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缘组
若要辨别取触所缘为目标的名法:
(i)同时辨明身净色和有分意界,
(ii)以及最接近那身净色的一粒或一堆色聚里的地界,或火界,或风界。辨别法如上。
头脑与智慧
在这个阶段,禅修者可以亲自体会智慧是否存在脑内。根据《阿毗达摩论》,头脑只是一堆色聚。此时,若禅修者辨明头脑内的四界,他能够很轻易地看到色聚。这是因为在色业处的阶段时,他已能够很透彻地辨明在头脑内的五种色聚,四十四种色法。因此再次辨明头脑内的四十四种色法。辨明至能够看到这四十四种色法里的身净色。
(1)同时辨明身净色与有分意界,
(2)以及靠近身净色的一粒或一堆色聚里的地界,或火界,或风界。
当其中一个触界(地、火、风)撞击脑内的身净色和有分意界时,取触界为所缘的身门及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若这些心路过程里的确定和意门转向是有如理作意的话(即确定它为地、火、风,或色法,或无常等等),大善速行心路过程(maha kusala javana vithi)就会生起。若速行心是喜俱智相应,就有三十四个名法。这三十四个名法只是依靠心所依处色及缘于有分意界而生起。在这组名法里,智亦被包括在内。一心与七心所是依靠脑内的身净色而生起的(身识)。在这组名法里,智并没有被包括在内。必须亲自辨明与体会许多次,以证明这教法是否正确。
(注:禅修者必须辨别至能够明白,在触所缘组里,若那触所缘是可喜的(ittha),身识(kaya vibbana)里就会有乐受(sukha vedana)。反之,若那触所缘是不可喜的(anittha),身识里就会有苦受(dukkha vedana)。
法所缘组──善组
在法所缘组里的善法被分为四组,以方便禅修者记住它们。这四组是:
(A)取十一种真实色法为所缘的名法组。
(B)取十种非真实色法为所缘的名法组。
(C)拥有离心所(virati)或无量心所(appamabba),以及佛随念与死随念的名法组。
(D)禅那名法组。
在这四组当中,(A)、(B)和(D)组名法的辨别法已解释过了。随后会再解释(C)组的辨别法。
正语(Samma Vaca)
在三个离心所当中,正语是远离与谋生无关的四语恶行(vaci duccarita)。辨明有分意界,再辨明正语(即所缘,取远离任何一种语恶行为所缘)。在速行的名法里,它是信慧组的三十四个名法加正语,一共有三十五个名法。辨别四种,即是否有喜与智。
正业(Samma Kammanta)
辨明有分意界及所缘(取远离任何一种身恶行为所缘)。在速行的名法里,它是信慧组的三十四个名法加正业,一共有三十五个名法。辨别四种,即是否有喜与智。
正命(Samma Ajiva)
辨明有分意界及所缘(取远离任何一个与谋生有关的语恶行或身恶行为所缘)。在速行的名法里,它是信慧组的三十四个名法加正命,一共有三十五个名法。辨别四种,即是否有喜与智。
悲(Karuna)
悲是想要救济苦痛的有情(dukkhita)。辨明有分意界及取一个你想救济的有情为所缘。在速行的名法里,它是信慧组的三十四个名法加悲,一共有三十五个名法。辨别四种,即是否有喜与智。
喜(Mudita)
喜是随喜有情的快乐。辨明有分意界及取一个快乐的有情为所缘。在此,若还未证得喜心禅那(mudita jhana),就只有乐受(somanassa vedana)会出现在速行里,因此只辨别两种,即是否智相应。智相应 = 34+喜(mudita) = 35个名法。若智不相应= 33+喜 = 34个名法。
根据阿那律大长老(Venerable Anuruddha Mahathera),对于已修习喜心至证得喜心禅那的禅修者,由于禅修的力量,在速行心里是可以有舍受的。因此已证得喜心禅那的禅修者则可以辨别四种,即是否有喜(piti,注意:此喜是piti,不是mudita)与智。
彼所缘、信、慧
在拥有离心所或无量心所的速行之后,彼所缘是不能生起的,因为那所缘并非欲(kama)所缘。在速行名法里的信是对业及其果有信心。慧则是明白业力果报,即是自业正见(kammassakata sammaditthi)。
佛随念(Buddhanussati)
若禅修者已经修过四护卫禅,他必须也辨别取佛的功德为所缘的意门大善速行心路过程。速行里的名法是信慧组的三十四个名法。由于修习佛随念只能到达近行定,速行只能连续出现七次。彼所缘则可能会生起,也可能没有生起。辨明有分意界及取佛的功德为所缘。
死随念(Marananussati)
由于修习死随念也只能够到达近行定,所以速行只出现七次,它们是欲界近行定速行(kamavacara upacara samadhi javana)。彼所缘不能在速行之后生起。在速行里的名法是信慧组的三十四个名法。这一组包括离心所、无量心所、佛随念及死随念的名法组只是欲速行善名法组,其速行只出现七次。它们是属于法所缘组里的(C)组。
