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像寺庙现在的七项管理制度,放在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能通用。这么多年宗教的检查与考核都是按照这七项管理制度进行的。前一段时间你们几个执事热火朝天地搞改革,并做了行政分类,不管成立什么新部门,砍掉哪个老部门,都逃不脱现在的七项管理制度,逃不脱传统的八大执事和四大班首这个管理程序。无论有多少部门、多少事情,做事的还是那几个人。年轻人想法很多,但要考虑自己的想法是否行得通,落实之后有多大意义,不要完全凭着自己的嗜好,自以为是。
就说我们东华寺,如何发展,用什么方式发展,以及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我不知想了多少遍,请教过多少人。我们向别人学习、请教,都希望能受到启发,能够受益。对于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往往是在教他,向他传递思想,而我们要学习,要上进,要完善自己,就必须找比自己高、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可是人往往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找一些不如自己的人来评论我们,印证我们。所以,当你问他好不好时,他总说好。让外行来说你做得好,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是专家,你说我讲的好,我可能还有点欣慰。但我们往往不愿意向高人请教,怕失去尊严。一个人是否有尊严不是你说了算,是你把事情做成了,摆在这里,你自然就会有尊严。你没做成一件事,没做出一件漂亮事,你哪来的尊严呢?
很多事情是说了不能做,但有些事情直接做了就不需要说。信任还属于情感范畴,一旦超越了信任,那就是佛教里讲的正知正见了。你想让人信任你,你就把业绩拿出来。我们处理事情,一是要把事情处理好,二是不要产生矛盾,不要让别人生烦恼。有一种人虽然把事情处理了,但却挑唆、激化了矛盾;还有一种人不但事情没处理,矛盾还挑唆起来了。有智慧的人不单把事情处理了,而且也没产生矛盾,皆大欢喜。
做执事,一不小心就会带着自我做事情,或者急功近利,要表现,要得到领导认可。如果以这种心态,你是绝对做不好事情的。不抱任何目的地做事,你的境界将会提升得很高,肯定会做得又快又好。做事就是做事,你不要考虑我要让老板认可,我有业绩,我要立功,这都是用我执、带着自我在做事,怎么可能做得好呢?佛教讲的“无我”,就是不要有我执,不要带着个人的思想做事。
做任何事都不要五分钟热度,折腾一段时间就没音讯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折腾,支持你们折腾。每件事的处理就代表着每个人的水平和品味。东华寺的未来的确要靠你们几个小和尚,我一直希望找一个年轻人来做方丈,我就退下来专心从事我的佛学研究,传播我的佛学思想。看到这么多的年轻和尚,个个都有这么大的抱负,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上阵,我真的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是我比你们还要发愁,你们成长,我才高兴,你们高兴我才更高兴,你们烦恼我就痛苦,你们不成长,我会更痛苦。我个人成功不算成功,只有你们成功了才是我真正的成功。
我一直持一观念,如果一个员工追随老板多年还在当员工,不是员工的错,而是老板的错,不是员工无能,而是老板无能。同样,你们追随我这么多年,你们没有开悟、当上方丈,不是你们无能,而是我无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谓巧匠无弃材。你手艺不高,才会浪费材料,才不知如何雕琢这些材料。每一个东西都有它的用途,所谓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如果经不起大家推敲,你就不要做。因为做任何事情肯定会有人知道,一定会有人点评。尤其是寺庙,八方来客,是非最多。所以寺庙里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寺庙正如常言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家以为学佛人不说是非,实际上学佛的人最爱说是非。所以东华寺什么都是透明的、公开的。
父母亲教孩子刚学会走路时,尽管没有牵着孩子的手,但父母亲的心一直在盯着孩子。从表面上看,你们以为我撒手了,但我的心并没有撒手。东华寺要持续发展,所以我现在要往后退,再次闭关阅藏,就是为了用时间换空间,用平安换高度。身为一个出家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希望太平盛世,可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做佛菩萨的工具。今天往后退是为了明天的前进。所以,我现在安下心来学习,充实自己。希望大家也把心静下来,安心学习,充实自己。你有能力,早晚有一天会出来放光动地,尤其现在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是世界一体化、资源共享、信息瞬间交流的时代,什么都不缺,只缺自身素质的完善。
