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加行等等,都是垫定我们的基础,具足定道资粮的基础,懂不懂这个道理呀?众善奉行,我们的一切布施、一切善行,其实就把它叫做众善奉行,我们修六度行、四摄六度十善、它都叫做众善奉行。诸恶不作,是断欲、断烦的一种业力因果的聚集。诸恶不作,就是为了把我们的欲望断了、把我们的烦恼断了、把我们的业力断了。众善奉行,就是培我们的福,具足我们的资粮,我们要把过去的包袱放下。也就是说,我们把旧帐还了,我们现在众善奉行,具足了很多资粮,这个资粮拿来做啥子呢?拿来修行,在修行的路上扫除障碍,你们说是不是呀?那么断除烦恼,解脱痛苦,要达到觉悟人生,智慧圆满的境界,这是我们首先要具备的、首先要完成的、首先要做到的、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在自净其意,别无他法。如果我们自己的意念都还没有清净,谈不上成就、谈不上证果。那么,佛教说了这么多法门,任何法门它所达到的目的,都是叫你得定开慧,觉悟人生,圆满佛果,都是叫你这样学修的。要达到所有目的的开始,都是从自净其意开始的,释迦牟尼佛教了这么多法,八万四千法门,也是用这些法门来达到你自净其意的这种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不是别人来帮你净你的意,别人哪能净你的意呢?别人是引导你,感化你,帮助你,支持你,上师可以加持你,但是,还是要靠你自己才能自净其意,不靠自己不行哟!所以,诸恶不作是基础,众善奉行是资粮,自净其意才是我们的目标,结果是成佛,你们说对不对呀?(对。)点声气都没得,我说对了,你就说个对嘛,有钱帮钱场,无钱帮人场,是不是呀?你钱场也不帮,人场也不帮,你吼两句都不行啦!教得这么艰难。由于我们意念不清净,念的咒也是不灵的,动机不清净,你也达不到目的,你动机不清净是浮躁的,是散乱的,能达到什么目的呀?你出门看到的是一片繁花似锦,看得眼花缭乱,你没有达到目的呀。所以我们修行的人,你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多培些资粮。定道资粮多一点,少一些障碍,多开一些智慧,免得在社会上被那些现象把你迷惑了。如果我们修行人,还再看着现象走,跟着感觉走,自己不能把握自己,那你就完蛋了,你还像凡夫一样的,一个什么现象都可以把你左右,去玩弄光景,贪图享受,腐化堕落,最后一扇黑门给你开起,地狱门在等待你了!想一想我们这一身袈裟,想到我们这一身大领衣,想到我们是居士、是菩萨,那么我们在这一个时期,在这一生当中,我们就要把握好自己的心、守自己的口,经常在行愿中寻找你的自我,寻找你的前程,寻找你的方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目的呀,成佛作祖的目的。要达到这个东西,有的人说:“我开悟了,你开悟又怎么样?开悟了还是要吃饭,开悟了我想吃苹果,有没有嘛?”有人就提这种口号给我,“我学法学到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又做怎样呢?”我说:“明心见性,就是晓得你的学修方向,又做什么呢?”不是你想做啥子就做啥子,想干啥就干啥。是不是明心见性,想偷东西也行?那你就造罪了。你明心见性了,你就晓得哪些是因果,你该修哪些善行,你可以把握方向了,不是我刚才说的。我有个弟子,修了几天过后,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出来了,他就跟我说:“哎呀师父,这个金刚法太好了,师父你放心,我学了三年以后,我要周围的人都怕我,(笑)见哪个不顺眼,我就要收拾他。”如果你有这种思想,你是学不好的,起了嗔心,烧毁你的功德林,真的,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我们修行的方向要明确、方法要正确、动机要纯正,离开了这个轨道,你就白学了,不要认为,“我现在什么事情都做了,怎么我做了那些事情还没哪个把我做啥子呢?”我说,“时间还没到嘛,到了时候因果会报应的,你该做啥子还得做啥子。”还有人带着侥幸心理,“哎呀,我们那师父说起来名气那么大,我干了那么多坏事,他都还不晓得。”但他没当着我说,有的发短信跟我说,“哎呀,我不告诉你,你还是不晓得,你为啥子又不救我呢?”我说:“我没告诉你,没说你,就是让你自己觉悟,我只要跟你说出来了,就算给你定罪了,你连忏悔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自己告诉我呢,就叫忏悔,可以消除罪业。”我们在这屋里还是有四十几个人,我修行四十年,学道十二年,学佛二十八年,不要说是五眼六通,感觉肯定是比你们灵敏,大千世界了如指掌,至于五眼六通嘛,反正你们想啥子,你们做啥子,我通通清楚,没说嘛,是给你个面子,让你有个觉悟的机会、有个反省的机会、有个认识的机会、有个忏悔的机会。我跟你说了,就定罪了,真定罪了,那就叫定业,你变不了了。所以还是为了慈悲,给你指出来,是让你自己忏悔。如果你们不相信,哪天有机会,我说点给你们听一下,你不毛骨悚然才怪呢。怎么能把人家隐私全讲出来了,又说师父点面子都不给,我真说了,你就麻烦了。我不要说是五眼六通,就凭我过去看的那几本相法书,就把你看个透,看透你的心。就凭这一点,因为相由心变,心里想啥子,相上就要变出来的,有啥子奇怪呢?还不要说五眼六通,这是起码的常识。所以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我们修行的人,最好还是走正路,自净其意,不要说别人不知道,就可以乱来。所以,学佛不管你是诸恶莫作也好、众善奉行也好、看了好多书也好、念了好多经也好、拜了好多忏也好、做了好多什么也好,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具足资粮,自净其意,具足功德,让我们得到清净见,得到清净智慧,然后再选好自己的道路,找好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的佛果,成就你的智慧,成就你的愿行,成就你的大悲心,这就是结果,还要做啥子?