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P4

  ..续本文上一页ter">戒

  

  

  

  

  

  

  

  

  

  

  

  

  

  

  

  

  七、如理求法

  不施法

  (7)

  一、於恶有情怀瞋恨(不作饶益)

  (8)

  

  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

  於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

  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

  

  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惭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

  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予。

  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

  

  二、护他律仪不共学(9)

  (参见《集颂》P146声闻律中,在性罪以外,立遮罪,如饮酒、非时食、变更僧像,至淫酒权贵等处,菩萨应与声闻同修学,会

  无讥谤。不共学犯戒。

  在家随世无讥议,勿为贤明所厌舍。)

  

  如薄伽梵,於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 於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

     

  三、应不共学(10)

  (菩萨与诸声闻不应共学,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 共学犯戒。菩萨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图少事、少业,少希望,犯戒。

  如应而受

  (不应有嫌恨恚恼,似更

  应惭愧而受)

  二、三两条意为有些应与声闻共戒,如饮酒、非时食……, 有些不应与声闻共学,如求衣,求钵、坐具百物,多蓄或不应蓄。

  

  如薄伽梵於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於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骄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祗,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菩萨(净)律戒律仪,於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

   

  四、开性罪

  (11)

  

  善权方便,为利他故,於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1.开杀生

  

  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维,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洛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洛迦,(地狱名,译为恶者)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2.开不与取

  

  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悯,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已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悯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之,勿令受用如是财富,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

  又见众生,或园林处,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已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悯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

     

  

  3、开欲邪行

  

  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悯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教所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

     

  5、开离间语

  

  又如菩萨,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6、开粗恶语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络,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7、开绮语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妓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悯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娼妓,吟咏歌讽,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