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利用全部的力量。这同时也是一个考验,一种用来测度当时念住和智慧能力的考验;一场预演,用以预告在危急时刻,反败为胜的伟大成功。用这个方法,任何缺陷都可以改正,念住和智慧稳定地改善着,以备迟早要来的一场真正决定性的战争。
当念住和智慧充分地开发出来,修行人对於苦圣谛不会有任何恐惧不安。念住和智慧的快速行动,使他在从各方威迫着要击碎他的猛烈的痛苦风暴中能够屹立不摇。现在他的避难所和避风港就是他自己的念住和智慧,它才可以化解暴风的愤怒,把所有痛苦的显现归结到叁个普遍的特性(无常、变迁〔中译注:苦〕、无我),所以也就不被这些自然现象的显现所影响。身体分离的时刻是痛苦威胁的力量达到极点的时候,只有充分开发的念住和智慧才能反抗这个暴君的作用力。对於这样的修行人,难题被解决了—死了,他成为一个胜利者;活着,他是一个快乐的人。他已经赢得安稳,可以被称为超级强人,他已经征服了,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烦恼。有鉴於这个伟大的利益,所以痛苦的思惟永远被推荐。
107他的内在能力和激励开示
尊者阿迦曼在内、外在的修习上都是个典范。外在方面,他的耐性、勇气和知足都是他的弟子们所比不上的;在他的内在能力方面,千里眼、顺风耳和他心通,也是一样。他能够和各种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沟通,因此看着他们和听着他们,从远到近。他「看」入人和动物内心的能力是奇特的,因为他能记得弟子们早已忘记的思想和情绪。经常,他第一次提起这些思想或情绪时,对思想者都不能产生效果,他早就忘了自己曾经怀着这样的想法或曾经被那样的情绪所克服。
在尊者阿迦曼的引导和训练之下,一个弟子并不需要留在他的面前,他们可能在远处,但是任何他们所想的对他都无法保密。每一个奔放的和失控的思想,都会在排定开示或稍後的时间里被提到,但是对於那些胆敢在他面前,想着恶劣思想的人,不论是在开示的时候或是法义讨论中,他们立即就会受到严格的斥责。
根据在清迈的几个阿迦弟子们说,他的神通力非常奇妙而同时也很可怕。他的他心通尤其可怕,因为当他们心不在焉而容许错误的思想得到控制权时,他们立刻地受到警告或责备。所以在他的引导下,每一个人一定要严格地控制心意,因为在他全知的心意之下,没有什麽可以隐藏的。有时候他的弟子们,知道有关於他的神通力,不由得就会害怕他,即使他们在自己的屋子或寺院或任何他们所停留的地方。後来,当他们去看他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恐惧就成了他开示的题材。他会向他们解释,这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包括人类,都不是完成品,在任何东西可以派上用埸以前,它必须要经历各种制程,那需要努力、技巧和知识。
「既然你是不完美的,你在老师的引导下,而且需要训练和开发,那你为什麽这麽害怕老师的责备和指出你的过错呢?老师如果不做这些,你一定会认为他漠不关心,所以不值得为人师表。这些都走入了极端,所有这些都使你自己降服於猿猴之心,它在枯萎的树枝上不停地跳上跳下,最後当树枝突然折断,就跌落到地上了。你宁愿做一只猴子,还是宁愿被关心你的发展的老师所责备?由你自己选择吧!」
108一个活死人
在鼓励他的弟子们自行精进而不要害怕死亡时,尊者阿迦曼有时候给予强烈而激励的说法,说到他如何决定无所恐惧的面对死亡,说到任何人如果害怕因为精进而死亡,他就必须再回来重复无数次的死亡,任何不怕死的人将能够减少他的死亡次数或除去所有的死亡,包括「生」和「有」。这样的人注定到达不还果位,在那儿他就不必被迫去肩负所有像现在一样的痛苦了。
「我经历了强烈的痛苦,因为我的精进和决心而失掉意识叁次。我仍然活着成为你们的老师。你应该问自己精进的意愿有多强?那将证明你的恐惧有多深。你曾经丧失意识所以才这麽害怕死亡吗?没有短暂的死亡,你未必能够证知法的奇妙。这是我所做的,」他说:「不管任何人相信与否,这是我如何证知法义,这使我不可能教导你们放逸於吃饭、睡觉,所以烦恼将会害怕你们,如果你放纵自己,烦恼将会戏弄你,知道你成就不了什麽,只是一个活死人而已。」
109一个严厉的斥责—狮子吼
有时像这样的说法会引起某个比丘弟子不愉快的反应,他会在心里抱怨这样的精进对他太难了。「如果一个人在到达涅槃以前必须丧失意识,」某比丘想着:「那我还是留在世间这里比较好,不管我会遭遇到那种痛苦。其他的人也同样地在经历这些痛苦,为什麽我要怕它?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因为这些痛苦而丧失意识。任何人想要进入涅槃,可以自由到那里去,但我宁愿留在这里和别人一起分担痛苦,它将远比闻着氯仿的死亡味道而进入涅槃要好多了!」
在那个比丘鲁莽的思想过後几秒钟,尊者阿迦曼的说法突然地转变主题和语调。在众人惊讶之下,尊者阿迦曼以最严厉的态度,雷鸣而吼,驳斥如下:
