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瑪爾巴譯師傳▪P13

  ..續本文上一頁

   他身成爲化身之自性。

   此法名爲奪舍之教授,

   風息是否得調整,

   藏地譯師瑪爾巴!

   夢境出現之心識,

   應當融合中有心,

   成爲圓刻報身性,

   淨與不淨二色身,

   中有之時方執受,

   夢遷中有之樞要,

   名則中有之教授。[210]

   中有是否已谙習,

   藏地譯師瑪爾巴!

   總之內外諸種法,

   首先均需廣聽聞,

   理解方能離二邊,

   若斷是非之疑慮,

   方是無誤之正道,

   此道那會有煩惱?”

  

   瑪爾巴聽了,心中得到無限安慰。以後但凡思念上師及心中不安時,便將此歌重唱一遍。

  

   瑪爾巴病愈後,心中之煩惱解除,十分快活。此時,那若巴說:“有七種平常瑜伽,現在先去作沐浴瑜伽吧!”瑪爾巴便侍候師父一同前往。他們師徒二人同在一個具有八功德的水池中沐浴時,瑪爾巴將自己一個很靈驗的護身輪解下放在一旁,忽然被烏鴉銜去。那若巴知道又是非人來作障礙了,遂用定眼法,並作降伏

  期克印,烏鴉便全身僵硬,從空中掉下。

   那若已將護輪取回,交給瑪爾巴,並說:“從今以後己戰勝作障諸魔了,”此後,那若巴又說:“我已安排瑪爾巴卻吉洛卓爲我的法位繼承人。”于是,擺設盛大會供,于會供席間又爲瑪爾巴開導說:“你瑪爾巴譯師,當如往昔我爲你所開示的,從根本上說,五蘊[211]即五種姓[213],五煩惱[213]即是五智,由于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本質上是無所謂取舍的。

   現有世間一切諸法,即成爲五如來之體性,若能了知諸法本性及其本有妙德,無複無礙,因爲無有一法,莫不皆成雙運,所以于法界中修持時便可猶如飛鳥翔空,暢通無阻。此證悟*輪之教法,如轉輪王[214]禦世,己得現證,此經教*輪[215]之教法,猶如國政七寶[216],自然可以獲得。

   總之,你可執掌佛門顯密二教的教證法門,特別是應當執掌密乘教證法門,猶如日照大地,讓其發揚光大。你今生宗嗣雖將斷絕,然你的法嗣將如同江河流水滔滔不絕,于佛法住世之日,你的法嗣將會長存。在一些不清淨的凡夫看來,你好象貪圖今生妙欲,並顯得非常看重、很認真的樣子,猶如于石頭之上雕畫,不可改變。

   因爲你己從本質上明見諸法本性,如蛇盤結,自縛白解。將來你的所有傳承弟子,將如幼獅、如大鵬子,一個比一個強。我二人今生因慈悲感召,于光明中,常在一起。來世我一定未迎接你到清淨空行刹土,便可同住,不再分離了。你應生起歡喜心才是。”瑪爾巴回答道:“承蒙上師慈悲攝受,爲我預記以後法嗣昌盛。

   顯密兩教的見解和修證實際上並無區別,所以兩者的教證和教法皆可住持。唯修持方面,恐不能全如聲聞之相。再者,我骨肉所分之子有達瑪多德等七個兒子,若宗嗣斷絕,無繼承之人,不知上師能否爲我傳授不絕宗嗣的方法。”班欽那若巴道:“未來你的法嗣中,外觀聲聞之相,內證大乘實義的登地菩薩連同眷屬甚多。

   不過,顯現其他不定相的也能把實修派的教法宏揚起來。你不止七個兒子,將有一千個兒子。他們雖不能接續你的宗嗣,作爲補救的辦法,你們父子可閉關靜修本尊的承事法。並盡力供養空行護法們的朵瑪和會供。因你是前世即進行修習的具善根者,是住地大菩薩,所以能普遍利益有情。爲教化西藏雪域衆生。

   特地授權你爲我的法位繼承人。”說罷,以右手放在瑪爾巴頭頂,爲其預示未來一切而作歌雲:

   “前世如法修習具善根,

   開悟法本性之瑜伽士,

   北方藏土瑪巴大譯師,

   于五如來法界如鳥行。

   轉輪聖王執七寶,

   宗嗣似空花消失,

   法嗣猶如江河水。

   愛好如石刻彩紋

   六道輪回之水痕。

   自然而然得消失。

   弟子如像獅、鵬子,

   一代更比一代強。

   了知大乘真實義,

   成熟、解脫、有緣者,

   教化有緣之法王,

   爾往西藏之中部,

   北方雪域邦土中,

   香樹茂密之土地,

   産諸妙藥之山坡,

   具緣、善器之徒衆,

   弟子前往利有情,

   爾之事業必成就。

   此生慈悲互融通,

   于光明中未分離,

   來世我定迎接你,

   前往空行之淨土,

   永遠同住定無疑,

   弟子你當記心中。”

