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分明就是灵光独耀,灵光独耀的时候回光返照一下,看这个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境界,回光返照要认识,哎呀,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中间的灵光独耀就是我的本来面目,很简单。所以佛法并不复杂的,不要把佛法看得好象复杂得不得了,很简单,但是当然你说它简单也不是简单的,要妄想脱落也不是简单的,是吧?也要下一定的功夫。所以我想,苏居士你现在修念佛法门呀,莫换题目,就是印光老法师讲的。莫换题目,不要换题目。不要换题目这是印光老法师讲的嘛,你就把这个功夫做下去,一定证到念佛三昧。证到念佛三昧的时候,心中心法证到的也是这个东西,禅宗证到的也是这个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善巧方便啊,无有实法的。所以有许多人讲,我这心中心法最好,说这个话是外行的话,没有好坏。对你根性的就是好法,不对你根性的就是不好的、不行的法。《金刚经》讲的“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以你还是决定把净土法门一门深入,深入下去。因为深入以后呢,要见到本来面目,不要停留于带业往生,一定要成就明心见性,见到本来面目,这品位就高了,将来就是上品上生了。不光是个带业,(不要)满足于带业往生啊。
苏居士:带业往生就是没把握嘛。
徐老:带业往生反而不好,反而要求太低了。
苏居士:到时候临终的时候把握不住就麻烦了。
徐老:把握住、把握不住,主要的是定力,对不对?
苏居士:定力,对。
徐老:主要的是定力,因为修行主要就是要得定开慧嘛,有定才开慧,
你没有定力就智慧不开,智慧不开就不能打扫习气,所以修行的人呀,通过各种的方法,不管你净土宗也好,密宗也好,禅宗也好,目的都是要歇妄想,一念不生,把妄想歇下来以后,妄想脱落,妄想脱落以后哇,这个时候就见到本来面目,就叫开悟,开悟了。开悟以后呢再打扫习气,叫悟后起修。悟后还要起修,不是悟后没有事了。
学佛第一步要“学”,学各种法门,好比摸开关,学了以后呢,就是能开悟,明白啦,见到本来了。见到本来以后就是要修,就是悟后起修,修了以后就是证,证道了。哎呀,这就是我本来面目,本来佛性见到、证到以后还要起用,还要广度众生。所以过程总的来说,五个:学、悟、修、证、用。学、悟,悟就是开悟了,见到自性了,见到自性以后,那么就修了,这个时候就是真正修,现在是真修,不然的话你肓修瞎练嘛。见到本来以后这个修,就是打扫无明、打扫习气。这个修,修好比扫地,开悟就是开日光灯,第一个“学”好比“摸开关”,开关摸到以后,我们修净土法门,你一开关就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以后不是没有事了,要扫地呀,你不扫有什么用呀,日光灯一开,地上还是很脏的,那么扫,扫了以后房间清洁了以后,四十二品无明打扫清净了就是佛的净界,这是圆教修持,破四十二品无明,必须要破四十二品无明,最高的就是圆教。这个修净土宗也好,六字大明咒也好,修心中心法也好,都是圆教,圆融无碍的。所以我说苏居士,你修这个六字大明咒也好,修心中心也好,修念佛法门也好,一样的,是平等、平等。问题就在这里,一门深入,不要东抓抓、西抓抓,脚踏两只船就不好,修行的时侯一定要一门深入,别的法门当然要学了,但是你在一段时间里面修一种法门,不要多,不要今天修这个法,明天修那个法,反而不好,反而不能达到一心不乱。所以我的看法,你还是多念“阿弥陀佛”,多念“阿弥陀佛”。
苏居士:我从归依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自己认为比较认真念佛不到三年,就是打坐念佛。
徐老:不到三年这个功夫也很好了。
苏居士:但是自己觉得在有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妄想。
徐老:我告诉你,有两个境界:一个呢,妄想越多越好。什么道理呢?你比如扫地的时候灰尘就起来了,拍皮球拍得重就跳得越高,所以佛教里面有句话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不是?倒是越精进用功,它越是翻得越多,什么道理?第八识里面有很多的习气种子,你不打扫,不用功夫的话,它就不出来的,你用功精进用功的话,它就出来了,所以习气越重翻出来越多,说明你功夫越是进步,不是退步,这很重要。许多的人呀,修心中心法也有的、念佛的也有,到一定的时间习气都翻出来,本来没有怨言的,怨言也多了,烦恼也多了,心总定不下来,有些人他是功夫进步了。当然,有些不用功的也有,不用功的习气还是翻出来很多,妄想很多,这也是有的,但有一部分人他是用功精进以后出现这个境界,那么怎么办呢?不去理它,不取不舍。
不取不舍,不用取它,不随它流转,还有不要去甩掉它,你要甩掉它,这个甩掉它也是妄想。甩掉它也是妄想,所以不取不舍,这就是妙法。
