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手印了义炬》第四堂课▪P2

  ..续本文上一页」的,而烦恼的根源是来自于「我执」,因此归本溯源来说,恶是源自于无明,因此仁波切在释论中也谈到,一旦当我们知晓要远离烦恼的必要性时,就会回归到行善之路上。

   总之,四共加行中「思维业力因果」的关键,就是在教导:所有善和恶的产生,都源自我们的起心动念,这是至关紧要的。

   断十恶,行十善,才能通往善趣与解脱

   此段提及「因果」和「善恶」。谈到「因果」,则分为继续「轮回」的因果,及趋向「解脱」的因果。

   首先谈到轮回中包括善与恶的因果业力,再谈到要行十善业、断除十恶业,而在定义十善业或恶业时,则以「刻意去做」才会成立。

   例如以杀生来讲,十恶当中举例杀、盗、淫等恶行当中,刻意的杀生才叫杀生,而若是走路时不小心踩死虫子,的确会产生微细的恶行,但并不算是「杀生」;十恶当中的杀生,是在事前清楚了知、过程中有意识去做,才算成立为十恶中之「杀生」。

   因此我们在思维这第三加行:因果业力时,要告诉自己,尽量不要刻意去做这种十恶业,若能如言做到,就算远离了十恶了。

   《大手印了义炬》中也谈到,止恶行善,不仅限于不刻意做杀生偷盗等恶行,还要以此为基础,再积聚福德,努力去积聚投生人天善的果报。投生善趣的八种功德包括:

   一、因为舍弃杀害其他众生,所以能够长寿。

   二、因为供养灯烛、布施衣物等等,所以面貌行色会好看善妙庄严。

   三、不生我慢心且恭敬侍奉,所以出生高贵……等等这些功德,这是在业力因果上,止恶后进一步去做的步骤,之后在人天功德之上,寻求究竟解脱佛的果位。

   世间人难断见,出家人难断资具

   《俱舍论〉中谈到,「世间人难断『见』,出家人难断『资具』」,「世间人」是指在家居士,虽然口上说相信因果,但遇到大难临头时,却茫然失措,捧着花、拿着香,惶惶然去拜求其他世间天神。就像很多藏族喇嘛在国外传法时,因世人偏爱,也常随顺给予财神法,或举行消灾解难的法会等,也反应出这样的情况。

   因此《俱舍论》中讲到世间人难断「见」,是指世间人修持时,很难断除错误的观念,讲的就是这种似乎在修持着佛法,但因为对三宝缺乏正信、对因果缺乏正确了解,且并未真正深刻相信因果律则,因此带着一种「好像在学佛,但却不相信三宝」的奇怪或错误见解而修持。

   接着讲到「出家人很难断除资具」,从古至今,出家人的生活资具和生活供养都由于施主供养,因此这里提到的情况是,一看到施主来了,就趋前奉承讨好,其实根本不熟却装熟,套关系、讲好话去攀缘,满口赞叹:「功德主啊!您以前的捐助,真的帮了我们很多呀!」其实言外之意是:「那请再捐助我们一些吧!」这就是《俱舍论》中提及的「出家人很难断除邪命」,出家人比较难断除的,就是这种错误的生活资具求取方式。

   四,轮回过患

   现在这个五蕴和合的身体,是缘于烦恼和业力导引而产生,因此本质只有苦而没有乐;换句话说,五蕴和合的身体是由业和烦恼等「他力」而成就的,而只要是他力就是痛苦,唯有自力才会带来快乐。因此只要这个五蕴和合的身体继续处于轮回中,就不会有绝对的快乐可言。

   深刻体会四共加行,才能如理修持四不共加行

   我们目前谈到了「暇满人身难得」、「观死无常」及「因果业力」等共的前行,若这些共的加行部分还未做好、基础没打稳时,就想直接跃去修持皈依大礼拜等四不共加行,别说想证得金刚持果位,就连对人天果报的追求也将是徒劳无功。

   因为在因果业力上,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人天善趣的果报?首先他必先断除对于今生的贪着,并真心恳切希求来世人天果报,这样的行者,透过思维因果轮回等,才可能得到人天果位。因此如果还没有断除对于世间的贪着,仍被世间八法所绑缚,不用奢言佛的果位了,就连人天善趣都难以成就。

   因此「四共加行」真的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先能如理思维「暇满人身」等四共加行之后,次第进入包括大礼拜等四不共加行的修持,共与不共的四加行口诀才能真正利益我们。

   这一次课程受时间所限,似乎只能比较详细的讲解「四共加行」,但接下来「四不共加行」还是想要简略说明一下:

   四不共加行

   一,皈依大礼拜

   接着谈到皈依,在此稍微讲述皈依的意义,《大手印了义炬》说:

