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天在三个寺院之间跑来跑去,为什么不配一位驾驶员啊?我完全有条件配驾驶员,而且可以配两位驾驶员,三位都可以。按照佛教的规定,我可以随身带两至四位侍者。但是,我没有驾驶员,也经常不带侍者。因为我出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为大家寻找一条道路,铺平一条道路,让大家可以跟在我的后面走得平坦一点,少摔跤。如果配了一个驾驶员,那么不需要出车的时候,他又做什么呢?我少占用一个人,寺院里就多出一份力量。佛教协会的会长也好,方丈也好,都是平等的,都要把众生当作父母,多做一点事情,多消一点业障,多培一点福。作为一个佛教协会的会长、三个寺院的方丈,我真的很辛苦。但是,我更了解众生比我还苦。因为众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啊!众生自以为是,不知道明悟自心,还在烦恼和痛苦中爬行。我要提醒和救度他们啊!
救度众生,不仅需要发心,也需要智慧啊!根据众生的特点和因缘,救度众生可以有四种方式,我称作“四化”,分别是点化、感化、教化和度化。比如对那些善根厚且发心正的人,只要稍微指点一下,他就觉悟了,这就是点化。过去好多的祖师大德就曾因一句话便觉悟了。第二个感化,指修行人的思想或行为使一些有善根的人受到感动,从而生起或坚固了对佛法的信心,这叫感化。所谓教化,就是我们通常的讲经说法。最后一个度化是对一部分根性顽劣的难以调服的众生所采用的方式。背后的这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她的第一个相是慈眉善目的,其他几个相都是威猛相,每支手上都拿着一个用来降伏众生烦恼的法器。所以说,对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救度方式。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学佛要依教奉行,要尊师重道。我们学佛之初,首先要端正态度。我们要用佛所教导的正知见来代替我们的分别见,依教奉行,认认真真地按照佛的教导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不是去用来修理别人;要把佛所说的法用到我们的修行上去,不是用到谈玄论道上去。从古到今,释迦牟尼佛和祖师大德都曾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如果我们依法修行,就会得到安乐和智慧,最终得到成就。如果有人不按照佛的教导去做,背离了佛教的教理,轻师慢法,离经叛道,那么也必将是自作自受。
在佛教密宗的教理中,无论是藏密、唐密,还是东密,上师就是一切佛、法、僧的总代表,上师对于学人的修学成就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依教奉行,故要视师如佛。如果我们不按照上师教导的去做,一昧地固守自己的知见,那么永远也得不到空性正见,永远都拘在无常的圈子中爬不出来,更不可能入菩提道。所以,我们学佛的人,特别是学密法的人要重视这一点。
在佛教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带着贪心、嗔心和妄心的离经叛道的人能有成就的,在密宗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离开了上师的人能有成就的。我们学密法的要在此生成就,在对上师生起信心的基础之上,更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师教导的去修行,发心要端正,开发智慧,觉悟人生。觉悟人生,不仅仅是个人的觉悟,而是要发心与众生一起觉悟。只要有一念这种发心,百千亿劫的业障就消除了。
总之,学佛,方向要明确,要掌握好方法,关键是发心。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今天晚上,我给大家传授一种学佛入门的方法。修行此法,可以直截了当地把我们的自性与佛性融会贯通,即自性融入方法中,方法也融入自性中。这在佛教密宗里叫做瑜伽,就是相应、相互配合的意思。我通过十二年学道、二十多年学佛,其中十年闭关,走出了一条非常便捷的路,即是用三密相应的方法——观想、念咒和结印,直接地把我们的自性融入这个法中,直接把佛及佛性与自己及自性融会在一起。如果我们的自性融于法中,自性就与法性无二。法性一旦圆成,百千界如的三千诸法都从法性中自然流出。实际上,诸法因缘生,缘在自性中。万法不出自性,一法圆成,万法融通。
经过实践证明,只要你们领纳了传承,通过学修,念咒、结印和观想,用我们的自己的力量配合佛的力量,就可以扫清我们的障碍,断除我们的烦恼,开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得到清净的身心。由于我们的三密相应的修行,是以菩提心为前提,发心和修行是结合起来的,所以具有无量的功德。我们的修行,也是正行和加行结合起来,以钻木取火的精神,用突破性的方式,一次到位。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只知道,未得其法,何谈成就?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地习修,万缘放下,五蕴皆空,就可以在今晚得法而归。以后,如果大家能坚持如法修行,不要说往生,这一生就可以即身成就我们的智慧,成就我们的功德,成就我们的道果。我希望大家在这个非常殊胜的时候来到白塔寺,要不虚此行,得到而归。
希望大家此生能够成就,能够往生到净土。净土有很多,比如说弥勒净土。净土在哪里啊?就在我们的自性中。自身清净则净土生,自身不清净,到哪里都没有净土。我们的心是清净的,那么在任何地方,都不受干扰,都能够成就我们的净土;反之,如果心是散乱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净土,也不可能往生净土;如果你的心是肮脏的,那等待你的必定是地狱。实际上,净土或地狱跟我们的距离就是那一念之间,就是那一步之遥。你们说是不是啊?是!(众答)这就说明了起心动念是多么的重要啊!
现在有这么好的时节因缘,我们为什么不在这一生成就呢?从我重整甲子的第一天开始,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改造成为人间净土,大家说好不好啊?好!(众答)
阿弥陀佛!
《真实的智慧》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