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尊者阿迦曼传▪P35

  ..续本文上一页非常怜悯他,知道这样的心态将会产生罪恶,这个罪恶会反弹回去伤害到产生它的心灵。所以他给那伽一个很长的开示:「我来这里是为了自我开发和帮助别人,绝不是要伤害任何人。你要认为我来这里只是要引起你的烦恼,那是不明智的。任何我所做的善果,我也已经回向所有的有情众生,包括你本身。由於你存心找我麻烦,必然得不到利益。身为活着的生物,我不能不活动,不能不走来走去并改变身体的姿势;至於自制,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是,毕竟我还活着而不能死躺着不动或不呼吸。当睡觉的时候,身体的系统仍然运行着,因此当走路或做其它事情的时候,我无法不发出声音来。

  「似乎,你总是夸大了我所做的一切,譬如说,我走路像一匹赛马。你必须知道赛马是动物,不应该把它和一个经常修习自制的出家人相比。如果你不想要毁弃自己的利益而走向悲伤的境界,你就不应该那麽做,如果你在意於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从现在起你就应该观察你自己的心理状况,并试着去了解到底它是善还是恶,对还是错,让你不会被自己的罪恶之火所毁灭。这种恶意的找碴,即使对方真的有这些过错,找碴者的本身还是一种罪恶,造成他自己心意的堕落和污染。

  「所有我的动作都是平常的,甚至伴随着最佳的自制,仍然被严厉地责怪。如果你是人类世界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我猜想你的情形也是差不多。你应该知道我并不因为你的抱怨而烦恼,在这种情况下,它已经反弹回去,给你强烈的报复了。现在结果对你是很明显的,只是你拒绝睁开眼睛来看,我已经知道你的每一个想法并宽恕它们,但是显然的,你并未停止这些想法,那只会伤害了你自己而已。为什麽你不倦於累积罪恶?如果你是一个病人,你的病现在几乎是无可救药了。我曾经帮助过其他有情众生,像是天使、魔鬼和其他那伽,他们之中许多比你更有势力,他们全都已经接受了法义并已认清了它的价值,也就是除了你自己还不讲理地自甘於恶意的找碴,所以就疏忽了去注意法义的真理。可悲的是,你还被自认为这样的心态是有利的想法所缠住。更可悲的是,在你的身体四大分离之後,你将注定要到一个悲惨的生存境界里。

  「我现在必须坦白地告诉你,我绝没有任何恶意,也希望你不要误,解它。自从我来住在这里,我就一直尊重你的存在和感受,时时刻刻都尽一切可能地自制着,以免引起你的任何不便。我已经知道你嗜好找碴,这正是你一直对我所做的。你现在也必须知道我并未因你的找碴而受到困扰,因为我从未以找别人的麻烦为乐。然而你已经被自己的行为所严重困扰着。

  「在这情况下,我可以说在我这方面并没有任何罪恶,所有的罪恶都属於你并落於你自己身上。智者,远离於有情世间,享受着他们已经为自己和别人所积聚的善业果报,为什麽你如此倾向於这麽乖张的思想和行为?我不会因为你的恶果受苦,但是看着你将要受苦,我希望你能避免它。我知道罪恶怎样的必然让它的造作者受苦,而这就是我所害怕的,老、病、死对别人似乎是很恐怖,但比起罪恶的果报,它们对我的意义就不大了。

  「出家成为佛教的比丘,就是要引导自己逆溯烦恼的河流,训练自己根据法义来做每一件事。在遵照法义逆流而行时,一定会有困扰和痛苦。我知道这样,但为了从烦恼得到解脱,我愿意接受。有鉴於此,我来到这里并一直忍受着在这山洞里的各种不便。我从未有意给你任何麻烦,我对叁界里任何其他众生也从未怀有任何恶意,知道他们都是自己业果的继承者,我经常把我行善业的结果回向他们全部,包括你。你应该记在心里,并想想看,用恶意来找别人的麻烦有什麽好处?除了给你自己感受无数的痛苦之外并没有什麽。我愿意劝告你认清这点并停止罪恶的思想和言语,那只会带给你一个悲惨的境界。

  「法义属於各种识界里的所有有情众生,虽然他并未能奉行或全部地认知它,但这是必须接受的真理。这个真理涵盖了有关叁界的全部,而不与任何众生为敌。了解这个真理的人总是尽他们所能够的一切方法去奉行它,你是那些能够了解法义到若干程度的众生之一,但是为什麽你要违背法义去做每一件事,而把那些会导致无数痛苦的事情,强加在你自己身上呢?你知道痛苦是什麽,你也不想要它,但是你为什麽这麽喜欢去聚集痛苦的原因,就像这种恶意的找碴呢?你还不明白它只会带给你那些全然不想要的痛苦吗?

