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财物,而我们这些屋主就像是一群疯子,而房子就像疯人院。你看!竟然有这么多不必要的东西!现在,如果要你把多余的东西丢掉,只留下必需品,单靠这些物品维生,你非但不会死,反而活得很快乐,不会像你住在堆满非必需品的屋子时一样,有那么多的烦恼。但是,现代人常喜欢盲从新潮和时尚,爱买各种广告品,把它们放在屋子里,所以屋内很快就塞满东西,你知道这是没必要的!同样的道理,禅修法门也是一样,我们的原则是去除不必要的,舍掉它,才能踏上必要之道,这就是所谓的「快捷方式法门」的原因。
所以如果有人问:「何谓快捷方式法门?」答案就是:「去掉不必要的部分」。它不是一种完整、正规的说明,也不是巨细靡遗、精致、复杂或神秘的修法,我只会谈到灭苦必备的部分。
倘若你问:「为什么是快捷方式?」「为何是快捷方式?」如前面所说的,我不希望你们浪费太多时间,也不想让各位遭受挫败。如果没有快捷方式法门,只有一套供有经验者修习的完整修法,这修法的运用将受到限制,那些没经验的人就无法修行,因为只有少数精通的人才能修习。这就是我们需要有一般人及多数人能修习的快捷方式法门的原因。
[快捷方式法门与完整修法的比较]
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快捷方式的修法和完整的修法,并看看要如何修快捷方式法门。在谈到完整的修法时,我们必须从四念处的觉知呼吸开始说起,这方面你们可以参考《安那般那经》。以下我将比较完整修法和快捷方式法门的异同。
根据完整的修法,有身、受、心、法(自然)等四念处的修法。
就身念处而言,我们所关心的是呼吸,也就是清楚地觉知呼吸。当入息短时,觉知入息短;出息长时,觉知出息长,然后继续禅修,一直到你明了正是呼吸维系着生命,然后继续保持呼吸,让气息平缓下来。如此一来,心就不会向外奔驰了,而会出现各种定境,如无色界定等。
事实上,进行上述所说的四念处修持法,是件吃力的工作,但是如果修快捷方式法门,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规定和练习,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修到一心专注,然后在身体的组成要素上(如呼吸等),继续禅修。专注于四念处中的任何一种念处都是个大工程,但为了要修到根本定,我们还需
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事实上,我们必须达到根本定(appana-jhana),透过禅定我们会经验到喜(piti)和乐(sukha)等,但修习快捷方式者无须去经历那些(指喜与乐)。
现在讲第二部分--受念处,此时我们可选择喜悦的感觉作为观照的对象,而事实上,这是由心中生起的感觉。
这种喜悦的感觉是源于根本定,或者你可以选择观照乐受,而这种感受,事实上,也存于心中。借着观看而探究乐受的本质,如此你将能了解就是这感受引发心念,之后,你会找寻方法平息这些快乐和喜悦的感受,直到修行成就。修习四念处是份苦差事,一般人不可能修习全部的过程,也就是无法以无偏执的态度探究快乐和喜悦的本质,而使它们平息下来。
因此,快捷方式法门提供我们一条道路,也就是当修到一心专注时,就可以观照所生起的任何感受,这和根本定所产生的感受不同。因此,无论是乐受或是苦受,都要尽力去观察它们,渐渐地,你会发现感受只不过是一种幻觉(maya)而已--感受就是幻觉。这种简易的禅修法只要处理一个步骤,但其最后结果却等同观四念处中的受念处。
现在要说的是完整修法中的第三部分--心念处。当念念分明时,我们就会明了心如何运作,如何使心生起喜悦,如何一心专注以及如何使心放下,这和学习中国杂耍一样困难。如果修习快捷方式法门,就无须经历四个步骤:首先,深观此心,深观每个起心动念,如此才能将它看得透彻;接着在当下提振心力,达到一心专注,这必须心思敏锐、修习熟练才能完成这些步骤。因此,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过程太复杂也没关系,别理它。
接下来要讲的是第四部分--法念处。当我们因观身而到达一心专注时,就可以进一步观无常。每个苦受、乐受、出入息或任何深观的对象都是无常的,你应该要明了「无常」这个真谛。
所以,这是从第一部分的身念处跳到第四部分的法念处,我们可以立即见证到无常,可以体解到身体的无常、生命的无常。因此,无论是出息或入息,都要不间断地观无常,一直观到你觉得自己已放下爱乐,或放下过去所执着的种种事物,如幸福或生命中所贪爱、所执着的一切,而变得愈来愈不执着为止,这是因为你已经了解无常的本质。当然,你将会放下对生命的执着,开始觉得自在,这时特别要深观这种自在的感觉,你也将体解到它无常的性质;一旦你了解到自己已放下对生命的执着,就必须立即深观「放下」的感觉,直到你的某些执着消失;进而可以深观「执着消失的状态」,甚至可以深观放下执着的状态,以及远离烦恼、去除烦恼的状态。这就是观法念处的第四个步骤:远离烦恼。
