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手印了义炬》第四堂课

  法王《大手印了义炬》第四堂课

  时间:1月1日下午2:00至4:00

   真实皈依,作自己的救怙者

   真正的皈依,是让自己成为自他的救怙者,让自己证得没有痛苦的佛果位。  

   新的一年开始第一天,正巧也是《大手印了义炬》课程的圆满日,法王以课程圆满为这一年开启吉祥序曲。下午,法王接续上午前一堂课的「四共加行」开示,这堂课教授第三共加行「因果业力」,也简要地讲解「四不共加行」,圆满了这次《大手印了义炬》前行第一部分的教授;法王并预告明年课程将继续讲授《大手印了义炬》前行第二部分「四不共加行」。

   法王开示:

   若缺乏前两个共加行:思维「暇满难得」和思维「死亡无常」的修为,是不会生起想求得更好来世或解脱之心的,因此要先以二个前行来除去对于今生的贪执。行者若真实断除对于今生的贪执,就能不堕入三恶道,而能投生善道,并且得到能够修持佛法的难得所依「暇满人身」等等利益。

   为什么呢?因为当行者不贪着此生时,就会谨慎止恶并且尽力行善,会更深刻的了解轮回的本质就是苦,进而生起真正欲求解脱的心。

   三,因果业力

  

   接着进入到「思维业力因果」的部分。

   (法王口传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所著的四加行释论《大手印了义炬》因果业力部分释文,以下楷体字为妙融法师藏译中初稿):

   在佛陀宣说的无边法门中,业与因果是最根本,非常深广的教导,只有证悟一味的人,才能粗略地明了业与因果。一般人是无法真正了解,只能大致地领会,就是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

   因果,分为轮回的因果及解脱的因果两种。首先讲轮回的因果,轮回痛苦的根源来自于造作恶业,造作恶业的根源来自于烦恼,烦恼的根源来自于我执的无明,而无明与一切烦恼的根源是愚痴。对于轮回从何而来?轮回的本质是什么?业与因果哪些有利,哪些有害?又二者怎么作用?对于这一切我们完全不了解,犹如处在一片浓密的黑暗中。

   虽然没有办法明确指出一个所谓的「我」,但是却执着有「我」。由此,我们对于真实的道理,生起了许多怀疑等等颠倒错误的认识,并且对于自己的身体、财富产生贪欲,然后又因此生起我慢、嫉妒、悭吝等各种心理。抑或因为他人而生起嗔心,接着生起怒气、仇恨等心理。如果没有三毒烦恼,是不可能造业的,没有业因,就不会有业果。因此对于让我们游荡在轮回的三个根本因素,应该要尽力地去断除。

   若归纳轮回的业:

   非福德业:属于十不善业,会使人投生三恶道。

   福德业:没有求取涅槃的想法,透过布施等善行,使人投生至人道、天道。

   不动业:因为带有执着的禅定,而投生至色界、无色界。

   总之,在还未灭除妄念的习气之前,就会不断地造业,因为业的力量及轮回的幻象是不可能消失的。愚笨虚伪的人观修空,而认为不需要遵循因果的法则,只要了悟心性就好了,这真是佛教中最大的盗贼。

   十不善业:

   所谓十不善业:

   杀生:不论生命大小,有意识的去杀生,甚至是杀害蝼蚁昆虫的性命。

   偷盗:对他人的财物,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给予,就偷偷取走。

   邪淫:四种不清净的行为,

   非人而淫:跟受了戒律以及已经与他人结婚的对象行淫;

   非时而淫:跟怀有身孕的妻子行淫;

   非处而淫:在靠近上师、佛寺、佛塔等场所行淫;

   非礼而淫:在口腔、肛门等器官行淫。

   以上三条,是身体上的三种不善业。

   谎言:有意识地说谎话。

   两舌:因为怨恨嫌隙的心理而挑拨离间。

   恶口:粗言恶语辱骂别人是小偷是瞎子,暴露别人的缺点而伤害了他人的心。

   绮语:闲聊战争、生意、女人,唱歌、跳舞、说玩笑话等等无意义的言谈。

   这属于语言上的四种不善业。

   贪心:对于别人的财富、女人、名声等等,心里想着要得到。

   害心:看到别人幸福圆满,心里感到不高兴。

   邪见:对于前世来生、业力因果、三宝功德等等完全不相信。

   以上是心意上的三种不善业。

   加总身、语、意三类不善业就是十不善业。如果造作这类不善的行为,果报就是投生至三恶道;就算投生为人,也会因为杀生而短命,因为不予取的偷盗而贫穷,受到种种的痛苦。因此对于这所有不善业,我们自己都不应该去做,看到别人做不善业时要劝导,对于已经做了的不善业要心生忏悔。

   十善业:

   至于十不善业的反面,就是十善业:

   一、不杀生且救护生命。

   二、不经过同意不会随便拿取,并且将自己的食物、财富布施分享。

   三、人前人后一致的持守戒律。

   四、说真实的话语。

   五、不去离间而且调和纷争。

   六、言语柔软文雅。

   七、不绮语而言必及义。

   八、对于他人的美满由衷随喜。

   九、对别人只有怀抱着利益的心。

   十、听到任何宗教与教派的功德,都不讥毁谩骂,相信佛陀的教导。

   自己要尽力地做到这十善业,也要让别人做到,并且随喜做到十善业的人,如此的果报,是投生至善趣长寿天享有广大富乐等等,具有许多利益。

   无记业:

   行住坐卧等时候,也会有处在没有善恶的各种无记业当中虚度了时光。虽然这不会产生好或坏的业果,却也是虚度耗尽了此生。因此不要由着自己散乱与懒惰,要透过正念与正知,使我们唯有善业的度过时光。

   恶业再小,也要提防不至于粗心的造罪;要想起微量的毒药,也能致人于死地的例子。善业再小,也要不疏忽的去达成;要想起在器皿中渐渐积满麦子和稻谷的例子。

   另外,为了来生能积聚广大的功德,因此附带的需要做到众所周知的善趣八种功德:

   一、舍弃杀害其他众生,所以能够长寿。

   二、供养灯烛、布施衣物等等,所以面貌好看。

   三、对于上师与法友不生我慢心且恭敬侍奉,所以出生高贵。

   四、对于有知识的人,以及生病、贫穷等受苦的人,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愿,所以能够富足。

   五、只说善的言语,所以说话会有权威。

   六、供养三宝和父母等等,而且心怀善愿祝福,所以能够有权有势。

   七、对人和善并且解救生命免于阉割,所以能获得男子之身。

   八、不是为了履行宗教的义务而乐于利益帮助别人,因为这样的力量,所以一切圆满。

   以上这些因素,要尽力地去学习。

   不愿意继续轮回的话,今后就要学习去舍弃造成轮回的不善因素,以及对于这里所提到:与福德一致的善业,以及戒律、誓言等等;与解脱一致的善业,都要表里如一的去实践,不要欺骗愚弄了自己。

   能够解脱的因素,第一必须要有对轮回生起出离的坚定想法而清净持戒。由此,生起专心一意的禅定,之后则能以了悟无我的智慧,了解到无常、苦、空性等。

   以上是对业与因果总体的概念以及各别的特性。而过去所积聚的覆障都会因此净化,使得未来不会再发生业果,于是轮回的痛苦将完全终止,安住在离二边的明觉中,这种境界就叫做「解脱」。所谓的「解脱」与「涅槃」,并不是指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或是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总之,善果是喜乐,不善的果只会产生痛苦,这两者互相之间是不可能错乱混淆的,所以最好能种下与善果有关系、同种类的种子。举例来说,有白的动机黑的手段,比如为了供养三宝而杀生、为了恶劣的对方好而打骂。

   还有黑的动机白的手段,比如为了求取好的名声而建寺、为了与别人竞争比较而学习,因为害怕丢脸而装作出家人的样子,所有属于这种心怀不轨的情况,都应该要有如看待毒药一般的去断除,更何况对于真正的不善呢?

   炫耀或是懊悔自己的善行,以及对于罪恶若不能以忏悔去对治降伏,那么自己造下的业只会回报到自己身上,不会报应到别人身上,这样的业报,是经过许多劫数也不可能丧失或消尽的。

   另外有一种情况是,即便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微小的动机,但因为业力会渐渐地发展增长;也许因为一念强烈的嗔恨而杀生,或者因为一念清净的利益之心而解救了将死的性命,因此多数的业其演变是难以测度的。有如随口随手时所作的善恶一样,一个最小的因,也会上百上千倍的去发展。

   如果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都不去造作的话,他人造的业是不可能沾染到我们自心上的。我们若能对于佛陀所教导的因果道理懂得如何取舍,他人再怎么恶劣,也根本无法将我们牵引至恶道中。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观察自己的过失,扩大对别人的净观,这就是因果定律的一个根本──噶举传承祖师们都非常重视,教导且修持这因果的道理」

   「善」与「恶」,都取决于动机

   刚刚念诵的蒋贡康楚仁波切《大手印了义炬〉的内容,是业力因果的论述。我们所说的「佛法」,就是佛陀亲自开示,希望弟子如理行持而证得「何者应取」、「何者应舍」的教法。因果的重点,在于自己的心,起心动念是善的话,这就是善事,也会有善果。

   所谓心之「善」处就是指「非恶」的范围,而什么是指「恶」或「不善」的心?是指我们被烦恼所扰乱的心,以现代词语来讲,就是「负面情绪」、「破坏性的情绪」。

   在负面情绪、烦恼心的导引之下,所产生的各种行为做为,都可归类为「恶…

《《大手印了义炬》第四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