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认识真我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继续学习大乘道次第。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探讨了《认识自我》,那个自我是个假我、小我、无明,是我们过去我执和法执纠结成的一种自缚,并非是实在的我。佛教中以破掉自我为修行,小乘佛法破掉自我就是最高境界。大乘佛法不仅是破掉自我,还协助其他的我法二执来破掉自我。在佛陀的教法中有无数对真我的表述,在不同的语境下,为了更加清楚表述真我状态,佛陀用了“佛性、自性、真我、无我、真如、一真法界、如来藏、妙明真心、心、空性”等等各种名相来方便表述,所说的就是“与佛无差别”的真我状态。
佛言:“如来妙体即法身,清净解脱同真谛。如日与光不相离,如来功德即涅槃。真我与佛无差别,一切有情所归趣。生死涅槃等无二,其性不坏无造作。垢净如如性不异,唯佛世尊独能了。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10卷)唐·般若译)
众生的一切显现,都是我们称之为空性如来藏的自性所显现的。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它的树枝树叶(化身)丰富多彩,它的树干(报身)高大巍峨,它的树根(法身)密布深邃,这是一个整体。作为众生来说,就是这棵树上无数的一个树枝。当一个树枝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生生灭灭的树叶上时,就会患得患失,感受轮回苦难。它认为自己是一个孤单的树枝,生灭的树叶就是它的财富、名誉、健康。它一直梦想着也能成为一棵大树。终于有一天,它静下攀援恐惧的心来,回光内观,发现自己与传说中的树根(法身)和树干(报身),原来从于无始,乃至未来,都是一体共存。这个树枝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原来树枝皆具大树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于是,这个树枝就用49年不辞劳苦地向其他尚在烦恼中的树枝讲解这句话,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个开悟的树枝,向其他自感孤苦的未悟树枝解释它自身就是大树,当未悟的树枝舍弃过去错误知见时,就进入生起次第。像今天上午,用种种的经论、种种的比喻给大家解释,那个生灭的东西是一个幻相,是一个假相,是一个局部,并非是实相,并非是真我。当你认识到本我、真我,实证如来藏和佛性的修法过程,我们称作圆满次第。
例如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长了无数的树枝,每一个树枝都是大树的一部分。生长出来的每一个局部树枝,我们称为化身;树干部分,我们称为报身;树根称为法身。就像整个的大海我们称为法身;大海的波澜壮阔,浩瀚无边,我们称为报身;大海中此起彼伏的泡沫我们称为化身。法身、报身、化身是圆融一体的,从不分割。当众生心念执著在小泡沫是“自我”的时候,他的世界里就有了生灭、苦难、残缺。如果孤独的一朵小浪花在迷惑中突然醒悟:哦,原来我融入大海,就拥有了大海的浩瀚无尽和波澜壮阔。这一刻,他就证悟了。浪花悟了就是融入大海,众生悟了就叫见性成佛。《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自性”在我们身体内,如同一个秘密器官,不是!是我们的身体在自性内。祖师说“身在含元殿,何须问长安”,含元殿是金銮殿,长安城是都城。这句话是将含元殿喻为“自我”身心,长安城喻为自性,意思就是“自我”在“自性”中,“自我”其实是“自性”的一部分。只需悟道,法身、报身、化身,当下具足圆满。千万不要以为需要折腾一番才会成佛,不明自性,怎么折腾也不会成佛。明了自性,当下就是佛。法身、报身、化身,当下具足圆满。千万不要以为需要折腾一番才会成佛,不明自性,怎么折腾也不会成佛。
我们说修行,修行就是修心,到底修哪个心呢?是我们的心脏吗?不是,心的核心是妙明真心。我们的妙明真心就是法身,本来就是佛的状态,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去修。要修的是染污识的妄心,即我法二执,使之转识成智。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在禅定中二十一天,为界外的法身大士讲《华严经》。讲完《华严经》之后,发现娑婆世界没有人能听得懂,所以他降低规格,在婆罗门的教法基础上,注入“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又讲方等时教法、般若时教法,最后又讲法华涅槃时教法。法华涅槃时的经典和最初《华严经》的高度是一样的,这是佛陀观察众生根基,遵循道次第的教化。
阿含时讲小乘教法,是以超越人天乘为目的。人天乘,就是希望修现世福报和长生不老。人天乘有四个愿望:常、乐、我、净。称作四颠倒见。二乘就是破掉人天乘“常乐我净”的虚妄期待,而说“苦、空、无常、无我”。
