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业三福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本的经书,可见得那个时候得到一部经书,如获至宝啊!不像现在得来这么容易,那时求学非常地辛苦,这是提供同修们作个参考。

  不是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老师,你对他讲的东西是半信半疑,你不能接受。所以最仰慕的老师,他给我们讲的,我们百分之百的信任,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这是方老师引我入佛门。我入佛门,缘分实在讲是非常非常地殊胜,在大概一个多月的时候,认识了章嘉大师,以后在经典上,遇到些困难问题,都是他老人家指导我。那个时候章嘉大师住青田街八号,我是每一个星期天一定要到他那里去,他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跟他三年,我的佛学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所以师道完全在一个敬字,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去求学,要去求啊!去求道。

  老师选择学生用什么标准呢?就是真诚恭敬。就这一个标准。没有真诚恭敬;实在说我那时候希望亲近方东美先生,自己的愿望只是希望他容许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他的课程,我的愿望只是如此啊!没有想到他召见我。谈话之后,他是在他家里召见,他家住牯岭街,台大的宿舍;在他家里谈话之后,他就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你想到学校去听课,你会一无所得。”这几句话是凉水浇头,我想到学校听他的课,没指望了。我当时听他老人家这几句话,心里非常难过,他也看出来了;最后他非常慈悲,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一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小时课。”所以我跟方先生学哲学,是每一个星期天,在他家里客厅小圆桌上,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我们课是这样上的;这是我没有想像到的,也不敢想像的。以后跟章嘉大师三年,也是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在他住所里教导,这个因缘非常之特殊。当时我不明了,以后我才知道,所以我对老师一生感激,念念不忘。

  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里去?假如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我会认识很多同学,也会认识很多教授,会听到许许多多的学术,这是必然的。好不好呢?不好。什么不好呢?我们的清净心被污染,我们的思想见解被污染。我学哲学的时候,我是有这个愿望、兴趣,但我没有学过,没有读过哲学的书,也没有听过哲学的课,所以方先生看我是一张白纸,没有被染污过的。一个真正好老师想找一个学生,就是找一张白纸,一切没有受染,这是宝贝,所以要亲自教导,不可以到学校,到学校怕被污染。这一种苦心,我们知道之后,才深深感谢他。

  假如当时他问我:“你看了些什么哲学书籍?”

  我说:“我看了很多很多。”

  “有没有听到课程,听演讲?”

  “我听了很多。”

  那方老师顶多点点头:“好吧!哪一天你到学校来旁听。”这就如此而已。

  为什么呢?被污染之后,很难教,先入为主,你有成见;你把你那些错误的见解再把他洗干净,很不容易。所以真正好老师希望教一个真正发心喜欢学,又没有学过的人,这是他选择的对象。

  拜老师,真诚恭敬啊!在过去,我六、七岁的时候,大约六十年前,我的父亲送我到私塾里面去念书(我大概念了四个月的私塾)。这个私塾是在一家祠堂里面,祠堂的大殿供奉着孔老夫子的神位,我们先要向孔老夫子的神位行大礼,三跪九叩首(清朝时候的礼节)。拜完了孔夫子神位之后,请老师上座,我的父亲带上礼物,他在前面,我在他的后面,要跟老师行大礼,也是三跪九叩首。那个老师没有说“一拜”,不说的,他就坐在那里就收了,接受了。诸位要晓得,这个大礼是父母把他的小孩付托给老师,老师如果不认真地来管教,怎么对得起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对老师这样地恭敬。

  那么我们看看现在的教育,没有了。从前我们小孩顽皮,喜欢闹事,被老师处分,罚跪、打手心,手心都打肿。回家之后父母看到了,今天被老师教训,父母明天备一份厚礼,到学校去谢谢老师。现在我听说学生要是被老师打了,学生第二天到警察局去告状,你说这个跟从前完全相反了。所以从前做老师不敢不认真地管教,那真的对不起家长;现在家长是小孩受了委屈,要告老师,老师怎么敢教学生!这个父母要负责任,叫老师不敢认真地教学。我们从前因为看到父母第二天还要给老师送礼,还去道谢,所以以后在学校被老师处罚了,回家不动声色,绝对不说。为什么?说了,第二天父母还要破财,还要去给老师道谢。

