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P6

  ..续本文上一页

  《法华经·信解品》中迦叶尊者说:“我年纪这么大了,释迦佛才教我大乘法。我觉得我岁数大了,只好乐空性的道理,我不愿再学菩萨法。因为一开始释迦佛就教我声闻法。我就厌离生死,我只看到我的生死,我没有发大心,我不能领受菩萨法。所以佛陀也就不教我菩萨法(大意)。”

  各位,菩萨跟罗汉从来不是只在大悲心上有差别。绝对的在智慧上也有差别,所以修学的佛法有差别,亦即声闻人修的佛法与大乘人修的佛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别的地方,既然有差别,当然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人说没有大乘与小乘,都是佛法。这种含糊笼统的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是这么来了解智慧和慈悲,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净土法门有这么易至的效果吗?这是因为弥陀本愿是诸佛证得彻底的原理之后,而涌现出来的无尽大悲。如果诸佛不能证得彻底的原理——中道了义,他能不能涌现彻底的大悲呢?不能!我说过了,彻底的大悲要从彻底的真理所证得。因此,佛证得中道了义的真理之后,才能涌现无缘(没有条件)的、无尽(没有边际)的大悲。然后以根本彻底的原理,在无尽大悲作外缘的推动下,安立净土法门,然后才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效果。这才叫“易至”。

  “易至”是容易到,为什么容易到?因为它是佛以无尽的大悲设下了彻底的方便法门。《华严经》上说“方便即是究竟”。唯有净土法门才能够这样。声闻法门就不能说是方便即是究竟。乃至别教菩萨修的“次第三观”,也不能说是方便即是究竟。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了种种法门之后,最后要导归极乐,因为一切方便最后都以极乐为究竟彻底的方便,当然要导归。

  如果你懂得这种道理,你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的方便义、一切的究竟义、诸佛的智慧、诸佛的慈悲不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表现出来了吗?法藏菩萨说:“设我得佛,以下四十八愿皆当成就,否则不取正觉。”也就是说:“设我得佛,大乘的理体、大乘的无尽大悲、大乘的彻底方便,都要在四十八愿当中圆满的展现,这样我才成佛。今天我已成佛,所以我不再叫法藏菩萨,我叫阿弥陀佛。”也就是彻底的理体我已证得,彻底的大悲已经落实,彻底的方便已经完成。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十方诸佛不是也要证得彻底的理体——中道了义吗?不就是也要彰显那无尽的大悲吗?不是也要用彻底的方便摄受一切众生吗?那么这一些阿弥陀佛已经做到了。所以说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弥陀第一。既然这样,那么三藏十二部不就是在讲彻底的中道了义的理体吗?不就是在展现诸佛的无尽大悲给予众生吗?不是在施设种种方便给众生吗?既然“南无阿弥陀佛”正意味着中道的理体已经证得,无尽的大悲已经实践,彻底的方便已经安立,那么,“南无阿弥陀佛”不就能横赅三藏十二部吗?所以祖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赅是具全、完备的意思)三藏十二部,是有这样道理在内的。不是乌鸦学语,跟着说说可以服人的。

  诸位,你们念每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是怎么个念法?听说你们拜佛是用录音带带的,那么也就罢了。可是你在念每一句阿弥陀佛时,心中要起怎么样的心哪?中道的理体、无尽的大悲、彻底的方便,这句阿弥陀佛就代表这三件事情。

  中道的理体摄尽天台的教法;无尽的大悲摄尽一切诸佛的本愿;彻底的方便就是净土法门。所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一切教理,横赅一切诸佛的本愿,更是落实在净土法门身上。所以,我常说一句阿弥陀佛重如泰山。也就是一念即重如泰山,临终十念,如何不往生?虽说只有十念,光这十念就横赅一切了,如何不往生?你为什么这样骄慢懈怠乃至毁谤它呢?

  各位,净土法门如果你用这种角度去理解,就是藕益大师所说的不为他歧所感,真心念佛,即大智慧,能够放下身心世界,真心念佛,即是大布施,乃至即是大持戒,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就是六度齐修了嘛!你要真懂他的道理,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万法,是做得到的。可是它太难理解,所以我建议诸位在还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适当学学其它法门来滋养你对净土法门的理解是可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天台祖师都能最后念佛往生,原因在此。天台人最注重教理嘛!天台人注重禅宗与教理,所以他们最适合修如来禅,是最正统的佛教修行者。禅宗有时还会走偏,天台人不会,永远是解、行并进。所以他们修到后来会导归极乐,因为弥陀法门本来就具有这种特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横赅一切,所以易至。

  凭什么说净土法门易至呢?因为它是诸佛证得的彻底究竟的方便。还因为你我本来就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你本来可以成佛,你不过是如幻的做众生而已。那么,今天弥陀佛以如幻的净土法门接引你投入真实的愿海当中,然后你在愿海中任运开显你的佛性,你就不假功行,任运成佛。这是大乘了义。怎么叫不假功行?讲白一点,好像你坐在那里就会成佛了。其实不是这样,这是说你能跟这么多的大乘菩萨在一起修行,你无时无刻不在受他们的熏陶,所以才自然成佛。所以祖师才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把你勇猛的心提起来,你们的心不要只知道求往生这一件事情,你的心是时时刻刻在领受大乘,你的每一句佛号都重于泰山,应该这样去领受。