  

   歌畢,又對瑪爾巴說:“現在你可由此前往麥哲巴處,誠心誠意地析求你想要求得的教法,定引生出不同定解的。”

  

   此後,瑪爾巴正打算返回西藏之際,有一天晚上,他在布拉哈日山西面阿摩園樹下安歇,黎明時他心中想到:我今生從西藏來印度已有叁次,第一次用了十二年時間,第二次六年,這一次叁年,前後共二十一年,在吉祥那若巴處住了十六年零七個月。修法時又拜谒了許多得道大師,印度的語言文字乃至經典法要均已圓滿通曉。

   現在要快活地回到西藏去了,但要離開上師及其同道法友,心中甚爲不安,異常留戀。想到路途中的艱難險阻,如懸崖峭壁、險灘惡水、盜賊暴徒等,不覺又有些擔憂。好在這次是完成了學業,又得到上師傳授的最殊勝的教授回藏,想到這些,心中仍然很高興。爲了答謝那若巴大德,向那若巴致以臨別頂禮,便設了一個會供,會席上,在陳述上師教養之恩,請師賜教之後,瑪爾巴援引蜜蜂遠飛之聲音爲調,唱了一首著名的長歌,獻給上師及諸同道法友。歌雲:

   “救度衆生有恩主,

   相繼得道諸大德,

   請住我頭頂爲莊嚴,

   我向你們行敬禮。

   印度班欽那若巴,

   西藏譯師瑪爾巴,

   前世修持之誓願,

   互相融通始相遇。

   十六年另七個月,

   刹那未離師左右,

   具大恩德之上師,

   對我無時不關照。

   在那吉祥之鮮花,

   光輝燦爛之寺院。

   圓滿獲得四灌頂,

   耳傳要訣盡傳授。

   以無上乘勝妙義,

   專一不二爲根本,

   印證自心空性義,

   承蒙上師來授記,

   授權弟于爲雪域,

   繼承佛位之補處,

   登地菩薩恩無比。

   如今小僧回藏土,

   心中懷念之事有叁件,

   心中牽挂之事有叁宗,

   路途懼怕之事有叁件,

   使人擔心之事也叁宗,

   本來歡喜之事有叁件,

   令人希奇之事也叁宗。

   此歌若不返複唱,

   其詞不能達意旨。

   心中懷念叁事即。

   主尊班欽那若巴,

   聖師麥哲爲其首,

   得道上師百有余。

   如今緣滿離別去,

   遠離慈母尤懷念。

   吉祥計美紮巴等。

   同道弟兄百有余。

   如今緣滿離別去。

   遠離慈母尤懷念。

   布拉哈日聖地等。

   得道聖地百有余。

   如今緣滿離別去,

   遠離慈母尤懷念。

   心中牽挂叁事有,

   拉達摩,菩提阿育迎,

   具恩房東諸男女,

   不忍分離心牽挂。

   婆羅門子金鬘者。

   死生患難之摯友,

   如今分手離別去,

   不忍分離心牽挂。

   舵手之女俄桑瑪,

   爲我德相手印女,

   如今緣滿離別去,

   不忍分離心牽挂。

   路途懼怕叁事有,

   沸騰毒海爲其首,

   東方恒河今始渡,

   未見此水我心優。

   邬育山之大森林,

   強賊盜匪霸途中,

   未曾走到此地界,

   此山未見我懼怕。

   城有地日乎底城,

   毫無廉恥之稅吏,

   猶如雨水降人間,

   此關未到我懼怕。

   途中擔憂叁事有,

   除過德拉哈底隘口外,

   尚有“危橋棧道八十一,

   哎呀,此較額曲更擔憂![217]

   除過卡拉恰拉大山外,

   尚有大小山峰八十一

   哎呀,此較額曲更擔憂!

   除過巴莫巴塘大荒野,

   尚有大小荒原八十一,

   哎呀!此較額曲更擔憂!

   令人歡喜叁事有,

   聲明之學及梵典,

   嘎拉旃達爲其首,[218]

   蒙師教導我學會,

   方言一百零八種,

   諸友譯師相聚會,

   我之面龐顯喜容。

   法要當以喜金剛,

   四座法要爲其首,

   密乘經典及注疏,

   學會一百零八種,

   諸友導師相聚會,

   我之面龐觀喜容。

   教誠當以四教言,

   殊勝教授爲其首,

   口耳相傳之教授,

   學會一百零八種,

   諸友證教大德聚,

   我之面龐現喜容。

   令人稀奇之事有,

   和合往生法之外,

   已通一百零八種,

   特別殊勝不共法。

   …

《瑪爾巴譯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