事实上,你无须再深观已不执取的部分,因为一旦放下,苦就止息了,就可以将苦灭尽,能做到这样就该满足了,不必再费心作进一步的观察。你应该做的是观无常,观察放下执着的过程及执着消失的状态(观离欲及灭),这就够了。但是,完整的修法,就得观照解除种种束缚的情况(观离欲),观你远离了这些和那些烦恼以及获得智能等。
修习快捷方式法门可以节省许多力气,依此快捷方式法门修习觉知力,直到我们达到一心专注,我们就可以觉知呼吸或周遭的事物,然后再注意当下生起的种种感受,深观它的无常相。当然,稍后我会为你们解说这些,你也可以详细观察它,但最快的快捷方式是:深观当下生起的每一种感觉。
一旦能体解无常,你就有很好的成功条件,这就是俗语所说的「胜利就在你这边」。若见无常,对你就很有利,要尽力专注观察无常,直到觉得已经放舍,自然地放舍执取为止。自然法则就是:一切感受皆会自行放舍。又依自然法则而言,已放舍的最后也会消失,一个接着一个消失,一点也不复杂,也非形式化,不会再被执取。我可以保证,只要能见得无常,就能远离执着,执着就如秋天的落叶般逐一掉落,就是这样。因此,要到达一心专注,深观无常,体验放舍执取(离欲)及消逝(灭)的感觉,就像秋天的落叶一般。这就是快捷方式法门!。
然而假使你选择完整的修法,就必须通过四念处,而每一念处又各有四个步骤,因此,全部共有十六个步骤,这是非常复杂的修习法门,即使花一个月的时间也无法完成。如果将它编写成书,也是厚厚的一本,所以我们不讨论这一大套完整的修法。
观息法
现在我要说的是快捷方式法门,这快捷方式的修法适合每个人,所以请专心听讲,忘了刚才我所做的比较,或许你们也已经搞胡涂了,所以无须再作比较。我希望你们了解修快捷方式法门并不会漏失什么,我也不想再说为什么要修快捷方式法门了。接下来要说明的是如何修习快捷方式法门。
觉知呼吸的出入
为了避免太过冗长,我将本主题分成两部分,这样比较容易了解。第一部分是觉知呼吸,第二部分则说明观察身体的姿势和动作。
首先,谈到觉知呼吸。它是你(注二)体解的基础,也是未来你接触其它法门的基础,所以我要先说明它。
现在请深观自已的呼吸。事实上,每个人都必须呼吸,此刻你必须做的就是觉察呼吸,保持觉知或使心专注于呼吸上,保持觉知,提起正念专注于呼吸上。这时只观看呼吸的出与入,闭眼或睁眼都可以,端视个人方便,但一定要保持觉知,觉知呼吸的进出、进出。
观察呼吸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和平常不观察呼吸时的感受不同。我们的心通常随着许多事物,如家畜、农地以及各种色、声、香、味等外尘打转,心到处乱跑,追求各种吸引人的事物,而这些事物也如钓饵般勾住你的心,现在专注于呼吸的进出、进出,明白吧!这就是长养觉知力的方法。此时觉知力已经开始增长,如果做到了,你就有觉知力。
你应该知道要直接保持觉知力,运用正念或觉知力观呼吸,你会愈观愈深入、愈彻底。刚开始你只要知道呼吸的进出、进出即可,心中默念:进、出,不要念出声以免造成干扰。
当吸气时,念「进呀」,呼气时,念「出呀」,也可以只念「进」、「出」,而不念「呀」(ya),但「呀」本身有它的作用,我稍后会作说明。这并不是一件小事,你知道心不是那么驯服,它会蠢蠢欲动,不愿专注一处,喜欢到处游荡,因此,凡是观察呼吸进出相状成功的人,他的觉知力可以说是经过了严格的锻炼,或是他的心已经调伏了。
你必须训练自己,才能对某一感官所缘的尘境(如呼吸)保持觉知。保持觉知,别让心念随意游荡,我可以给你一个小小提示:要以轻松的态度观察它,这比紧张和严肃地观察效果要好,因为紧张也是一种执取,所以请放松心情观察呼吸的进出、进出、进出,多花点时间观察它吧!
当你练习纯熟了,随时可以开始下一步,此时要更仔细地观察呼吸,不管它是长还是短。假如入息短时,就只要知道它是短的;出息长时,只要知道它是长的。如果你想默念也可以,就念「短呀」、「长呀」。
因此,这时要训练你的觉知力去观察呼吸持续的状态,无论它是短息或长息,都要如实地觉知它。第一步时,要默念「进呀」,「出呀」;第二步时,默念「短呀」或「长呀」,或「长呀」、「长呀」或「短呀」、「短呀」。就像这样,你正训练自己去观察呼吸或长、或短的持续状态。
接下来是观察气息的粗细,气息沉重即为粗,气息轻缓即为细;当心或情绪激动时,气息会变粗,盛怒或惊恐时,气息也会变粗,如果没有这些意外,…
《佛使比丘 内观捷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