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二的,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但是如果卡在现象上,不了解本质,就会痛苦和纠结。
【《华严经》中讲到“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表明 “伦理、因果、空性”,体性一如,圆融无碍。】在汉地,大乘《华严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它讲的华严境界就是:理无碍,一切道理绝无冲突;事无碍,一切事物绝无冲突,没有障碍;理事无碍,理和事也从不冲突,理就是原理,事就是现象,理事是圆融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冲突不矛盾的;事事无碍,事与事之间也从未冲突,这就是大圆满境界,大方广境界。就像苹果有苹果的好,梨有梨的好。不必拿苹果鉴赏梨,也不必拿梨鉴赏苹果。拿着去相互交换也都好。小孩调皮很好,年轻人活泼很好,中年人能干很好,老年人稳重很好,都很好,他们交换一下也很好,老人成个老顽童也很好,没有不好。“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种境界就是上下纵横,内外交错,怎么都好,这就是大方广境界。
像王善人用伦理解决问题,二乘的人用因果来分析问题,以及大乘用空性来分析问题,同样一件事他们各自用各自的道理去分析,都没有错误,都对,都能解决问题,只要对机都解决问题,所以没有冲突。
接下来,大家对照这个来看看,自己现在修行到底是在哪一个高度,我们要找到“根、道、果”也包含着找到现在的准确位置。第一乘(人天乘),就是为了解决健康财富,就是为了获得家庭幸福、伦理道德、事业、责任、健康、名誉;二乘,就是为了获得出离六道,结束轮回,超越生死;大乘,就是六度四摄,自觉觉他;密乘,是进入光明空性状态,这个我们先不探讨。我们现在就从人天乘、二乘、大乘来看,我们现在到哪个高度了,我们在座的,自己冷静地分析评估自己,到哪个修行高度了。以此,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地向后学习。
我们这么自我的分析一下,还是非常有效。因为我们大多数忙忙碌碌,忙活俗务,轻易不静下心来分析分析自己。我们多在观察外面,不观察自己的内心。当我们静下心来观察内心的时候,能理出一个思路来。佛教中经常说到发心,古人也经常说要用心,做事要用心。什么叫发心?什么叫用心呢?发心发给谁呢?发哪个心呢?
发心,就是发成佛之心。在大乘,就是发成佛之心;在二乘,就是发出离之心;在人天乘,就是发事业之心。
这个心是发给谁的呢?发给自性。自性就是我们的如来藏,我们向如来藏发心。所以,当你发心:我要成就事业。你发起这个心来,就像《秘密:吸引力法则》电影中,周边的,和你成就事业有缘的因素,就会慢慢以各种形式聚过来。你发利益大众的心,会聚集;你发嗔恨的心,也都聚集。因缘聚合,在佛法中解释为“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由自性幻化出来。无论是聚过来,还是幻化出来,是一个道理,都是指在你的境界中出现。所以,外面来了人,来了事,禅宗也叫境界现前。外面来人来事,是从外向内来表述的;境界现前,是从内向外表述的。佛陀说,一切不离于自性。当你发起事业心的时候,你的事业的境界会现前;当你发起出离心的时候,你解脱的境界会现前;当你发心成佛的时候,你成佛的境界会现前。所以,发心是关键。发心,你就向自性祈祷,用现在的术语就叫“下订单”。如来藏具有无穷的幻化力。成佛看似很难,那要分谁来运作。所以在禅宗中,《楞严经》讲到: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无上道就是成佛。
《楞严经》中有《二十五圆通章》。是应佛陀要求,已经成就的二十五位大弟子,分别讲说自己成道的因缘,在场的有阿难尊者,以及与会大众。听二十五位大士讲述完之后,由文殊菩萨选定,最适合娑婆世界众生修行的法门,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章》。“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真教体,就是受教的本体。“清净在音闻”,此方众生欲求无上菩提,证清净见,最适合的是从耳根音闻入手。
“返闻闻自性”,就是你觉知的任何外在的事物,反过来想到这是我自性的幻化。“性成无上道”,性就是自性、佛性。性成无上道,其实,性本来就是无上道。你认识到自性本来就是无上道,你就下订单,明确跟如来藏说:我要成佛。即身成佛,在小我来说很难,难于上青天;在如来藏来说很易,易如反掌。就如同,一个人穿破衣坐街头就是乞丐,穿龙袍坐宝座就是帝王。同样,把这个“我”着眼于假相,就是业障凡夫;把“我”歇脚于自性实相,就是十方诸佛。这就叫“返闻闻自性”。
学会下订单,你不要觉得订单太大不敢下,如来藏的幻化无所不能。就像昨晚的电影我们看到的:至于那个东西多大,或者多小,或者多复杂,那是宇宙的事,这些事对宇宙来说,都是小事。同样,对于我们光明的如来藏性来说,我们认为天大的事,在他那里都是小事。你就跟他说:我就要成佛。如来藏在哪里?你就冥想:就是那个能听,能看,能觉知,能够产生能量和现象的本体,跟他说“我要成佛,我今生一定要成佛!”于是,各种成佛的因缘开始聚集——善知识的引导、书籍、光盘、教化,契机的因缘。或者就像祖师一样,一心祈求开悟,于是卖猪肉的喝骂,杯子落地,竹子开裂,都能成就开悟。虚云祖师说:“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还写了个偈子:“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口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口难开。”家,是指执著的身体,没了;人亡,就是我法二执的“自我”在刹那之间,归于空性。他证得了亲见明体,明体就是自性光明。明体,莲花生大士称之为唯一明点,本来面目。当下山河粉碎,大地平沉。“春到花香处处秀”,当境界重新生起的时候,他就了知这一切,包括身心世界,就是自己的五蕴境界。春到就是返观自性,花香处处秀就是现证光明,无限风光。“山河大地是如来”,山河大地就是我如来藏的映现。开悟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下订单,用心去跟自性如来藏祈祷:我要成佛。于是,成佛的各种善缘会聚集而来。你不要管他怎么来,你也不用教他怎么来。很多人会打妄想,多事,教如来藏,完全多余,只会搅乱。你要让他来,你只管说目标:我要开悟!我要成佛!于是,开悟的因缘就积少成多,聚沙成丘。至于因缘资粮怎么来,交给如来藏去完成,如来藏一定比我们明白。我们现在,就处在探讨化身状态。当他化现出光明境界,我们就会证得圆满报身的境界,就了知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具足我一身。证量就会呈现,解脱就会到来。
须知:起点在何处,终点便在何处。这就是“根道果”的究竟之法。明了了起点的人,必能安住于终点,也自然知道当下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也就不再有死亡和轮回的苦难。
《大乘攻略:初学 十二、根、道、果》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