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尊者阿迦曼傳▪P37

  ..續本文上一頁,利用全部的力量。這同時也是一個考驗,一種用來測度當時念住和智慧能力的考驗;一場預演,用以預告在危急時刻,反敗爲勝的偉大成功。用這個方法,任何缺陷都可以改正,念住和智慧穩定地改善著,以備遲早要來的一場真正決定性的戰爭。

  當念住和智慧充分地開發出來,修行人對於苦聖谛不會有任何恐懼不安。念住和智慧的快速行動,使他在從各方威迫著要擊碎他的猛烈的痛苦風暴中能夠屹立不搖。現在他的避難所和避風港就是他自己的念住和智慧,它才可以化解暴風的憤怒,把所有痛苦的顯現歸結到叁個普遍的特性(無常、變遷〔中譯注:苦〕、無我),所以也就不被這些自然現象的顯現所影響。身體分離的時刻是痛苦威脅的力量達到極點的時候,只有充分開發的念住和智慧才能反抗這個暴君的作用力。對於這樣的修行人,難題被解決了—死了,他成爲一個勝利者;活著,他是一個快樂的人。他已經贏得安穩,可以被稱爲超級強人,他已經征服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煩惱。有鑒於這個偉大的利益,所以痛苦的思惟永遠被推薦。

  107他的內在能力和激勵開示

  尊者阿迦曼在內、外在的修習上都是個典範。外在方面,他的耐性、勇氣和知足都是他的弟子們所比不上的;在他的內在能力方面,千裏眼、順風耳和他心通,也是一樣。他能夠和各種肉眼所看不見的衆生溝通,因此看著他們和聽著他們,從遠到近。他「看」入人和動物內心的能力是奇特的,因爲他能記得弟子們早已忘記的思想和情緒。經常,他第一次提起這些思想或情緒時,對思想者都不能産生效果,他早就忘了自己曾經懷著這樣的想法或曾經被那樣的情緒所克服。

  在尊者阿迦曼的引導和訓練之下,一個弟子並不需要留在他的面前,他們可能在遠處,但是任何他們所想的對他都無法保密。每一個奔放的和失控的思想,都會在排定開示或稍後的時間裏被提到,但是對於那些膽敢在他面前,想著惡劣思想的人,不論是在開示的時候或是法義討論中,他們立即就會受到嚴格的斥責。

  根據在清邁的幾個阿迦弟子們說,他的神通力非常奇妙而同時也很可怕。他的他心通尤其可怕,因爲當他們心不在焉而容許錯誤的思想得到控製權時,他們立刻地受到警告或責備。所以在他的引導下,每一個人一定要嚴格地控製心意,因爲在他全知的心意之下,沒有什麽可以隱藏的。有時候他的弟子們,知道有關於他的神通力,不由得就會害怕他,即使他們在自己的屋子或寺院或任何他們所停留的地方。後來,當他們去看他的時候,他們自己的恐懼就成了他開示的題材。他會向他們解釋,這世界上的每一件東西,包括人類,都不是完成品,在任何東西可以派上用埸以前,它必須要經曆各種製程,那需要努力、技巧和知識。

  「既然你是不完美的,你在老師的引導下,而且需要訓練和開發,那你爲什麽這麽害怕老師的責備和指出你的過錯呢?老師如果不做這些,你一定會認爲他漠不關心,所以不值得爲人師表。這些都走入了極端,所有這些都使你自己降服於猿猴之心,它在枯萎的樹枝上不停地跳上跳下,最後當樹枝突然折斷,就跌落到地上了。你甯願做一只猴子,還是甯願被關心你的發展的老師所責備?由你自己選擇吧!」

  108一個活死人

  在鼓勵他的弟子們自行精進而不要害怕死亡時,尊者阿迦曼有時候給予強烈而激勵的說法,說到他如何決定無所恐懼的面對死亡,說到任何人如果害怕因爲精進而死亡,他就必須再回來重複無數次的死亡,任何不怕死的人將能夠減少他的死亡次數或除去所有的死亡,包括「生」和「有」。這樣的人注定到達不還果位,在那兒他就不必被迫去肩負所有像現在一樣的痛苦了。

  「我經曆了強烈的痛苦,因爲我的精進和決心而失掉意識叁次。我仍然活著成爲你們的老師。你應該問自己精進的意願有多強?那將證明你的恐懼有多深。你曾經喪失意識所以才這麽害怕死亡嗎?沒有短暫的死亡,你未必能夠證知法的奇妙。這是我所做的,」他說:「不管任何人相信與否,這是我如何證知法義,這使我不可能教導你們放逸於吃飯、睡覺,所以煩惱將會害怕你們,如果你放縱自己,煩惱將會戲弄你,知道你成就不了什麽,只是一個活死人而已。」

  109一個嚴厲的斥責—獅子吼

  有時像這樣的說法會引起某個比丘弟子不愉快的反應,他會在心裏抱怨這樣的精進對他太難了。「如果一個人在到達涅槃以前必須喪失意識,」某比丘想著:「那我還是留在世間這裏比較好,不管我會遭遇到那種痛苦。其他的人也同樣地在經曆這些痛苦,爲什麽我要怕它?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人因爲這些痛苦而喪失意識。任何人想要進入涅槃,可以自由到那裏去,但我甯願留在這裏和別人一起分擔痛苦,它將遠比聞著氯仿的死亡味道而進入涅槃要好多了!」

  在那個比丘魯莽的思想過後幾秒鍾,尊者阿迦曼的說法突然地轉變主題和語調。在衆人驚訝之下,尊者阿迦曼以最嚴厲的態度,雷鳴而吼,駁斥如下:

