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七▪P6

  ..续本文上一页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

  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

  。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

  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此人。纵令魔王大

  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

  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

  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金刚藏王菩萨,发愿不取涅槃,护持咒人。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

  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

  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

  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

  音瞪瞻仰。】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

  阿难既闻佛言,从第一劫至最后身,生生世世不生药叉罗剎乃至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乃请问于佛,未至究竟涅槃以前,在修行路上,自干慧地开始,历四十四心,而不落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等恶处。能够登入十地,乃至证最后身的等觉位。登地菩萨则分证法性身,可分证成佛矣。

  干慧地,通教约三乘论十地而言。自凡夫而声闻,自声闻而缘觉,自缘觉而菩萨,乃至于佛地。以阿难系声闻乘人,所以自干慧地问起。

  兹略介绍三乘十地。一、干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办地,八、支地,九、菩萨地,十、佛地。

  干慧地,于声闻法中,行人修五停心观,总相念,别相念,既停乱心,复发观慧。然虽有智慧,未得定水。所谓智慧虽尊,非定莫深。虽得事观,未会理性,故名干慧。

  干慧、性、八人、见道、薄、离欲、已办,属声闻乘法;支地属缘觉乘法;菩萨、佛属大乘法。故名三乘十地。此系通教所论,今此经中,佛以圆教答,所以依今经意,干慧地在信位前。

  四十四心,系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加行。然后入地,则分证法身。乃至等觉菩萨位,成妙觉,究竟涅槃。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

  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阿难请法,佛先赞后说。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

  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

  妙性者,无性为性,性而无性。无性为性者,真如随缘成万法也。性而无性者

  ,万法无性是真如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即一,一法不立谓之圆。一即一切,一法不舍谓之明。如是之法,无有分别,离诸名相。法界历历而其性不动,性本不动而成历历法界。故曰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然众生迷惑,妄取于相。因相立名,分别相名,而成妄想。故楞伽五法,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即取相名而成妄想,乃失如如正智。故因妄想而见有生,因生而见有灭。见生灭便名妄,如果灭其妄想便名真如。云何灭妄名真?除心不除法也。

  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依唯识转依位分别有六。今简单说二转依号者,即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非是烦恼外另有菩提,生死外另有涅槃。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

  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欲修真三摩地,证如来大涅槃,先当识知众生、世界二颠倒因。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

  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

  。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

  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

  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

  倒。】

  首言众生颠倒。由性明心,性明圆故。

  先明其正,后斥其倒。性明心者,真觉妙心也。真觉妙心,其明圆不二,无性随缘,缘生无性。总十法界为一真法界,以缘生无性故。分一真法界为十法界,以无性随缘故。

  因明发性,性妄见生。

  因明发性者,由于不如实知诸法生相非为实有,因而发其了别之业识性。业识取相起妄,于是「见」由之而生。以致从毕竟空,见究竟有。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

  「有」是能有,即见分也。由见分而取相分,相分即是所有。

  非因所因者,见相二分,相因而有,相待而成,因见分而有相分,因相分而成见分。若无见分,则不成相分。若无相分,亦不成见分。

  既然如此,若先有见分,见分中必无相分,既无相分,则见分云何而成?相反地若先有相分而无见分,则相分不得成立,道理亦复如是。

  若见分相分一时俱有,俱有则不成相因相待。若不成相待,云何名见分?云何名相分?故二者虚妄,非因所因。能住与所住相,了无根本。能住与所住相者,能取与所取相也。

  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于毕竟空中,虚妄建立世界及诸众生也。所以迷本圆明一心,于是生诸虚妄。妄性无体,非有能依所依也。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

  真真如性者,一真法界性也。既是一真法界,则于佛未得,于生未失。未得未失,云何求复?若起心求复者,便是将心觅心,将佛求佛,反成虚妄了。故将欲求复其真,所求者已非真真如性。既非真真如性,却求其恢复,则宛然成为非相了。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

  既然非真求复,宛成非相。故于有为中,生相非生,住相非住,心相非心,法相非法。于一真法界中,无如是等分别。如是等分别,皆虚妄无明也。

  以如是虚妄无明而生分别,于是虚妄诸相展转发生。由生力而执着,由执着而发明,卒至熏以成业。同业相感,成众生类。因有相感业力的关系,乃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

  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

  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

  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

  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

  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次明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是有,即有情正报。所有,即有情之依报,即世界是也。有情依正二报,业感所生,二皆虚妄。

  分段妄生者,六道生死也。由有情依正二报之妄有,于是六道分段,妄有生死

  。

  界者界别也。因六道分段生死的关系,于是种种性相不同之界别,因之而立。

  以于毕竟无,成究竟有,是有所有,乃至所立之一切界别,皆虚妄无实。故非因所因,无住所住。

  然众生不如实知诸法缘起,迷幻化为实有,妄见三世迁流不住,因此三世而成

  。

  三世与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三四成十二类。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下,虚妄有六尘相也。由六尘惑乱妄想成业,十二区分由此轮转。

