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P4

  ..续本文上一页安,无量自在。《禅门日诵》里有,憨山大师讲的一段话,叫“禅宗法要”,这开示,好得很。在这里,这个时候你不要生欢喜心,你一生欢喜心欢喜魔又来了,这个功夫得力的时候,这时候还不能相差一点点,相差一点点就上当,所以修行的人呀一定要善持于金刚持地就是这个道理,你不去理它就不动啦。哎呀,我习气多得不得了,我这法不修了,越修越乱,不修不修了,其实这是越修越进步哇,他这不知这是进步呀。所以一定要参访良师益友呀,好的朋友、好的师父,多参访参访,很重要!不然的话,他不能出来呀,转不过身来就拉倒了,生死就不能了了,这是憨山大师一段话,我供养给各位。

  刘居士:徐老师,您的《般若花》上吧,提到这个问题。

  徐老:我讲一下,你这个照住跟照见呀,我在《般若花》上这个“破二执”这个地方有的。

  刘居士:就照见和照住的区别?

  徐老:这区别,写得很详细的,你再看一看,好吗?

  胡居士:《学般若、化二执》是这篇文章吗?

  徐老:对。什么叫照住?什么叫照见?照住跟照见不同的,先照住,住了以后,才能照见呀,你住也没有住怎么见呢,没有开智慧呀,可以供参考,参考参考。

  刘居士:您老在观心的那一段当中,提到这么一个问题,您说观照的人吧,这个妄念起来不理它,它自然就过去了,有个人叫我问问这个问题,就是那个妄念吧,妄想起来不理它,但是又想知道这个妄念起来是不是要时时刻刻光是那么盯住,你要不盯住妄念起来也不知道哇?

  上海胡居士:这讲到智慧的问题。

  刘居士:是吧,是不是总得盯住这个心看着它呀,你不看着它,那它起来就不知道?

  徐老:定慧呀大定大慧,小定小慧。开悟一样,开悟也不是一次的,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所以禅宗上也讲。这个有时候看到妄念起来了,其实他已经有定力了,如不修的人,没有定力看也看不到,一天到晚起妄想,自己不知道。当你看到哎呀妄想起来了,这已经有定力了,慧照的力量还没有。所以被它调弄,被它牵着跑,随它流转。要等这地方有定慧力的话,妄想起来就能不理它。能够把握住,不理!不理的时候它妄想又来了,好比与我相对的,一个一个贼进来了,你要不搭理他,他也不能劫东西。我观照,看到一个一个贼进来了。但是你还没有力量打出他,这就是观照跟习气相对治的时候,这个我在《学佛除习气的过程》这篇文章里边有的,叫“照”的过程。有七八个照,最刚开始时候的是不知道照,一天到晚起妄想,后来起妄想怎么呢,妄想起了很久以后,哎呀,我这会马上回来,马上回来再观照,已经很迟了。再后来呢妄想起来了,观照也跟着一起来。再后来,观照在前面,妄想在后面。再下去呢,观照,一天到晚观照,寂而常照吧,一天到晚观照,妄想无影无踪了。这是起观、观心的过程,这个在《除习气的过程》里面有这篇,《般若花》里都有的。

  刘居士:徐老师,比方说我现在要学习观心了,我看着自己的心,就在静悄悄的时候,我看着自己的心。看着自己的这个起心动念,比如我看见念头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念头起来了,那我怎么去处理它。如果念头现在起来了,我怎么处理这个念头?

  徐老:不取不舍嘛,当下就是不取不舍,不去理它,不取不舍就四个字,不理就两个字。你越理它越多,我自己有体会的,有时候妄想习气来了,抗战的时候我在重庆,家里在宁波,我去信寄出去一两个月,有时还寄不到,心里很挂碍,哎呀,这信到没到,心里很挂碍,那么妄想起来的时候呀你让它起来,吃饭尽管吃饭、办公尽管办公,也不要去住著它,一住它就不行,你越是住它越是厉害,不住它,不睬。不睬很重要,一个是我用“不睬”的功夫,一个是用“不取”的功夫,不去理你,一个是它要你分别,叫你挂心呀要写信呀,就是不写,让它去!这样子呢,斗争以后,慢慢、慢慢、慢慢妄想就少下去了,最多的时候经过八九天呀,八九天它不跑的,你也打不掉它,它也打不掉你,对治呀,对治八九天呀,慢慢才歇下来,那是不容易的呀,所以学佛也要有勇气的呀。

  刘居士:徐老师,比如我现在正在想一个事,正在考虑一个问题,我突然想起来了,我这是打妄想,突然想起来这是在打妄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要是不舍它,我又不想办法切断它,那我是不是会继续想下去呀?