你的心用在嘴巴上,你的行动力自然减弱。你的心用在完善理论上,你四肢的执行力自然就弱化了。只有成道之人要思想时,瞬间可以闪光,要行动时,马上能凝聚力量。因为他随时随地可以转换自己的角色。但是我们凡夫不是偏到左边,就是偏到右边,不会以辐射的方式存在。
很难得,我们的副寺有很多的想法,多数执事没有自己的想法,当你没有想法的时候,不妨我给你们想法,最终还是让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并实现自己的想法。但你的想法要有高度,你要想着如何把东华寺带出翁源县,带出广东,带出中国,走向世界。达不到这个高度,你的想法就不到位,你就是用我执在做事,在展现自我。如果用我执做事,你的方法就行不通,也不会长久。你把东华寺带起来了,你自然就起来了。东华寺出不了头,你怎么会出人头地呢。你把自己带出来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东华寺带出来,东华寺出来了,你自然就出来了。否则,你出来的越快,死得越快。你的想法只要是正确的,能经得起大家的推敲,就要坚持。
我的想法成熟后,最终会告诉你们的,因为未来的东华寺是你们的。不管你们哪一个执事,能折腾的都是好执事。但是折腾到最后要让大家开开心心的,不能令大家烦烦恼恼。折腾的结果有三种:会折腾的人,折腾得大家开心;不会折腾的,把事情折腾起来,大家却不开心;再不会折腾的,事情没折腾起来,大家还都不开心,大家都对你有意见,我就得在中间做安抚工作。你折腾得让大家开心了,我才开心。光你一个人开心,大家不开心,你的开心也长久不了,你也开心不起来,因为环境不允许你一个人开心,大家开心了你才能真正地开心。这也是为什么佛菩萨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方能真正解脱。众生未度尽,他就是成了佛,仍然还有痛苦、烦恼,因为众生是同一体的。
每个众生在无始劫的轮回中都互为父母、六亲眷属,一个成就的人和大家一定是同一体的,这绝不是在理论上讲讲而已,他往这里一坐就能感受到大家的磁场,他的磁场既能辐射过去,也能接受大家的磁场。因此大家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大家的喜悦就是他的喜悦。如果说一个成就的人是个麻木不仁、感受不到众生喜怒哀乐的人,那他绝对不是一个成就的人。别说是个成就的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稍微有些修养的人,众生的喜怒哀乐他也能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做事就是做事,不管是什么身份,谁的方案好,就采纳谁的。感情用事肯定会犯错误。一个人在起步阶段,能有人在旁边盯着,搀扶着,这是你的福气。你若想,快点撒手吧,给我自由吧,不要碍我的事了,这只能证明你愚昧无知。古人讲,把你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看你走上正路了,视线才从你身上转移,否则会一直追踪着你。不是我们喜欢权力爱管事,确实是有问题,不管不行了才出手。如果你做得好,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谁愿意去多管。
机会都会给大家。给你机会,你不要说会做不会做。你会做就好好地去发挥,不会做就好好地去学习。人不是坐在这个地方就能成长的,一定要去经历一些事情。做执事的,要有这样的心态,让大家都欢喜,你一个人烦恼就好了。你持这种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好。你如果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会伤害大家,大家有烦恼终将会波及到你身上。佛菩萨“耍”了个小聪明,大家高兴我高兴,众生度尽我成佛。他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就像东华寺的今天,你们成长了,我才成长,你们成就了,我才成就。因为你们代表我,和我同一体。你们有前途,有出息,我才有前途,有出息。
你们肯做事,我从内心感到喜悦。你们做错事,我不会非要追究你们,惩罚你们。我在内心从未起过这样的念头,因为我深知,这个寺庙的未来是属于你们小和尚的。我不可能一直呆在这个位置上,我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只不过现在让我完全撒手还真做不到。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才是东华寺真正的发展期,现在只是建设期。东华寺的小和尚们,我希望你们能把东华寺完善起来,所以,我才允许你们折腾。我相信你们像我一样折腾十年、二十年,一定会超越万行。我也是折腾了二十多年啊!
