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年百益、法喜充满!
愚 恒志 拜启 2月3日
世春仁者道席:
4月23日函已收悉。节日期间曾至宁波居士林讲法,回来后休息身心,迟复为歉!
《路途风光札记》已阅,甘味之言,有益学人,普作供养,功不唐捐。试透广照禅师文亦已拜读,以心印心,共沾法益。至于拟编议透公案百则,似可暂缓。千座以后,重在悟后起修,勤于奋斗保任,对三毒、五欲、六尘境界,均须一一透过,不为所转。所谓:“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功夫无止境,菩提道正长,多用实际功夫,实为必要。一般来说悟后正修,一破一切破,一证一切证,圆教行人本无定法,但对见思、尘沙、无明粗细惑业必须逐步打扫。圆教初信菩萨,已能现身百界,八相成道,况其上者乎?且试透之际,难免识神用事,故敝意目前以刻意除习、破无明、见法性为主要任务。了生死、证菩提是己躬下大事,仁者以为如何,愿共勉之。复颂法喜无量。
愚朽 恒志 拜启2001年5月9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手书敬悉。关于禅宗“拈花微笑”公案出处,自古来传说不一。有谓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谓此乃禅宗传心之根据,由来颇有争议。大藏所收之经论未记其言,而《五灯会元》、《联灯会要》等书则记之,历史拈之颂之者,亦复不少,《佛祖统记》亦引此说,议论纷纭,未略考据也。仁者拟三种处理,删去则不宜,因传说以久,“静观纷诤,则易搅混池水”,似以“对事不对人”,中道处理之。仁者以为如何!
“作答”言句,弥见禅思。尤以“颂祖”、“堕语”能发明心地,有益宗门,难得!夏日炎炎,请珍重。即颂法喜。
愚朽 恒志拜启2001年6月29日
世春仁者道席:
来稿拜阅,禅味清澈,难得之作。近因太忙,故未细细推敲,反正皆弦外之音,不劳着意分别也。
遵嘱原稿不再退奉。“夹山参船子”公案写得比较生动,其中有数处似需改正:
1、第13页“望望皆明其所指”,“望望”是否“往往”之误。
2、“心风(光)临机制(诸门),应缘映影,为念为语”。似有漏字,较难读通。
3、“筏船”(28页)似用“划船”为好,筏是竹排用以代船者,乃名词,以用动词为好。
4、第29页“以及目前健在的徐恒志……”此句宜删去,我乃凡夫,名不副实,以删去为宜,千万!
5、古人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之语,何谓“家珍”?不可说,不可说!
6、原文太长,可否略加整理,使进一步条理化,重点突出夹山明悟光景,仁者以为如何?原文不违禅意,投寄刊载,并无不可也!草颂法喜!附随笔一篇,供参考。
愚恒志 拜上 2001年9月22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手书谨悉。愚见如下,谨供参考:
“大地众生业识茫茫”,于回头转脑处,分明识得。故仰山曰:“这个便是业识茫茫。”至于夹山辞行,犹频频回首,盖偷心未尽,以为“尚有他法”。船子乃曰:“汝将谓别有?”,覆舟而逝,乃知“有”后,死尽其偷心也。
故两者虽同喊“阇黎”,境界实有不同,正仁者所谓前者“依识染”,后者“依智净”。同样回首,境界天壤之别,然此惟悟后自知耳。
“作用八之幻相”,前稿已不复记忆,不知所云。“但心中之幻相犹在”,既知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不放下化空乎!若能不理,不久便得自在。草复,希慧照。此颂净安。
愚 恒志 拜上2001年10月14日
世春仁者:
手书拜悉。《祖师掠影》亦拜读,实因太忙,未及细看,大体上是不错的。其中有涉及我名之处,已予删去,吾人学佛以谦虚冲淡为尚,名望愈大,祸根愈深,故需深戒,当为仁者所同意。
愚师事略,有碑铭一篇,可作参考,原文附奉,恕不再抄。 顺祝新春吉祥!
世春仁者道席:
手书拜悉。《絮说》以见性为本,千言万语,万变不离其宗,藉教悟宗,借文字言语以为方便,使初学人豁开心眼,彻悟本来,故全文“画龙点睛”,不无是处。但就实而论,宗下诸书,不重义解,若妄加穿凿,反失本旨。故大慧宗杲禅师曾焚毁其师圆悟克勤禅师之《碧岩录》,亦不得已之苦心也。
尊作以教悟己则可,以此教人则有所不宜,此可为知己道也。(原稿附还,请收。)顺颂清凉。
愚朽 恒志 和南2001年12月20日
世春仁者道席:
《絮说》经再次加工后,可供教友读之,各随其根性而得益,反正不着文字,不离文字,明悟之人无不可也。
敝意如此,仅供参考。顺颂新年法喜。
愚朽 恒志和南2002年1月19日
世春仁者:
手书敬悉。愚近月来目力大损,寄来甲乙两篇尊稿,我没有细看。总的感到最好不要争论是非,越辩论是非越多,对于修行、了生死没有什么好处。尊意以为如何?
