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涵芬集 第二部分 淨土文集 十一、淨土宗要義彙編 9、書信答疑▪P8

  ..續本文上一頁:也要消業。

  蘇居士:盡量消,實在消不完…

  徐老:我告訴你,關于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李老師[元音老人,編者注]也是有一篇文章的。實際上也可以消它一部分業往生的,也就帶一部分業往生。要去的人,比方我去的時候是凡夫的,往生了,往生你都消業了嗎,沒有消業。但是呢,你說沒有消,沒有消怎麼能往生呀,所以消些業障也帶著業障,一部分帶著,一部分消掉。

  蘇居士:盡量的消,實在消不掉的,帶著往生。

  徐老:帶業往生,還是帶業往生。但帶業往生有一個條件,叫“信真願切”。

  蘇居士:信要真,願要切。

  徐老:信真願切,信真願切!

  蘇居士:(如果)我沒有徹悟,證不到念佛叁昧,我雖然修了很長時間也證不到,那怎麼辦?

  徐老:你如果這樣修下去的話,一定證念佛叁昧的,一定的。因爲一心不亂嘛,你念到後來妄想少了,由多到少,由有相到無相,最後心佛一如,能所雙忘,就是見性。我所以跟你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用不著其它方便,心可以開開呀,這是菩薩講的話嘛,是吧。

  蘇居士:如果根機要是不行呢?

  徐老:根機要不行就帶業往生也可以嘛。

  蘇居士:那個只是最後一招。

  徐老:所以這個淨土法門好就好、妙就妙在這個地方,修淨土。但你也不要把自己看成太淺嘛,好象我根性不行啊,我不能見性,不要這樣想。衆生、每個人,衆生都是佛呀,人人都有佛性。在《華嚴經》上(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呀,他講過一段話,他說:“奇哉、奇哉”,很奇怪,很奇怪,“一切衆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就是這句話,“如果離開妄想執著,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皆得現前。”所以這句話對我們講很重要。第一個,每個人都有佛性,一切衆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一個。第二個,我們的只管放下、恒心,就四個字:妄想執著。所以其實不管你修什麼法,對治的放下就是四個字,對治妄想對治執著,不要妄想執著,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很簡單,妄想執著去掉我就證到佛性了,這個話他講得很清楚吧,因爲如果離開妄想執著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皆得現前,就現前,這句話很有力量的,所以說修行並不難的,主要治“妄想執著”,四個字,就四個字可以了,就是我們的功夫,當然,治妄想執著也不是簡單的,妄想有貪、嗔、癡,貪名、貪財、貪色、貪利,貪很多,所以,你不要給它看得太複雜,也不要看得太簡單,總的來講妄想執著是敵人,只管放下很明確,很明確的,這是華嚴會上佛講的,這句話《華嚴經》裏有的。

  蘇居士:那師父,還是修這個。(弟子結手印請師指導)

  徐老:對、對,這樣對極了。

  蘇居士:就這樣,對吧?

  徐老:就這樣,對。

  蘇居士:這樣對,是吧,那這樣呢?

  徐老:這樣叫法界定印,這樣叫彌陀定印。

  (師教手印)

  蘇居士:彌陀定印,哦。

  徐老:法界定印,諸佛菩薩入定的時候就是法界定印,你一方面修也可以……

  蘇居士:打坐的時候我是單盤,可以換腿嗎?我現在右腿壓左腿,是不是有……

  徐老:最好不要換腿,換腿以後,動了以後心就不定,最好不要換腿。

  蘇居士:我現在右腿壓左腿。

  徐老:不過你打坐呀,要坐一個小時。

  蘇居士:有時不到一個小時。

  徐老:一個小時更好,一時以上還是可以的,再短恐怕力量不夠。

  徐老:忏悔,我把這忏悔道理講一講。忏悔我們每一個人因爲現業障深重呀,都要忏悔,所以《普賢行願品》裏講的,忏悔業障,要忏悔業障,但是忏悔呢,兩個方面,要事忏理忏,理上也要忏悔,事上也要忏悔,事上忏悔就是向佛菩薩叩頭,自己今後不造惡的事情,過去所造的我忏悔,這是事上忏悔,叩頭。理上忏悔要明白罪性本空,罪是空的,罪要心造的,心有沒有呀?

  蘇居士:哦,沒有。

  徐老:心不可得嘛,叁心不可得嘛,心不可得、罪也不可得,那麼明白罪性本空,這個罪就沒有,“罪性本空,放下便了。”,有這句話,所以你一方面要忏悔,一方面自己要“我這罪性本空,忏悔就沒有了。”不要把它再挂礙,一切唯心造,你放不下,就是挂礙,就是有罪,你放得下就沒有罪。所以,以前大德有一句話“了則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沒有了的話,就是債還是要還的。

  蘇居士:債是吧。

  徐老:了了,本來沒有的,業障本來是空的,了則業障本來空呀,未了應須還夙債。

  胡居士:未了應須還夙債。

  徐老:就是明心見性。

  張居士:還得明心。

  徐老:就明心見性了以後知道自性本空嘛,這了就是明了,不光是理解上的了,事上的了。

  蘇居士:老師,問件事。他們說忏悔,事忏。有人說是要發露忏悔,就是過去做的錯事自己知道的要講出來,是吧?

  徐老:嗳,嗳。

  蘇居士:要在佛前講嗎?

