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八讲▪P2

  ..续本文上一页所造下的受寒冷之苦的罪障。”由此,自己的相续之中应当生起喜悦之心而对治此种心念。要思维:自己无始以来由罪障所产生的痛苦是无量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而此时正在听闻殊胜正法之时,所产生的这些寒、热、饥渴、病痛等痛苦,正是自己于正法修忍辱的好机会,这样修忍辱,自然能够清净自己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一切业障、习气。如是而在相续中生起喜悦之心来对治疲厌。

  以上所宣的为“六垢”。什么是“垢”呢?就是说依正法反造下的堕落之因皆称之为“垢”。因此,时时都应反观自心,如果有这样的障垢则应断除。

  二、五不持

  在其他的前行当中,所断之行为还有一种是“五不持”。即: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未领会而持;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此“五不持”此书中虽未讲解,但大家应该知道。

   1.持文不持义

   只知道此为法本或上师所宣,但对于此的意思不作思维也不去修持。比如,有些人觉得书中的文句非常优美,因此贪执此文句而不对其意义进行了解。这就是持文不持义,是应该要断除的。

  2.持义不持文

  认为只要实修而不必闻思,或者认为证悟见解就可以了不必做闻思。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只要打坐就好了,词句是无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持义不持文,这也应该是断除的。

  如来所宣分为教法和证法。依教而证、依证而教,这两者是无法分离的。因此,以上两点都是需要断除的过失。

  3.未领会而持

   如密法中,有一些是通过表示的方法来传法的,有些人无法领会表示的意义,这就是未领会而持。比如,有一句教言为“父母来所杀”,其中“父母”的含义实际上是指无明烦恼,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父母。

  4.上下错谬而持

  此次所宣之法为次第传讲,大家在进行修学的时候也应按照次第来修学,首先应观修基础的四外前行,接着是修行集资净障的不共内前行,再接着就是祈祷上师受四灌顶、获得上师赐予的加持之后,才能求取窍诀。如此便是正确的修行次第,否则的话则成为上下错谬而持。

  5.颠倒而持

  有些人认为由于密法方便多、不难、无需很多苦行,因此,就觉得只要修习密法,那么喝酒、吃肉都是如法的、是没有过失的。像这样都属于颠倒行。实修密法的人,如果吃肉,则肉分为所开许可以吃的和不允许吃的两种。如果你吃了这个众生的肉能当下超度这个众生到清净刹土,那么你就可以杀了它,吃它的肉;如果你杀了这个众生并吃它的肉

  

   却没有能力超度它,那你就不能这样做。同样,如果你能将酒的颜色、味道等等转变或者无论喝多少酒都不会醉,那么你可以喝酒,否则就会有过失。有些人因为想喝酒,于是就在荟供的时候供很多酒然后结束后就喝,喝得醉醺醺的,这是非常不如法的行为。如是,很多人认为密法中烦恼不是所断的,而是用来转为道用的,但是,如果你没有能力将它们转为道用,那说的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事实上,如果你以贪嗔之心享受妙欲却打着修行密法的旗号的话,这个罪过更是大得不得了。比如,你在以贪嗔之心的摄持下修忿怒本尊的坛城,给本尊供养血、肉,由于这些本尊都是具有菩提心的佛菩萨,你在他们面前行此种供养,就好像是将一个孩子杀了以后而将孩子的血、肉供养给孩子的母亲一样,过失非常非常大。

  有些人说自己是成就者所以喝酒、吃肉。那么是不是成就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了知:真正的成就者在抽烟的时候,是没有烟味的;在喝酒的时候只要念一句“嗡啊吽”就可以将酒转变等等,这些都是具备成就之相,否则,并不能成为成就者。

  三、所取之行为

  分四:于己起病人想;于法起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殷重修持起治病想

  1.于己起病人想

  无始以来,自己因三毒、五毒烦恼之因而流转轮回感受诸苦。这三毒、五毒烦恼就是我们的病因,自己就是因为这些病的异熟果报而感受痛苦,成为病人。

  2.于法起药想

   我们感受诸苦的贪、嗔、痴的病因,就需要以正法来对治。

  3.于善知识起医王想

   善知识了知自己的根机、漂泊轮回的时长、业障的深重以及与自己是否具缘等等,并有能力度化我们这些迷茫众生。这就像医王对病人的病情、用药的量、用药的时间等等都了如指掌,因此能够救病人于病苦之中一样。

