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P5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不过是装点门面的徒有表面的出家人而已。学习净土法门也是如此,我不愿看到出家人只是用嘴巴表面上念佛,跟自己的生死毫无关系,这个样子是自欺欺人,害了你我,也害了净土法门。各位出家同道,净土法门在你我心中不是一件儿戏的事,它是要帮助我们了生死的。一定要把这个原点找到。

  净土法门为什么说是难解、难信、又易至呢?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原因,它是大乘真实之法。因为我们是凡夫,难以了解大乘佛法。其实大乘佛法不离我们的方寸。我们皆有本具的佛性。但是无始劫来,我们背离了它,所以我们不了解,也无法相信。

  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相信我能成佛,有佛救我,我也无法相信我在一刹那间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也就无法相信唯一佛乘的万德庄严,无法相信所谓的中道佛性具足一切万法。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也就无法相信从万德庄严的佛性中能够开显不可思议的弥陀本愿来摄受我。

  我再说一遍,难解、难信、易至这个道理相当深。不过可以一言以蔽之,难解、难信、易至是同一件事,就是大乘了义。什么是大乘了义?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具清净万德庄严。我们久远劫来,无法体会这个道理,所以我们难于理解,因而也就难于相信众生本具的万德庄严能够透过弥陀佛借由净土法门而开显的无尽大悲,所展现的对一切众生的彻底方便的本愿摄受我们,摄受我这烦恼的造恶犯戒的博地凡夫。我不能相信万德庄严的佛性所开显出来的广大妙用能够摄受我,因而我也就不能相信它易至,我就不懂这易至的道理。

  “难解、难信、易至”这六个字是同一件事情。净土法门的特质就是这六个字,它的更内在的意思本质上就是我在第一讲中说的,它是大乘佛法的真实利益之所在,是大乘佛法之用。

  打个比喻,我手上拿了一块金子,这块金子还没有经过雕塑陶炼,还只是一切金子,掉下去可能会敲痛我的脚,一点用处也没有。可是它经过努力雕塑以后,可以成为一个佛前的供杯,也可以被雕塑成佛像,让大家恭敬供养。如果没有金子,就不能造佛像。但是有了金子不经雕塑,也不能成为庄严的佛像。雕塑出庄严的佛像,让大家顶礼供养,这就是它的用。金子的作用离不开金子的本体,所以金子的本体最重要,如果本体消失了,金子的作用便无从发挥,但是金子的本体必须经过努力雕塑,它的作用才能开显出来。

  《中观论》上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四句偈所开显出来的即是大乘佛法中道了义说,就是大乘佛法的体。但是仅有大乘佛法的体,也无法让众生得到利益。唯有亲证大乘佛法的体,再透过这体发起为大悲心的作用,然后经过累劫的栽培、熏陶出广大无量无边、如幻如化的万德庄严的利益一切众生的大用。这就好像你上山采到了金子(你得到了大乘的体),可是你还要将金子陶冶、雕塑成为佛像给众生,才能让他们启善根,发随喜,顶礼修行而得到利益。这就是发起大悲心的作用。

  同样道理,净土法门就是十方诸佛在亲证大乘的体之后,生起大悲心,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誓发四十八愿,经过兆载永劫的勤苦熏修、方便庄严,然后建立起极乐净土。这样建立起来净土的本体是大乘的佛法,然而它所表现的是大悲的彻底显露,它所显露的又是大乘佛法中的彻底的方便,这样就将本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就是净土法门。

  这里还有一层道理要告诉各位。假设金子是世界最美好的东西,是否一定要做佛像呢?不一定,它可以作茶杯,甚至可以作尿壶。但是金子是那么贵重,用来作茶杯或尿壶,其特性就没有发挥出来。佛陀证悟的中道了义是最宝贵的金子,理论上说它应该开显最美好的佛法给众生,可是众生接受不了,只好先给他们说小乘、声闻乘法,让他们个人了生死。但是他的大悲心没有发起,乃至诸佛证得的本具佛性他都不知道。佛所证得的无法对他讲,因为他领受不了。这好像是你持有金子,可是众生不想拜佛,只想喝茶,只好先做茶杯给他,金子的本性没有彻底发挥。怎样彻底发挥?就要调整众生的根性。比如先让你用杯子喝茶,再引导你修行,最后教你拜佛。这时就将杯子收回来,改做佛像,让你拜佛。

  《法华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法华经》的开权显实就是把茶杯收回来,告诉你真正要给你的不是茶杯,茶杯的本体是金子,金子是用来做佛像的,真正要给你的是佛像——告诉你唯一佛乘。所以《法华经》是大乘的真实本体,是真实之教,是佛的本性。《法华经》把十方诸佛的秘密都告诉你了。《法华经·如来神力品》说:“如来一切所有之法、一切自在神力、一切秘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宣示显说。”这是《法华经》的道理。

