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攻略:初学 十一、准提观修▪P3

  ..续本文上一页天地万物是我们的自性所显现出来的,包括我们的感觉也是自性显化出来的。芸芸众生尽显妙思纷纭。这些芸芸众生都是我们念头映现,每个众生都是一面镜子,你心中的一个念头映现在他身上,于是你看到他好、坏,看到他可爱还是调皮,都是你自心的一个念头的映现。古往今来无非前尘影事。古往今来一切事,都只是我们自己念头的反复映现。所谓上天,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大光明藏,也就是我们的如来藏,我们的法身。真如法界本来清净。我们法身所现的这一切本来是清净的,不是说现在不清净我们造出个清净来,不是的,它本来就是清净的。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过去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所有的修行,其实都是在修如是的感觉——转错觉为正觉。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此时这个烦恼的世界,感觉五浊恶世,感觉充满着种种不平等,饥寒交迫等等,这是一种错觉。我们要把这种错觉改变成正觉。世界并不需要改变,你心的落脚处、着眼点、观察层去变就可以了。一说修感觉,你不要认为很浅。所谓的“感”,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觉”就是菩提;“佛”就是觉悟了的圣者、觉者。你感觉很烦时,你把着眼点的角度换一换,就会感觉很美好。就这么简单,修行就是修感觉。当感觉变了的时候,你的世界就变了。就像谈恋爱的时候,你心情好喜欢他的时候,恨不得和他生生世世在一起;烦他的时候,恨不得他现在就滚蛋。你就发现,人还是那个人,你烦恼时,实际上是你自己某个着眼点的错位。你找到那个错觉,调整到与快乐相应就解脱了。人是这样,世界也是这样,你学会欣赏这个世界,赞美这个世界,感恩这个世界,他就开始呈现最完美的形态。因为,他真的就是一场梦。所以,我、本尊、天地万物,一体不二。

  【第二,我置身于准提坛城。】准提坛城就是清净坛城,就是极乐世界。我们培养一种心境——我现在就在极乐世界。而实际上我确实就在极乐世界,只是过去我不知道我在,现在我知道了,我就要调整回我在极乐世界的感觉。极乐世界应该什么样呢?你拿《佛说阿弥陀经》去一一对照。照着《阿弥陀经》所描写的极乐世界一一对照,全体显现。我现在就在准提坛城中,我现在就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现在就是风声、树声,念佛、念法、念僧,花鸟鱼虫都在讲经说法,我现在就是净土感觉。要培养这种感觉——我们现在就是无量光,光明本具;我现在就是无量寿,法性不灭。

  【第三,世界本来清净完美。】我们过去一直听信了别人说未来才完美,遥远的西方有个完美的世界,而不知道当下的完美,所以我们要知道,我现在的世界本来就是清净完美的。我们道听途说那么多苦难的事,其实都是苦难的心情而已,并没有苦难的事实。每件事展现的都是无限的完美。花开花谢都是美,小孩有小孩的可爱,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端庄,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慈祥,你发现每一个都是那么无尽的完美。虽然美的方式不一样,但美的境界完全一致。所以,要培养我们的觉知,调整我们的觉受,由未来美好调整到现在就美好,现在就是最好,未来也会最好,过去也是最好。过去我误以为不好,现在我理解了,我又回过头去反思的时候,回光返照我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事,我们发现每件事都是那么完美无缺。所以到此时此刻,我们一直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然后将来也是完美的世界,要培养这种心境,因为他本来就是完美的。并不是说他不完美我们强行说他完美,而是他本来就是完美的,我们误认为他不完美。现在,只是由错觉调回正觉,稳住他就是三昧境界,稳住他就是现证净土。

  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都是在讲如何培养这种心境,我们的境界和我们的世界依正不二,没有区别。你培养出来这种境界,自然就感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态,你到了极乐世界,自然即生起这种境界,这是不二的。就像你有钱了,你就进入富人俱乐部了,你进富人俱乐部,你一定是有钱人;你进了政治局,你一定是大官,你官当大了,自然就能进政治局,是一个道理。就是要培养我们的觉知,让我们体悟到当下的完美,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是要从当下生起。

