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魔境啊,不理最好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两句话,对治它,都是虚妄的嘛,有什么关系呀,但是“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是没有哇,诸相非相的时候,非相就是空啊,诸相归空呀,诸相空的时候……
曹居士:要出现那个境界我就去去去,可能那个去也是执着吧?
徐老:哎!对呀!
胡居士:师父说不取不舍。
上海胡居士:我们要不睬它!不取不舍,不理它!
徐老:就不理它很好的,这是修行的妙法。
第三集
徐老:别管它,这“不理”两个字很好的,这是修行的妙法。“不理”两个字,修行的妙法。
上海胡居士:因为你不理它了,你执着了。
徐老:魔又来了。
上海胡居士:它不死心的,这个魔又来了,你不要它了。
徐老:要它也不好,不要它也不好。
上海胡居士:所以刚才师父讲的不取不舍。
徐老:不取不舍。
徐老:这个《六祖坛经》里也有不取不舍这句话,还有《金刚经》,大家有空的时候多念念。六祖也讲的么,“但诵《金刚经》,即得见性。”你今后《金刚经》多念念,但不要住它,住执,随便念,不要昏沉,念下去就可以。《六祖坛经》具有代表性。
上海胡居士:具有代表性,因为什么呢?针对性的。因为什么呢?大家多了个问题。
徐老:嗳,多生的气习,因为习气问题不解决,不能见性。
上海胡居士: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你永远不能前进,你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去掉。你放心啊,今天师父讲了,哦,我放心了,很正常的。这个问题呢(就过去了),就不理了、暂时不理了。
刘居士:徐老师,您看上师[元音老人,编者注]在的时候,常说这个 “断”,前念已断,后念未生,正在这个时候,灵知了了的时候,是什么?这就是我人的本性,这个认知,和自己在做功夫的时候,突然身心世界…
徐老:化空。
刘居士:彻底消陨了,这个空,跟我刚才说的这个“断”这个认知的空,我个人理解,把上师说的这个“断”,这时候这个空,比喻成从理上的悟。当真做功夫,做到身心世界彻底没有的时候,是证上的悟,是吧?
徐老:实际上一样的,一样的。悟就是悟这个东西嘛,你也见到这个东西。
刘居士:但是这两个东西?
徐老:方便!这也是方便,你就是修的时候悟,也是方便。
胡居士:也是方便。
徐老:还有我执、法执。空也不能执着,我空、法空、空空,三空到底就是《金刚经》的境界。这时候“无实无虚”,“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来者,即一切法如意。”,都是讲这些东西,所以《金刚经》讲到后来都是信、解、行、证嘛,证到这个境界。
刘居士:徐老师我问问,这在这种状态下所见到的性跟平常见到的有没区别?但是这个人的话,这种悟和那种悟,这程度相差甚远了。
徐老:哎,当然,悟有深有浅的。因为禅宗呀,大悟是一十八次,小悟是无数次,见到、闻到,见到、闻性都可开悟,但这开悟并不是一开悟就算数,要开悟几次。过去禅宗有句话“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
刘居士:徐老师,象我说的这两种现象,中间要走好长的路,这就是修行的道路吧。
徐老:嗳,修行的道路。
刘居士:是吧,修行的道路吧,从理悟到证悟,中间还有个过程,这都是修行的过程。
徐老:修行的过程,当然是过程啦。当然过程各人不同,但是你认为它是很长,有些人很短,他见到了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见到了,肯定下来。有许多人,他始终怀疑,这个不是、那个不是,这永远见不到性。没有长短,无有定法的。
刘居士:这个上师[元音老人,编者注]在这么教人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怀疑,但是我不管怎么做功夫总到不了这地步。
徐老:他这是方便呀。
上海胡居士:他用的是禅宗的方便。
徐老:方便呀。
上海胡居士:是什么?这是什么?是什么,你认识了这个,这个也不得。这个也不得呢,得什么。
徐老:你的心烦的话。有种(方法)用 “阿”,阿弥陀佛的“阿”,我的师父王骧陆居士,用“阿”,念“阿”,没有了,一个东西都没有了,这是方便。
上海胡居士:有一次在深圳我又碰到(元音上师),又要去做法事去,我拿公案来考你们,这是什么呀,佛性呀,佛性是什么呀,佛性在哪里呀,眼睛放光嘞,对吧,所以师父就供养他,打你执着,你见性以后呢,打你见性的执着,你没有见性呢,打你这个妄想的执着,他就是通过这个方面打你的执着。
徐老:所以宗下有这个道理,不执着这个境界。你去问,问东答西。我是谁,就这个道理,这是什么?大家说,这是茶杯。
苏居士:师父,我倒(水)。
徐老:哦,好好。
刘居士:师父您喝了吧。
徐老:嗳,对对。
刘居士:徐老师,那您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身心世界彻底消陨啊?
