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到威胁时,若能解救众生的苦难就叫无畏施,使其没有恐怖,如提醒人们离开险地,戒杀放生,解除仇怨,修桥补路,消除障碍等。

  

  [经文]“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总结称名避免七难。佛对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巍巍如是。巍巍形容高广,显示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就象高山一样坚固不动,这样伟大而不虚。我们一定要坚信!

  下面讲“除三毒”。为什么众生会有七难呢?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内心的贪瞋痴三毒。能消灭内心的贪、瞋、痴,就可免除七难。此处的贪,主要指贪欲、爱欲。

  

  [经文]“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此言除贪毒。欲心重则是最大的惑业,生死流转的根本,由此障碍智慧,使你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故真实学佛的人首先要断绝贪欲,贪欲中尤其是淫欲。如何断法?就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以圣号来对治染心,使内心保持清净,去除染污之心。另外,佛法的修证离不开修“止观”。相应的对治包括:贪欲心重者修不净观,瞋心重者修慈悲观,愚痴重者修因缘观,慢心重者修界差别观,散乱心重者修数息观。不净观,即观察此身体青淤脓烂等各种不净相,从死尸观察到骷髅白骨,修行成就了,那欲心自然就可断除。

  

  [经文]“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此言除瞋毒。瞋以暴恶为性,能生大苦,表现于行动就是骂人、打人,甚至杀人。瞋有三种:因被人毁谤或咒骂而生的瞋心,叫顺理瞋;无缘无故地发起瞋心,是独头无明作怪,此名非理瞋;两人讨论问题,争输赢而生起的瞋心叫争论瞋或叫是非瞋。总的来说,凡因瞋心,出恶口骂人甚至打人引起不合,影响家庭、集体的团结,就造了恶业。忿恨心最易造口业。即使你念佛念得很好,瞋心不改,随时都怨恨人,临终时都不改除,那是很危险的,这说明你没有做到真实的平等、没有发起真实的慈悲,后世容易堕入毒蛇毒虫等类。能虔诚地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使内心清凉,就可以消除瞋心。

  

  [经文]“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此言除痴毒。愚痴就是不信因果,不信佛法,毁谤三宝,不明中道实义,邪见炽盛。愚痴在佛教经典中又叫无明。什么叫无明?即不明真理,此有二种:(一)迷于因果道理叫业果愚;(二)不知出世解脱,只知留恋世间叫真实义愚。有些人信佛,还疑因果,心想是否真有佛菩萨、真有神通、真有净土?因此,慧根浅的,从道理方面不能深入了解,若能诚恳坚定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开智慧。

  

  [经文]“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这是小结。佛对无尽意菩萨讲:观世音菩萨有如此大的威神力,对于众生是一味地饶益,利益众生而从不舍弃,寻声救苦,免除众生的七难,消灭三毒,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注意!佛法讲修心,“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有人说,我念一阵菩萨,念一阵佛,没有得到感应,怎么没有见到什么呢?这主要是观察你的内心是否清净,内心清净自然有感应。观世音菩萨就如天上的月亮,光明可照全球,水波平静时月影就现,水波不静,月影就不现。内心也一样,内心清净了,清净心就与佛菩萨的心相应。有偈言: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众生垢心净,菩萨影现中。

  这首偈内容很好,你能够心净就会与菩萨相应,也可以见到菩萨或得到菩萨的感应,这是决定无疑的真理。此时佛告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以此坚定无尽意菩萨乃至佛弟子们的心念。所以要恭敬、诚恳、坚定地持诵、礼拜观世音菩萨。

  下面是讲“满二求”。满二求就是没有子女的人,要想求男或求女,只要是礼拜、祈求、供养观世音菩萨,就都能满他的愿,故称为“满二求”。

  

  [经文]“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这一段说观世音菩萨能满足人们求男求女的愿望,主要是针对没有子女的人讲的。在一般世俗上讲,就须有后代,子孙相传,如孔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世音菩萨随类现身,满足众生的所有希望,没有男女子嗣的都可以诚心祈求。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应化像中就有“送子观音”(有的称为“送子娘娘”)、白衣观音(也称为“白衣大士”)。念白衣大士神咒不但可以消除灾难,还可满足二求。此类感应事例很多。

  关于子女问题,依佛教观察,由于业报不同,就有好的儿女,有不好的儿女。一般说,好儿女就是还债的,恶儿女就是讨债的。世间上好儿女少,尤其是现在,恶儿女很普遍,这都是业报问题。世俗上有些人说:有儿有女是冤家,无儿无女是菩萨。出家人就没有这些累赘。但是作为在家佛教徒也须有后代,以后代来承宗继祖、延续佛脉。如果你想续后代呢,诚恳祈求观世音菩萨、祈求三宝,愿望就能实现!