  【第四,我的当下即是大圆满的完美境界。】一切万法都是光明显现。法就是现象,一切现象都完美无缺。祖师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切现象都是光明的显现,一切万法都是光明的显现。一切现象都是本来圆满。生生灭灭,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本来圆满。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诸佛的坛城,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不二的化身。因为一切众生都是从佛性显化的,所以他就是佛性的化身。例如:为什么过去我觉得某个人挺烦的呢?那是你的感觉、你的错觉而已。你换个角度,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是那么的可爱,那么乖,那么庄严,每个人都在大放光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无需改变,我们当下的一切都是完美显现。我们不是要改变眼前的一切,不是说,这个杯子放在这边就完美,放在那边就不完美。你不需要动,这样就是完美的。当然,你也可以移动它,一切照旧完美。你愿意改变,你改变后也是完美的,再拿回来仍然完美,拿走呢?还是完美。如果愿意改变,只是再换一种完美显现。选定一种完美的显现模式,我们会成为他。我们选定哪一种呢?好,我们选定《佛说阿弥陀经》。我想把我这个完美的娑婆世界显现成完美的西方极乐世界。好,你就照着《阿弥陀经》去生起观想,于是他就变成那个境界。你想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可以,你就对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逐一去效仿,于是你就成为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人将来就会成为阿弥陀佛。我的自号“弥陀稚子”——阿弥陀佛那个不大听话有点调皮的儿子。虽然调皮,但确实是亲生的。长大了,我就成为他,与本尊的合二为一。

  我们看西藏选活佛,活佛从来不会选错,没法选错。选了一个小孩,就告诉这个小孩说:某某祖师是你的前世,前世的你讲过什么经典,背过什么密咒,传承什么教法,如何利益众生。于是,这个小孩就成了这位祖师的转世。而且你会发现,他和前世那个人一样慈悲、智慧,性格一样,传承相同,貌相趋近,如出一辙。为什么?因为这就叫上师瑜伽,他与祖师合二为一。当然,藏地活佛转世制度非常完善和完美,绝不会找错。但即使找错,经过严格地修行教育,僧格培养,一样会传承佛陀完整的教法,利益众生。

  《楞严经》和《法华经》都讲到观世音菩萨,示现三十二应,以“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广度众生。观世音菩萨就是我们自性的“慈悲”品质和能量,当我们有难向菩萨祈祷时,我们本具自性即刻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悉知悉见”,佛性如调度中心的运作一样,立刻就地取材,应机显现,找到有条件帮助我们的人,让“慈悲品质”在他心头生起,主动帮我们解决困难。而这个人的那一刻,就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或许他过去从不喜欢帮助人,而此时此刻他却很愿意帮助我们,或许过后他自己也觉得偶然。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因此,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观世音,我们随时也可以成为任何人的观世音——就在慈悲心生起的那一刻!

  发现显现完美的过程,就是修行的次第。你觉得现在不够完美,说明你的修行还需进步,你再继续深入理解,越理解越好,越理解越高。这就叫修行的道次第。发现显现之完美,就是悟道;你发现当下果然真是完美的,就悟道了。悟道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喜悦、慈悲、高尚。处处平和自在,喜悦感恩,不再有嗔恨、谩骂、攻击、毁谤、抱怨,对众生完全慈悲,一切言行都是为了自他的解脱和成佛。这就是悟道的三大特征。这其中包含着对三宝的信心,烦恼的调伏,利他的慈悲,觉受的美好。

  现证完美之显现,就是成道。所谓悟道,就是你明白了,你接受了,就是悟道。真实证得了,就叫成道。这就是无上瑜伽的修法,亦名大准提、大圆满、大方广、大手印、心地法门。就是诸佛、诸法、诸宗派所要修持的不二法门,妙庄严路。

  密宗大准提法,就是大清净法,意即把我们的心修得清净。清净心就是诸佛的心,清净心包含着光明、空性、智慧和慈悲等美好的词汇,都包含在清净中。大准提法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乘法门,其特征主要是殊胜的方便琳琅满目,它可使具备殊胜因缘者,直接观修如来境界。我们现在就可以直接观修如来的境界,我们照着准提镜这个境界进入和穿越,照着《阿弥陀经》的境界去观想,我们直接就可以感沐到极乐净土的种种殊胜,直接观修如来境界。我们对着这个镜坛,就可以生起觉受。因为镜子无比光明显现,你观想自己进入一个光明显现的状态模式,其实在初级类似于催眠。让你产生一种如梦般美好感觉,美好觉受稳定了,就是三昧。

