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颠倒”,临终正念分明,决定往生,不必再杂修此法,反使心不集中,且看国内往生的人多数靠念佛自在往生,未闻有修破瓦法往生的,特供慧察。
四、四川色达带回舍利,说吃一粒,可保往生,如此以释迦佛威神力,何不使人都能吃到?我看还是应信愿往生为主,依《阿弥陀经》修持。但活佛也使善巧方便利益众生、加持众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吃了没有坏处,也是一种助道、加持的助道因缘。[此处关于破瓦法和吃舍利往生的开示,是徐老对净宗学人专修专念一门深入的应机方便开示,编者注。]
顺祝安祥宁静!
恒志 合十4月19日
建才仁者道鉴:
7月8日来信收到,勿念,近谅平安吉祥。
仁者能方便开示学人,甚好。至于在修行道路上进退定乱,常有变化是正常现象。关键是烦恼来时,照常处理,处理毕,就一切化空,心不留恋,逐步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清净心,定力足,慧力自强矣。对身执著较重即是“我执”,凡夫的通病,故要修定慧以对治。常常念起即观,能加座修也好,但也须放下化空,境来不理,随缘应付,心不粘著,便是化空,心空、慧开、苦除,得自在快乐。
明慧的朋友是夙世可能做过道家功夫,故有飞升、自顶门而出的感觉(俗所谓走阳神一类),但此事容易著相著魔,目前请她修念佛法门,一切勿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然太平无事。其实打坐修心并不妨碍,就是种子翻出时,境界现前,不去理会它,能教她修六字大明咒也很好,不必惊慌、恐怖。久久,自然平安无事。
明慧的信未见到,人生无一不苦,总须看破无我,才能除一切苦厄,不学佛法没有出路。近忙,故不一一。顺祝随缘自在!
恒志 拜启7月16日
2000年书信:
建才仁者:
函及照片,均收,在此谢谢!下答所问:
1.一切罪业,都是自己心作,心生心灭,如幻如化,但既作之后,凡夫执著前境,便感苦恼而成苦集。如能忏罪和念佛转化,则一句弥陀,能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念佛灭罪,实际上虽仗佛力,亦即自力,若自力不强、不相应,罪仍难消,故他力即是自力,毕竟不二。
2.“心本无生因境有”是凡夫境界,所谓随境流转。“心净则佛土净”是佛、菩萨境界,定慧力强,则心能转境,凡圣界限,即在此“能转”与“不能转”。不能转时,念佛、念咒,求佛加持,也是妙法。
3.学佛人虽心不分别,不起人我是非之见,但好坏是非仍了了分明,此即智慧,名自然智,体必有用故。若有定无慧,便非真定。
4.魔趁虚而入者,必是“顽空”,自性实未证实,故遇境仍被流转。心乱容易入魔,当知“乱”即是魔,此时若能返观或念佛,则乱心便成觉境,魔便无迹可寻了。顺祝安详。
恒志 合十11月27日
2002年书信:
建才、明慧二居士:您们好!
来信都已收到,问题敬复如下:
1. 受过菩萨戒吃肉、吃辛、饮酒算是犯轻戒,得轻垢罪,可在佛前至诚忏悔,后不复犯,念四句偈“我昔所造诸恶业……”,这是事忏。理上应明白“罪性本空,放下便了”,“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知罪性本空,罪不可得,这是大乘忏。理事并忏,众罪消灭。
至于“沽”酒,即卖酒与人,是十重戒之一,与饮酒不同,此戒不能开。即受菩萨戒人,绝不能卖酒求利。
2. 明慧居士过去受伤,因修心中心法而痊愈,现在重修,反而增加痛苦。由于年龄增大,老病难治,现在看来,不必再修心中心,勉强修法反而不好,可换修净土法门。每日早晨念一小时,不用盘腿,就是平坐,但要手结弥陀定印或法界定印,两耳听弥陀圣号,晚上再念一小时,一天两小时,力量很大,可以愈病消灾,减少痛苦,得定开慧,往生西方。下定决心,一样可以愈病消灾,请照这实行,腰痛不必硬坐,反而增病。法无定法,要对机说法,不能呆板一成不变,要以求生西方为主,跳出六道轮回。好吗?
