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2012.08.22

  ——客堂开示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首先你看我们佛教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一旦出家穿上这个衣服,对这个社会来说就是代表三宝,我们的形象就会直接影响到佛,会影响整体佛教,对不对?连这个社会上一个人假冒的出家人,他穿上这个衣服,都对整个佛教的影响那么大。那你可以知道。如果我们真的穿上去,你别说为佛争光了,首先不能给佛丢脸,这是一个很主要的,对不对?说争光还不一定谈的上,首先他的底线就是不给佛丢脸。那所以呢谁要出家,那我们肯定要好好地把好这个关。

  主要是一个内心的责任,你升起了这个责任感,你愿意就是说为佛的这个事业而献身,出家是一种献身的,鲁迅的笔下的出家人就是一批牺牲的人群,他是有思想,有作为的,甚至有很崇高的这个理想的,有坚定的意志的,所以这群人也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主要就是表现在儒释道上,现在佛教又承担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任,所以出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是自我已经净化了,或者是用三宝来自我净化,同时又把自己奉献给三宝的,造福人类的这样一个事情。所以出家也是值得全社会尊重的。

  所以出家人也称为叫宝,在人群之中他叫宝,众中尊,在一切生命当中他是最尊贵的,这样一种人,所以能够找到那个感觉了,那就可以了,那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了。你看刚才她表妹在说一样,她很了解她姐姐,她姐姐也是一个有志向、有思想,有追求的一个人,对事物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做事也是一丝不苟的一个人,这样的有思想的,有毅力的,能够自我要求就是非常高的人,那她要进入佛门的话,那是可以的。并不是说社会上什么人都可以出家。出家都是自己深思熟虑,然后自己的各方面内外的品质要跟的上才行。

  我们还在自我要求,对不对?虽然出家了,但是现在你不是说,马上就可以去弘扬佛法了,还不是这样的,那要在这边慢慢地师父还要调教调教,通过做事情再调教,能进一步的跟师父相应,跟历代祖师相应,最后与佛性相应,那好了。跟佛性相应了你就可以弘法,度众生了。你就能担当众生的这种业了,众生业是很重的,一个人的重业压到身上,都会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身心出家得圆满

  (弟子:师父,我有个问题,比如说有很多人说他显的是在家相,但是心已经出家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心出家与外相出家这个有差别吗?)这个出家是这样的,有心出家,有身出家,有身心都出家的,有的人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有的是心出家,身没有出家。作为皈依三宝的,作为好好学佛了,明白了佛对我们的这个,来救苦救难的这个意义,明白我们是在轮回的状态,我们属于三界苦宅,我们要脱离轮回,跳出三界,你这个心念已经升起来了,那你的心也开始和佛相应了,你开始配合佛了,我皈依三宝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了生脱死,所以真正的生起了要了生脱死,要超出三界的心了,那你就说是心已经开始出离了,出离束缚了,学佛学到这样子也是不容易的。

  就是说你做为一个居士,这个才是一个准居士,你比如说皈依是准佛教徒了,但是你修为到了什么程度,你的心态上已经领悟到什么样,这是各人不同的。但一个人能达到知道佛陀的意义,我们皈依三宝,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你已经很明确的自己也升起了这种心,这个就叫心已经也家。这个高度甚至也不低的,学佛已经学到点子上了。

  如果还没有升起这心呢,这还是介于佛教徒和香客之间,虽然皈依是皈依,是佛教徒了。但是他的真正的内心的觉悟还没有找到,还没有达到那高度。所以这个学佛能够达到我自认为心已经出家,那要靠一靠,有没有符合这个标准,而且如果他是认为我心已经出家了,觉得很高贵了,有点自豪感的时候。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说,他真正的对出家人有没有升起恭敬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如果他自认为我是心出家了,但是很傲慢,甚至还都藐视出家人,那说明他没有升起真正的出离心,因为如果他的出离心是那么高贵的,那么让他这么自豪的话,那出家人要令那么多的人具有学佛的因缘,令那么多人都升起出离心,那出家这个职业是很高贵的。那应该很尊重很尊重,甚至自己也会羡慕,我哪一天做专业的出家人,我不但自己生起出离心,我也要令所有跟我有缘的人都生起出离心,他也会有向往这种出家的状态。

  但是呢还由于种种的条件不具备,所以他内心里还是有一种遗憾,我身可以在家的,但是我的心还是出家的心,这还是带着一种遗憾的,那说明他的人生还不能圆满。

  大成就者殊胜相

  (弟子:好像密宗里面有很多上师他们并没有出家啊,但是他们也是很有成就的,他们显的就是说在家相),这个是一种误解,他虽然表面看是在家相,但是他在佛法里他是属于出家人,他属于出家人。他是属于他修法修到那个层次了,他就是完全的显现这一种方便,方便身,那个不一样的,他其实他身上有小乘的功德,有大乘的功德,主要他的标志是金刚乘,金刚乘是真俗不二的,他以在家的形式也是全身心的。