  所以,修行就是修觉受。很多人认为,修行是不是就是把眼耳修成千里眼、顺风耳?这是神话故事听多了。眼神再好,面对死亡不起作用;耳根再利,面对死亡不起作用;身体矫健,面对死亡也不起作用。而这种觉受,能够让你当下产生甚深禅定和如实观照,从而现证到与法性的统一。你的着眼点和歇脚处回归到法性,法性不生不灭,你就超越生死,不生不灭。这个形体的存在和破灭都已经无关紧要,因为你的神识,你的我法二执的神识,已经和本尊和佛性合二为一。所以在这一刻,你现证了清净三昧的时候,你就是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的化身。你的证量就和阿弥陀佛接近了,因为你和他心心相印,因为你和他灯灯相传。所以,在儒家有时也讲到,某某人证得了孔颜心法,就是孔子和颜回的心法在他身上不二显现。禅宗也讲“以心印心,以灯传灯”,什么是印心?就是佛的心在你心上完全显现的时候,你就成为佛的化身。所以,我们听六祖的法和听五祖的法没有区别,听五祖的法和达摩祖师的法也没有区别,听达摩祖师的法和听大迦叶的法也没有区别,听大迦叶的法和听释迦牟尼佛的法也没有区别。因为,六祖就是五祖的化身,五祖就是四祖,四祖就是三祖、二祖、初祖,就是达摩祖师的化身,达摩祖师就是大迦叶的化身,大迦叶就是释迦牟尼的化身,而释迦牟尼就是佛性的化身。所以你就发现,这就叫千百亿化身。谁证得了那个境界,谁就是那个境界的化身。为什么叫化身?他就是幻化之身。就像手机,你装上了移动公司的卡,就是移动公司的信号,你就是移动公司的客户。同样的手机,装上联通的卡,就是联通的信号和客户。接纳哪一个公司信号,就成为哪一个公司的化身。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依照生起次第,首先觉照情器一切世间皆是清净本尊刹土。情,就是有情;器,就是器皿,就是物质,意为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诸佛的不二化身,这个世界就是诸佛净土的不二显现,所以说“皆是清净本尊刹土”。这个本尊就是阿弥陀佛,我们以阿弥陀佛为本尊。消除与之相悖的庸俗迷乱执著心。我们过去与清净的心相悖的,就是庸俗迷乱执著心。庸俗,就是我们过去的错误心态;迷乱,就是我们曾经的是非纠结;执著,死抱不放的分别观念。

  并通过禅定之力,观想一切皆是清净的佛世界。为便于观修,可以使用准提佛母像坛城或者准提镜坛城起修。什么是像坛城呢?就是有准提菩萨像,有贡品,有供桌,有鲜花。镜坛城就是不用摆那些,一面镜子就全体包含了,通过这面镜子观修自己的感觉:进去了,穿越了。美国好莱坞有部连续剧叫《时空之门》,剧情中有个时空隧道,他从“时空之门”可以一下就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去。“时空之门”看似无物,但一站到面前,就“哧”的一声实现穿越了。这个准提镜坛就是这个道理,就像个“时空之门”,从这里可以观想自己进入镜坛。准提镜坛外面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错觉的世界。你从镜子里可以看到无比的光明显现,那才是真实世界。闭着眼告诉自己:我进入佛国净土。不要睁开,我已经进入准提佛国,进入极乐世界,我和本尊同在,我与一切诸上善人俱会于此。慢慢睁开眼,时刻提醒着自己:我现在安住于极乐世界,这一切都十分美好;我爱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每件事,每个物;我要感恩这一切,一切都是为我量身幻化的;这是诸佛对我的恩赐。观想着观想着,稳定这种心态的时候,就是现证报身。

  天地间的圣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慈悲和爱。无论是孔子、老子、耶稣,以及默罕默德这些圣人,历劫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都是对天地间施以无尽慈悲和爱。慈悲和爱可以令自己感受到世界的光明,光明注照也更能显发慈悲和爱。而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面目,就是具足光明。

  我们用镜坛就是为了方便,以象征性的方式生起观想。可以用坛城自受灌顶,在镜坛前持咒结印,你就观想着诸佛在镜中出现给你灌顶,加持力无比强大。也可以予他灌顶、修行供养、接受悉地和成办事业等。在修行生起次第之时,依靠坛城也容易观想。这是工具,如果你的观想力很强大,也不需要这个坛城。你当下就知道这就是诸佛的坛城,不用借助这个。如果你的感觉还没培养出来,借助象征性坛城就容易培养。

  所谓坛城,即“完整的本尊世界”。在梵文中称其为“曼扎拉”,直译是“圆形围绕”。其意义就世俗象征性坛城而言,即对于所依本尊无量宫殿中心做周围围绕,或者对于能依主尊,众多圣尊围绕,也称作皈依境。

  

《大乘攻略:初学 十一、准提观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