年近九旬,襄残日甚,一切请见谅!复颂春绥。
愚朽 恒志 拜上2002年3月24日
世春仁者道席:
《菩提心》复印稿已收到,因目力关系,大致阅读一过,觉内容很好,朴实、真实、生动,对禅观、修证,颇有帮助,《菩提心》全文刊登,非无故也。
千座已满,菩提道长,生死事大,愿与仁者继续共勉之。《谈禅》之文,不妨供养诸方共参,以酬佛恩。复颂法喜。
愚朽 恒志 拜启2002年4月26日
世春仁者道席:
久未音闻,谅案牍备劳。知《议禅》样本将出版,以早日一读为快。写序问题,为满足雅意,当努力试为之,不当之处则请仁者修改之,但总是滥竽充数耳。此颂冬绥。
恒志 合十2002年11月30日
世春仁者慧鉴:
《议禅》已于昨日收到。由于近来目力关系,看3页便停止。从所得的印象来看,仁者处处抓住本来,照顾灵明本性,是此议之特点,所议多有是处。但禅本无所议,所谓“动念即乖”,“拟议即差”,才落言诠,便非究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才有少分相应。今开方便门,具智慧剑,出而议之,固无不可。然一落理路,便非究竟。尊议苦口婆心,具见慧根,然行文上,似可再加以精练为贵。可有可无之语句,则以去之为宜。行文精当,更显本地风光。本文未曾看终,实因目力关系,仁者必能见谅。此书写来也模糊不清,甚觉歉然。复颂春安。
恒志 合十2003年3月20日
世春仁者:
手书拜悉。“商榷”两份退奉,其中一份请直接寄交悟德师为妥。
关于灌顶事项,过去都是元音老人同意,经过当面传法灌顶手续,今后如何,只好看因缘,我们且不管此事。此祝秋安。
徐恒志(学生代笔)2003年11月7日
世春仁者道席:
手书拜悉。从网上看,知仁者的作品已逐渐受欢迎,难能可贵。闻有人已达名闻名利养颠峰,一切都是因缘而已。缘生缘灭,有何真实!
仁者评论禅文稿,的确煞费苦心,也很不容易。祈保重玉体。新春将至,顺祝合俯吉祥,新春快乐!
愚朽 恒志合十2005年1月30日
世春仁者:
手书拜悉。知仁者在网上时有参与,仗义执言,实甚难得。愚则对网上事一无所知,从来不管,仅知互相纷争,不外人我、是非,愚自病后,更不去用心力,得过且过而矣。法运亦大事因缘,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切听其自然。复颂清凉。
愚 恒志手启2005年3月28日
答讷河郭元禄居士
元禄仁者慧鉴:
寄来偈颂已阅,知仁者驾车奔走,十分辛劳,但能护持心地,念念在佛,念念在觉,妄想不生或少生,便可亲得受用。目前末法时期,在家虔修较为相宜;出家,目前并不相宜,种种不能方便。
另邮寄《幻斋随笔》一书,请作参考,不细谈。
法名取为“智元”,即智慧为学道之根本,好吗?
贱体还能维持,随缘度日,请勿怀念。复颂吉祥圆满!
恒志 合十2002年4月12日
郭居士于2006年8月看望徐老时,老人慈悲手书开示:
上海没有机会,还是在黑龙江做驾驶员,暂时度日。您的相貌很慈悲,以后会有机会(闭关静修)的。
修心的法主要是认识自心,所谓明心见性,要见到真性。心本来不可得,罪性本空,福性也本空,一切不可得。要认识真心,不认识,所以被心识所乱,不能自己做主。修心中心法,心念耳闻,三密相应,每天如此,久之,万象之中有一个孤零零的东西,在分别中无分别,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认识它便是明心见性。
修心不可得,一切□□空,便得大自在。一切不可得,便得大自在。
答李开宇居士
修六字大明,灌顶亦可,不灌顶亦照样可修,不必分别。修六字大明咒即是打坐,打除妄想,坐见本性,是打坐方法之一种,不需他求也。
修定不一定要双盘,单盘也可,总在定心为主,不在腿上功夫。佛家功与一般气功不同。
莲花印以倾斜四十五度较好、较舒适。象征莲花含苞欲放也。至於六字大明咒,念时应“金刚持”,即自己听得出,别人听不到,即所谓“无声之声”。书上仅写“唇动不出声”不大明确,令人无所适从,後有缘也当明确了。实际上“唇动”即自己听到,“不出声”即别人听不到,原话终觉不够明确……
她改修六字大明,甚好。逗机施教,本无定法,全在当机与否,请转告一门深入、必获定慧……
佛法重在当机,并无定法可说,法法皆可入道,门门都是般若。当参禅到心行处…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四、书信集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