  徐老:不会的。你想事,这个时候想起来了,要想切断它,这是什么东西,因为“要想切断它”(这个念头)还是你的妄想。你妄想上面加上妄想,妄想只会多不会少的。不理,办法最好,不理会,我不来理你,我不来干扰你,也不跟你流转,这时候,你到一定的时间,可能有时候三天两天,有时候半天,有时候两个小时。各人习气不同啊,过去他习气深,越是不动,越是习气越深的人时间越长,习气少的人一下子就过去了。你只要不理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你越理它,你理它本来就是妄想,妄想加上妄想,永远搞不清楚,所以我刚刚讲了,佛教里边呀,把不取不舍做为最高的法门。我们这里倒没有什么稀奇的,《六祖坛经》里有“不取不舍”四个字,你去看。不取不舍很大的法门啊,妄想只有这个办法,我自己最清楚,不取不舍就解决问题,你要随它、取它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越想越多。

  刘居士:徐老的意思就是要不取不舍呀,那妄想就成为什么样的了?

  胡居士:要是不取不舍呢,妄想会怎么样子了?

  徐老:不取不舍。

  刘居士:不取不舍会到什么程度?

  徐老:自然下去,它不要你去加功的,它自然下去。

  你不去取它,你也不去舍它。一舍它就不行,我跟你讲,修行的人用一个不取办法,不取它,但(你想)最好是妄想赶快甩掉它,不行吧?你越耍掉它,它越来啦,你越是要耍掉它,它越多,越是要取它当然越多。但耍掉它也是越多,最好的就是不理,不理它,所以我最后用“不理”两个字,“不理”两个字比不取不舍还要好。

  刘居士:徐老师,您说不理它,它就没了,是不是?

  徐老:它自然没有了,自然没有,并不是你加工叫它没有,它自然没有了。

  刘居士:它自然没有了,您假如说我不理它了,它自然就没有了,没有了我的心是成了什么样的了?

  徐老:你回光返照下看看成什么样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嘛,你而生其心,心生出来了嘛,你不取不舍就应无所住了,应无所住、不生一念,妄想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清净心就出来了嘛,你烦恼没有,清净、菩提马上来了。妄想歇掉当下就是菩提,当下就是。所以这里说方便也是很方便,这样你就见到本性了,如果你不会的话,将来还是搞不清。

  胡居士:我现在平时我就那么做的,平时你看我也没念头,心中没念头,但是很清楚明白。我就保持这个心态,但念一来凛觉了,不理它。

  徐老:不理它。

  胡居士:而且我这时候。

  徐老:你没有念头时怎么用功呀?念头没有?

  胡居士:念头没有。

  徐老:念来的时候就是不睬它。

  胡居士:念来不睬。

  徐老:你没有念的时候怎么用功呀?

  胡居士:没有的时候,我感到这个时候说话、做事、走路一切作用,这个东西都是很清楚、合一的,这个就是佛性。

  徐老:这时候就是照,……[此段录音不清晰,编者]照就是这个东西。

  胡居士:那么这个很安祥的。

  徐老:安祥呢,安祥就是照,不安祥就是烦恼,就是这个分别。

  胡居士:我就是凛觉妄念,没妄念我就这样平平淡淡、自自然然。

  徐老:对不对,用妄想来考验,妄想颠倒把它离剥了。不放掉,就是妄想,它妄想没有,但是照样起用,照样吃茶,照样可以穿衣吃饭,就是妙用,就是照,对的。

  胡居士:对的啊。我想这个东西,现在要这样就作用反而感到挺简单的啊?

  徐老:停止怀疑,你现在怀疑的话你又没见到性。

  胡居士:是吧。

  徐老:明明见到你还不相信它。

  胡居士:对对对。

  徐老:这很重要。

  胡居士:而且我经常出现这种状况。

  徐老:对,也是你用功多年了,观照的力量起来了。

  胡居士:是,是呀。

  徐老:好的。

  胡居士:比方我喝水,用杯子来喝,我也知道就是这个东西。

  徐老:下一步呢,就是在各种境界上磨练。磨练你的习气,但这个时间不要怀疑。因为怀疑的话永远见不到性。很重要!这很重要!你要自信啊。

  胡居士:现在我在您这儿房间呆,现在没有念了,一个念也没有。一念不生但很清楚明白。

  徐老:一念不生、灵知了了。妄念不起了,一念不生,但是灵知了了,这灵知不是识知,识知也不行,分别心就不对。灵知,灵知就是离念的叫灵知。

  胡居士:离念的,不是木头、石头。

  徐老:不是木头、石头,对,不是木石。

  胡居士:没有起念,但是它能用,都能起作用。

  徐老:就这样,这就叫妙用呀,不然变妄用了,是虚妄了。

  胡居士:对、对。

  徐老:大家提问,各位、大家提问。

  曹居士:我问一下。我在上坐的时候有一种境界是经常出现,变大,这个大,手没法形容的大。

  徐老:自己放大。

  曹居士:经常就是出现的,可是呢就是说这个出现吧,就是我还有预兆。预兆,就是说今天吧这么一坐,这么坐着坐着,就觉得一会肯定就要变大。就是说,我现在就是说不坐了。可是一会你再坐,还得出现,还得变大。

  徐老:我告诉你,你贵姓呀?

  曹居士:姓曹。

  徐老:曹居士,最起码你已经入魔了,已经入魔了,你放大呀、放小呀、往上升呀,都是魔的境界,你这个时候呢,千万不能理它,由它高也好、低也好,我不来分别你,你不坐,魔就得力了,你说由于你想到这个问题你就不坐了,你就上它的当,这是…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