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与生活的关系

  “学佛与生活的关系”

  2005年6月19日,海空上师在河南云台山万善寺开示

  很多学佛的人,包括一些出家人在内,对学佛这一问题,都还在认识上、理念上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叫学佛?所谓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思想、行为和他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对佛的教导、教戒和他所指导的修行方法进行学习。用它来开发我们的智慧,觉悟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过着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把握自己的命运,明其自心,照见本性,达到究竟觉悟圆满的境界,这就是学佛。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智慧,让我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净其意,得大安乐自在。

  很多人,对学佛这个问题,在认识上、出发点上、立足点上,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理念。严格的说,很多学佛的人,他的动机还没摆端正。在学佛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按照佛的教戒,就是说佛所证到的,他所明白的道理告诉我们,并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去,断除我们的烦恼,解脱我们的痛苦,开发我们的智慧。

  学佛的人,首先要认识到,佛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现象,它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还告诉了我们执著和所受是痛苦,要摆脱执著和贪欲,才能得到真正的大安乐自在,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生起出离心,出离什么?就是要出离烦恼,要从烦恼当中解脱出来,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从迷惑当中解脱出来。

  佛教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要我们破除迷信,明心见性,不要被假象所蒙蔽。由于我们本身被现象和假象所蒙蔽,执著一些现象,所以就产生了贪欲、嗔恚,外劳其形,内伤其心,无时不在痛苦之中争扎。为了摆脱这些烦恼和痛苦,那么我们就要用佛所证到的道理和智慧,来开发我们自己本具的智慧。实际上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开发智慧的过程,就是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就是一个解脱烦恼和痛苦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握自己命运的过程,不受外界所影响,让我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了,人所做的一切都要得到果报,而我们现在所出现的一切,都是我们以前累生累劫所造的业力而产生的结果,这是任何人都帮不上忙的。佛教的道理告诉我们,人要自己救自己,不靠神仙皇帝,这是两千多年前,佛教真精神所提出来的。因此佛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要人们去明其自心,照见本性,要去证,要去悟,要去明白世间上的道理。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糊涂,不让现象牵着鼻子走,而是自己觉悟了,自己走自己的路,这就是佛教的真精神所在。

  学佛的人,对众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如果说,还有高低,那就不是佛法了。众生平等,众生的觉悟达到了究竟圆满的境界,都能够成佛。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没有提出,人人平等,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只有佛教提出来了,众生具有佛性。因为其它宗教还有一个主,还有一个神,还有一个上帝。我们佛教不提这样的口号。而主张众生皆有佛性,大家只要觉行圆满了,都能成佛。实际上佛本身就是智慧和觉悟的代言词。如果说还有高低之分,还有上下之分,那就不是佛教,而是外教了。这就是我们对佛法的认识,也是最起码的认识。

  我们要生起出离心,就是我们明白现在这些痛苦,这些渊源是我们自己造作的,是累生累劫的业力所致,所以学佛的人不能再造业。学佛中所讲的出离,主要是脱离永无终结的生死苦海,脱离相续轮回的理念,不是背着生死苦海的无明、贪欲,而去出离苦海。我们若带着贪心去出离苦海,能出离吗?关键是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如果背着执著和贪心去出离苦海,你是永远无法出离的。出离心是我们离烦恼和痛苦的愿望。

  我们要有一种积极的正念来对治邪念,用正念对治邪念,是清净觉照对治散乱的良方,是我们学佛人首先要具备的。现在,我们在学佛潮中,有一些不正常现象要给大家明确一下。

  第一、在佛化生活中的不正常现象。现在有不少学佛的人,也还有些出家人,所谓为了弘扬佛教,对我们的佛法采取了无原则的世俗佛化方式。也就是失去了佛法的真精神和灵魂的佛化方式。一味用现在我们所谓的知识学问,及所认识的一些理念去解释佛法。可以这样讲,如果你用学术观点与自己的观念去解释佛法,那么,你是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

  释迦牟尼所以要出家修行悟道,就是因为他所知道的知识和学问,即世间学问,无法解决他的生老病死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得不到答案。要说尊贵,他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尊贵至极。要说地位,他是未来的国王,在当时,那里的天下都是他的。要说名誉,在佛出世时,全国人对他的尊敬和崇拜都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文或者是武,他都在全国是最优秀的,他对世间上的学问已经了解得非常清楚。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无一不通,如哲学、心理学,音乐学,武术,他也是很优秀的。而为了解决他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是世间学问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他才去出家悟道,找出世间事物的真谛。通过他的苦修、苦行、证悟,终于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来世间的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发生,都有它的两面性,任何事情都是因缘所生,所以说,诸法是因缘所生的道理。