  「你以爲我在騙你嗎?如果你不相信我,爲什麽你不離開?你留在這裏是沒有用的,你根本從未被邀請到這裏來,你是自己來的,所以你應該自己離開。佛法不是給像你這樣的「空人」(煩惱愚癡之人),你是可恥的,披著袈裟(比丘的特徵)卻有著這樣的想法,任何穿上這些袈裟的人,就像個對法有信心的人那樣被尊敬著。你現在觸了佛陀所宣說的解脫道。

  「你可以自由地到任何地方去尋找滿足你內心的樂趣和娛樂。如果後來你在那裏證知了任何法義,請回來教我,讓我能夠全心感謝你。我所教導你和每一個人的不過是真理罷了,一個想要從痛苦解脫的人,必須不怕死。你不相信這個而想要感受痛苦世間的生死,你自可這樣做,但爲什麽你要觸代替佛陀爲導師的正法呢?你正在讓自己成爲正法的敵人,成爲其他仍然想要追隨佛陀足迹者的障礙。除了傷害了你自己,你錯誤的觀念已經有害於正法和其它人。

  「我認爲你來到這裏是爲了開發你自己和榮耀佛教,幾乎沒想到你會懷著這麽乖張的想法。現在我知道你是自己和佛教的破壞者,如果從現在起,你不設法改正自己,就會使自己和別人蒙受破壞性的痛苦。我們都知道佛陀在正覺以前,由於強烈的痛苦,曾經昏死過叁次。你認爲佛陀說謊嗎?你不相信正法和宣說正法的佛陀,那你現在身爲佛教徒和頭陀行比丘有什麽用呢?你是多麽沒用呀!只有在呼吸的時候是人類。精神上來說,你感受著一個活死人的痛苦,一個假裝人形的體,這純是因爲你乖張的想法。

  「現在要下定決心,爲了你自己的利益和安穩,你將要走那一條路?我從自己的經驗中知道,沒有比我已經走過的這一條更好的,這也是佛陀和他的阿羅漢弟子們所走過的。我所教導別人的,不過是我自己在這個方向上直接的經驗罷了!」

  就目前所知,這是他最強烈的開示,也是他最嚴厲的譴責。這裏所記的只是那次開示中比較突出的部份。他的弟子們全都籠罩著恐懼,被他的語調和申斥的主題所震憾。這個比丘主角比其他所有的人更爲恐懼,而很快地承認了這樣的想法對於他這種身份(頭陀行比丘)的人,是非常應該受到譴責的。沒有任何頑固的痕迹殘留在他的心裏,從那時起,尊者阿迦曼的說法和語調就改變了,起初較不激烈,然後就更委婉安慰了。

  在這開示結束,集會解散的時候,所有的比丘都在熱烈地詢問別人,誰是那個引起尊者阿迦曼作這樣一場「獅子吼」的比丘。他們以前從未在他的開示中聽到這種語調,相信不論那人是誰,他的想法一定是真正的乖張,公然地觸正法,否則,說法的內容和它的語調不會這麽突然地轉變。像往常一樣,不用多久就找出嫌犯來,因爲他毫不猶豫地承認那就是他,懷著這樣邪惡的思想,他現在承認受到尊者阿迦曼的斥責是罪有應得。

  在尊者阿迦曼訓練和引導之下的頭陀行比丘們,都准備去承認他們的過錯,有時候視它們爲樂趣,有時候則視爲有價值的戒德課程,以達到更佳的自製。

  110凡夫心意的性質

  尊者阿迦曼對凡夫心意的性質太了解了。藉著他心通的能力,他會立刻地終止有害於某人發展的所有遊蕩思想,他的比丘弟子們都相當了解這一點。其它沒有那麽嚴重的思想,他就不會提到。他非常了解要抑製一個凡夫心靈中所有遊蕩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對未開發的心意而言,要處於這種完全控製之下太難了。然而,那些能夠經得起他嚴格訓練的人,包括心裏的和身體的,在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在心意開發中有長足的進步,享有平靜和安甯的心意。念住和智慧的開發,讓他們對任何所遇到的情況或環境,都有可靠的「免疫力」。

  習慣,好的或是壞的,都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它們是由重複而産生,直到它們成爲第二天性。一個罪惡的習慣是難以克服的,因爲它對心意有強烈的牽引力。至於好習慣永遠給予心意提升的力量,因此那是很重要的。父母要及時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理想的習慣,例如爲他們找個有良好習慣的褓母。

  111精神的無懈可擊

  就像在軍事訓練,一個學生被強迫去接受各種操練,直到他能夠抵擋得住各種武器爲止,在精神上也是一樣,一個弟子被訓練成完全地免疫於欲望和脅迫的影響力,他的心意在任何紛擾之中都能夠很平衡。

  這就是完美的安甯,或是解脫,或是涅槃的狀態,它在凡夫看來有些單調和枯燥,淒涼而荒蕪。一般的說法,涅槃被認爲是沒有趣味和娛樂的地方,趣味和娛樂則是大多數人們所非常執著的事物。很少佛教徒有志於涅槃,因爲它是人們所不能臆測的情況。這不像安甯的觀念,它是戒德和心意開發的結果,有些甚至把涅槃描述得像個完全寂靜的城鎮,沒有動物、人類、車子等等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沒有留下希望或野心。雖然描述涅槃和涅槃的情況超過了文字和思想的能力,但那是一個被接受的事實,一個有志於涅槃的人,不留下任何希望或野心—那…

《尊者阿迦曼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