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多朋友行善,却没有看到他们得到什么善果?”
师父就回答说:“请居士不要浪费时间怀疑了!因果之律的事实,智者已经证明了几千年。但是大部分的人,包括你还在怀疑,这就说明你们是属于急性的人,做什么事都想预卜结果,却忘记了某些事的原则。
现在,师父先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如果今天我们栽种香蕉树苗,请问你今天就可以吃到香蕉吗?答案当然是还不可以,大约还要等一年的时间,而且在等待期间,必须经常辛勤地浇水、施肥、捉害虫,这样一年后才有可能吃到香蕉。
因此,不能说在等待的那段时间里没有得到什么结果,即是从开始种植果树开始,直到果实成熟了,才会得到初步的善果,我们种香蕉树,要吃到香蕉,必须等上一年,行善而想获得社会的认可,通常也要花一段时间,不可能马上立竿见影,所以不要心急想立刻得到回报。我们按照季节种植果树是正确的,而且还在果树成长的过程中,顺序地得到善果,从利用香蕉叶来包甜点,直到摘取香蕉蕾来拌辣椒吃,这期间我们还是没吃到香蕉因为香蕉还没到成熟的阶段,必须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可以品尝到。
第一层善果:当我们行善时,也是如此,无论有谁看到与否,我们就可以接受到第一层善果,心里感到舒适,告诉我们自己已经行善了。
第二层善果:当我们连续不断地行善,第二层善果就会跟着来,即是脾气会变得更好,就如拿到香蕉叶,来包甜点一样。
第三层善果:如果继续不断地行善,第三层善果才会出现,即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就好像运气好、有福报或感到轻松自在,做什么事情都成功,心情也特别好,就好像摘取香蕉蕾来吃一样。
第四层善果:如果不停不断地行善,其善果即是受到社会人士的认可。
我们种香蕉树,需等上一年,才能吃到香蕉。做善事而想让社会大众得到认可,通常也要花些时间,所以不要心急。
大部分的人行善时,心里总是很焦急,想让自己的善果马上回报。至于曾经造过的恶业却祈祷报应不要来得太快。
但是当别人造恶业,特别是这种恶业会损害到自己时,就会希望该人马上得到报恶应,而忘了那个人也曾经修过善业。以致令人怀疑,种善因真得会得善果吗?
个性急躁的人想让善业马上回报,他只往利益方面着想,假设他一旦布施就马上富裕才合心意。相反的,如果他一旦欺骗了他人导致牙齿全掉落,他就认为不公平。人就有这样的缺点,即偏袒自己,而且心急便一直怀疑因果之律的真理。
因此,从今天开始,不要再心急,不要再偏袒自己,要让心处于中道,给予周遭的事物公平的对待。要做到这样,唯有精进地打坐。”
亲爱的读者可以从师父所举的例子中,得到答案吧!
行善如果不如法也不会得到善果的。因此既然已经行善了就要做到底,不要只达到行善的目的,还要做的如法,才会得到善果。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当子孙的好榜样,他们才会相信: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三、如何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在每个时代都有此问题:父母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惭愧心,让孩子明白即使别人看不到也不造恶。同样地,在别人看不到时也能行善。如果孩子能接受父母亲的教导,在人前人后都能当个好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同时,也可以保证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在这个世上当个顶天立地的好人,绝对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
要让孩子喜善厌恶,是比较难的。当我们遇到外在的诱惑时,有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如果要父母亲自看管,或请别人随时监督,也不可能。他只有一个方法,即是孩子要自律。
能自律的人必需深知因果之律,若对这点彻底了解的话,当走在路上时,他的每一步都有原则为指引。如果有机会造恶业,即使当时没有人看到或知道,也可以自我克制。但是如果有机会行善,也会自我鼓励,根本不会去理会有没有人看到或知道。
四、教导孩子知道因果之律
至于这件事,笔者的解释能力也很有限,就去参考敬爱的师父所写的一本书,结果发现以下的答案:
若问师父,要了解因果之律很难吗?答案是不难,但是前提是要掌握重点。
首先,如果直接问“谁相信种善因,一定会得善果?”大部分的人会说不确定。
师父入寺院学佛四五年才出家。入寺前并不确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心里确实怀疑,所以持有保留的态度。师父要你们注意这件事,就是要你们了解因果之律的重点。