  按照佛教所倡导的、教化的,及佛的教义来解释世间事物,并融汇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哲学界和科学界,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证实了现在所发现的问题,而是佛在两千多年前,早就已经说清楚了的事情。而现在,却有一些出家人,和一些学佛的人,偏偏要从另一个渠道,去把佛教的精神解释一通,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行为。不外乎就是名利思想在作怪,用一种贪欲和追求,和自己的欲望心态来阐释。事实上,你如果真正按照佛的教导和教戒,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些事早就迎刃而解了,没有必要去走弯路。

  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把握自己的命运,明心见性,知因识果,也就是说,做好事得好报,做坏事得坏报,因果报是丝毫不差。不知道因果的人,你就不可能生起出离心,没有生起出离心的所有修行人,那么,你都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因为你不信因果,你修的什么行啊?不信因果的人,对任何事情,他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是不守道的,他不怕因果。所以要生起出离心,必须是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才能生起出离心。而生起出离心的关键就是要知因识果,明悟事理,除离旧业,不造新殃!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佛的这种关系。

  实际上,佛法无一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体现,生活就是佛法。关键是你如何去运用,怎样来把握自己,怎样来对待自己生活上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你思想上、精神上、环境上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而不能正确对待。那么,你所学的所有理论,都是荒唐的。所以,佛法是注重实修实行,也就是说:佛法所讲的道理,所有的经典,都是使其明白自己的真相,让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这一生当中的航向,实现自己的愿行。

  第二、佛法的学术潮流问题。在印度的历史上就已经一次教训,在当时的印度,佛法一味被社会上的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一些知识所融化,人们不是用佛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信仰,而是用世间知识来认识佛法,去学习和信仰。所以,佛法在印度就灭度了,这也是佛教历史上一次非常惨痛的教训。因为用学术的问题来认识佛法,他对自己所有的行为都不负责任,因他不怕因果,他与佛教的真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讲到个问题,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以佛的思想,佛的教义,佛的教导,佛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去。开发我们自己的智慧,适应我们自己的生活,顺应时节因缘,这才是真正的佛法。而不是用学术能代替的。所以从古到今,世界上的很多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包括军事家,都无不拜倒在佛经脚下,用佛法来躬行实践,而受到启发,这是事实啊。

  所以,佛法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库,也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遗产、文化遗产。因为佛教传播到中国有一千五百多年,已经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它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熏陶,佛法在中国已经中国化了。用道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学术观点,渗透入佛法里。由于用这些理念去认识,因此,佛法在中国已经是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在讲法,这就叫做佛教的中国化。

  第三、最近几年我们佛教界出现了一些的怪现象,那就是汉传佛教中的活佛意识。

  按照我们国家宗教政策来讲,汉传佛教要用我们汉传佛教的教规、教义来进行学修。藏传佛教原则上是在藏族地区行进弘扬。也就是,藏传佛教不纳入汉传佛教里面宣扬,汉传佛教也不纳入藏传佛教里面宣扬。解放前,我们国家就已经成立了汉藏教理院,就把藏传佛教的精神用我们汉文化,即用汉字把它翻译过来。实际上无论是汉传佛教或藏传佛教,但它们的教义、教规和教旨都是一样的,只是语言不同而已。所以,现在我们汉传佛教的很多人,特别有很多居士,遇见一个藏传佛教的僧人,或穿着藏人衣服的人来到内地,就盲目的崇拜、信仰,不讲原则。出现了现代生活中的活佛潮。因为藏传佛教是全民信教,因此,谁都能念几个咒,谁都能讲解几句佛法。有些藏人到汉地去,他们出去是两套衣服,平常穿汉人的衣服,见到有皈依的弟子时,他就穿藏人的喇嘛衣。真正的藏地活佛,真正的藏传佛教的僧人,戒律非常严格的,他们根本就不出去化缘,根本就不到汉地到处去讲经说法。我可以不客气的讲,凡是没有经过正规渠道,即没有通过藏地和汉地佛教协会、宗教事务部门同意的藏地僧人,到汉地到处跑的所有化缘弘法的人全是假的,没有一个真的。因为,按照藏传佛教本身的戒律,是不允许的。

  最近,焦作市也来了一些所谓的活佛,…

《学佛与生活的关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善巧的智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