「你以为我在骗你吗?如果你不相信我,为什麽你不离开?你留在这里是没有用的,你根本从未被邀请到这里来,你是自己来的,所以你应该自己离开。佛法不是给像你这样的「空人」(烦恼愚痴之人),你是可耻的,披着袈裟(比丘的特徵)却有着这样的想法,任何穿上这些袈裟的人,就像个对法有信心的人那样被尊敬着。你现在触了佛陀所宣说的解脱道。
「你可以自由地到任何地方去寻找满足你内心的乐趣和娱乐。如果後来你在那里证知了任何法义,请回来教我,让我能够全心感谢你。我所教导你和每一个人的不过是真理罢了,一个想要从痛苦解脱的人,必须不怕死。你不相信这个而想要感受痛苦世间的生死,你自可这样做,但为什麽你要触代替佛陀为导师的正法呢?你正在让自己成为正法的敌人,成为其他仍然想要追随佛陀足迹者的障碍。除了伤害了你自己,你错误的观念已经有害於正法和其它人。
「我认为你来到这里是为了开发你自己和荣耀佛教,几乎没想到你会怀着这麽乖张的想法。现在我知道你是自己和佛教的破坏者,如果从现在起,你不设法改正自己,就会使自己和别人蒙受破坏性的痛苦。我们都知道佛陀在正觉以前,由於强烈的痛苦,曾经昏死过叁次。你认为佛陀说谎吗?你不相信正法和宣说正法的佛陀,那你现在身为佛教徒和头陀行比丘有什麽用呢?你是多麽没用呀!只有在呼吸的时候是人类。精神上来说,你感受着一个活死人的痛苦,一个假装人形的体,这纯是因为你乖张的想法。
「现在要下定决心,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和安稳,你将要走那一条路?我从自己的经验中知道,没有比我已经走过的这一条更好的,这也是佛陀和他的阿罗汉弟子们所走过的。我所教导别人的,不过是我自己在这个方向上直接的经验罢了!」
就目前所知,这是他最强烈的开示,也是他最严厉的谴责。这里所记的只是那次开示中比较突出的部份。他的弟子们全都笼罩着恐惧,被他的语调和申斥的主题所震憾。这个比丘主角比其他所有的人更为恐惧,而很快地承认了这样的想法对於他这种身份(头陀行比丘)的人,是非常应该受到谴责的。没有任何顽固的痕迹残留在他的心里,从那时起,尊者阿迦曼的说法和语调就改变了,起初较不激烈,然後就更委婉安慰了。
在这开示结束,集会解散的时候,所有的比丘都在热烈地询问别人,谁是那个引起尊者阿迦曼作这样一场「狮子吼」的比丘。他们以前从未在他的开示中听到这种语调,相信不论那人是谁,他的想法一定是真正的乖张,公然地触正法,否则,说法的内容和它的语调不会这麽突然地转变。像往常一样,不用多久就找出嫌犯来,因为他毫不犹豫地承认那就是他,怀着这样邪恶的思想,他现在承认受到尊者阿迦曼的斥责是罪有应得。
在尊者阿迦曼训练和引导之下的头陀行比丘们,都准备去承认他们的过错,有时候视它们为乐趣,有时候则视为有价值的戒德课程,以达到更佳的自制。
110凡夫心意的性质
尊者阿迦曼对凡夫心意的性质太了解了。藉着他心通的能力,他会立刻地终止有害於某人发展的所有游荡思想,他的比丘弟子们都相当了解这一点。其它没有那麽严重的思想,他就不会提到。他非常了解要抑制一个凡夫心灵中所有游荡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对未开发的心意而言,要处於这种完全控制之下太难了。然而,那些能够经得起他严格训练的人,包括心里的和身体的,在一段时间之後会发现在心意开发中有长足的进步,享有平静和安宁的心意。念住和智慧的开发,让他们对任何所遇到的情况或环境,都有可靠的「免疫力」。
习惯,好的或是坏的,都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它们是由重复而产生,直到它们成为第二天性。一个罪恶的习惯是难以克服的,因为它对心意有强烈的牵引力。至於好习惯永远给予心意提升的力量,因此那是很重要的。父母要及时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理想的习惯,例如为他们找个有良好习惯的褓母。
111精神的无懈可击
就像在军事训练,一个学生被强迫去接受各种操练,直到他能够抵挡得住各种武器为止,在精神上也是一样,一个弟子被训练成完全地免疫於欲望和胁迫的影响力,他的心意在任何纷扰之中都能够很平衡。
这就是完美的安宁,或是解脱,或是涅槃的状态,它在凡夫看来有些单调和枯燥,凄凉而荒芜。一般的说法,涅槃被认为是没有趣味和娱乐的地方,趣味和娱乐则是大多数人们所非常执着的事物。很少佛教徒有志於涅槃,因为它是人们所不能臆测的情况。这不像安宁的观念,它是戒德和心意开发的结果,有些甚至把涅槃描述得像个完全寂静的城镇,没有动物、人类、车子等等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没有留下希望或野心。虽然描述涅槃和涅槃的情况超过了文字和思想的能力,但那是一个被接受的事实,一个有志於涅槃的人,不留下任何希望或野心—那…
《尊者阿迦曼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