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成为化身之自性。
此法名为夺舍之教授,
风息是否得调整,
藏地译师玛尔巴!
梦境出现之心识,
应当融合中有心,
成为圆刻报身性,
净与不净二色身,
中有之时方执受,
梦迁中有之枢要,
名则中有之教授。[210]
中有是否已谙习,
藏地译师玛尔巴!
总之内外诸种法,
首先均需广听闻,
理解方能离二边,
若断是非之疑虑,
方是无误之正道,
此道那会有烦恼?”
玛尔巴听了,心中得到无限安慰。以后但凡思念上师及心中不安时,便将此歌重唱一遍。
玛尔巴病愈后,心中之烦恼解除,十分快活。此时,那若巴说:“有七种平常瑜伽,现在先去作沐浴瑜伽吧!”玛尔巴便侍候师父一同前往。他们师徒二人同在一个具有八功德的水池中沐浴时,玛尔巴将自己一个很灵验的护身轮解下放在一旁,忽然被乌鸦衔去。那若巴知道又是非人来作障碍了,遂用定眼法,并作降伏
期克印,乌鸦便全身僵硬,从空中掉下。
那若已将护轮取回,交给玛尔巴,并说:“从今以后己战胜作障诸魔了,”此后,那若巴又说:“我已安排玛尔巴却吉洛卓为我的法位继承人。”于是,摆设盛大会供,于会供席间又为玛尔巴开导说:“你玛尔巴译师,当如往昔我为你所开示的,从根本上说,五蕴[211]即五种姓[213],五烦恼[213]即是五智,由于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本质上是无所谓取舍的。
现有世间一切诸法,即成为五如来之体性,若能了知诸法本性及其本有妙德,无复无碍,因为无有一法,莫不皆成双运,所以于法界中修持时便可犹如飞鸟翔空,畅通无阻。此证悟*轮之教法,如转轮王[214]御世,己得现证,此经教*轮[215]之教法,犹如国政七宝[216],自然可以获得。
总之,你可执掌佛门显密二教的教证法门,特别是应当执掌密乘教证法门,犹如日照大地,让其发扬光大。你今生宗嗣虽将断绝,然你的法嗣将如同江河流水滔滔不绝,于佛法住世之日,你的法嗣将会长存。在一些不清净的凡夫看来,你好象贪图今生妙欲,并显得非常看重、很认真的样子,犹如于石头之上雕画,不可改变。
因为你己从本质上明见诸法本性,如蛇盘结,自缚白解。将来你的所有传承弟子,将如幼狮、如大鹏子,一个比一个强。我二人今生因慈悲感召,于光明中,常在一起。来世我一定未迎接你到清净空行刹土,便可同住,不再分离了。你应生起欢喜心才是。”玛尔巴回答道:“承蒙上师慈悲摄受,为我预记以后法嗣昌盛。
显密两教的见解和修证实际上并无区别,所以两者的教证和教法皆可住持。唯修持方面,恐不能全如声闻之相。再者,我骨肉所分之子有达玛多德等七个儿子,若宗嗣断绝,无继承之人,不知上师能否为我传授不绝宗嗣的方法。”班钦那若巴道:“未来你的法嗣中,外观声闻之相,内证大乘实义的登地菩萨连同眷属甚多。
不过,显现其他不定相的也能把实修派的教法宏扬起来。你不止七个儿子,将有一千个儿子。他们虽不能接续你的宗嗣,作为补救的办法,你们父子可闭关静修本尊的承事法。并尽力供养空行护法们的朵玛和会供。因你是前世即进行修习的具善根者,是住地大菩萨,所以能普遍利益有情。为教化西藏雪域众生。
特地授权你为我的法位继承人。”说罢,以右手放在玛尔巴头顶,为其预示未来一切而作歌云:
“前世如法修习具善根,
开悟法本性之瑜伽士,
北方藏土玛巴大译师,
于五如来法界如鸟行。
转轮圣王执七宝,
宗嗣似空花消失,
法嗣犹如江河水。
爱好如石刻彩纹
六道轮回之水痕。
自然而然得消失。
弟子如像狮、鹏子,
一代更比一代强。
了知大乘真实义,
成熟、解脱、有缘者,
教化有缘之法王,
尔往西藏之中部,