  4.殷重修持起治病想

   病人依医王的嘱咐用药的话,则能对治自己的病苦。同样,自己如果依止上师的教言如理奉行的话也能治好三毒、五毒烦恼之过患,而最终趣入解脱。

  与此相反,还有四种不应有的作意:不应将上师作獐子想;不应将法作麝香想;不应将自己作猎人想;不应将修法作猎捕獐子获取麝香想。

  我们应当时常反观自心,看看自己是否依此四想而作修持。如果依照上师的教言如理如法作修持的话,则要依此四想而修。如果以不应有的四种作意而修持,这是不如法的,但还是有人这样做。比如,我强调过,听闻“大圆胜慧”的必须是出家人,而且是必须修完五加行、求完窍诀的出家人。可是,有的居士在传讲“大圆胜慧”期间把头发剃掉、披上僧衣去听法,听法后又重新换回居士装。还有些出家人并未圆满窍诀法甚至没有圆满五加行就来听大圆胜慧。像这样就都是属于把上师当作獐子、把法当作麝香。这些人以为只要听了这个法就可以了,并不是这样的,能否解脱并不在于有没有得到这个法,而取决于是否得到上师的大悲摄受,如果以这种欺骗的行为而行持的话,是无法获得解脱的。

   四、六度

  此外,于其他前行中还宣讲了要依止六度。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讲法的上师应具备六度,闻法的弟子也应具备六度。

  比如,今天在此闻法的弟子具备的六度包括哪些呢?在讲法前大家布置好法座、供上曼扎等等就具备了布施度;闻法前将道场的卫生做好、闻法时的动机和行为都无误取舍等等就具备了持戒度;在听法当中有道友对自己诽谤,或者天气很热、很冷,自己很渴、很饿等等,忍受这些就具备了忍辱度;闻法中不外散、威仪端正地听闻上师教言,并将上师法义铭记于心就具备了精进度;于闻法中,聚精会神地看着上师、听上师开示,不随分别念而转就具备了禅定度;对于上师所宣的如理如法地纳入心相续并如实行持就具备了智慧中的闻慧。

  因此,闻法时应具备六度来闻法。

  以上所宣为闻法的方式动机和行为。接着,就要以此闻法的方式如理如法地听闻所宣之法。所宣之法的第一个是传承。宣讲传承能让我们对所修之法生起坚定的信心。

  五、传承

  法是否为正法、是否殊胜、上师是否为具法相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传承来判断,如果没有传承的话是很难断定上师是否为具德上师的。

  有的人说:“这位上师加持力很大。”“这位上师能治好病,功德很大。”等等,要知道,如果被龙或者非人加持的话,也是可以有神通的,因此仅从这一点并不能做判断,而一定要看他是否具备传承。

  此时所宣的龙萨前行,首先也是先讲解此法的传承。

   此法的传承为:法身普贤王如来、报身金刚持、化身金刚萨埵、复化胜喜金刚、蒋华西宁、西日森哈、邬金莲花生、浪卓洛扎瓦、大圣伏藏师多安冷巴或持明龙萨娘波、佛子色朗德真、大圣伏藏师之兄弟扎西俄色、贵族之侄圣者曲涅姜措、竹郎卡姜措、侄子扎西彭措、无垢鲜炯衮波、玛哈本支搭遍知才翁确珠、竹翁涅顿翁波、扎西彭措之转化扎嘎殊胜化身斯郎朗巴加益德,嘎陀巴当巴德西,如授降临之化身措扑大圣曲英汪珠,彼之心子大圣显密教法之幢,深恩无比上师便名为斯郎华顿尊者,大圣仁增旺修尊者、大恩根本上师阿秋喇嘛仁波切,此中的传承如金子未能生锈一般清净。彼似瓶倾注般为吾等如星宿之无量弟子而慈授也。

   六、结语

  以上所宣为闻法的方式、修法的方式,以及所记录的清净的传承。接着所宣的为此传承所传的正行教授。此正行讲授将于明天作讲解。大家一起做回向,若能执受见解,则于执受见解中直接回向,若不能,则做随顺回向。

  回 向

  【备注】: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八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