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熄灭之时▪P7

  ..续本文上一页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不讨论宗教而谈论心。这样,我们便能互相了解。”

   2.当你禅修时,无论用什么方法,使它和呼吸发生关系;因为那是我们正在开展的全部技巧的基础。

  3.捕捉心就像捕捉鳗鱼一样。如果你只是跳入泥泞中而试着去抓住它们,他们将会到处滑溜。你必须找某样它们喜欢的东西——就好像人们拿了饵,将它放进一个大的陶裂粗口缸,然后将缸埋入泥泞中一样。不多时,鳗鱼会自动前来游进缸里以饵为食,之后,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将手伸进这缸口,而那便是你要的了:你获得了你的鳗鱼!

   心也是一样。你必须找心所喜爱的某样东西;因此,尽可能地使呼吸舒适,到达它感觉全身通体适意的境地。心,喜爱舒适;因而它会自动自发,于是便容易去抓住它了。

  4.你必须在一切时中知晓这呼吸,而后快乐就会是你的;人界、天界以及涅槃全都在呼吸这里。如果你因其他的事物而失了神,快乐将从你的指间溜去;因此你必须练习如何在一切时中观察这出入息。注意它是如何进展的——别任它自行其事。当你了知它的生活方式时——行、住、坐、每件事——你便能从中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身体将会轻快,心舒适自在;一切时中都快乐!

  5.你知道吧!这呼吸能一路带你到涅槃!

   6.第一步是单纯地看着呼吸本然的样子;你无须理会它太多。只是随着入息想“哺”,随着出息想“哆”;“哺”入”哆”出。别强制呼吸,或迫使心进入恍惚之境;只是小心谨慎地保持心与每个呼吸在那儿的状态。

   7.你如何利用你的观察力去熟悉呼吸?问问你自己:你知这呼吸吗?呼吸在那里吗?如果你无法见到这呼吸是否真实地存在,进一步地去看!直到它清楚地在那儿;它并没有那么神秘,它一直都是真实的,就在那儿。重要的事是,对于真实,是否“你是”,如果你是,便全然不要放弃;对它来说就只是那样。在你正做的什么当中,单纯地保持实在、真实,你的禅修便会进步;它将逐渐变得更强壮,而这颗心将变得安静、平稳。只要清楚你正在做什么,不要有任何的怀疑;如果你连自己的呼吸也会怀疑,那便没法子了:你将会怀疑每一件事!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不能确信它。因此,在你所作所为上,要正直、坦白且真实!因为你的真实与否,决定最后的结果。

   8.一旦心和呼吸同住了,你便不须在心中重复“哺哆”。就好像呼叫你的水牛,一旦它来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喊她的名字呢?

  9.让心和呼吸成一且同,勿使它们成为二。

   10.别在泥泞中立柱子。你见过立于泥泞中的柱子吗?它前后摇摆,完全不能站得牢固。无论你做什么,坚定且专一,正如你专注呼吸时一样:使心与它合一;像柱子牢靠地立于坚硬的磐石上一般。

   11.紧抓呼吸,就好像红蚂蚁咬你一样:纵使你拉它的身体使他和头分开,这头还是会继续咬着而不放下。紧抓不放,意味与它不分离,跟随它且确定你不想离开它。你不需要逼迫或强制或控制它;不管它像什么,只是保持看守着它。

  12.达到那个程度,以使你真正地“了知”这呼吸,而不只是你单纯地觉察到它。

   13.当书上说到,专注感觉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时,它意味了去专注早已在身体那儿的无论什么感觉。

   14.呼吸能充当心的休息处,或是能作为活动的心所观想的对象。当这颗心不愿意安顿下来且静止之时,那表示它想动;因此,我们给它工作做。我们使它细察这身体,并且观想感觉在不同的部位,去看它们是如何地与出入息有关;去看在哪里能量平稳地流动,而在哪一点上它被阻碍了。但要确定你的心并没有游走到身体之外;保持它在里面绕着环行而别让它停歇,直到倦累才止。一旦它累了,你可以找一个地方让它休息;无须你对它强制,它将停留在那儿。

   15.有位随阿姜放修习禅坐的比丘尼,打从孩提时身体便很差,经常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阿姜放告诉她:“每天清晨当你醒时,坐下来禅坐给你自己一个身体检查,看看哪里有疼痛?然后用你的呼吸来治疗它们;重的痛将会变轻,轻的痛将会消失。但无论它们有没有消失,别因之而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管发生什么,继续检查这身体,处理好呼吸,因为重点是你正训练你的正念与身体同处,直到它强得足以超越疼痛的地步。

  16.当呼吸充满身体时,就像水注满一只缸到达了边缘;即使你想试着灌进更多,那已是它所能容下的极限了。那样就正好,除此无他了。

  17.禅坐需要极喜——在身、心上有充满的一种感觉——好像它的润滑油;否则它会太干。

  18.当你打坐时,你必须阶段性地放下。就像他们进入外太空时一样:在太空舱能登陆月球之前,它必须逐一地放下火箭推进器。

  19.当这颗心确实在正当位置时,你可以放掉呼吸而它并不会到处徘徊漫游。那就像灌水泥一般:如果这水泥还没凝固,你不能移动夹板模型;但是一旦凝固了,它便会固定在那儿而全然不需任何的模子了。