  可是这些都是秘密,是诸佛亲证的。茶杯的本体是金子。诸佛开权显实把茶杯收回,告诉你金子是用来做佛像的,然而还没有真正做一个佛像给你。那么是谁真正的把金子本性彻底发挥了呢?也就是说谁把大乘佛法的本体彻底的发挥了它的度化众生的作用呢?是法藏菩萨,也就是弥陀本愿。弥陀本愿彻底发挥了大乘真实之教的度化众生的作用,也就是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光阐道教,施设种种的彻底方便给一切众生。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的,如果诸佛没有净土法门,他就无法彰显对无边众生的彻底的悲心。反过来说,有了净土法门,诸佛就能够将他所亲证的大乘的一乘了义的本体开显的无尽大悲的作用彻底的发挥出来。

  所以净土法门的本体就是大乘彻底了义,而大乘彻底了义是乃至于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了解,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究竟。所以大乘法门难解难思。这是有经证的。不是我喜欢这样讲,把它讲得深,它本来就是这样的。

  《无量寿经》上这么说,不能够信仰净土法门的人是过去没有善根,他骄慢懈怠,所以他不能懂、不易理解净土法门。因为对净土法门你必须谦虚的领受大乘了义。《法华经》上说:“领受大乘了义,其实非汝之力,乃诸佛加持。”佛告诉舍利弗说:“你虽然智慧第一,可是你在法华会上能够相信我说的开权显实第一了义之法,并不是你的智慧力量,而是诸佛的加持。”大乘的理体对舍利弗来说,还要诸佛加持才能勉强的相信。佛陀三周说法,第一周说法,只有舍利弗一个人听懂;第二周说法,好像是有四个人听懂,加起来是五个人;第三周说法,普遍受记,才能都懂。所以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谦虚,以你看到的经典为满足,然后再以你所看到的经典说这是空,这是有,这是中,这是合理,这是不合理,这是方便教,这是了义教,……你以你自己的看法来分别佛法,这就是不谦虚,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骄慢。你为什么骄慢?因为你没有好好的修行,你懈怠,你只在那里读经,没有真正修你的行,你才会以经谤经,不是以佛法讲解佛法,而是以佛法谤佛法。你才会说这个佛法是了义,那是不了义;这个佛法高,那个佛法低;这个佛法是本,那个佛法是末。你以你自己的看法去分别,这就是骄慢。

  各位,你们必须有谦虚的心,才能了解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难解,是唯有佛与佛才能知之究竟。你们听起来或许是真的很难解,我讲讲我的经验。

  昨天我很累呀,睡得很早,到三更半夜,有一条狗崖柴嗥吠。嗥叫一整夜,叫的很恐怖,我就起床看《无量寿经》,看得很慢,两个半小时,看了半卷,到今天早晨还没有看完。我总感觉净土法门太难了。这也是我一直推拖不讲净土法门的主要原因。

  净土法门难解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它在说那个相,不说它的本体,而本体又难解难思。你必须在其它法门上认识它的本体的时候,对它的相才能接受,这是它难解、难知的根本原因。

  净土法门说“易至”。何以故?我们打个比方,有谁能清楚的知道飞机的结构?即使造飞机的人,他也不能全都知道。因为造飞机是各自造一部分,电气仪表、结构、应力、外观、材料、流体力学、动力等各部份,都专业分工,各造各的。造飞机是很难,不过我们到美国去最快是坐飞机。飞机制造非常复杂,但是却有最快的效果。你不需要知道是为什么,也无法知道为什么,可是却到得最快。这个比方大概你能懂,但这只是个比方而已。

  注意!净土法门是诸佛的本源开显出来的无尽大悲,为了摄受一切众生,以所彰显极致的万德庄严为本,然后施设出来的无限方便,是诸佛以根本法所摄的究竟彻底的方便。为什么究竟彻底的方便,因为它是诸佛亲证的唯一了乘佛法(大乘根本原理)所摄受的方便,所以是究竟彻底的方便。

  可能大家还不很懂。我们打个比方,一个刚学煮菜的人,第一次煮菜,是努力把菜做得很好吃,还是努力把菜煮熟,能够吃就行呢?一定是煮熟能吃就行。可是一个做菜很熟练的人就会把菜做得既熟又好吃,又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因为他把握的原理深,经验丰富,他开显出来的形貌和效果就好。同样道理,为什么净土法门这样神妙?神妙到一个杀人犯被法院宣判死刑,在枪毙前我告诉他净土法门,只要他相信和愿意,十念就能往生。这是由于诸佛证得了佛法的根本的原理——宇宙的真理,所以能彻底展现出无尽的大悲,施设彻底的方便。

  各位记住,唯有真正的智慧,才能涌现真正的慈悲。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涌现不了真正的慈悲。有人说阿罗汉跟菩萨的差别,是因为慈悲不同,不是智慧不同。这不对,我说过,只有真智慧,才有真慈悲。绝对不会有那个有慈悲没智慧,或者有智慧没慈悲。换句话说,菩萨跟阿罗汉的差别表面上看是慈悲的有无,因为菩萨度众生,阿罗汉只度自己嘛!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阿罗汉只看到诸法毕竟空,没有看到诸法的如幻有,更没有看到诸法毕竟空有双泯的中道了义。所以他只看到了苦空无常,他只能修声闻乘法的无我无常观,断见思迷惑,断我执而已。能了生死他就满足了。…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念佛十种功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