念佛号、听佛号就能得定开慧,心中心不是唯一法门,可以改变,莫顾虑。愿力坚强决定往生,行住坐卧不离念佛,就能得定开慧。
二张字幅寄上,请分用。即颂夏健。
恒志 合十2002年8月5日
明慧仁者慧鉴:
来信收到。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凡修心的人,修戒定慧,心定则神宁而气旺,抵抗力强,外邪不易侵入,故修行可以转变色身,有病方便调伏。
二、修心的人,在修时往往妄念愈多,这是好的现象,因过去藏在第八识中的垢秽、杂念,都被功夫逼急而翻腾出来,所以不要怕,让它翻,翻至彻底清净就得定开慧了。所以越修越乱这是好事,与不修时的乱是不同的。妄念乱糟糟,来时,一心念佛,听佛号,不理妄念,不取它,不舍它,自然息下。
座下修心方法,以观心,不被妄想牵着跑,不睬不理最易得力。如无法下手,则用念佛方法,一面念,一面听,妄念自然空净。念佛、观心都是最善巧的法门。(观心就是看念头)
天天、刻刻用功,持之以恒,必定心定慧开,满其所愿。此颂净安。
恒志 合十2002年9月26日
答辽宁宋世春居士
世春仁者慧鉴:
李老师[元音老人,编者注]弘法、灌顶录音带,已在您处使用,使24名同修得法起修,因缘十分殊胜!希大家互相促进、奋勉,不负一番学佛的大事因缘。祝愿一面修法,一面常与习气奋斗,定可获得法喜和受用!
专复顺颂轻安、自在,一切如意!
愚 徐恒志合十1998年6月21日
世春仁者慧鉴:
来信已悉,知23名用录音灌顶的同修,都情况良好,能制心一处,但录音灌顶,又不可用,来上海这么多人,又有困难。因此仁者心中耿耿于怀。
佛法无非以善巧方便,救度众生,在上述情况下,不得已只得用“遥灌”(遥传灌顶)办法,来补课。时间:[略,编者注]方法:[略,编者注]
以上遥灌办法是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常用)但遥灌后,便与正式灌顶没有两样,不必在心生挂碍,耿耿于怀了。(况已有陈某居士两次灌顶,仁者也曾两次来沪请求修法究竟,如此做法,加上这次遥灌,可以说功德圆满,一切如法。)
关于修复古庙,请师父主持,到时可共同发心,请仁者放心,万事都是因缘合和。顺祝吉祥。
愚徐恒志和南1998年8月4日
世春仁者慧眼:
11月26日函拜悉。生死大事,非同小可;佛法难闻,愿共勉旃!见性悟理,是佛法之要领,依法修定,时时回光返照,于诸妄心不取、不舍、不分别,诸妄若息,不真何待!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时,正是本来面目现前,贵在行住坐卧,打成一片,动静不二,能所双忘,正是“照顾本来,不错用心”,随缘起用,而不粘不着,“一切法皆是佛法”,岂不随缘自在乎!
又《玉佛苑》文稿,原词已不复记忆,若寄到鞍山玉佛院旅游处,众目睽睽,作用似较别处为大。至于文稿已经愚首肯认可等辞,似不妥当,宜请仁者删去为感!顺颂吉祥。
愚 恒志 拜启1998年12月2日
世春仁者慧眼:
《禅》刊及手书敬悉。《谏言》乃仁者弘法利生、大悲心之所流露,直言敢谏,实为难得!惟闻朴老[赵朴初,编者注]久病住院,未知能否及时蒙其亲阅耳。
愚阅各期《禅》刊,对“无”字公案、观心等多所说明,恐有其不得已之苦心。盖末法时期人根渐钝,往往不明参之本意和方法,作者乃作平实商量,以此言之,似乎也未可厚非。仁者不妨自行考虑、抉择之,盖仁者皆以发菩提心,弘法利生为出发点也。如发出,书中已略作改动,谨供参考;尤其如提及贱名,并非所宜,请予删去,为妥。
原稿附还。(四件《禅》刊,要寄还否?候示办。)顺颂新年吉祥。
愚 恒志 拜启1998年12月30日
宋世春作《酬拜赵州古佛》徐老批语:
酬拜赵州古佛(参“无”字公案得语)[选录]
家事国事皆佛事,俯首奉献任逍遥。
(徐老批语:若悟自性,则妄想皆成妙有。无住生心,妙用纵横,无尽无尽。)
假事真做心无物,迎风挨波任曳摇。
(徐老批语:一假一切假,一真一切真,毕竟不离中道,中道亦不可得。是什么?)
世春仁者慧眼:
函悉。仁者以慈悲心,扬人之善,并从中获得好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利人适以自利也。昔张居士作偈:“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由破参到重关,由重关到牢关,若能动静不二,魔佛一如,则一切法皆是佛法矣,愿与仁者共勉之。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一切法不离自性,突发病,亦可作如是观!
老太太之言,也可作深长思也。语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理事不二。搞佛事、念经回向、超度孤魂,宁非功德事乎!
念慈氏咒,直念即可,皆法界定印,即二大指相拄,右掌安放左掌上。念慈氏咒是发愿生弥勒净土,若念弥陀心咒,愿生极乐,两愿取其一可矣。
修心密以悟性,不妨与求生极乐并行。盖净宗之“一心不乱”与“净念相继”即宗下之“灵光独耀,心行处灭”。功行至…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四、书信集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