   20.扩展呼吸直到身心都非常轻,以至全然没有身体的感觉——只有觉醒自身。心,将会澄净得如透明的清水;你可以望进水中看你自己的脸。你将能够看见,在你的心里,什么正在发生。

   21.当这呼吸充满且静止时,你放下它。而后你细想身体里其他的每一个元素——火、水和地——逐一地。当它们全都清清楚楚时你将它们放在一起,也就是平衡它们,致使这身体不会太热、太冷、太重、太轻:各方面都恰到好处。这时,你放下那,与空元素同住——一种空的感觉。当你精熟于与空同住时,看看在说着“空”的是什么;这是你开始去看觉醒自身——识元素——的时候。像这样,一旦心变成了一,你便可以放掉这个单一,并看看放弃的是什么。

   在你能这样做之后,你修练进行各种阶段的进和出,直到你精熟于它;而当你做它之时,你能注意到心的各种形态。那就是智慧将开始出现的时候了。

  22.在观想你自己时,六大必然会先到。你将它们分开,又将它们放回一起,就好像你在练习你的ABC并如何将它们变成字时一样;不多久,你便能造出你想要的任何一个字来了。

   23.花时间去确定这个基础是坚固的;一旦它是坚固的,那么不管你想盖多少层楼在上面,它们将很快地建上去且居于正当的位置。

  24.如果你说那是容易的,的确,那是容易;如果你说那是困难的,那是困难。完全取决于你!

   25.教本上说,呼吸禅修对任何人都是好的,但那并不真的如此;除非你非常小心、细心,你才可以从专注呼吸中得到成果。

   26.有人问阿姜李:“你为何教导人们看呼吸呢?有什么好看的呢?就只有进和出而已。仅是看着那,他们如何去得到智慧呢?”他回答:“如果那就是他们看到的全部,那就是他们将得到的全部了。”这是来自不知道如何去看的一个问题。

  27.有智慧之人可以完全捕捉到每样东西并将它拿去好好利用。

  

  

  幻像和征兆

   1.通常,如果任何一位阿姜放的学生在打坐中看到他们自己身体的幻像,他会要他们在幻像中将之分解成四大——地、水、火、风——或分成三十二个基本部分,然后放火燃烧,直到成灰而空无一物。如果相同的幻像重现,他会请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再次处理,直到他们精敏于中。

   他的学生,一位比丘尼,每天都练习这种禅修,但只要她一分解身体成三十二个部分而准备放火燃烧之时,她身体的另一个形像就会紧接着第一个出现;只要她一准备好将第二个燃烧成灰之时,另一个又会接着出现,而后,另一个又另一个。当她看着它们,她对这继续不断的想像感到厌倦了;但当她对阿姜放提起这个时,他告诉她:“这样做的整个目的就是要去变成厌倦,但并不是要厌倦于做。”

  2.对于处理一个人自己身体的形像,阿姜放教导的另一种方法是,去专注身体在子宫里的第一个星期看起来像什么,第二个星期、第三个星期……,乃至出生;然后,接着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一年、第二年:……,直到老年,死亡。

   一位妇女尝试这个方法,但对她来说这似乎太慢了,于是她代之以五和十年,间隔地来集中注意。当阿姜放知道了究竟之后,他告诉她说:“你跳过所有重要的部份了!”而后,作出一套新的规则:“想到你的头,然后一次拔出一根头发放在你的手掌上;看看你能拔出多少,然后一次植回一根。如果还没有完成,别离开你的禅坐,直到完成为止;如果你想一束束地拔,可以,但必须一次一根地植回去。如果你希望从中得到任何的好处,你必须如此这般地仔细去做。”

   3.阿姜放的一位学生问他:“为什么我从定中进入而得到的直观只是那么短暂的一闪而现,无法让我捕捉到完整的轮廓呢?”他回答:“当人们放一张唱片到唱机上时,如果你要听整个的故事叙述的话,这唱针必须不断地保持接触。如果你不继续让它接触,你如何能指望知道任何事呢?”

   4.有位学生正随阿姜放禅坐时,看到一个死人的影像在她的定中要求从她的修行里分得一些功德。这使她害怕,于是便告诉阿姜放:“师父!有一个鬼在我的面前。”

   “那不是鬼,”他回答:”那是一个人!”

   “不,那真的是一个鬼!”她坚持。

   “如果那是一个鬼的话,”他说:“那么你也是一个鬼!如果你将它看作是一个人,那么,你也可说是一个人了。”

   之后,他告诉她,如果再看到像那样的任何东西,去扩展慈悲之念吧!那么这影像就会离去;于是,从那时起,只要一看到死人的影像出现在她的禅修中,她立刻就要那样做。当阿姜放发现到这时,他教导她:”等一下,别那么匆忙地去摆脱他们。首先,看看他们正处在什么状态,然后问…

《熄灭之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