法所缘组──(C)组
心脏里的色法 54 54 54
意门转向 速行(7×) 彼所缘
(1)正语 12 35(34-34-33)
(2)正业 12 35(34-34-33)
(3)正命 12 35(34-34-33)
(4)悲 12 35(34-34-33)
(5)喜 12 35(34-34-33)
(6)佛随念 12 34 34
(7)死随念 12 34
(注:若能修死随念的禅修者想要辨别死随念的名法,辨明有分意界,然后修死随念,取自己变成死尸的色相为所缘。)
至此对于名业处善组的辨别法已足够了。若你经已修习其它业处,如十遍与八定,你必须再去辨别这些禅那名法。无色禅只有两个禅支,即舍与一境性。它们并没有寻、伺与喜,所以在每一个无色禅那里只有三十一个名法。跟辨别色界禅那一样辨别无色禅那名法。以下会解释辨别取二十八种色为所缘的不善名法组。
十个结的生起(Sajyojana)
在《大念处经注》的法随观篇里,有提及十结(sajyojana)如何在取色所缘为目标时生起。若人能明白十结如何在取色所缘为目标时生起,他也就能够明白和修习十结如何在取其余二十七种色法为所缘时生起。在取色所缘为目标时,十结生起之法是:
(1)由于极度取乐色所缘为净(subha,美),欲贪结(kamaraga sajyojana)就生起。
(2)由于有福报的生命很容易获得色所缘,若因此而欲求有福报的生命,这即是有贪结(bhavaraga sajyojana)。
(3)修戒禁(silabbata),如学牛、学狗等等,以为如此修就会获得色所缘,这即是戒禁取结(silabbataparamasa sajyojana)的生起。
(注:这三种结(亦作结缚)一般上是贪见组(lobha ditthi group)名法的一部分。欲贪结和有贪结一般上是邪见相应,有时我慢相应,戒禁取结只能邪见相应。若人执着色所缘为常、乐、我,贪见(lobha ditthi)就能生起。错知为常、乐、我是痴(moha)。邪见即误信它为常、乐及我。在速行里有20,或19,或22,或21个名。
(4)自傲自满,如心想:「只有我能够辨明色聚里的色所缘。」这即是我慢结(mana sajyojana)的生起。贪慢组(lobha mana group)的不善速行生起。在速行里有20,或19,或22,或21个贪慢组的名法。
(5)对不可喜色所缘感到不快或生气即是瞋结(patigha sajyojana)之生起。这是瞋组(Dos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里有18或20 个名法。
(6)妒嫉地想:「若除了我之外,别人都不能得到这色所缘,那该多好。」这即是嫉结(issa sajyojana)的生起。这是瞋嫉组(dosa iss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里有19或21个名法。
(7)不想与他人分享自己所获得的色所缘。这么吝啬地行事时,悭结(macchariya sajyojana)就生起。这是瞋悭组(dosa-macchariy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里有19或21个名法。
(8a)追悔做了错事(如弄脏了别人衣服的颜色)或追悔没有做善事(如追悔没在花盛开时供佛)(这两者都与颜色有关)即是恶作(kukkucca)的生起。这是瞋恶作组的名法。在速行里有19或21个名法。
(8b)取色所缘为目标时,若心散乱即是掉举(uddhacca)。这是掉举组的名法。在速行里有16个名法。
(9)当怀疑色所缘是否有情(satta)、或我(atta)、或有情的实质、或我的实质时、疑结(vicikiccha sajyojana)就生起。这是疑组(vicikicch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里有16个名法。
(10)Sabbeheva sahajata abbanavasena avijjasajyojanaj uppajjati.。每当上述的结生起时,无明结(avijjasajyojana)亦随之生起。(《中部中五十经篇》Majjhimapannasa,1st vol, p.292)。
以上的结(亦作结缚)并不能单独生起。它们必定与相应的心和心所一同生起。这些名组依照心定法(citta niyama)生起于心路过程里。因此在辨别这些名法时,禅修…
《智慧之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