  「我知道你长期怀着这些罪恶的思想,却不知道我能够知道它们。我对你的感觉是怜悯的感觉,不是发怒或生气。我告诉你这些是为了对你有所帮助。记住,任何罪恶的结果都属於你而落在你自己身上,因为是你产生它们并怀藏它们。我一点也不困扰,因为我丝毫不受影响。在我的心里除了对你错误心态的大怜悯之外,就是一种不可动摇程度的安宁和喜乐。」

  所有这段时间里,大那伽并未提出只字片语的抗议,「这个出家人的话是有趣的,」他想,「但是我恐怕不能完全地奉行他所说的。这麽长时间以来,我已经习惯於像这样的想法了。或许不必等到转生於其它识界,我就能够遵从他所说的,这个出家人是独特而奇妙的,他怎麽知道我在这里?既然我对他来说是看不见的,他怎麽甚至连我自己的思想都知道?许许多多的比丘曾经来过这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我的存在。他们全部被我的戏弄,包括被我唾吐的毒液所赶走。甚至当他在睡觉的时候,我的思想对他也没有秘密可言!他似乎能够知道每一件事。

  「我的思想和心态到底怎麽啦?它们似乎那麽无可救药,或许我只是在加重罪恶。他的开示是明显的善意,但是我的心是什麽?它不能治疗它自己啊!我不知道在下一个识界里,什麽事情会降临在我身上?」

  过了一阵子,尊者阿迦曼问说:「你已经能体会我所说的真理了吗?」

  「我已经了解每一句话,但是我知道,改正自己对我来说将会很困难,因为我的心意已经长久习惯於这些罪恶的性向。」那伽说。

  「你指的是什麽罪恶的性向?」 

  「我的找碴,」那伽回答:「我知道那是罪恶,但我似乎无能为力。」

  「如果你深知它的罪恶并试着去改正你自己,那就够好了,」尊者阿迦曼说:「习惯或冲动的力量会逐渐地被削减。我只能指出方法,我不能帮助任何人改正他自己的过错,因为那是每一个相信正法而愿意奉行它的人应尽的责任。藉着持续的修习和自我训练,任何罪恶的性向必然都会减弱,然後从心里除掉。如果你真诚地相信佛法,那麽你就会得到它的保护,被正法所保护的心意,经常被赋予喜乐的安宁,清醒和睡觉的时候都是如此。在所有扰乱的影响力之中,它能够保持平衡。这就是从正法中所获得的利益。」

  那伽承认他开示的真理,并说他将试着顺从地奉行它。由於自我控制的开发,他改进了一些,但是它仍然给他许多困扰,尊者阿迦曼看到自己的存在并不能给那伽更多的利益,就告诉那伽,他必须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了。那伽欣然同意,於是尊者阿迦曼和找碴那伽的故事就此结束了。

  101习惯和重复的影响力

  习惯,不论是好或坏,都不是没有原因而发展成的,它们是由重复不断的产生直到变成一个人的第二天性。一个邪恶的习惯是难以克服的,因为它对心意有着强烈的牵引力,至於良好的习惯总是给予心意提升的力量,所以那是很重要的,父母要及时在孩子们的心中栽入良好的习惯。例如,为他们找个有良好习惯的褓母。

  小孩子在家里接受自然法则的持续教育,这类教育在他们的性格上所产生的影响力,比他们在任何学校里所接受的还要深奥。孩子们在校外的时间比在校内还多,而从生活的教室里,他们能够学到的自然法则是校外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的。孩子们日夜时刻所看、听、嗅、、触和想的,都是黑板,上面写着生活的课程。他们从所遇到的所有地方和所有人们学习许多事情,也许是娱乐场所,也许是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年轻人,全都是老师,教导着善和恶,那是孩子们敏锐的心灵所容易吸收的,他们总是易於模仿那些已经从别人所学到的。在成长中,他们遇到多麽多的善与恶,都必定会决定他们成人以後的性格。

  环境的影响力会引起重复,依次成为习惯,後来就占有了孩子的全部生命,然後透过思想、言语和行为来显示它自己。由於习惯的关系,包括善人和恶人,都会发现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偏见或性向。任何事情违背了一个人的性向或性格,就不能持续长久,而当机缘生起时,它就容易被放弃。但是当结果,不论是善或恶,很明显而投合於一个人的性格时,心意就会专注於它们,而这样的第二天性是最难以克服的。这显示了一个人的习惯的重要性,尤其是好习惯,那必须由持续的训练、耐力和律仪,伴随着分辨智的运用所支持着。这些可应用於花钱、吃东西、睡觉、到娱乐场所去、遵守高尚人们的礼仪等。在这样的成长和改变中,当然会遇到万事起头难的困恼,但是有了持续的修习和律仪,这些困恼都会渐渐地消失。因此一个习惯的改变,须要不顾在开头时令人沮丧的困难,这个道理适用於成人和小孩。

  没有训练和耐心的努力,好事不会自己来临,好习惯或是好人尤其是如此。在这方面,世界不过是一个大型的训练机构而已,在里面所有众生的整个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必须予以训练。任何尚未达成的目标,都必须经由一个叫做修习的重复系统来趋近它,这需要努力和律仪。在自我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忍耐和专心就不能达到目标或预期的结果。102阿罗汉弟子逝世的方式

  当尊者阿迦曼住在青道山洞的时候,他有许多感人的禅境,几乎每天晚上,在午夜时分,各种识界的天使就来请他说法,有时只有一个团体,有时就有两、叁个团体在同一个晚上来到,而他给每一个团体的个别说法都适合他们的性向和根性。也有一些阿罗汉弟子来拜访他,互相问候致意。偶然地,他们会为他示现他…

《尊者阿迦曼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