徐老:这要问你自己啦。
众等:哈哈哈哈……
徐老:我不能代你作主呀。
上海胡居士:他这样理解上呢还是可以的。
徐老:理解可以。
上海胡居士:理解可以。
徐老:你理解上…
上海胡居士:仅有这个理解还是不行的。
徐老:不行的!
上海胡居士:他们什么呢,那天在讲了,有一个公案讲得很清楚,一个法师进来了,不过呢,你讲了,这个眼睛放光,一个法师就讲了,师父我怎么不见呀,你还要见呢,你有我见,我所不见,那么,和尚呢,那我是我,有我见,我是不见,你见不,和尚你见不,师父你见不,对伐,师父就讲了,你有,你有你见,还有我见,辗转不见。辗转不见,那无见处呢?
徐老:嗯。
上海胡居士:没有见处呢?
徐老:你讲。
上海胡居士:谁的问题呀,谁的问题呀?嗳,谁的问题呀,你们说说看,谁的问题呀,这个什么意思,最后句话谁的问题什么呢,这个呢其实两个事,对伐,一个谁的问题,就是,佛性么,就是佛性了,但他不讲,这是佛性,对吧,那谁的问题呢,你执着这,你还执着见呀,连见都不能见,去你执着,见性了以后也不能执着是见性…..
徐老:转过来,要转语,要转语,从前有人问这个赵州和尚,师父,什么是西来大意呀?一念不生时。一念不生跟西来大意什么关系呀?就是叫你转过来,要你不落。
弟子:不落痕迹呀。
徐老:不落痕迹。
弟子:不落它。
徐老:禅宗不执着相啊。
上海胡居士:所以我也上当啊,我那我时候跟师父的时候,师父就问我来,某师都在,他都问我了,师父就讲,我跟你讲个公案哦,拎草鞋啊,等妙两觉拎草鞋。
徐老:嗯,拎草鞋。
上海胡居士:公案,哎呀,我一听我住了,我就回答了,一回答出来我就觉得不对了,要么就这么回答,拉过师父那么一背就是了。
徐老:嗳。
上海胡居士:或者你把那个草鞋把它这么一丢,是吧
徐老:嗳,对对。
上海胡居士:所以禅宗破你各种各样的执着。
徐老:对对,不要执着,不要落到圈套里边,你不要上当。
上海胡居士:两头不能落。
徐老:嗳嗳。
上海胡居士:叫两头不能落,两头不落。
弟子:徐老师,我也那点出息,我修心中心多年了,这次打了回七,而且那七中,有的时候也能达到持咒就是确实没有妄想了,只是咒了,有的时候居然有一次持续了有两个钟头没有妄想。
徐老:没有妄想。
弟子:就只是咒,但是就这个身感我总是有。
徐老:还没化空。
弟子:就这个身感总是有。
徐老:你毛病出在一个化空。
上海胡居士::你执着化空,所以不能化空,刚才我的公案讲得就是这个。
徐老:什么时化空呀?就不对的。
上海胡居士:你执着化空,你见不着性。
弟子:对,我执着有…
上海胡居士:见性的事情,水到渠成。
徐老:嗳,水到渠成。
上海胡居士:嗳,水到渠成。
弟子:我这水怎么老不到渠老不成。两个钟头,老是有自己。
徐老:你这个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你听我讲一讲啊,就元音老人两句话,反复的把它考虑,一个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他说了很多次的,这句话。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什么东西,你参这个境界。见到自性了嘛,就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境界。
刘居士:上师那会不是总是要求学人,不但身心、连世界都彻底消殒了,才算彻悟、彻证的吗?
徐老:他讲话没有办法,上师这样讲。
上海胡居士:只好这样讲。
徐老:他不这样讲怎么办,哦,你不要化空这又不好讲,但真正的化空啊,你有化空之念就不化空,对吧,你有化空一念。
刘居士:我这有一次,就是坐得好的时候,一念不生的时候,只是咒了,一念不生的时候,自个觉得这边的胳膊没了。
弟子:(觉得)胳膊没了,我这自个觉得越来越不执着了。
上海胡居士:化不化空呀。
刘居士:就没那么一会胳膊,还得等身体没了,结果等了半天,还是没怎么样,最后拉倒吧,又想起事来了。
徐老:又想事了。
刘居士:有个师兄弟他强调这一点,经常问我,虽然我没有妄念,但是我没空,我知道我在这儿打坐,而且我的身感。能不能以这个来定我是不是能有所悟了。
徐老:不是的,你问他,什么叫化空?
上海胡居士:化空也不可见,不可得。
徐老:化空也不可执,无所得。
上海胡居士:嗳,无所得。
徐老:无所得。
上海胡居士:化空也无可得。
徐老:无智亦无得嘛。《金刚经》有句话:“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你们要问我坐了,什么时候化空?为什么没化空?还在计较分别。
徐老:现在,最重要的哦,刘…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般若妙味——徐老对保定居士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