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攻略:初学 七、当下圆满▪P3

  ..续本文上一页:不用改变,就这样,就很好;愿意改就改,也很好。在那一刻,就明白:都是最好,没有不好。

  

  启用时,天地日月光明显赫;安息时,万物山河归于寂灭。在那一刻,突然要感受这种美好的时候,就感觉一切都能与我交流,万物都能向我说法,情与无情,都在说法。在那一刻,看每个东西都能激发我内在的智慧显发,所以我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说极乐世界鸟声、风声、树声、水声,都让我们念佛念法念僧,不是只有极乐世界那样,娑婆世界亦复如是。不仅仅是极乐世界,不仅仅是佛国净土,而这个娑婆世界,一切也都在讲法,都在诉说着无尽的美好、解脱和庄严。当我想安静一下,这时候山河万物都归于寂灭,万物隐而不现,有和没有完全一样,都不打扰你。

  

  虚空而万有,在这一刻,虚空中什么都有,明亮而平淡,那一刻都放光,既放光而又散发着祥和,亮晶晶,毛绒绒,软绵绵,轻飘飘。周遍而安住,在那一刻,感觉自己与天地同体,与法界同体,而又很安住在那里,如如不动。如如不动,而又生机盎然。心性不动之中,一切万物都散发着他的光明和生机,那一切都姹紫嫣红,美轮美奂。此时觉性湛然,却如梦如幻;感觉舒服淡然,却不贪恋执著。

  

  后来,就把那种感觉写成了这篇《我的世界只有我》的小文章。再后来,才知道当时契入的就是大圆满、大手印、大准提、心地法门的光明境界。

  

  所以真实来说,就是“时间取当下,空间取当体”,我们不需要去改变什么,你只要改变一下法执,改变一下认识,知道我当下一定是具足完美,什么都没事了,什么都解决了。

  对于我们的修行,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修法。

  【14. 摄心为戒,接纳为定,解脱为慧;勾招起贪,排斥动嗔,烦恼为痴;甘心平凡,广行祝福,自我喜悦。断掉烦恼之修法:大摊尸修法,观想已死,了无挂碍;你对我错,承担责任;本尊瑜伽,对被烦恼控制之恶人心生怜悯和祝福。】

  摄心为戒,接纳为定,致力于解脱就叫智慧。

  摄心为戒。戒律不是说摆个什么架子,摆个什么造型,是看你的心是否能够收摄得住,调控得住,这就叫戒。很多人认为戒就是摆个架子,总是双手合掌或者双手结定印,戒和摆架子没有任何的关系。能够调控你的心,收摄你的心,就叫戒。

  什么叫定呢?就是对发生的一切全盘接纳,就叫定。就这样——不攻击、不排斥、不防范、不难受、不纠结,就这样。很多人认为,定是否就是盘腿打坐?定和盘腿打坐没关系。你在那盘腿打坐,心里七上八下,也不是定。定是指全盘接纳,如是如是,就这样,就这样。无论什么,就这样,就叫定。

  智慧,就是致力于解脱。安在解脱上,安在想成佛上,就是智慧。一个人真正想成佛的时候,他是无比高尚的。一个人想到我是要成佛的人,时刻这样想着,他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无上高尚。

  我们看贪嗔痴是怎么产生的呢?勾招起贪。什么是勾招?勾招就是招惹这个世界。想把这个世界勾招到自己身边来,想把所有的人都拉到自己身边,想把所有的钱拉到自己名下,想把所有的事都搞到自己这里,叫勾招起贪。贪名、贪利、贪眷属,都叫贪。勾招起贪,越勾招越贪,越贪越勾招,最后的结果是很苦,你贪的越多越轮回。基督教有句话说:“你的钱财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如果你积累太多的钱,或者太多的眷属,太多的房子在这个地球上,你就继续轮回,因为你的心放在上面了。你哪里有房子,你的心就在哪里。同样,你如果在这个世界勾招的东西太多了,你就被拴住了,所以就轮回,勾招起贪。

  排斥动嗔。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拒不接纳,排斥它就产生嗔恨心。他凭什么这样?他为什么那样?他怎么这么坏呢?他咋这样?他已经这样了,就这样吧。就这样,就叫定。他凭什么这样,这就叫嗔。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不论什么,只要你排斥,嗔恨心就同时生起。你接纳它,就这样,这就是定。不管什么事,不管你以多么合理的借口,以什么崇高的名义,排斥就会动嗔,接纳就能入定。就是如此。

  所以:遵循事实,就是持戒;接纳事实,就是禅定;认清事实,就是智慧;直面事实,就是精进;担当事实,就是忍辱;辅助事实,就是布施;热爱事实,就是慈悲;欢喜事实,就是法喜。认识到事实的真相,就是开悟;体悟到事实的圆满,就是证悟;与事实和谐相处,就是无上瑜伽,就是即心即佛!因为,事实就是现实,所以,现实就是事实!

  道法自然就是真理,顺其自然就是生活。因为抗拒事实,所以愤怒;因为害怕事实;所以恐惧;因为改造事实,所以失败;因为排斥事实,所以烦恼;因为想创造事实,所以劳苦;因为想躲避事实,所以自欺。因为,事实就是现实,所以,现实就是事实!