  中国宋朝有个宰相叫文彦博,一出生就很不凡。他小时候,父母拿桔子给他吃,他只要小的不要大的,把大的给哥哥吃,懂得谦让,长大后做官任宰相。他很信佛。他求男求女,希望三宝加被他的子孙后代能够繁衍、人丁兴旺,并且都信仰三宝,这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诚恳恭敬、供养、礼拜,希望有福德智慧之男、端正相好之女,才能实现。

  如何才有福德智慧呢?那就必须能够做到止恶行善,戒杀放生。止恶行善以“五戒十善”为标准,首先能够戒杀放生,做到戒杀放生就一定有福德,受人天恭敬。智慧,一般说是要多读书,佛教说要多闻经典,多读佛书,遇到善知识讲法要多听,这些都是熏习,这样就会播下智慧的种子,机缘成熟了就会结果。有福德有智慧才是一个纯粹的人、有人格的人,也才算是一个标准的三宝弟子。福德智慧之男与端正相好之女,一定顺父母的心,一定是孝顺儿孙。你能真诚学佛,广修功德,就会结此缘。

  “宿植德本,众人爱敬”。这句是说,这些男女在宿世中都种植得有道德的根本,所以今生今世就会受到众人的爱敬。

  

  [经文]“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这是重复总结,称赞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佛以殷勤赞叹来坚定弟子们的信仰,使众生能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并肯定地说“其福不唐捐”。不唐捐就是不会白白地抛弃,念一声观世音菩萨不落虚空,礼拜一次观世音菩萨不落虚空,发一次愿不落虚空,故说福不唐捐。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一句言三界九有的众生都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上面佛讲了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和威力,下面是更进一步的赞叹和肯定。

  

   [经文]“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诸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佛对弟子们诵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与礼拜供养无量诸菩萨的功德进行了权巧的比较。佛问无尽意菩萨:假若有人能持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同时对这些菩萨尽形寿受持供养,就是从生至死一辈子都在供养,包括用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资粮位和加行位菩萨须要饮食、衣服、卧具等;在中国汉地,多为供养“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称为“十供养”),供养的东西多而且供养的菩萨也多,又是一生都在供养,你说这功德大不大呀?无尽意说:佛呀,这确实很大!佛又说:你能持诵、供养观世音菩萨哪怕一时,只要虔诚恭敬地礼拜、受持、供养,与你用一辈子的的功夫,不停拿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这功德是同样的多、同样的大。这二人福德平等无异,没有任何差别。

  我在这儿插几句。

  无始以来分三劫:庄严劫、贤劫、星宿劫,现在是贤劫时期。庄严劫有一千佛,贤劫一千佛,星宿劫一千佛,每一劫有一千佛出世。一佛出世转*轮就有无数菩萨做眷属,所以菩萨数量是很多很多的,不可称计,不可思议!菩萨有资粮位的、加行位的、通达位的和修习位的。佛在世说法时,足迹遍布恒河流域。恒河是印度一条河名,恒河在印度就像黄河在中国,无人不晓,发源于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长二千多公里,河面很宽,河水很深,清澈见底。河底有金沙和黄沙,可以淘金的叫金沙,一般的沙称黄沙。佛在世时,经常到恒河边散步,弟子们也常跟随他到恒河边散步听法。佛就常以恒河沙来比喻巨大的数量,如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的众生、恒河沙的佛、恒河沙数的菩萨、恒河沙的功德等等,以此代表很多很多不可计度的数量。这里的六十二亿恒河沙,就是形容菩萨数量无法计度。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这又是佛的总结。因为观世音菩萨在过去修行的过程中,在宝藏佛时是太子身,曾经发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愿力很大,悲心很切,故威力也大。在菩萨中是很殊胜的,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要诚恳,要受持供养、恭敬礼拜。

  下面讲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相,因机施教的方法不同,其表现的形相也不同,这也体现了观世音菩萨无限的悲心与威力。

  

  [经文]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