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第九、有性与无性对。有性即是三乘种性,无性即是阐提种性。如此四种种性,当下齐成佛道。
有一则公案说:灵训禅师去参访归宗禅师时,提出一个问题说:“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我不敢向你说。就是向你说了,恐怕你也不相信。”
灵训禅师回答道:“老师!您的话,弟子哪敢不信?”
归宗禅师就再问说:“你刚才问什么?再问一次。”
“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喔!如何是佛?你就是!”
灵训禅师一听,“我是凡夫啊!怎么一下子忽然是佛呢?”赶快再反问,“老师!您说我是佛,我如何才能知道我是佛?保证我自己是佛呢?”
归宗禅师答:“一翳在眼,空华乱坠。若离诸相,即见诸佛。”这意思是说:你不能见到自己是佛,因为自己有了无明妄想,就好像眼睛里面生翳,有了毛病,对于一切世间的真相就见不到了。如果你除去了这种毛病,就能见到如如的佛。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认识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懂得寻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佛法说密意,一切都是密意;说不是密意,一切都不是密意。佛陀灵山会上拈花,这是很公开的事情。可是,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大迦叶尊者微笑了,他知道,所谓“心心相印”,这就是密意。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第十缚与解对。《佛顶经》说:“根尘同源,缚脱无二。”我们的分别心和执著心本是虚妄,犹如空中花。一切烦恼都是因为分别执著而生起。分别执著既然不是实在的,烦恼何有?既无烦恼,何来缚者?缚者虚妄,当下解脱。四祖道信初参三祖僧璨大师时说:“愿和尚慈悲,开示我解脱法门!”僧璨大师反问:“谁缚住你了?”
是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束缚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妄念。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束缚还须自己解脱。我们能心无所缘,自觉无碍。空间取当体,当体圆满;时间取当下,当下具足。一切为一,万物相连,表面的万象不同,不掩深处合一的实相。所有时间都是一个时刻,永恒不是无尽的时间,而是同一时刻,是我们意识状态在同一时刻的品质。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以真如圆觉本有的宽广如大海般的智慧,照彻一切境界,观察世界的各种现象,这些相对立的现象,就如同虚空一样的不实在。这叫做如来随顺悟入圆满觉性的境界。方信禅师云:“无众生可度,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证,本来具足。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为人自肯,决定无疑。说此难信之法,稀有之事,悟者方知。”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各位善男子,诸位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应当做到在行住坐卧的一切时候,不会生起虚妄分别之心。对于那些随缘而起的念头,也不要拒绝和消灭它。虽然有时也会用连续的妄想分别来思考问题,但不要认为它一定是妄想。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不落于知见,也不要去辨别它是否真实的佛法。倘若某些众生听到这样的法门以后,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接受,能够修学,并且不会惊恐害怕,就叫做随顺悟入圆满觉性。
佛陀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教授观心修行方法:
一、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妄念,不攀缘外境而起分别心。
二、于妄心忽然起来时,也不要刻意制止,只是不作理会。只要不作理会,正是一念觉转,便销于无形,如果妄加制止,期望息灭念头,等于妄上加妄,火上浇油。《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三、于妄想境,“不加了知”,因一加了知,即入比量分别,现量就迷乱了。祖师说:“欲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
四、“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是分别心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于不费心去认知的本然心境,也不必费心去辨别它是否真实。
五、闻是法门,假使有人能不惊怪疑怖,加以深信理解接受和实行,叫做随顺悟入圆满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各位善男子,你们要知道,像这样的众生,他们以前曾经供养过百千万亿数不清的诸位佛陀,和诸位大菩萨,并且培植下了深厚的德行和善根。佛说这样的人,叫做成就了如来的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重述一遍所说的法义,以偈颂的形式说道: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清净慧菩萨当知道,圆满觉悟菩提之性,
本来无取也无可证,没有真实菩萨众生。
从未觉悟直到觉悟,便会显出次序差别。
凡夫菩萨理解为碍,贤位菩萨未离觉知。
登地菩萨分别永灭,心不贪住一切境界。
大觉世尊无不圆满,叫做处处自在随顺。
若有末法时代众生,心中不生虚妄知见。
佛陀赞叹这样的人,今生就是活的菩萨。
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所有功德已经圆满。
虽然显现种种方便,都可称为随顺智慧。”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章》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