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P8

  ..续本文上一页:也要消业。

  苏居士:尽量消,实在消不完…

  徐老:我告诉你,关于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李老师[元音老人,编者注]也是有一篇文章的。实际上也可以消它一部分业往生的,也就带一部分业往生。要去的人,比方我去的时候是凡夫的,往生了,往生你都消业了吗,没有消业。但是呢,你说没有消,没有消怎么能往生呀,所以消些业障也带着业障,一部分带着,一部分消掉。

  苏居士:尽量的消,实在消不掉的,带着往生。

  徐老:带业往生,还是带业往生。但带业往生有一个条件,叫“信真愿切”。

  苏居士:信要真,愿要切。

  徐老:信真愿切,信真愿切!

  苏居士:(如果)我没有彻悟,证不到念佛三昧,我虽然修了很长时间也证不到,那怎么办?

  徐老:你如果这样修下去的话,一定证念佛三昧的,一定的。因为一心不乱嘛,你念到后来妄想少了,由多到少,由有相到无相,最后心佛一如,能所双忘,就是见性。我所以跟你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用不着其它方便,心可以开开呀,这是菩萨讲的话嘛,是吧。

  苏居士:如果根机要是不行呢?

  徐老:根机要不行就带业往生也可以嘛。

  苏居士:那个只是最后一招。

  徐老: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好就好、妙就妙在这个地方,修净土。但你也不要把自己看成太浅嘛,好象我根性不行啊,我不能见性,不要这样想。众生、每个人,众生都是佛呀,人人都有佛性。在《华严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呀,他讲过一段话,他说:“奇哉、奇哉”,很奇怪,很奇怪,“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就是这句话,“如果离开妄想执着,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所以这句话对我们讲很重要。第一个,每个人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一个。第二个,我们的只管放下、恒心,就四个字:妄想执着。所以其实不管你修什么法,对治的放下就是四个字,对治妄想对治执着,不要妄想执着,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很简单,妄想执着去掉我就证到佛性了,这个话他讲得很清楚吧,因为如果离开妄想执着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就现前,这句话很有力量的,所以说修行并不难的,主要治“妄想执着”,四个字,就四个字可以了,就是我们的功夫,当然,治妄想执着也不是简单的,妄想有贪、嗔、痴,贪名、贪财、贪色、贪利,贪很多,所以,你不要给它看得太复杂,也不要看得太简单,总的来讲妄想执着是敌人,只管放下很明确,很明确的,这是华严会上佛讲的,这句话《华严经》里有的。

  苏居士:那师父,还是修这个。(弟子结手印请师指导)

  徐老:对、对,这样对极了。

  苏居士:就这样,对吧?

  徐老:就这样,对。

  苏居士:这样对,是吧,那这样呢?

  徐老:这样叫法界定印,这样叫弥陀定印。

  (师教手印)

  苏居士:弥陀定印,哦。

  徐老:法界定印,诸佛菩萨入定的时候就是法界定印,你一方面修也可以……

  苏居士:打坐的时候我是单盘,可以换腿吗?我现在右腿压左腿,是不是有……

  徐老:最好不要换腿,换腿以后,动了以后心就不定,最好不要换腿。

  苏居士:我现在右腿压左腿。

  徐老:不过你打坐呀,要坐一个小时。

  苏居士:有时不到一个小时。

  徐老:一个小时更好,一时以上还是可以的,再短恐怕力量不够。

  徐老:忏悔,我把这忏悔道理讲一讲。忏悔我们每一个人因为现业障深重呀,都要忏悔,所以《普贤行愿品》里讲的,忏悔业障,要忏悔业障,但是忏悔呢,两个方面,要事忏理忏,理上也要忏悔,事上也要忏悔,事上忏悔就是向佛菩萨叩头,自己今后不造恶的事情,过去所造的我忏悔,这是事上忏悔,叩头。理上忏悔要明白罪性本空,罪是空的,罪要心造的,心有没有呀?

  苏居士:哦,没有。

  徐老:心不可得嘛,三心不可得嘛,心不可得、罪也不可得,那么明白罪性本空,这个罪就没有,“罪性本空,放下便了。”,有这句话,所以你一方面要忏悔,一方面自己要“我这罪性本空,忏悔就没有了。”不要把它再挂碍,一切唯心造,你放不下,就是挂碍,就是有罪,你放得下就没有罪。所以,以前大德有一句话“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没有了的话,就是债还是要还的。

  苏居士:债是吧。

  徐老:了了,本来没有的,业障本来是空的,了则业障本来空呀,未了应须还夙债。

  胡居士:未了应须还夙债。

  徐老:就是明心见性。

  张居士:还得明心。

  徐老:就明心见性了以后知道自性本空嘛,这了就是明了,不光是理解上的了,事上的了。

  苏居士:老师,问件事。他们说忏悔,事忏。有人说是要发露忏悔,就是过去做的错事自己知道的要讲出来,是吧?

  徐老:嗳,嗳。

  苏居士:要在佛前讲吗?

