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们逝世的方式。这包括了那些在那个山洞里逝世和在其它地方逝世者。他们总是用示范来给他解释。他们来访的殊胜之处将述之如下,但是作者要请求读者原谅,其中必有不足之处。
一个阿罗汉,他或她,不论是那种类型,对他自己或是存在的叁界都是奇特而至上者,世间要出现一个阿罗汉是很不容易的事。一个阿罗汉的殊胜仅次於佛陀,一个阿罗汉的生命是远异於一个凡夫。那是由正法所激发的生命,除了身体看起来像世间其他任何人外,心意已经绝对地净化了,身体的每一部份都焕然一新。
「你是一个已经从心里除去了生之种子的阿罗汉,所以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有」和「生」之种子的人,是世间另一个尊崇的对象,」在他的禅境里来访的阿罗汉说:「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来为你的果证表示赞叹之意,叁界中像这样的人是很稀少的。这是多数人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但是他们之中很少人想要踏上道迹。人们渴望外在形式的安稳,如父母和亲属(包括身体的健康、财务的安全¨¨等。)很少想到他们自己净化心意的内在安稳,有无数的有情众生缺少了这个真正安稳的泉源,因为他们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因此,一个阿罗汉的诞生对叁界是很大的利益。你已经给予人类和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广泛的协助,因为你精通於心意的语言,那是超越叁界中所有的语言,每一位佛陀和某些类型的阿罗汉,都曾经使用这个共通的语言来帮助别人,尤其是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因此这个语言大大地有助於促进心意之间的沟通。
在他们的指示之後,大多数来拜访他的阿罗汉都会示范他们完全逝世(般涅槃)的方式。有些在盘腿静坐的时候逝世,有些则在右胁而卧的时候,另有些则在经行或站立的时候。然而大多数都在右胁而卧或盘腿静坐的时候逝世,只有少数般涅槃的人,由於身体所有机能的停止,悄然地倒下。但是那些在右卧时进入般涅槃的人则是难以观察的,因为他们的呼吸随着消逝的每一刻变得越来越微细,而他们看起来不像逝世,反而更像是正在睡觉。另有静静地站着,右手放在左手上面置於胸前,闭着眼睛,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跌落成为坐姿,然後顺势成为卧姿。还有来回走了大约六、七次,然後慢慢地跌落成为卧姿。
很显然的,那些在坐着、站着或走着进入般涅槃者的身体,在他们平滑地跌落成为卧姿时似乎是没有重量的,不像坚实的身体,而更像羽毛了。所有这些阿罗汉就在他面前大约一公尺的地方,示范他们进入般涅槃的情形。他们都在庄严而非常感人的方式下逝世,显示着没有那些通常在凡夫身上出现的痛苦或不安的情形。这些圣贤告别有情世间的记述当然是很奇特的。
有叁个阿罗汉曾经在此青道山洞内逝世,两位是在卧着时,第叁位是在经行时。他们也给他示范般涅槃的情形。在示范之前,每位都先说明以那种特殊方式逝世的理由。尊者阿迦曼说,有许多阿罗汉曾经在泰国逝世。就所能想起的来说,在清迈省的青道山洞里有叁位,罗布利城有两位,在一个叫做大苟的山洞里有一位,在旁法拉陈(月盘)山後有一位,在那空那约克城(这是一个广阔的地区,现在是有着美丽风景的森林保留区)的高埃区(大山)有一位,另一位在高卡区莲潘城的达特浪格寺里。还有更多的,但是作者记不起来了。
103涅槃
涅槃一词,或更精确地,如以上所提到的般涅槃而言,是用於特指佛陀、辟支佛(沈默的佛陀)和阿罗汉弟子,所有那些已经从他们的心中除灭烦恼或「有」和「生」的种子者。这个名词不能用於世间有情的逝世,因为他, 们尚未从烦恼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一旦离开了这个境界,世间有情就转生於另一个;而离开了那个境界,他们还是再转生於另一个境界,也许更好或更坏,由他们的业力决定。一个人类由於他自己累积的业力中,像畜生的部份甚於人类的,就可能转生为畜生。即使在畜生的境界中,仍然有好几个等级,但是可以说,比起生往人道和高於人类而肉眼所看不见的天道,那里有更多的管道通往畜生道。这是由於(未经训练且不敬信的)心意的性质倾向罪恶的作用力,这种罪恶的作用力比善良的作用力更迷人。可以发现这些畜生要比人类和肉眼所看不见的高级诸天更多。
所有这些众生,无论是人类、低於人类或是高於人类,有共同的一件事:在他们自己的心里有「生」和「有」的种子,因此,他们都继续着生死的系列,而他们的逝世就不能称为般涅槃。那些心意已经绝对净化而仍然保持着身体的人,在他们身体分解的时候,可以说是进入般涅槃的状况。
104专利但是人人可达到
那些心意净化的人,是完全地不执着於身体,它在最後时刻的分解就叫死亡。他们再已没有什麽流连的欲望或执着於任何事或任何人了,不论内或外,远或近。这样的离别是真正的告别诸蕴,没有恐惧或不安,没有到别处去的希望,没有再感受善或恶果的思想。在那个时刻只有解脱心的稳定和不可动摇的特性,没有从有情世间得到利益或损失。他们超越时空而不受时空的限制,甚至没有一点点的凡情去污染心意。这就是那些已经消除烦恼者的般涅槃,他完全地不执着於身体的情况,不论是在它生存的时候或是在它分解的时刻。