还有人问得更怪,成就了又做啥子?我又得不到那种人间的享受,既然是这样子,那你就去享受吧,那你享受完了,你还是该受罪塞,福尽则灭呀,福享尽了就该灭罗。一个念头,一个行为,一瞬间,你过去做了那些,你的罪业就种下了,当临命终时,无常来到的时候,那就由不得你了,那是很悲惨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知因识果,要相信因果,要相信佛说的是真的,我们就要按照佛说的去做,在这一生当中,不要浪费时间,要珍惜这个宝贵的缘份,认认真真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去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要老去说别人的缺点,这是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你知道人家的缺点,你不去说他,你就具足了保护他的功德,如果你在某种情况下,还去跟他提示一下,就是一种功德。所以我们对人处事,不管对谁,居士也好、在家人也好,我们大家相互提意见,要善意的就好。我们有的在说;哪个人在做什么,那个人又在做什么,咬牙切齿,就恨不得要师父把人家一脚踢到栖乐山下去,这种思想就不好了,你要想到人家来见我,他是一种缘份,我去把他踢到栖乐山下给猴子抓呀,那就不好塞,是不是这个道理呀!所以大家要多一点善心、多一点善念、多一点善行,不要老是两个眼睛看到自己这也是对的,别人那也不对,这也不好。哪怕人家再笨的人,人家总有一些优点,他没得优点,他还能下点苦力,都比我行,因为我的本事没他大,力气没有他大。所以,要看到人家有的成绩,相互之间要多赞叹,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互相能够多赞叹、多自我检查、多包容、多理解、多谅解,我们这个僧团那就好得很,那将来就是佛教界的精英了,那我们栖乐山这面佛教的旗帜就飘得起来了,栖乐山上红旗飘,飘到哪里?飘到四川、飘向全国,吹东风就往东方飘,吹西风就往西方飘,然后就由你们在家人、僧人也好,把这杆旗帜扛起来,你想在哪里插,就插到哪里,插到哪里红一片,那就好了!实际上只要你们用心都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晚上跟大家聚在一起讲,我都是在最忙的情况下,跟大家讲这么一课,我明天还要到德阳去,还要到三溪寺去开会,因为德阳市佛教协会还要我们去组织开会,平常你们都在工作岗位上,见不到我,所以今晚上大家聚一聚,也是龙华会。今晚上听我讲的还有诸大比丘、诸大菩萨、有贤者、有圣者、有天龙八部在周围听,还有十方诸佛作鉴证。如果我们写书还可以是如是我闻,当然我们不是舍卫国,是在栖乐寺,我们不能说一千二百五十人聚,我们有几十人聚,有常住菩萨,有远道而来的菩萨,都可以写上去。所谓经书都是这么写来的,让后人知道讲了些什么,你把它写出来,启迪后人,让后人以此得以感化、得以教化、得以觉悟、得以知识,为自己的修行少走弯路,得点善举,讲了半天,讲了这么多,还是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生当中有所成就。我们大家都是从火坑里跳出来的,不要再跳回去,就凭你们现在这点本事,跳回去会烧焦的,在社会上是个大旋涡哟,一旋进去,你就爬不起来,那时候你再想到师父的好处已晚了。现在都有人说:“我回不来了吗?”回来是跳出旋涡,是照样可以回来。所以我一再提醒你们,我们相见的这种善缘很宝贵,你们不知道,你们以前是怎么走过来的,是你们累生累劫积了不少的福德慧命,不然你学不到密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学密法是更难得。有的相聚是一个月、有的是几年、有的是几十年、有的是几十天、有的是一两天、有的是几个小时,反正都是一种缘份,播点种子给你们,播点因你就种因,反正我的心里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成就。不仅仅是种因的问题,我曾经发过愿,现在你们有这个缘份,大家要珍惜,好好的在这一生修行,首先,有烦恼要扫除烦恼,没得烦恼都成圣人罗,有烦恼看你怎么去对治、怎么去克制、怎么去处理、怎么去对待,过了就没得了,就那么一下就过去了。如果你当了烦恼和痛苦的俘虏,你就变成烦恼和痛苦的奴隶。所以,我们大家要抓住这个机会,哪怕你过去是个杀人犯,今天你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我并不是瞧不起犯过错误的人,我希望犯过错误的人,要把的过去作为经验教训,作为一个锻炼的机会。如果你连这一句话都听不进去,真是为你遗憾。我讲的话你听懂了没有?答:听懂了,将来就是要学大愿大行,说我没得文化不修大智但可以修个大行。”普贤菩萨是修大行愿的行愿菩萨,要多做善行,有些能成就智慧、成就善行、成就大悲、成就愿行,这是四大愿的四大菩萨,我们除了这四大菩萨,还有很多行愿都可以成就。要根据各人的机缘,不怕别人瞧不起我们,最可悲的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真的,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要没有志气、没有志向、没有恒心,最怕的就是没有志向的人,只要你有志向、你有恒心、你有决心、再加上你有诚心,掌握好方法,这一生一定能够成就。真的,不要瞧不起自己,别人瞧不起没关系,自己要瞧得起自己,要有自尊心。所以我们要振作起来,有个别人拌了筋斗,哪里滚下去,就在哪里爬起来,人就是要有个作人的这样子。
所以,今天晚上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在一起相聚,在这个龙华会上我随便谈点自己的体会看法。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成就,法喜充满。
《醒醐之源(一)修行之路》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