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直接能生自果大菩提者。
【15】法缘—学习佛法的缘分。
【16】四座法—一法要名。
【17】往生夺舍法—使死者灵魂往生净土或进入其他尸体以借尸还魂。为那若六法之
一。
【18】推荽天女—一种随赐。
【19】沙弥—梵语室罗摩尼的简称。别解脱七众之一。承认守护十所学处及其所属三十
三种违犯之出家男子。
【20】那兰陀—译言施无厌。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著名寺陀。建于五世纪至六世纪
初,有八大寺院,僧徒主客常至万人,学习大乘、小乘并吠陀、因明、声明、医
方等,为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我国唐代玄奘、义净等在此留学多年。十二世纪
末被毁,近世才发掘出一部分遗迹。
【21】底洛巴—古印度一高僧名。公元十世纪人,系印度那若巴之上师,原名慧贤(协
饶桑布),为修密宗得成就者,因曾作榨油工,故名。
【22】喜金刚—无上密乘一本尊名。
【23】二品续—即《喜金刚续》。全书共二章,故名《二品续》。
【24】金刚帐续—一法要名。
【25】桑布扎续—一法要名。
【26】风脉—密教气功术语。风,指气;脉,指血脉。风和脉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两种物
质。
【27】父续—金刚乘中,主要论述幻身或现分方便生起次第的经典。
【28】中观自续派—在世俗名言中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无性论者。
【29】事、行、瑜伽三部—即密乘六部中之外续三部。密乘六部中之内续三部为父续、
母续、无二续。
【30】仪轨—密宗每修一法都有一定的程序或格式,叫仪轨。
【31】曼札—佛教所用供品之一。
【32】净土—佛菩萨的化土。
【33】轮回—佛书所说六道众生依存的世界及有漏五蕴。
【34】珍宝地基—佛家说世间最初形成时,先有诸种珍宝所形成之地基在其下,次有须
弥山王在其中,四方有四大部洲在其周围。
【35】须弥四洲—佛书所说位于须弥山四方大海中的大陆: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
货洲和北俱卢洲。
【36】身语意三密—即佛自证之境,因无凡夫之份,故称密。
【37】身语意三业—即凡夫之行为、言语及思维等三种造作。
【38】刹土—诸佛菩萨的清净世界如极乐世界等。
【39】五大—五大种。谓地、水、风、火、空五种元素。
【40】智悲双运—方便智慧双运,福慧合修。方便谓菩提心,智慧谓证悟无我的空性
慧,二者互不离异,称为智悲双运。
【41】本续—佛教密乘及有关密乘等经典书籍。
【42】五次第—集密中修法的五种步骤。
【43】光明、幻身—均为五次第之作法。
【44】无上菩提—谓即成佛。
【45】大乐轮——指头顶。
【46】皈依—身心归向所指望处。
【47】母续—以阐述智慧空分为主的佛教密乘经典。
【48】摩诃麻耶法—梵语,译为大幻法。
【49】尸陀林-梵音译作尸摩赊那,意为弃尸处。常指曾经抛弃四具死尸以上的地方。
【50】手印—期克印。
【51】瑜伽士—修行的宗教徒,修观行者。
【52】非人—鬼怪类。
【53】净相—清净现分。现见一切情器世间均是净土,均是佛身佛智之所示现。
【54】古钦、古琼、坚巴—法要名。
【55】下劣形瑜伽—三种瑜伽法之一。
【56】深密咒瑜伽—三种瑜伽法之一。
【57】三明—无学道者所具有的三种神通:宿命明或前际明、天眼明或后际明和漏尽明
等三。
【58】究竟法瑜伽—三种瑜伽法之一。
【59】金刚持—诸佛共主。梵音译作伐折罗陀罗。佛书说为释迦牟尼讲演密乘所现身
相。
【60】我慢—自视甚高,对人不敬。佛书说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是生起痛苦的根源。
【61】悉地—梵音。成就意,即宗教徒所说修习诀窍所得的如意妙果。
【62】具缘—具有善根者。前世所修善业今世已经成熟而发挥效力者。
【63】三摩地—梵音。即于所观察事或于所缘,一心安住稳定不移的心所有法。
【64】三胜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65】三愚痴—三无明,三痴。指迷惑、犹豫和邪见三者。
【66】三障碍—佛书对此有不同说法:贪障、碍障、下劣障。亦作烦恼障、所知障、业
障。
【67】三恶趣—亦称三途,即地狱、饿鬼和旁生。
【68】七支行—在佛和上师面前祷告的七项例行内容: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
*轮、请住世、回向等。
【69】补处菩萨—前佛而佛的菩萨,亦即为佛之代理者。
【70】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