人贵在折腾,不折腾不行啊!前几天,HZ要去住山洞,我就说,你最好到终南山去住,不要乱跑,不成就,就不要回来。实际上,我也是鼓励他,给他压力。我知道小和尚们到处乱跑,这里住半个月,那里住几个月就跑掉了,心安不下来,哪里能住山闭关。因为我知道你眼前没有消息,内心还没信号。打不出去,接收不到,如何闭关,怎么住山呢?熬个半年又跑出来了。所以,FX在兜率天时跟我说要去闭关,我说,好啊,你要去闭关,不成就就不要再回来了,你不要搞个半年就又跑回来了。其实,我这么说,一是给他压力,二是鼓励他,想让他定下来不要到处乱跑,他要是真的在外面住不习惯,跑回来我能不接受吗?他就像你的孩子,你有什么办法呢?他折腾一下,你就烦恼一点,他不折腾,你就轻松一点,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好是坏,是聪明还是弱智,是健康或者虚弱,都是自己的孩子,你都认了。你不能说好的我就接受,不好的我就不接受。好的我就教育,不好的我就不教育。恰恰相反,好的不需要教育,坏的才需要教育。好的不要留在身边,放到外面独挡一面;不好的才需要放在身边,留着来折腾自己,自己消化。不好的放出去,会危害大家,自己烦恼,大家更烦恼。
你认我做师父,我的五本书你都没看过,这不是你的错,是我的悲哀。所以我想,以后想要在东华寺出家、认万行做师父的,除把早晚课背会,还要加上一条,要把我的几本书至少看三遍才剃度,否则不给你剃头。你连你师父的书都没看,思想都没学到,人家问你师父的思想,你师父的风格,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出去参学。
东华寺是个新建的寺庙,来到这里的出家人多数是年轻人,所以很多信徒来到这里感觉不一样,有活力,有生机。年轻人想法多,你不让他实施,他就无法成长。就像禅堂维那,这三年若非WA操盘,真的要到外面去请人了。我常说,你要让大家尊重你,高看你,抬举你,重用你,你要有本事,要有业绩摆在这里。为了让大家学习,有长进,我不惜“大师”的形象,表现的那么市侩,那么唯利是图,但是尽管这样,你们还是不学习。我的观点是,谁有能力我捧谁,我给谁抬轿子。尽管这样,你们也不愿意坐轿子,你说可恶不可恶。你有本事我就捧着你,你没本事,你跟我说三句话我就烦了,我就要骂你。我明确向你们表明我的心态,就这样你们还不努力好好学习。我用尽各种办法激发、鼓励大家学习,可是大家都只想成佛,却不学习。你成佛了,身边的人都没成佛,你没有社会知识,没有社会阅历,你怎么和社会上的人沟通?因此,你必须学世间的知识,再学出世间的智慧,否则,你怎么把佛法推销给他们?与其说我们在弘扬佛法,不如说我们在推销自己。与其说你从我这接受了佛法,不如说你先接受了我这个人,才会接受我传给你的佛法。学生是因为先接受了老师,才接受这个老师的思想。我们大家学佛也是这样,我们先接受了这个师父,才会接受师父的思想。所以,作为一个传教士出去传播佛法,信徒要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传播的佛法。
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考虑是否经得起大家的点评,推敲。你不仅要自己问心无愧,还要想到大家能否通过,光你自己扪心无愧是不行的,因为你是在一个团体里做事。我们学佛以后总想简单,做事本身就是一个修炼过程,太简单,就容易出漏洞。
释万行2012.12.24
《事靠人做,人依“事”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