“常”,梦想长生不老。不可能,我们注定要死的。五十年后,咱们在座的都死干净了。“乐”,娑婆世界注定了苦难,没有快乐可言,冬冷夏热,全是苦。“我”,我们一直依恋的这个身体不是“我”。
我前段时间去王居士的公司,公司边上有座小庙,叫东镇老爷庙。里面破烂不堪,神龛上污垢脏乱,我说:“这些神明也是当地的护法,你打扫打扫,上上供。”我们用饼干水果上供,也念佛念咒供养他。从殿堂出来的时候,低头看见铺在脚下台阶上的石板写满了人名,一看是块残碑——功德芳名的残碑。古人修建寺庙都会刻功德芳名,密密麻麻的名字。这些古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希望能够流芳千古,永垂青史,让后人缅怀铭记。然而今天却铺在地上,让大家脚踩走过。我对当地的村民说:“不能这样对待先民啊,这是咱们的历代祖先。古人修复古庙是为了保护这一方,留下名字是为了让我们缅怀,让我们去纪念他们的丰功伟业,现在我们用来垫路,用脚踩着祖先的名字,不敬啊,赶紧起出来。……”我们就用铁锹挖出来,抬到一边,将来有机会砌到墙上,让大家看到祖先的丰功伟绩能够去缅怀。出来后,我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建寺院的时候,为了劝导大家多发心捐钱,我们说:捐钱多了给你刻个碑,即使一千年后你不在了,你孙子一看,这是我爷爷,他也很自豪啊。很多人被忽悠了,拿一百万刻个单独的碑,感觉很高兴。其实,这就是忽悠人,刻上碑有什么用呢?大家想有用吗?很多人刻个碑是希望得到永生——我不希望死,如果我死了,我名字在也行啊!你想想,到时你名字还在吗?就像我们前世,可能建了庙做了功德,但是哪个碑上是我们的名字,大家还能对的上号吗?面对生死流转,虚名假位根本就没有用。我们一死,没有什么东西可代表我们的,就是能代表我们的也没有用。你买上很多房子,建好多豪宅,只要你一死,他们就会把你抬出来,不可能让你在里面待着。所以,没有永恒的东西。
只要你不是为成佛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实际作用。在人天乘的时候,我们教导别人,既然你做人,你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这都是些托辞。人天乘的善恶业区别是:你利益别人就是善业,伤害别人就是恶业。到了二乘,修行到了解脱乘的时候,为成佛为解脱而做的就是善业,为轮回而做的就是恶业。即使你去帮助天下人,即使你去做慈善,即使你去捐款,即使你去放生,只要不成佛,你就是恶业。在轮回中,只有恶业,没有善业。所以,在解脱道中明确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真实所谓“我”的存在,就是指小我。打破小我的概念,老想这个小我永生,给他照个像,给他立个碑,给他建个牌坊,让他永生长存,没用。就像我们前生做的那些事,哪个是我们?根本对不上号。所以,在人天乘中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我”。
“净”,只要你在轮回中,没有清净可言。只要不成佛,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多做点善事,未来福报大!”你未来福报越大,可能造业越多;造业多,再次轮回的时候就堕落下去了。高低高前进,轮回式来生。上去了下来,下来了上去……只要在轮回中,没有善业,不可能得到清净。所以,二乘破掉人天乘的“常乐我净”,称其为四颠倒见。
当我们进一步起修的时候,我们要找到真实修证的核心所在,到底是修什么?只要还抱着“常乐我净”四颠倒见的时候,世间人往往就是在修身体。例如:我眼神不好,听力差,学佛后眼神好了。其实再好,也终归是个死人。修行不是把你眼神修好了,把你耳朵修得更敏锐了,也不是增寿个十岁八岁,长寿个一百岁也没有用。不是修这个,要超越,不在身体上用功夫。
我们初级修行往往是在身体上用功夫,要么保养身体,要么折腾身体。人天乘的人是保养身体,天天琢磨化哪个妆好,吃什么能保健,怎么能补血补气。二乘往往又陷在一个误区里,没事就折腾身体,每天多吃些苦,少吃顿饭,拜多少拜,坐几柱香,好像感觉让身体很难过,很痛苦,才对得起谁似的。这都是深度误解,因为身体永远不会成佛。成佛的不是身体,身体注定了是个生灭的四大假合。就像树叶不会成为大树,树叶是注定生生灭灭的,很快会脱落。我们的业报之身也是生生灭灭的。所以,修行不是修身体,是修心。
修心第一步是修知见,第二步是修正觉。修心也可以理解为修觉受,把过去的错觉修到正觉上就是成佛。错觉认为小我是我,我要让小我变得强大,让他有荣誉,让他受人恭敬,让他受人赞美,这是人天乘。二乘就开始折腾他,也是颠倒。要透过生生灭灭的假相进入到实相的形态,让实相的智能显现,而实相的智能显现就是正觉。过去的一直是一种错觉,自认为在轮回中生生灭灭。而正觉是不生不灭的,错觉是生生灭灭。把“错觉”修证为“正觉”就是修心。有人问:“修行就是修感觉,这是不是太简单了
!”
感,就是第七意识末那识,我法二执称为感性。佛就是觉的意思,觉悟的圣者,叫佛。让我…
《大乘攻略:初学 八、认识真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