嗔、不邪见。
【71】十不善—杀、盗、淫、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贪欲、嗔和邪见。
【72】手印母—手印女。藏传佛教活佛之妻;瑜伽咒师所依止的明妃。
【73】福气—又称福泽、善报。宿命论所说命中注定应得的享用。
【74】会供朵玛—用作会供的食子。
【75】尼拘屡陀—树名,译言纵广树,即榕树。据慧琳音义十五曰:“此树端直无节,
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言是柳树
者讹也。”
【76】常啼菩萨—古印度法胜论师弟子之一。
【77】法上菩萨—即古印度法胜论师。
【78】阿哇都帝—麦哲巴的别号。
【79】我见—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为常一之义,谓之我见。
【80】金刚萨埵 —又称金刚勇识。梵音译作缚日罗萨怛缚。密乘百部本尊之共主。右
手当胸执刚杵,左手持铃置左股上,两足结跏趺坐,身色洁白,皎如皓月。
【81】众生怙主—即佛。
【82】善逝—梵音译作修伽陀。依安乐大道菩萨乘,趋证安乐上果佛位者。
【83】续部—怛特罗部。解说大乘教中金刚乘或密乘灌顶、道次建立、修法和法术等的
佛说经典。
【84】佛子—菩萨的异名。
【85】远离二边—即无边。二边者断常二边或生死涅磐二边。
【86】大手印—亦称大印。旧密所说究竟果位或殊胜成就,极无变异之乐,与第一刹那
所得印证此乐之一切种色,无亏无盈,体性如初,乃至虚空未尽,常住常静,斯
之为印;断、证、心德三大具备,斯之为大,故名大印。
【87】突吉多杰—麦哲巴赐给玛尔巴的密名,意为“意金刚”。
【88】密名——受密宗灌顶时所赐之名字。
【89】无量宫—安堵宫。材料、规模以及功德无可比量的本尊宫殿式坛场。
【90】本尊—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萨。
【91】天众—圣众海会,佛会,诸天会众。
【92】法尔—即法性,亦即空性。
【93】四威仪—又称身四威仪路。指身体的四种起居动作:行、坐、卧、住。
【94】入定—人于禅定也。使定心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曰入定。
【95】出定——出禅定也。
【96】瑜伽现识—四种现识之一。
【97】自我解脱—密乘大圆满四大解脱法之一。自然本智从来未受任何对治之所造作,
凡所显现,皆如蛇结自解,不待其他能解脱者,故称自我解脱。
【98】希、疑—希望和疑虑。
【99】色身—由于有缘福德资粮究竟圆满,面对一切净及不净所化众生应现利他有贪报
身及无贪化身的两类身形。
【100】二种悉地—即二种成就:殊胜成就和共通成就。
【101】古苏鲁行—即乞士行,舍弃一切如乞丐。
【102】那若六法—古印度佛学家那若达巴所传修道六法。一说为脐火瑜伽、光明、幻
身、中有、往生和夺舍;一说为脐火、光明、幻身、双运、往生和夺舍。
【103】脐轮火—猛厉火。或名绝地火。梵音译作旃陀离。密乘圆满次第根本法之一。
集中坚守脉、风、明点,以使脐中针影(形如倒竖梵文字母阿)燃起乐暖。功
能猛厉,焚烧一切不净蕴界,灭尽一切烦恼寻思,迅速生起俱生妙智。
【104】实修的密宗—即道统。师徒授受修行诀窍的传承系统。
【105】四本续—四部,四续部。佛教密宗的事、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
【106】命勤迁转—主等生命的一种风息修法。
【107】日月—此处的日和月喻左右二脉。
【108】二取—精神和物质,意识和外境。旧译二取、能取所取。
【109】意识—依各自不共增上缘意根而生、自力能了别自境法处体性之识,如认取瓶
之意识。
【110】世间八法-八风,八世风。指对自己稍有损益即生喜怒的世间八事:利、衰、
誉、毁、称、讥、苦、乐。
【111】闻思二学—耳中听人讲解为闻,心中思考其义为思。
【112】恒河—亚洲大河名,其上游为我国西藏象泉河,流经印度及孟加拉国入海。
【113】应破—应破分。理智所分析排除的事物。
【114】实有法—事,性。具有功用,能生起各自取识和各自后续自果之一切色法、心
法及不相应行法。
【115】善根—善法聚,善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116】断边——否定一切或说一切皆无的偏见极端。
【117】性相—实有三法全具备者,为诸法性相。如能托屋梁是柱之性相。
【118】阳焰—夏季日照沙滩,反光映成如流水的幻景。
【119】自宗唯识—唯识宗。是随顺圣者无著主张的一个宗派,他以理论破斥外境的实
在,唯许心识实有。此分实相派和假相派。
【120】外道—不皈依三宝、不承许四法印的教派,佛教徒称之为外道。
【121】数论—古印度一教派名。
【1…
《玛尔巴译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