  徐老:佛前講,在佛前講出來沒有關系嘛!應該向佛前講出來。……[此處聽不清,編者注]我們自己忏悔就向佛前就講出來,但是我以後就不再造,以後不造了,不後造,那麼以前所做作忏悔,六祖也講麼,“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悔一悔,後面的過不造了,忏以前的罪,忏悔掉,忏掉,是這樣子。

  劉居士:能不能解釋一下這個問題。您看那個經書上經常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反過來吧,佛菩薩又說,佛不能滅定業。既說不能滅定業,爲何一句彌陀就把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給全滅了呢?說法怎麼統一起來呀?

  徐老:這個這樣子的。我們的罪業很多,八十億劫不過是一個很小的一部分。藕益大師講,已消的罪業好比是手上的泥土,沒有消的罪業好象大地的泥土一樣。所以這八十億劫我們看好象是很多,實際上不多的,無始以來造的罪業很多,所以這個罪業,還是要帶業往生,所以帶業往生就是沒有斷掉的惡業,我來消,但消不消呢,消還是消的,八十億劫消掉了嘛,下品上生,消五十億劫;下品下生消八十億劫。

  劉居士:哦,下品下生消八十億劫。

  徐老:定業能消、不能消的問題。定業可消,也不可消。

  劉居士:哦。

  徐老:爲什麼叫可消?可消呢,也不可消。我念佛、我求生西方,我本來墮落的,現在念佛求生西方去了,定業不是消掉了嘛,定業可消嘛,不然是定業一定不能消,那你不能往生了,念佛也沒有用呀,是不是。但是也不可消,爲什麼不可消呢?有定業,他沒有因緣的他一定受報的。釋迦牟尼佛,在以前沒成佛的時候,他敲了個魚頭敲叁次,所以他常常會是頭痛,他說這就是報應,我七十億劫前敲過魚頭,但是有一個不同的地方,諸佛菩薩有受報的話,他受了報以後他沒有痛苦的,不象我們苦得不得了,有報以後呀,好比還很清靜自在的,這就是跟我們凡夫受報是不同的,不然的話釋迦牟尼佛跟我們凡夫一樣了,他也做的罪也受報,他痛苦還是痛苦,實際他不痛苦,一般佛菩薩都這樣子,看起來很痛苦,他實際上不痛苦,二祖他臨終的時候給人家殺頭的嘛,他就講出一句話,白刃臨頭顱呀,刀呀,臨你這個頭顱頭顱,猶如斬春風,好比斬春風一樣,沒有關系。這就是他修證的關系,但是他報還是受報,報就報,他原來殺人家,他還是給人家殺掉,所以這個定業總的講辯證對待的,可轉,也不可轉,也有可以轉的部分。不然的話念佛沒用了、命運不能改造了,命運還是可以改造的、可轉的。不能改造的就是凡夫,沒有自信,(認爲)見性就高了,好多人沒信心了,那就不能轉。還有佛菩薩呢,他報了以後他沒痛苦,也是報,大概這樣子比較辯證的關系,辯證的關系。

  劉居士:對對。

  徐老:辯證的關系。

  劉居士:某某法師的書可以參考嗎?

  徐老:他的書可以參考。

  劉居士:磁帶也可以聽聽是吧。

  趙居士:磁帶呀,磁帶是吧。

  徐老:可以聽,他講的教理還是不錯的。

  趙居士:教理。

  徐老:教理還是不錯的。

  劉居士:哦,教理不錯。

  徐老:但是當然我們自己要有眼睛的,自己要看,這句話對我有用沒用,有用就留,沒用的就要消掉。講法的人都是對機說法的,某某法師他講得不好的地方也有。

  劉居士:對對。

  徐老:比方我這《般若》,我印的《般若花》拿到沒有?

  劉居士:都有。

  徐老:都有什麼封面呀?

  胡居士:什麼樣的封面都有,有一個厚本的,河南印的。

  劉居士:有厚本、有薄本的。

  徐老:嗳,這裏頭有127個問題[《佛學常識問答》,編者注],這裏頭有一部分就是針對某某法師的,人家提出來很有意見。“某某法師這樣講的,念叁千部《大乘無量壽經》就可以往生西方,這對不對呀?”這個提問題的人他就不贊成,他叫我回答。我就給他講,不能講死的,能不能往生就是要看什麼?信願有沒有,有信願的話,十念也可以往生,不要再念叁千部,沒有信願的話就是念四千部也沒用,要這樣看問題,不能講死,說這念叁千部就能往生。就是藕益大師講的:“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就定了。我就根據這句話,我就回答他。後來某某法師看到的,因爲我這篇二十幾個問題,在美國都印出來了,美國最有名的冊子裏面都印出來,他也看到,我這個書他也看到,不過某某法師有這個好處,他看到以後,他自己覺得不太妥當他就改了,他不是自以爲“我是老法師”,他很謙虛的,有許多問題都他教的,吃老酒這個問題,大魚大肉。這裏有大概近十個問題都是針對他的。

  劉居士:哦,跟他通過信?

  徐老:我和他一起吃過飯的。

  劉居士:吃過飯。

  徐老:我在美國,美國跟他吃過飯。

  劉居士:他承認,…

《涵芬集 第二部分 淨土文集 十一、淨土宗要義彙編 9、書信答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