在佛教里面,不取不舍,它是最高法门。佛教里面,它在佛教也是很高的法门,境界也是很高的,它是恒河大手印的境界,它是最重要的,不取不舍。不取就是妄想来了不去理它,总之就是不理,不理则妄想息灭。有一定的过程的,不要乱,乱了以后就迷,方向搞不清楚,到某一个阶段应该怎么做,自己不知道了。这好比第一(阶段)“学”,等于摸开关,把开关东摸西摸摸到了,摸到了以后一开,日光灯就亮了,日光灯亮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就扫地,扫地等于就是修了,修了以后房间都清爽了,那么就证了,可以会客人了,见到客人都可以交谈了,那么就是用,所以这个五个阶段层次很分明,不能乱的。有许多人没有明心见性,同时还是修,修还是可以的,但是他往往要盲修瞎练。明心见性以后,知道我的本来面目,知道自性是什么境界,明白了以后再修,方向就正确了,习气就容易扫除。
所以明心见性在佛教来讲还是一个重要的关键,但是目前许多修净土的人呀,他不讲明心见性。你只要往生,这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以前讲过一句话“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这句话,是吗?但这个话也不能永远、永远就这样讲,实际上要开悟,念“阿弥陀佛”也可以明心,也是要明心的。从前香港有个叫永信法师,他的文章也说念佛可以明心见性,我很赞叹他,我就告诉他,我说你这种讲法,现在很少有人能这样讲法。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言行、观点,看净土宗的问题,净土宗本来还是很高的,并不是一般老太太念念佛就算数。但它是三根普被,是实在的。下根的人、下品下生都可以念佛,上品上生也可以念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念佛往生的,就生西方的,所以这个法门确实是三根普被,很妙的。对于方法的问题,你能够结手印念的话还是三密相应的,跟三密相应没有两样,功夫力量也很足的,现在许多人光是念句“阿弥陀佛”,光是嘴巴,也没有手印,耳朵也不听,这个定力就少了,这是方法的问题,不是法门的问题,这个法门确实是了不起的法门,所以历代祖师大德都提倡这个法门,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大多数修行的人还是离不开净土法门,因此我想,苏居士还是念佛修下去呀。你不要放弃念佛法门,念佛你已经多少年了?
苏居士:4年了。
徐老:哎,4年了,不要放弃,莫换题目,题目不要换。印光老法师讲的嘛,不要换题目,法法都平等。不要看见人家,修心中心法好得不得了。
苏居士:我是看人家修一千坐了,不得了。
徐老:不要认为心中心法好得不得了、最好,讲这个话的人他是不太理解,其实法法都平等,没有好的、坏的,对你机的就是好的,不对你机就是不好的,应该这样看问题,都是善巧方便,一切法都是善巧方便,都是手段。好吧,大家交流、交流,大家商量嘛,我也不一定正确,谈不上请教。我们都是学佛的,都是同学嘛,同学、同修嘛。
刘居士:我们都是晚辈。
徐老:不好讲的。
刘居士:都晚了两辈了。
徐老:不好讲晚辈,学佛不讲一生的,多生的。
苏居士:徐老,净土宗见性跟这个是一样的,是吧?
徐老:净土也可以见性,一切法都可以见性,严格来讲,凡是佛法,都讲明心见性。你不明心见性就是心外取法,心外还有一个境界,心外有样东西我可以拿得牢,心外取法就是外道。这是目前很多人都这样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当然有许多人说,我明心见性很困难,念佛带业往生,那当然也可以了。它三根普被嘛,信愿行,真心切愿笃行,信愿行以后呢,带业往生,这业就是恶业,至于过去生中还没有带着去,现在他信愿行就往生到西方,但这个带业往生啊,首先说要一心不乱的,什么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心乱也不能往生,下品下生也讲心乱也不能往生,你心已经乱了,怎么能往生呀,他障碍了嘛,那么他怎么能一念不生呢?临终的时候,因为造种种的恶业,五逆十恶(的人),应该到地狱去,但是他就是听善知识的话,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念十句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十句话就往生了,这个时候他就是一心不乱,后来他又要乱了,这是另外一回事。往生的人要一心不乱的,所以这事还是很重要,往生、不往生要看你心乱不乱,心不乱以后就往生,心乱就不能往生。
苏居士:您说他没有乱…
徐老:嗳!没有乱,你说没有乱,就往生了。这个道理,台湾一位叫李炳南的居士他讲过这个话。我在《般若花》上一篇叫《净宗讲话》,我也引用他的话,特好,这个道理,《净宗讲话》里面有啊。多数讲的,临终的人一定要一心不乱,也就是心乱你就不能往生。那么五逆十恶(的人),听善知识教导以后,他万缘放下,都是一心不乱,一下子带业去了,去以后往生西方,但去了以后,生凡圣同居土不是到方便有余土,带业。净土法门很好的呀,它也可以明心见性,也可以带业往生。别的法门都是只能明心见性,能带业往生没有的,带业往生只有净土宗有,别的都是消业的。
苏居士:净土宗也要消业。
徐老…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