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坛经朝圣——《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般若品第二▪P9

  ..续本文上一页态拿到公司去,那也不对,还撒个娇,“嗯——给我买嘛!”你在公司那样,大家都起鸡皮疙瘩。所以,演什么要是什么,做什么就像什么,演好自己的角色。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只要清净本心,使六识出六根门头,于六尘境中不起丝毫杂染妄念,出入来去自由自在,通畅自如,运用万端,无滞无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这就叫作无念行。如果一味执著什么都不去思考,当使心念断绝,这就是法缚,也叫作边见。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就是《华严经》所说:“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悟得无念法的人,万法都能通达,无有障碍;悟得无念法的人,即已亲见诸佛的境界;悟得无念法的人,已到达佛地的果位。

  

  所谓的无念法,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不被卡住,不被染著,叫无念法。真正得到这种无念法就是心地法门,就是万法皆通!万法就是一切现象在他那里全通,佛法通了之后一切都通,世出世间法全通,人情世故、家庭伦理、社会公益、治理国家全部通达,不是说明白了这个别的还不懂,那个不行。真正地懂得了无念法,全通,没有不懂的事情。因为,你知道了规律,什么都解决了。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后代得到我这个法门的人,能将这个顿教法门,与见解相同、心行相同的人共同发愿信受奉持,如同事奉佛陀,终生精进而不退转的人,必定能达到圣人的境地。但是,传此法门必须传授历代祖师以来默传心印的咐嘱,不可隐匿宗门正法。如果不是同一见地、同一心行,而在其他宗派法门中修行的人,不得妄传,以免有损他原修宗派的传承,究竟是没有益处的,尤其更怕有些愚痴的人不能了解,诽谤这个法门,将使百劫千生断绝佛的种性。

  

  这一点非常重要,切记:大法不轻说,轻说人诽谤。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记诵,无论在家出家,只要依照这首无相颂去修行就好了。如果不能自己修行,只是记诵我的话,也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听我说偈:说法通及自心通,犹如大日处虚空。唯有传授见性法,度众破邪宗。法本不分顿与渐,迷悟时间有快慢。只有此见性法门,庸愚的人不能知。说法即使万般异,合则理体仍归一。烦恼黑暗住宅中,时常须要慧日照。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邪念来时烦恼到,正念来时烦恼除。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净极至无余境。菩提本是自性觉,若起心念就是妄。净心处在妄心中,但正心念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世人若要修佛道,一切法门都不妨。常见己过勤反省,就能与道相应和。众生各自有其道,各自修行不相妨。离自心性别求道,终身无法得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风尘波波度一生,到头还是自懊恼。想要得见真实道,行为正直就是道。自己如果无道心,暗行不能得见道。若是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的过非。如果只见他人过,本身就是自己错。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他人有过我无过,我责怪人自先错。只要自止嗔人心,就能破除烦恼障。憎怒喜爱不挂心,就是正念自在的生活。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想要教导感化人,自己须有方便法。不使他人生疑惑,就是自性的显现。佛法本就在世间,觉悟不离开世间;离开世间求觉醒的智慧,正如费心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正见名为出世智,邪见名为世间惑;邪正二见尽扫净,觉悟自性分明现。这首颂是顿教法,也称做是大法船。迷人闻法历多劫,顿悟只在剎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六祖又说:“今天我在大梵寺说的这个顿教法门,普愿世间所有的众生听了之后都能实时见性成佛(觉醒者)。”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欢喜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当时,韦刺史与官僚、僧俗弟子听了六祖所说的法后,都有所省悟。于是,大家同时向六祖大师顶礼,并且赞叹道:“太好了!想不到岭南有佛出世!”

  

《坛经朝圣——《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般若品第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