北方雪域邦土中,
香树茂密之土地,
产诸妙药之山坡,
具缘、善器之徒众,
弟子前往利有情,
尔之事业必成就。
此生慈悲互融通,
于光明中未分离,
来世我定迎接你,
前往空行之净土,
永远同住定无疑,
弟子你当记心中。”
歌毕,又对玛尔巴说:“现在你可由此前往麦哲巴处,诚心诚意地析求你想要求得的教法,定引生出不同定解的。”
此后,玛尔巴正打算返回西藏之际,有一天晚上,他在布拉哈日山西面阿摩园树下安歇,黎明时他心中想到:我今生从西藏来印度已有三次,第一次用了十二年时间,第二次六年,这一次三年,前后共二十一年,在吉祥那若巴处住了十六年零七个月。修法时又拜谒了许多得道大师,印度的语言文字乃至经典法要均已圆满通晓。
现在要快活地回到西藏去了,但要离开上师及其同道法友,心中甚为不安,异常留恋。想到路途中的艰难险阻,如悬崖峭壁、险滩恶水、盗贼暴徒等,不觉又有些担忧。好在这次是完成了学业,又得到上师传授的最殊胜的教授回藏,想到这些,心中仍然很高兴。为了答谢那若巴大德,向那若巴致以临别顶礼,便设了一个会供,会席上,在陈述上师教养之恩,请师赐教之后,玛尔巴援引蜜蜂远飞之声音为调,唱了一首著名的长歌,献给上师及诸同道法友。歌云:
“救度众生有恩主,
相继得道诸大德,
请住我头顶为庄严,
我向你们行敬礼。
印度班钦那若巴,
西藏译师玛尔巴,
前世修持之誓愿,
互相融通始相遇。
十六年另七个月,
刹那未离师左右,
具大恩德之上师,
对我无时不关照。
在那吉祥之鲜花,
光辉灿烂之寺院。
圆满获得四灌顶,
耳传要诀尽传授。
以无上乘胜妙义,
专一不二为根本,
印证自心空性义,
承蒙上师来授记,
授权弟于为雪域,
继承佛位之补处,
登地菩萨恩无比。
如今小僧回藏土,
心中怀念之事有三件,
心中牵挂之事有三宗,
路途惧怕之事有三件,
使人担心之事也三宗,
本来欢喜之事有三件,
令人希奇之事也三宗。
此歌若不返复唱,
其词不能达意旨。
心中怀念三事即。
主尊班钦那若巴,
圣师麦哲为其首,
得道上师百有余。
如今缘满离别去,
远离慈母尤怀念。
吉祥计美扎巴等。
同道弟兄百有余。
如今缘满离别去。
远离慈母尤怀念。
布拉哈日圣地等。
得道圣地百有余。
如今缘满离别去,
远离慈母尤怀念。
心中牵挂三事有,
拉达摩,菩提阿育迎,
具恩房东诸男女,
不忍分离心牵挂。
婆罗门子金鬘者。
死生患难之挚友,
如今分手离别去,
不忍分离心牵挂。
舵手之女俄桑玛,
为我德相手印女,
如今缘满离别去,
不忍分离心牵挂。
路途惧怕三事有,
沸腾毒海为其首,
东方恒河今始渡,
未见此水我心优。
邬育山之大森林,
强贼盗匪霸途中,
未曾走到此地界,
此山未见我惧怕。
城有地日乎底城,
毫无廉耻之税吏,
犹如雨水降人间,
此关未到我惧怕。
途中担忧三事有,
除过德拉哈底隘口外,
尚有“危桥栈道八十一,
哎呀,此较额曲更担忧![217]
除过卡拉恰拉大山外,
尚有大小山峰八十一
哎呀,此较额曲更担忧!
除过巴莫巴塘大荒野,
尚有大小荒原八十一,
哎呀!此较额曲更担忧!
令人欢喜三事有,
声明之学及梵典,
嘎拉旃达为其首,[218]
蒙师教导我学会,
方言一百零八种,
诸友译师相聚会,
我之面庞显喜容。
法要当以喜金刚,
四座法要为其首,
密乘经典及注疏,
学会一百零八种,
诸友导师相聚会,
我之面庞观喜容。
教诚当以四教言,
殊胜教授为其首,
口耳相传之教授,
学会一百零八种,
诸友证教大德聚,
我之面庞现喜容。
令人稀奇之事有,
和合往生法之外,
已通一百零八种,
特别殊胜不共法。
…
《玛尔巴译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