这是那些心意净化者的专利,不被任何尚未绝对地净化心意的人所了解。它正好跟外在的财产相反,後者能被权大势大的任何人所强迫地占有。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又属於每一个想要而敢於去实践这个能导向证知因缘的人。尊者阿迦曼因为他的成就而受到阿罗汉们的道贺,也受到全国各地民众的尊敬和崇拜,因为他忠实於法义,真实於精进,那就是为什麽他能证知真理。他能恰如其分地对待身体,绝不让它制造出负担来。他所留存的就是不变或不受时间限制的真理。
105法的疗效
当尊者阿迦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传统的药品和医生,他可能早就过世了,总之,那就是他所说的「透过别人的鼻孔呼吸着」。每当他觉得病了,就应用法义的疗效来治疗他自己。这是尊者阿迦曼不变的方式,他宁愿不依赖传统的药品和医生,即使当他年老体衰以後还是如此。
有一次,他和其他叁位比丘住在一个疟疾横行的森林里,而其中一个比丘感染了疾病。那时绝对没有医药,所以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减轻它的症状,那个比丘必须强烈地感受它侵袭的痛苦。在早上和晚上,尊者阿迦曼会去探望他,并指示他如何运用法义,那对他而言曾经被证明是个有效的疗法。但是对那个比丘,它却没有用。他的意志力仍未被开发出来,他自己屈服於冷颤直到发烧自然缓和下来。或许尊者阿迦曼被这个弱点所惹恼了,因此假装严厉地责备那个比丘:
「你被称为摩诃(一个能够阅读巴利经文者),但是现在你从经典里所学到的知识在那里?它在做什麽?你不能叫它来拯救你吗?真是浪费了你为「摩诃」那个头衔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在危急的时候使用那些知识,但是你的知识是那一种呢?它实际上是没有用的。你就快要死了,所有你费了那麽多时间所得到的知识都帮不上你的忙。你学习的目的是什麽?我不是一个摩诃,连最低的一级(共有九级)也不是。我所有的只是在我出家那天由戒师所教导的五个禅思的主题而已,而你似乎学得愈多就变得愈软弱,甚至比一个没受教育的女人更软弱。你是个男人也是个摩诃,你为什麽会是个柔弱的人?在这段疾病期间,你未曾以任何事来证明你是一个男子汉和比丘,或许把你的男人衣服换成女人的还要好些。然後这疾病看到你是个女人,或许会怜悯你而减轻它的攻击。
「你未曾表现得像个男人,每次我到这里来,你总是被痛苦所压制着,心意开发和摩诃的头衔有什麽用呢?无常的意义是什麽?它的意思是在生病的时候哭喊妈妈吗?如果你连这种程度的痛苦都不能忍受,那麽当身体将要分解的重要时刻里,你必定毫无希望地被击败!你一开始就被击败了,现在还有什麽希望去证知苦圣谛?一个从痛苦中得到解脱的人,必定能够面对发生於他身上,任何程度的苦圣谛。你却在第一回合就被击垮了!现在你还有什麽希望?」
尊者阿迦曼停了一会儿,并看着泪流满面的病人,看到这可能太强烈,他降低语气说:「但我相信你很快会复原的。」
他或许在晚上已经开好了一个新的处方,为仍然意志软弱的病人准备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药品,因为第二天早上和接下来几天,他改变了治疗方法,他用柔软安慰的语调,看起来像是另一个医生,他的言语温和、慰勉、而且慈爱,它对那个比丘产生了镇定作用,他稳定地恢复了,虽然是慢慢地。经过了好几个月,他才完全地痊愈了。
尊者阿迦曼在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上,总是很有善巧的,他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并熟谙於适应需要帮助的各种情况。
106痛苦必须予以思惟然後脱离
在强烈痛苦或面临难题挑战的重要时刻,尊者阿迦曼会用一切念住和智慧的力量来处理这个情况。不论是在生病期间,或是面对潜藏着烦恼的猛烈反击,念住和智慧都会被派上用场,有力地日夜运作着,以打开死锁。答案於是揭晓,死巷被打开了,道上的障碍再度被清除了。这就是他个人的经验,从他开始修习到最後的果证。後来,当这些在他引导下修习的人病了,他就教导他们对抗由疾病所产生的痛苦的技巧,警告他们不要全然依赖医药治疗,这就是透过这些痛苦的思惟来明白自然现象的技巧,所以他说这些痛苦是圣谛的显现,不论是身或心的痛苦,它们给我们做为思惟之用。如果像个不知法迹的凡夫牺牲於痛苦之下,那就不成其为比丘了。
从过去的经验,每当身体的痛苦胁迫地自行加诸於内心时,他从未忽视它,反而从这些身体的痛苦之中吸取教训。在这些机缘之下,他能够改善处理这种状况的方法,并强化他的念住和智慧。他从未毫无反抗地让痛苦攻击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动用所有的资源…
《尊者阿迦曼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