本身就应该比俗人高一些,因为俗人是看我们,学我们出家人的。那我们出家人学谁呢?学祖师,学佛菩萨。俗人看不到佛菩萨,就会看我们僧人,就会做比较,如果我们僧人做的到位,他自然就会信佛。虽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是不管什么经,既然你碰上了,你就应该把心态学着放平,去接受它。父母亲只有一个,他不像我们出家拜师父,你可以拜好几个师父。无论你和父母有没有感情,这个事实你是否认不了的,让你碰上了,你就认了,即使父母不能令你欢喜接受,你也要用平静的心去面对、接受就好了。你不要希望你的师父,或者你的父母亲去改变,你改变了就好了,不要指望别人改,指望别人改是件很痛苦的事,不如你自己来改变。你改变之后,你也轻松,对方也轻松。你想说服对方改变,你烦恼痛苦,对方也烦恼痛苦。
护七居士: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师父。我在禅堂行香,意念定在眉心轮的时候,眉心轮这个位置,跳得非常强烈,跳的时候,观想的非常清晰,而打坐时就没那么清晰了,但是在抄菜时,眉心轮就不在那里了,就定在菜上去了,而不会定在眉心轮上,为什么会这样子?
师:这很正常。你切菜时就把你的心放在刀上好了。你能够一个小时全心全意地把心放在菜刀上,那么当你切完菜,由于你有能力全心全意地把心放在刀上,你肯定能把你这个心一下子抽出来,集中到另外一个地方上。如果你连切菜时都不能全心全意地集中在这个菜刀上,你想集中在念佛或观想上,也是不可能的。你只要在一件事情上能够集中,你肯定在样样事情上都能集中。如果你说:“我只能开车集中,切菜不能集中。”那么你开车肯定也不能集中。只要你能够把心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样样事情你都能够把握得住。你说你打妄想很专心,打几个小时都出不来,我不相信,因为你根本没有全心全意地打妄想,你肯定是分散地打妄想,真正的打妄想是你住在一个妄想上,这个妄想堵在你的心口上,这个妄想的问题不解决,它是不会靠边的。只有这个妄想堵在你的心口上,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妄想退了,才会接着又来一个,否则后面的妄想是上不来的,所以说,你那个妄想堵在这个地方,不跑掉,这也是一种禅定。这个禅定和念佛的禅定有什么区别呢?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区别的,他都是定在一件事情上。你定在念佛上和定在一个疑难问题上,在初期是没有区别的,到了上面就有区别了。
我曾经和一个同学辩论过,他说念佛可以产生一心不乱,能够成佛;我说念苹果也能产生一心不乱,也能够成佛。他说念苹果成不了佛,只有念佛才能够成佛。我说,你光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但你不渴望佛,你心里没有佛,没有观想这个佛,没有发愿到极乐世界去,你也去不了的,不是说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去,你念到一心不乱,你有力量了,你想去才能够去,问题是你有没有想去的念头产生。如果你念苹果、苹果……,念到了一心不乱,你突然升起一个念头,我想去极乐世界,由于你有念苹果产生的定力——一心不乱的定力,你想去极乐世界就可以去极乐世界。这个道理就如同做生意的人,做五花八门的生意,但是都赚到了钱。做什么生意都可以赚钱,你赚到钱以后可以买别墅,买轿车。但是,如果你有了钱,你不买别墅,那你怎么会有别墅呢?就像你有了定力,你不想去极乐世界,你怎么会去极乐世界呢?这个定力就是本钱,就相当于我们做生意赚到了钱,你想买别墅就有别墅可买。所以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了,你还要转,不转你是去不了的。但是你有了这个一心不乱的定力,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我何必去西方呢,我去东方也一样啊。
至于你刚才说的眉间跳动,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说明你的力量上来了,因为这个地方是我们的慧眼、天眼所在地,是我们灵性的居住地。行香时跳动的特别明显是因为在行香时你比较放松,往往越是放松的时候,力量越容易上来。你在行香时的放松,是由于你在某个阶段绷得很紧,它才会上来。但是在你紧绷的那个阶段,它是不会有反应的,只有在你放松的时候,才会有反应。那么你会问,我何不如一上来就放松呢?你一上来就放松(一开始就放松),那会是一种散乱、一种放纵,都是先有一个紧的阶段,这个过程结束后,在松的阶段才会有境界发生,有现象发生。如果一开始你就放松、放松,你是很难有境界的。