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2)等流果。等者,同等。流者,流类。谓持诵《行愿品》者,不久亦当如普贤菩萨,同等流类。本经云:“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3)异熟果。异熟,即异时而熟,乃指未来世所受果报。谓持诵《行愿品》者,经常于人天尊贵族中受生,享受种种殊胜果报。本经云:“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4)士用果。士即大士。乃菩萨别名。谓持诵《行愿品》之人,能得菩萨之力用。本经云:“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言此人虽非真正大士,而有大士之力用,故名士用果。此乃未来世之报,非今生也。
(5)得离系果。离即脱离,系即系缚。喻烦恼。持诵《行愿品》,即能任运脱离烦恼系缚。本经云:“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虚空无有边际,所以世界无有边际;世界无有边际,所以众生无有边际;众生无有边际,所以众生的业和烦恼无有边际;众生的业和烦恼无有边际,所以利益众生的愿力无有边际,这就是菩萨的伟大愿力。我们不了解普贤愿王时,心量很狭窄,比如一个人只想到我去利益一百个人,做三十年善行来将功补过,这样就认为很了不起了,除此之外想不到其它,这样只是在极狭窄的时空内行持有限的几件善事来作对治,不能称合广大自性发起深广无尽的善根以作对治,所以净罪力有限,效果不迅速。
古时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他请无相禅师为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后,农夫问:“禅师,我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禅师说:“佛法如慈航普渡,不只你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都能得到利益。”农夫不高兴地说:“我妻子非常娇弱,其它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把善根只回向给她,不要给其它众生?”禅师开导农夫:“如果将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就像阳光普照大地,既能利益无量众生,你妻子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这样何乐而不为呢?”农夫听后勉强答应了,但又提出一个条件:“我的邻居姓赵,这个人经常害我,你在回向一切众生时可不可以把他排除在外?”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排除在外?”农夫听后一片茫然。
很多世间人就是这个农夫的心态,回向善根时希望自己贪执的人多得一点功德,不希望自己讨厌的人得到功德,甚至个别没有真正发起菩提心的大乘行人也是这样的。这种有亲怨分别的回向就是有毒的回向。今后大家在回向善根时最好安住于无缘的境界中,如果做不到这样,也要想到: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不会将善根只回向给家人亲友,更不会排除损害过自己的人。如果回向时真要排除损害过自己的众生,那一个一个算下来,最后可能剩不下几个人了。
以前,我们不知道受持普贤行愿在心中发起广大的净罪力量。实际上,能称合自性修学普贤行愿,佛刹极微尘数的恶业都能消除。这是运用普贤行愿的力量对罪业进行大摧毁。这种量非其他可比,其他局限在狭小心量中生不起灭罪的大心力。
我们要深深觉悟到普贤行愿,就是我们本具的圆满自性。所以,我们要殷重受持《普贤行愿品》,随学发愿,由此发起大善根来,今后追随普贤大士,永无疲厌地行持一切利益有情的菩萨事业,以这样来悔过自新,看清本来面目,就路还家,回归涅槃故园。普贤行愿是圆顿法门,即身成就法门,不是小小的对治,只有以甚深信心受持它,才能显现众生本具的无边功德。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服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这一段经文讲成佛前后的六个内容:身坐道场;降魔成佛;传法利生;令众发心;随根成熟;广益无尽。
我们都志求成佛,成佛之路该怎么来走呢?以上经文揭示了这样一条成佛捷径:
一、此生发普贤愿回向极乐。
二、命终往生,得佛授记,圆满实现普贤大愿。
三、究竟成佛,尽未来劫海,广度众生。
因此,这是止于至善的法门,是决定成佛的法门。普贤行愿并非空想,在往生后就能真正实现。这是有情生命的归宿,是整部华严的结局,整个佛法在这里得到了圆满。
普贤十大行愿是大乘各宗共尊的重要修持科目。尤以净土宗特别推崇,列在净土根本经典中,净土根本经典为:《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所以修净土宗不少人把《普贤行愿品》作为功课读诵。一个人将来在极乐世界品位的高低,往往跟一个人的发心和愿力的大小有关,故受持《普贤行愿品》可以获得最高成就。
在《无量寿经》中也记载:参与无量寿如来法会的四众弟子、诸菩萨声闻以及天龙八部等,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
在此,普贤菩萨又以十大愿王,劝进华藏海众,导归西方极乐世界。
从利他角度而言,修学普贤行愿以大愿力能在烦恼大苦海中救度众生,令众生出离轮回,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人死的时候非常痛苦,《佛说五王经》中说:“人死之时,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魄不安。”在这个众苦交迫的时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利益众生的事业都是由愿力而成就的,以普贤行愿力能遍入一切众生界中,以大智慧大神通令无量众生出离烦恼苦海,最终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就像莲池大师在《西方发愿文》中说的那样,“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
《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受持利益》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