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P5

  ..续本文上一页安立善处。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意三恶不能开)

     

  

  五、邪命取财

  (12)

  

  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

   

  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六、身语掉动

  (13)

  (心不寂静高声嬉戏,轻躁腾跃,望他欢笑)

  

  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喧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

  

  若忘念起

  

  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广说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慎将护; 随彼而转; 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

  

  七、不乐涅槃

  (14)

  (谓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

  (教人不应怖畏、断灭烦恼,是染违犯。)

  

  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菩萨不应欣乐涅槃,应於涅槃而生厌背;於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动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论。

     

  八、不避护

  (15)

  (不护不雪,谓过将生而不予防;谓既生已而不息除。)

  

  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宗大师曰:不避护者,谓过将生而不予防;不清雪者,谓既生已而不息除。)

  

  若事不实而不清雪。

  

  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

  

  九、於他烦恼

  不制止

  (16)

  (不以辛楚加行,护其忧恼,使不现行。)

  

  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论文属非染违犯,宗大师判是染违犯。)

   

  观由此缘,於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

  

  

  障

  忍

  有

  四

  

  一、瞋报瞋

  (17)

  

  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

     

二、犯他不谢

  

(18)

  

  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

  

  三、他犯不受悔

  (不受悔谢)

  (19)

  

  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虽复於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一切,如前应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谢,不受彼谢,亦无违犯。

  

  四、怀恨他恶执不舍

  (20)

   (含旧恶,憎恶人)

  

  於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

   

  为断彼故,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障

  碍

  精

  进

  恶

  作

  三

  

  一、摄 徒(21)

   (以爱染心摄徒)

  

  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

   

  不贪供侍,无爱染心,管御徒众。

  

  二、眠 乐(22)

  (戒眠乐非时、非量)

  

  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宗大师曰:“昼中非时,虽于夜时,除中夜外,初后二分,亦复非量”。)

   

  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极;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三、喜世论(23)

   (读说世事、虚度时日)

  

  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

  

  若由妄念,虚度时日。

  

  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

   

  障

  碍

  禅

  度

  亦

  三

  种

  

  一、不问(24)

   (不请求教授)

  

  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

  

  懒惰懈怠,

  而不请者。

  

  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

  

  二、盖障(25)

   (即五盖:贪、嗔、昏沉、掉举、疑)

  

  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贪欲盖,如是嗔恚,昏沉、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无犯)

  

  三、贪味禅境

  (26)

  …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