许多人都怀疑:“种善因真的得善果吗?”因为他们还不了解行善而得善果,需要具备两个大条件,即是:(1)内在的条件;(2)外缘的条件。
(1) 内在的条件共有三项:
1、必须要做得如法
“做的如法”的意思即是按照正确方法去做,而且没有错误。
简单地解释,要做某件事必须先了解目的,然后再去做。当开始动手做时,就要按照方法去做。在佛法里,经常将
“做得好”的事情与我们正在穿着的衣服作比喻。
通常衣服脏了,特别是在衣领、袖口以及裤脚部分特别脏。清洗时,如果没有特别冲刷衣领、袖口及裤脚夫,它就不会干净。不干净即是没有按照方法去洗衣服,就是它没有做好,没有达到洗衣服的目的。所以,虽然真的有洗衣服,但是却不干净。
“行善”而没有好好地做,只是属于用功而已,并没有智慧,是得不到善果的。虽然努力地做,却是无智慧般地瞎做。因此,除了不能获得善果之外,还有很多问题会接踵而来。
“行善”要做得好,只有唯一的方法,即是要先好好地学习,然后再依照方法去做达成目的。
2、完整地完成
“完成”即是尽力以知识、能力去完成工作,并做出最好成绩。
虽然已经根据目的使用方法去做了,如果以为做得好就会马上得到善果,那么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已经做得好了,却还没有完成,只是做到一半而已,即是还没有完全尽力,虽然任务总会完成,但是结果却不理想。
例如:有关洗衣服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把衣领与袖口肮脏的部分清洁干净是很费时费力的。假设我们必须清洗三十次,肮脏的部分才会完全干净,但是,我们却只洗了十次,衣服肮脏的部分就没有完全的干净。做什么事情一样,虽然做得好了,但是如果做得不够完整,结果就很难有好的成绩。
做得到,但是做得不够完整,就只属于聪明而已,还不够勤劳,即是知道它的“好处”,也知道该怎么做,就是没有尽力地做。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做得很好,其实不然,即使做得好,不够全面也不行。他只能骗那些程度跟不上的人,有一天如果被人发现,这个人虽聪明,可是却不勤劳,那也不太好。
所以,不但要做得好,还要完成它,唯一的方法,即是要尽全力去做,让完成后的品质达到目标,不懒惰、不逃避、遇上任何障碍也不沮丧,不放弃。
3、做得刚刚好的诀窍
如果说做得好,而且也完成了,会得到善果了吗?答案是“不一定”。在质量上求精之外,在份量上也要拿捏得宜,要做得刚刚好。
刚刚好的意思,即是有觉知,不要做得太过分或太多,也不要做得太少,以致蒙受损失。
例如:要清洗的布料,我们已经洗到肮脏的部分了。我们本来应该清洗三十次,所有的肮脏才会不见。但是,我们却为了使布料更干净,就用力的清洗了一百次,结果普通的布料就会被洗破,而好的布料也会损坏,这就是没有做得刚刚好的缘故。
没有做得刚刚好,就犹如从白天到夜晚,日以继夜地拼命工作,以致身体衰弱。如果还去贷款投资,那将操劳过度,相信这样,生活也不会有所改善。因他没量力而为,没有调得刚刚好。
做得好做到好的人,如果要做得刚刚好,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有智慧的觉知,不要做得太多,也不要做得太少,以致蒙受损失,简单地说即是不要做得过分保守,也不要过分激进。
综合言之,行善而要获得善果的人,必须遵守这三个条件,即是要做得如法,要做到全面,并做得刚刚好。这些都是对自身要求的条件。
(2) 外缘的条件
虽然我们已经做得好,并完成了,同时也做得刚刚好,但是,行善而想得到善果的回报,也必须要考虑到两项外缘的条件,即是:
1、时间、
时间是善果报应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我们想在今天种香蕉,就要好好地挖土,然后把半公尺高的树苗栽种在土里,接着就必须加以浇水施肥。如果说明天可以马上吃到香蕉吗?答案是“不能”!
如果今天种香蕉,今天还未吃到,那就表示不好吗?答案是“不是”,其实,香蕉树苗已被栽种了,它应该不会枯萎,就只能作这样的保证而已。是否可以吃到香蕉还是个未知数。
种了香蕉之后,就要辛勤浇水施肥加以照顾保护,这样过了三四个月后,是否就可以吃到香蕉了吗?答案是“还没”只能拿香蕉叶来用而已。
接下去,继续辛勤地浇水施肥,过了八九个月,这个时候可以吃到香蕉了吗?答案是还没,只能拿香蕉蕾去拌辣椒吃,我们还要继续浇水施肥,直到满十二个月才能吃到香蕉。
这件简单的事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可以吃得到香蕉。因此,行善而想马上得到善果,也没有那么简单,是需要时间等待的。
如果有人说为什么已经做得如法,做得完整,做得刚刚好了,但却还没有得到善果呢?答案是:因为你太没耐心了!
2、环境
除了时间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另一个条件下,即是环境。…
《温暖之家 第五章 教导孩子认识生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