  这是说到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从前一个小孩,从小就是父母跟老师双方面配合,把这个人教成了,所以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要配合,密切地合作。父母对于儿女虽然恩德很大,自己总不好意思叫着儿子女儿:“我对你恩德很大,你要孝顺我。”这个话说不出口,这个很难讲的。要谁来说呢?要老师来说。老师要劝学生,叫学生尽孝,叫学生懂得什么叫“孝”,什么叫“悌”,懂得事亲,懂得侍奉兄弟姊妹,教这个。同样地,老师教学生也不好意思叫学生:“学生,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敬我。”这也说不出口。这要谁来教呢?要父母教。父母教儿女要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要孝顺父母,两个互相教,这才能成功。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都在教育。所以《学记》里面就说得很明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政治设施什么最重要呢?不是经济,教育最重要。我们今天台湾的社会非常不安定,大家都看到,毛病出在哪里呢?出在教育。教育彻底失败了,所以虽富,富而不乐,你说这个多冤枉。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家的,我在临济寺出家。五九年临济寺那个地方还是郊外,巴士只有一路——十七路。到达圆山动物园,一个小时一班,人很稀少;临济寺外面树木很多,很空旷,我们每天早晨起来在寺庙门前扫树叶。有一天我在扫地的时候,有四个学生,到临济寺散步,举止很不文雅,我就非常感叹:“哎!可惜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被他们听到了,他们转过头来就质问我,他告诉我,他们是台大法学院,好像是三、四年级的学生。

  他说:“你怎么可以说我们没有受过教育?”

  我一听说台大的学生,我也就很有兴趣了。我说:“好吧,那我就向你请教了。”

  “什么叫做教?什么叫做育?什么叫做教育?我这三个问题,你说给我听听。”

  结果四个人没有一个能说得圆满,都说不出来。那个时候学生跟现在不一样,他很明理,一被我问倒之后,这个傲慢态度就没有了,心地也就转到很谦虚,转过头来向我请教,他来问我:“什么叫教育?”

  我就告诉他:“你们不但高等教育没有受过,连小学教育都不懂啊!”他愈听愈惊奇,怎么小学教育我都不懂呢?

  我说:“什么叫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教洒扫应对。”

  我说:“你学过没有?不但这个你没学过,你连饭都不会吃啊!”

  他愈听愈奇怪,这饭怎么不会吃呢?

  我说:“我做四个菜,这四个菜怎么摆法,你晓不晓得?你有没有学过?不是随便摆的。”

  “我们中国这一桌菜出来的时候,按照阴阳五行来摆的,这不能随便摆,你摆错了,一看到,没有受过教育,外行;你去念《礼记》、《月令》、《曲礼》,就晓得啊!”

  “你学过没有?那是小学教育啊!”

  所以小学教育,是生活教育。教育我们人与人的关系、父子什么关系、兄弟什么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够把人做好,晓得我是什么身分,我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我应该行什么样的礼节,这是教育。

  那么今天我们的教育,这些舍弃掉了,伦理没有了、道德没有了!教育就是伦理、道德;有伦理道德为基础,这个福报才是真实的。那个时候,你想我们这经济发达,我们人人真是享福啊!台湾是这一个地球上的天堂,是这个地球上的极乐世界。为什么?我们这样的富有,我们的富有世界第一;这是很多年我就看到了,我说过,我说我们的富有决定超过日本,当时有很多人不相信,今天确实我们超过日本了。但是为什么我们社会这么乱?为什么我们日子过得这么苦?精神生活为什么这么紧张?没有安全感?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没有从基础上来作起。即使我们今天再恢复伦理道德的教育,诸位要晓得,要收到成效至少要二、三十年之后,不是一朝一夕能收到效果的。可是快速能收到效果的,唯有大乘佛法的教育。

  在中国古时候,老师跟父母看得是一样重,诸位如果是读《礼记》,读古礼你就晓得,父母过世,守孝是三年,居丧三年。那么老师过世呢?心丧三年,就是没有形式,不要穿孝服。这是学生对老师和对父母没有两样。那么还有一个显著的,就是称名。古时候只有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可以叫他的名;成年以后了,如果再称名,那是对他很不恭敬,对他很不礼貌,尤其是连姓带名称,那更没有这个道理,那是侮辱到了极处啦!

  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戴帽子,戴帽子表示大人,不是小孩了,你见到他要尊重,不能称他的名。女子十六岁行笄礼,就是梳头了,她成年了。这一天,她的长辈、同辈、兄弟姊妹要送她一个“字”,名“字”,从这一天起大家都称她这个“字”,不再称名了。那“名”以后谁称呢?只有父母。父母一生称你名;第二人就是老师,老师一生称你“名”,除这两个人之外,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你的家亲眷属统统都称你“字”;祖父母因为隔一代,他对你要尊敬。长幼有序嘛!他要尊敬你。你在朝廷上作官,皇帝也称你“字”,不称你“名”。如果皇帝要是称你“名”,你就有罪了,那要判刑了,你这个官位就保不住了;如果皇帝是连姓带名一起称,那恐怕要杀头了,脑袋都保不住了。所以在称呼上,老师跟父母是相同,这是在古礼上很明显地能够看出,孝道跟师道是不能分的。我们今天孝道不谈了,所以师道也没有了;师道没有了,怎么可能成就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今天说老实话,几个人懂孝道?几个人懂师道?世法里面完全舍弃了,佛法里面现在也…

《净业三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