  徐老:佛前讲,在佛前讲出来没有关系嘛!应该向佛前讲出来。……[此处听不清,编者注]我们自己忏悔就向佛前就讲出来,但是我以后就不再造,以后不造了,不后造,那么以前所做作忏悔,六祖也讲么,“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悔一悔,后面的过不造了,忏以前的罪,忏悔掉,忏掉,是这样子。

  刘居士: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您看那个经书上经常说,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是反过来吧,佛菩萨又说,佛不能灭定业。既说不能灭定业,为何一句弥陀就把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给全灭了呢?说法怎么统一起来呀?

  徐老:这个这样子的。我们的罪业很多,八十亿劫不过是一个很小的一部分。藕益大师讲,已消的罪业好比是手上的泥土,没有消的罪业好象大地的泥土一样。所以这八十亿劫我们看好象是很多,实际上不多的,无始以来造的罪业很多,所以这个罪业,还是要带业往生,所以带业往生就是没有断掉的恶业,我来消,但消不消呢,消还是消的,八十亿劫消掉了嘛,下品上生,消五十亿劫;下品下生消八十亿劫。

  刘居士:哦,下品下生消八十亿劫。

  徐老:定业能消、不能消的问题。定业可消,也不可消。

  刘居士:哦。

  徐老:为什么叫可消?可消呢,也不可消。我念佛、我求生西方,我本来堕落的,现在念佛求生西方去了,定业不是消掉了嘛,定业可消嘛,不然是定业一定不能消,那你不能往生了,念佛也没有用呀,是不是。但是也不可消,为什么不可消呢?有定业,他没有因缘的他一定受报的。释迦牟尼佛,在以前没成佛的时候,他敲了个鱼头敲三次,所以他常常会是头痛,他说这就是报应,我七十亿劫前敲过鱼头,但是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诸佛菩萨有受报的话,他受了报以后他没有痛苦的,不象我们苦得不得了,有报以后呀,好比还很清静自在的,这就是跟我们凡夫受报是不同的,不然的话释迦牟尼佛跟我们凡夫一样了,他也做的罪也受报,他痛苦还是痛苦,实际他不痛苦,一般佛菩萨都这样子,看起来很痛苦,他实际上不痛苦,二祖他临终的时候给人家杀头的嘛,他就讲出一句话,白刃临头颅呀,刀呀,临你这个头颅头颅,犹如斩春风,好比斩春风一样,没有关系。这就是他修证的关系,但是他报还是受报,报就报,他原来杀人家,他还是给人家杀掉,所以这个定业总的讲辩证对待的,可转,也不可转,也有可以转的部分。不然的话念佛没用了、命运不能改造了,命运还是可以改造的、可转的。不能改造的就是凡夫,没有自信,(认为)见性就高了,好多人没信心了,那就不能转。还有佛菩萨呢,他报了以后他没痛苦,也是报,大概这样子比较辩证的关系,辩证的关系。

  刘居士:对对。

  徐老:辩证的关系。

  刘居士:某某法师的书可以参考吗?

  徐老:他的书可以参考。

  刘居士:磁带也可以听听是吧。

  赵居士:磁带呀,磁带是吧。

  徐老:可以听,他讲的教理还是不错的。

  赵居士:教理。

  徐老:教理还是不错的。

  刘居士:哦,教理不错。

  徐老:但是当然我们自己要有眼睛的,自己要看,这句话对我有用没用,有用就留,没用的就要消掉。讲法的人都是对机说法的,某某法师他讲得不好的地方也有。

  刘居士:对对。

  徐老:比方我这《般若》,我印的《般若花》拿到没有?

  刘居士:都有。

  徐老:都有什么封面呀?

  胡居士:什么样的封面都有,有一个厚本的,河南印的。

  刘居士:有厚本、有薄本的。

  徐老:嗳,这里头有127个问题[《佛学常识问答》,编者注],这里头有一部分就是针对某某法师的,人家提出来很有意见。“某某法师这样讲的,念三千部《大乘无量寿经》就可以往生西方,这对不对呀?”这个提问题的人他就不赞成,他叫我回答。我就给他讲,不能讲死的,能不能往生就是要看什么?信愿有没有,有信愿的话,十念也可以往生,不要再念三千部,没有信愿的话就是念四千部也没用,要这样看问题,不能讲死,说这念三千部就能往生。就是藕益大师讲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就定了。我就根据这句话,我就回答他。后来某某法师看到的,因为我这篇二十几个问题,在美国都印出来了,美国最有名的册子里面都印出来,他也看到,我这个书他也看到,不过某某法师有这个好处,他看到以后,他自己觉得不太妥当他就改了,他不是自以为“我是老法师”,他很谦虚的,有许多问题都他教的,吃老酒这个问题,大鱼大肉。这里有大概近十个问题都是针对他的。

  刘居士:哦,跟他通过信?

  徐老:我和他一起吃过饭的。

  刘居士:吃过饭。

  徐老:我在美国,美国跟他吃过饭。

  刘居士:他承认,…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