  声香味触者,六尘之略也。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旋复者,即轮回也。谓轮回相

  ,不出十二类生。十二类生者,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

  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由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飞沉乱想。飞沉乱想是其因,鱼鸟龟蛇之类是其果。

  羯逻蓝,译为凝滑。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乱想。如是故有胎

  遏蒱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杂染轮回欲颠倒成横竖乱想,成人畜龙仙之类。

  遏蒱昙,译为疱。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趣颠倒故。和合软成八万四千覆乱想。如是故有湿

  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执着轮回趣颠倒,和合软(暖)成翻覆乱想,成含蠢蠕动之类。

  湿相蔽尸,此云软肉。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

  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变易轮回假颠倒故,成新故乱想,乃有转蜕飞行之类。新故乱想者,借新换旧也。

  羯南,译为硬肉。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着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

  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留碍、障、和合着(着明也)等,皆现象之谓。以精耀乱想,成休咎精明之类

  。休咎者,吉凶也。可为吉凶之征兆也。圆瑛大师谓,在物如萤火蚌珠之类。长水则曰爝火。可能系墓间磷火之属。

  羯南同上解。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

  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销散者,灭色归空也。灭色执空,犹是空相,未离轮回,故曰惑颠倒。和合暗成,阴隐乱想。「暗」即昧也,离色昧空,不知空仍是有,故成阴隐乱想。

  空散销沉,圆瑛大师谓为四空天之属。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

  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罔象者,无象也。诸法无相,迷而取其相以成妄想,故曰罔象轮回。如是罔象轮回,皆影颠倒也。影颠倒者,虚伪不实也。假忆想取相而成,为潜结乱想。如是乃有,神鬼精灵之类。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

  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此言无想一类。当知佛说无想者,乃心无所住也,不取于相也,如如不动也。非如愚钝轮回,枯槁乱想,化精神为如土木金石。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

  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此言非有色一类。诸法实相无相,本非有色相,然借相待相因而假现色相,故曰非有色。

  相待轮回,伪颠倒故。

  诸法相待而有,实系毕竟空,然而愚者执为实有。例如甲待乙而有,若无乙则无甲。乙待甲而有,若无甲则无乙。如是情形,实是毕竟空,而愚者执着实有甲乙

  。

  假设实有甲乙,应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先有甲,第二种情形先有乙,第三种情形甲乙同时俱有。

  若先有甲,则有甲时当是无乙,既然无乙便不成相待,不成相待云何有甲?甲既不成,当亦无乙。

  若先有乙,则有乙时当是无甲,既然无甲便不成相待,不成相待云何有乙?乙既不成,当亦无甲。

  若甲乙同时俱有,同时俱有便不成相待,不成相待,云何有甲?云何有乙?故相待之法,纯属虚妄,即毕竟空,愚者执为实有。以虚妄故,乃成轮回,系伪颠倒

  ,系因依乱想。

  诸水母等,以虾为目。明其类也。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

  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咀厌生其类充塞。】

  此明非无色。诸法缘起即是性空,故云非有色。诸法性空即是缘起,故云非无色。经云色不异空,色即是空,非有色也。空不异色,空即是色,非无色也。

  前文云相待,今云相引。相待者,相夺也。例如待乙而有甲,无乙则无甲,是乙夺甲。待甲而有乙,无甲则无乙,是甲夺乙。

  今云相引,是相助相成也。甲本是无,然由乙助成而有甲。乙本是无,由甲助成而有乙。如是缘起方成,不归断灭。

  愚者不如实知缘起性空,执着定有色。不如实知性空缘起,执着定无色,皆虚妄轮回也。今非有色,非无色,仍是虚妄轮回,因为一法界中,无如是分别。

  今于性空缘起边说,故和合成,呼召乱想。

  咀厌生,明其类也。

  咀,应为诅。厌者魇也,魇生也。如仙道乩坛之类。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

  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此明非有想一类。取相为想相,取空相则成非有想类,取不空相则成非无想类

  。

  合妄轮回,罔颠倒故。

  取着空相,而所取之空相,实属有法,既属有法,仍是虚妄,故曰合妄轮回。

  罔者无也,取着无相之颠倒也。回互乱想者,虽云非有想,却仍是互相关连取着有相,故曰回互乱想。

  蒱卢,蜾蠃也。此明其类。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

  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

  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此明非无想一类。取不空相,而成非无想也。

  怨害者,即取着不空相也。取不空相,故有杀颠倒。食父母想,即怨害轮回也。

  土枭破镜等,皆食父母之类也。

  此十二类生,经义甚深,注疏诸家,多系猜佛意旨。今以愚劣之才,不敢妄申臆测,故谨因古德注疏略述之。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