  什么叫愚痴呢?烦恼就是愚痴。尤其是自我烦恼更是愚痴,没事自我烦恼纠结。有的人形成了烦恼的习惯,没事就皱着眉头,跟皱眉神君似的。什么事都往苦处去想,很苦很累,就是自我烦恼,有事没事都烦恼。

  《笑林广记》中有个故事讲到:有个人在家里很烦恼,家人就送他去听书——讲三国,三国中讲到关公被困住了,然后戛然而止,明天再讲。这个人晚上就睡不着觉了,担心关公被困住了,该怎么办啊?很苦恼。家人说,你出去走走吧!他走到城边上,看见有人扛着一根竹竿。他说,你竹竿那么长,不小心捅到人怎么办?开始烦恼纠结。这人用现在术语说,就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的人看什么都是苦的,想什么都是悲哀的,这就叫自寻烦恼。天下的事交给天下,你别没事找事,你也不是上帝。基督教讲,上帝的事交给上帝,国王的事交给国王。

  有人问我:师父,我恋爱出了问题怎么办?我是个和尚,又不谈恋爱,我哪能知道。师父,孩子不听话,您说我怎么办?我又没孩子,你说怎么办?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怎么办?我又不是医生,你问我这干嘛?……

  所以,大家要明白的一个事情是:上帝的事交给上帝,国王的事交给国王。身体健康问题你得找医师,法律问题你得问律师,子女教育问题你得问专业的教师,厂子里的事你得去问经济师,成佛的事你可以问法师。要找对路。

  同样,如果和尚管人家孩子的事,管家长里短的事,管青年人恋爱的事,就属于没事找事,多管闲事。所以,我们得学会这样,谁的事找谁!你别当成上帝,天下的事你统管,你管得了吗?不该你管的事你瞎掺和,就是自寻烦恼。不该你管的,不需要你管,要搞清楚。那是不是不热心啊?这和热心不热心根本不是一码事。热心是你疼他爱他,不是具体操作他的事。朋友两口子吵架,你陷入人家夫妻间的矛盾,搞得更乱。要保持距离,这样自己不烦恼,人家也不烦恼。所以,不要自寻烦恼。

  如何改变我们的“贪、嗔、痴”呢?

  改变“贪”的方法就是“甘心平凡”,做一个平凡的人。我们这辈子投胎的时候,也没有放光,出生的时候也没现什么瑞相,咱就是平凡人,平平凡凡地过这一辈子,该吃的吃好,该喝的喝好,该睡的时候别做噩梦。这一辈子就这么平凡的度过就行。不要去招摇作秀,也别想去搞造反暴动,不参与。要甘心平凡,这个话说着容易,往往有人不甘心平凡。总想折腾点什么,不停折腾点什么,所以要甘心平凡。我们要甘心在平凡中死去,这句话我听到的时候深深为之震撼。这是莲花生大士给他的一个老侍者说的:“你要甘心在平凡中死去”。所以,我经常提醒我自己,我要甘心在平凡中死去。所以,劝大家甘心在平凡中死去,安心甘于平凡。

  广行祝福,就解决了“嗔”的问题,嗔就是恨别人,嫉妒别人。我们要广行祝福,见到谁祝福谁。不必挂在嘴上,心里去观想。见到谁就默默祝福他健康快乐成长。看到小孩,我们祝福他健康快乐成绩好;见到商人,我们祝福他健康快乐生意好;见到官员,我们祝福他健康快乐事业好;见到修行人,我们祝福他健康快乐修行好。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充满了祝福,不管是谁,不管他现在怎么样,过去怎么样,未来怎么样,我们都祝福他。乃至我们也祝福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用的这个杯子,我也祝福它。每天我们都祝福见闻觉知的一切,充满了祝福心,当一个人充满了祝福心的时候,是非常幸福的。如果恨一个人,是很痛苦,很要命的。我们祝福他就会很享受,要学会祝福。祝福别人的时候,自己心里先暖洋洋的,先享受了。当你心里充满了祝福的时候,你的眼神里就能弥漫出祥和的光。要广行祝福,祝福一切。

  自我喜悦就对治了“痴”。我们说自寻烦恼是愚痴,自我喜悦就对治了烦恼。什么是自我喜悦呢?小孩子你随便给他一个东西,他就能玩一天,玩个小石头也很快乐,看蚂蚁也能看一天,自我喜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失去了自我喜悦的能力。总希望别人能给我喜悦,国家给我喜悦,领导给我喜悦,家人给我喜悦,朋友给我喜悦,师父给我喜悦,大家给我喜悦……希望别人赏赐给你喜悦是不可靠不安全的,是不可控制的。因为他可能给你,也可能不给你。想给你就给你,不想给你就不给你,这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要自我喜悦,自己创造喜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我喜悦。做生意做的欢欢喜喜,吃饭吃的欢欢喜喜,和儿子在一块欢欢喜喜,和妻子在一块欢欢喜喜,和家人在一块欢欢喜喜,自己独处也欢欢喜喜,要自我喜悦。喝杯水也要喝的真好喝,真好玩。不好玩的事情不干,不喜悦的事不做,你觉得很烦恼就不干,别难为自己。你有饭吃,犯不着难为自己。喜悦地去做,实在找不出喜悦就先不做。要自我喜悦。

  当你完全能够达到自我喜悦的状态时,就是禅者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你不…

《大乘攻略:初学 七、当下圆满》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