   在这世间,我们因为担心可能发生危险、突发等恐惧的情况,于是会去寻求保护,以及安全的地方。在我们此生之后,一切中阴的阶段,由于被无量数的各种恐惧所伤害,以至于沈陷在轮回的苦海中无有出期,父母、亲友、天人、龙族、大力士谁都救不了,自力也无法转圜。我们不得不去找一个救怙的依靠,而能够真正引导我们出离轮回的,除了三宝没有其他;因为只有自己获得解脱的人,才有能力救助别人。

   所谓的三宝,就是佛陀、正法、僧伽。在密乘的传统中,还要加上三根本,也就是加持的根本上师、成就的根本本尊、事业的根本空行护法。在密乘中说,这三根本也能包含在三宝当中。三宝、三根本这一切,又都包含在一个根本上师身上。

   佛陀:是晓悟如实知与如是知的法身,是具有五种决定的报身,以及事业化身、受生化身、殊胜化身这三个化身,佛陀包含着三身。

   正法:经典、名词、文句、文字,以及语言都是属于教法。法界真如为基础、灭谛为结果、菩提分法等为道谛,这些应该证悟的法,属于证法。教法和证法都包含在法当中。

   僧伽:真正的僧伽是指获得不退转位的菩萨,以及现阶段的声闻、缘觉圣众。

   指引我们知道如何取舍的是佛陀,所以要将佛陀看作是导师;而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去实践的道理是法,所以要将法作为道路;就像走在陌生的道路需要指路人,我们需要圣者们所留下的诀窍与范例,所以要将僧伽看作是亲近的伙伴。

   当完全走过这道途之后,就不再需要另外列出正法与僧伽,由于已经与诸佛的意趣合成一味,于是最究竟的皈依对象,就只有佛陀了。

   正确皈依,是为求出离轮回而非求财消灾

   回到刚刚的例子,为何佛教徒反而会祈求世间天神或财神?最主要是当他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一时觉得三宝好像不够有用,能够马上赐与眼前利益的才有用,因此想去皈依世间天神。这心态来自两个原因:第一是「没有正确皈依」,第二是「没有做到皈依」。

   因为缺乏对「因果」的深切认识,就无法建立起对于佛法的确信,在确信和准则都很脆弱的基础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会顿失所依,错乱了方向,只好向外求,因此就会出现祈请世间神明的行为。

   因此这里强调,对一般人来说,正确了知「因果」与「皈依」意义重大。否则像我小时候,曾有藏人问我说:「是不是皈依后,就不可以看病或接受治疗了?」这就是误解「皈依」了,「皈依」并不代表不吃药或不再依靠其他医生或人。我记得当时还挺年幼,我就回说:「医生也是佛陀事业的化身,因此可以去看医生、吃药的。」

   「皈依」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救怙者

   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皈依」,或其实误解了「皈依」,很多人对「皈依」的感觉就是:我自己比较没有力量,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因此需要去皈依一个有力量的、可以救助我的对象。其实这并不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藏文中「皈依」是「加卓」,有两种意思,「加」的确是指「救怙」,但「卓」就有「去达到、成就」的意思,这层皈依意思,是「我也要成就能救护他人的果位」。

   如何成就能救护别人的果位?就是要成就佛的果位,像佛陀一样,当他真正达到能远离轮回边、也远离涅槃边的佛陀果位时,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皈依处、成为众生的救护者。

   「皈依」的真正意思,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救怙者,不然我们总是误解,总觉得他方总是很有力量,因此祈求某个佛菩萨或天神来救怙我,这不是真正皈依的意思。

   真正的皈依,是让自己成为有力量的救怙者,让自己证得没有痛苦的佛果,与有力量的救怙者合而为一,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所以要对皈依有正确认识,因此现在听到「我要皈依佛、法、僧」时,要记得不只是皈依外在的佛法僧;深一层的,是你自己要能够救怙自己,要成为佛法僧!就像佛经中说,没有比自己救怙自己来得更重要、更殊胜的了。但这样是否代表没有外在依止的对象?并不是的,我们还是需要佛法僧三宝和善知识。

   成为自己的内在上师,同时完成内外皈依

   这里有个重点,也是我的一个想法,就是有很大部分的佛弟子或修行人,都会谈着「皈依」,然后就一股脑地,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三宝和上师。

   我们嘴上会说:「一切都托付上师您啊,我的今生、来世,都交给上师了!」如果是发自真心地说,那是很好,但有些时候,看起来还真的不太像,因为他们虽然口中说个不停,但仍为所欲为,做着自己想做而不是上师指示的事情。

   上师这时该怎么办呢?只能说尽量给予加持眷顾了。如此一来,好像弟子落不落入恶道,都要上师去承担、去负全责;但其实会不会落入恶道,还是要靠弟子自己,不是吗?若弟子继续随心所欲去造恶业,上师再怎么加持,也是无效的。

   因此皈依有「外」与「内」的皈依,两者并重,且需两者合一,并不能只推到外在皈依处,最主要还是内在皈依处、要止恶行善。

   因此我们之前谈到「依止善知识」时,…

《《大手印了义炬》第四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