  接着我还要说易至的道理。刚才我讲了难解,因为它是大乘的理体,所以难解。为什么说难信?因为你我离它太远,所以难信。另一方面因为它易至,这么容易到,也难想相信。九品往生就是连五逆极恶之人也能下下品往生,这个也是难信。

  怎么讲它“易至”呢?要分两个方面说:第一是容易到极乐世界去,叫易至;第二是易成佛,也叫易至。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容易到极乐世界去。可是我还要告诉你,在极乐世界容易成佛。我先说明一下,有的法师说:“其实到极乐世界不容易成佛。经上不是说在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那不是在娑婆世界修行早成佛吗?”没有这个道理。经文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对众生讲的。我们常说“良宵苦短”,跟好朋友在一起促膝长谈,一下子东方吐白,已经清晨了。好像跟好友聊天,长夜过得特别快。时间是如幻的,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说,一劫是多么长。可是法华会上当七宝塔从地涌现时,多宝如来在塔里说:“善哉!善哉!快说此经。”释迦佛就邀请多宝如来显身。多宝如来说:“我曾发愿若要我显身,则释迦佛的十方分身诸佛都要齐集现身。”要十方分身诸佛集结是表法的意思,表示一乘了义。于是十方化身诸佛集结之后,就向释迦佛、多宝佛问询、礼座。这一礼座就是五劫时间,光礼座就是五劫时间,光礼座就五劫,还怎么讲经啊?如果按我们的时间来说,现在灵鹫山法华会上,诸佛菩萨还正在忙着礼座呢!我们哪有法华经好听?所以经上所说的十二劫,在莲花中十二劫,那是对我们说的。对于真正在莲花中的人仍然是一刹那。为什么?太舒服了嘛!良宵当然苦短,一刹那就过去了。所以时间的长短,那是对众生如幻说的。

  所以我说“易至”,是容易往生和容易成佛两个道理。《楞伽经》第六卷中说:“十方诸佛,皆出极乐。”【注释:《大乘入楞伽经》第六卷中说:“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 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乃至十方诸佛刹土的无量不可数不可数的菩萨也出自极乐。极乐世界的菩萨有多少呢?如果舍利弗和尽阎浮提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为比舍利弗智慧高得多的缘觉佛,让他们累劫思维较量,他们能算出来多少菩萨呢?就像用一根头发截成一百份,用其中一份去沾海水一滴,他们能够算出来的就像一滴毛尘水那么多,他们算不出来的菩萨数量就像大海水那么多。

  释迦佛讲经用的比喻多么深刻!你就可想而知,极乐世界是十方世界的头等明星学校,大家都想要到这个学校去,去那里准备成佛。所以有那么多数不清的菩萨去那里,因为在那里容易成佛。有人说,在那里只是不堕落而已,要成佛不容易。不对,是易成佛!不然,那么多的数不尽的菩萨为什么都去那里呢?连文殊普贤等大菩萨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嘛!

  我相信你们诵过《药师经》或其它经。其它佛的世界有没有这样描述过像极乐世界同样的美妙境界?我没看过所有的经,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不可能。何以故?因为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有一个愿说:“如果我成佛,我的国土不为十方诸佛赞叹,还有一分一毫比不上十方诸佛国土的话,我不成佛。”他已经成佛了,所以他的国土绝对的好,绝对不会比别的佛土差。

  当然,接着你会产生疑问,佛佛相同啊!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稍有理智的就会这样怀疑。我说正因为佛佛相同,才会这样。我们说圆教的究竟佛没有差别,因为他们都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没有比他更上的了,因此十方诸佛绝对是佛佛道同,药师佛所证得的绝对与弥陀佛没有差别。可是为什么明明就有净土的差别,乃至于释迦佛的净土这么糟糕?那是因为十方无尽的众生的根基,他们还不能够进入这最究竟圆满的净土世界,在他们未去极乐世界之前,要由其它诸佛示现与那些众生根基相应的佛法世界,让他们暂时到那里。最究竟的净土是在极乐世界,然而并不是所有众生都有这种根基。不要说你我,也不要说以前哪,就看现在,有多少人在诽谤净土,乃至有的出家人说:“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修行哪有那么简单?”这种人你打死他也不愿意念佛。那怎么办?弥勒菩萨接引他嘛!为什么要弥勒菩萨接引?是阿弥陀佛请弥勒菩萨帮忙。我有这么好的学校,可是你还不能来,你只好先到补习班补一补,因缘成熟了你就会来了。

  释迦佛也是如此啊!释迦佛先教舍利弗这类人声闻乘法,教到释迦佛老的时候,才告诉他们有唯一了乘。所以诸佛绝对没有不同,乃至于各个净土本质上也没有…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念佛十种功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