当然,对于大根器的人来讲,他一用功就采用放松的方式——舍弃法,用舍弃的方式来用功,这个境界会来得更快。这个道理就如同我叫你们把手放松放松,你们都不知道怎么放松,越是让你们放松,越不会放松,干脆我耍个小聪明,设一个小技巧,就叫你们握拳头,握得越紧越好,你自然就知道何谓放松了,这是老祖师创立的方法,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说紧了一段时间,一放松出境界了,但是不能保持,那就继续用紧的方式,也就是用占领法。在这个层次,都是杂心在用功,但这个过程一定要有,超过这个层次,就是我刚才讲的空心静坐,空心用功,能够空心就真正的与道融为一体了。所以我刚才问有没有空心用功的,没有,说明都很正常,也符合你们现在这个阶段的用功方法。
我现在用功就是什么方法都不用了,过去一、二十年什么方法都用过,都是主动生起一个方法去用功,用的太久了,现在往那里一坐,什么方法都放下了,甚至来了个念头也不去看它了,也把它放下,扔掉了。越是用这个方式,眼前空的范围越大,光放射得越大,甚至有时候故意提起一个念头,用一个方法,用完之后会很累,因为这个时候用方法是从内心生起一个念头,就很累。但是在开始阶段,你不用刻意生起一个念头,念头本身就一直在往外冒,你抓住这个念头不放,其他念头就不会陆陆续续迸发得更多,你抓住一个念头让它有事干了,它就不会再产生十个、百个念头了。
问: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就是在用功的时候,深呼吸,把气沉到中丹田时,经常会咕咕的响,是什么原因?
师:不是停到中丹田,是停到下丹田时肚子才会咕噜噜的响,那是下丹田在咕噜噜的响。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你的体内很空虚,元气不足,它才会咕噜噜的响,元气足了就不会响了,这个响也是阶段性的。童子身打坐的人下面几乎是不响的,非童子身的人在静坐到某一个阶段时,他吸口气一沉下来,肚子就会叫,这个阶段大约会历时半个月。
问:我这个现象已很长时间了。
师:那说明你在这个水平上一直没有突破,你没有正正规规的好好修过,只是修一下子就不修了,所以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没有突破。你如果能拿出一段时间,每天修它七、八个小时,我相信一个礼拜你就突破了,就不会再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了。
问:好,谢谢师父!师父,跟我们一起共修的一个师兄,他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佛,而且还观想自己成了阿弥陀佛,他整个人就变成阿弥陀佛了,这种现象是好,还是有什么问题?
师:这个现象在学佛初期应该是好现象,他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如果你学佛很多年了,还是这个样子,说明你没有进步啊。初期可以提高我们的信心,但也不要太在意,这说明你的虔诚心够了,专注力够了,你可以瞬间把佛菩萨在你的心里观想出来。如果你的散乱心太重的话,你是没办法瞬间把佛菩萨观想出来的,即便它是虚幻的,是你用心把它观想出来的,但也是在心能够专注的前提下才观想出来的。比如说我们观想释迦牟尼佛,你明知这是有为法,为什么我能观想出来,你观想不出来呢,因为你的心很散乱,力度不够,所以就观不出来。
用功的时候就全心全意的用功,必须在某个阶段,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六根才真正的收回来,关闭了,但这个阶段也不能太久。如果你多年用功,一打坐,所有的东西都听不到,感受不到了,那说明你的功夫只不过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你坐在这里用功,旁边有声音,你又听得到,又干扰不了你内心的宁静画面,如果你一听到外面的动静,你里面的功夫就被干扰了,画面就给破坏掉了,就像一盆水,它本来很平静,一有动静,画面就开始起涟漪了,那说明你的功夫还不够扎实。
问:我打坐时,心跳加速,正常吗?
师:你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心跳得太快是因为你的意念用的太强,意念用的太强了,心就绷得紧紧的,它就会加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久了,你的血压就会升高,而且你的脸会变的比较红。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释万行2012.12.13
《学佛变成了本能才算入道》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