  你就看这种人好了,真正的这种人他是整个身心,所有跟他有缘的,包括他老婆,他儿子,他女儿,全部是跟着他一起弘扬佛法的,没有第二个事情的,所以能够做他老婆、能做他儿子、女儿那是不容易的,真正的这种也是在人间里也是很希有的,很少有这种功德。真正的已经修到了完全已经真俗不二了,二谛融通了,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这个时代应当以在家身度人就显在家身,其实他不是在家人,这种叫瑜伽士。瑜伽就是与佛已经相应了,瑜伽是相应的意思,已经与佛、与真理相应了。他的身口意完全都是真理化了,哪怕他生小孩,也生的是佛菩萨,你看好了,这种人生出的小孩,男的是活佛,女的是空行,不一样的。

  那以前那个顿珠法王,他摄受空行,生了八个儿子,八个儿子是八大菩萨的化身,那你想对佛教的贡献那还了得啊,对不对?那不得了的,一个时代都因为他们改变掉,那还了得,那我讲的这是正宗的,不是冒充的,不是以这个名义去骗人。当然这世界是有正宗的,但是你只要听到一个正宗的都是得很大加持的,对不对?你看年龙活佛一样,年龙活佛就因为有佛母嘛,对不对?你看他圆寂的时候,功德力多大,人身体缩小,托出去火化的时候托在盘子里,一个人捧着就捧去了,你看,是不是?那功德力多大,你能说他这个是普通的人吗?不是的,你看他有家有妻子,但是佛教界里这个作为金刚乘,大家非常尊重他,他就是一位圣者,佛菩萨一样的,真实的在人间显现,这不一样的。

  所以所讲的这个情况不能跟社会上的一般的男女混为一谈,这是不一样的,这个比喻叫什么呢?在佛教界里比喻说,像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的,希有,不是谁都能这样的。所以这个像五明佛学院法王如意宝,在上课的时候,我都亲自听他有讲过这个问题,说他希有的,不是社会上人可以去学的,学不来的这个,不要说他学不来,济公你也不能学的,对不对?济公吃肉喝酒,你学济公那糟糕了,济公自己说你学我要下地狱的,你学他,他吃只死鸡进去能吐只活鸡出来,你吐只试试看,我们吐出来的是骨头,原来的肉也吐不出来的,对不对?只能大小便出来。

  历史上都有这样的人物,鸠摩罗大师也是的,为我们翻译了这么多经典,我们读的很多经典是鸠摩罗大师翻译的,鸠摩罗师大师好像有一千七、八百年,那个国家皇帝听说有这么个人才,派他手下大将带十万部队去迎请,先是文的请,礼节上带很厚重的礼去请,如果他国家不放,就打,抢也要抢来。大将吕光的带了十万部队浩浩荡荡的地从长安出发到现在新疆境内的丘孜,十万部队就浩浩荡荡的去请,结果那个国家怎么办?那国家小小的,哪里十万部队来,鸠摩罗师大师就跟皇帝说:不要紧,把我给他们,省得我们大家带来危害。这皇帝也非常非常不舍,没办法只好割爱了。

  但是走到半路好了,中国皇帝因为这个时候朝中内虚,然后其他一个大臣却带兵起义,把他给推翻了,这就是后秦,姚秦。吕光在半路听到皇帝已经被人杀了,这怎么回去?已经改朝换代了,结果就攻下凉州城,然后自己称凉州王,也自立为王了。把鸠摩罗师就押在他那里,因为他又不信仰佛教,又不尊重鸠摩罗师大师,他是个将军只是执行任务来的,所以把鸠摩罗师关在他的这边,然后鸠摩罗师大师就是等于是没有人来尊重他,皇帝尊重他,派他们来抢,他们又不尊重,甚至好几次都差点被杀,因为将军生气,认为就为了你,我们国家都灭掉了。

  后来一位皇帝信佛,才带着鸠摩罗师大师回到长安,当时中国人想为了这么个人前朝都灭掉,现在皇帝又迎请,这到底什么样一个人?哇,那人还了得,对不对?大街空巷啊,这个城市的几十万人都夹道来看啊,到底这个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皇帝也是出城去迎接,然后专门给他造一个寺庙,再觉得这个师父翻译经典也好,讲经说法也好,他正好在这十几年把我们汉语给学会了。所以他讲经说法大家是非常的欢喜听。所以皇帝觉得:人间真的会有这样的人。

  你说鸠摩罗师大师还了得,小的时候七岁跟他妈妈去庙里去敬香,他妈妈在前面烧香,他没事在玩,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在前面玩,他怎么玩知道吗?我们小朋友是玩车玩什么,他是玩什么?他玩大香炉,他一下把大香炉给举起来,别人吓坏了,这么小的小孩怎么能把一个几百斤重的香炉举起来,吓坏了大家:别把这小孩给砸了。大家这么一怕一惊,这小孩把香炉放下来了,结果再举举不动了。

  这就是叫万法唯心造,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又不知道,他觉得他一举举起来了,结果大家一害怕,一惊讶,他再举举不起来了,他这个非常奇妙的…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