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普觉章▪P12

  ..续本文上一页就把那小孩子淹死了。佛说:「你要那小孩子,不要紧,他可以出来见你。」佛说:「你可以出来了!」结果水浪一翻,出来一个大鬼,就骂他:「我前生某某人,是你的怨家,想做你儿子,世尊竟然发现,我才放舍,要不然非找你要命不可。」所以亲人说不定是你的怨家。

  我再讲一个故事,怨家是亲人。以前有一个强盗夺了一个人的钱财,他看这 个人愈看愈生气,想杀他,结果遇到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是阿罗汉啊!他说:「不要杀!不要杀!他和你认识,你怎么杀他?」他说:「我不认识他。」「你不认识他,我把我的天眼通借给你,你看一看!」阿罗汉把天眼通借给他,他一看,被绑的这个人前生是他的哥哥,做强盗的这个人前生是弟弟,今生改头换面,不认识了,想杀他哥哥,得他的钱。所以说,佛教我们要平等对待。讲吧!

  悦师:我们修学圆觉经那么久都知道,其实一切法都是缘起,也就是师父讲依他起的法,皆是圆成实。因为众生不会这个道理,所以佛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们开示。这里讲到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的原因,不会依他起皆是圆成实这个道理,是由于无始一念不觉,而产生爱憎,障蔽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所以不能解脱,使圆成实性圆现出来。佛下面就开示怎么事修,如果我们能「观彼怨家如己父母」,这样我们的心就会平等,假事修让我们会到一切法平等的道理,当然能除诸病。诸病就是指我们上面所讲的,自他爱憎种种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下面佛告诉我们要求圆觉,应当发心,怎么发心呢?「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因为在圆觉当中,如果不作这样的发心,你心就不能除诸病,就会有爱憎种种的心。「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 是发心不堕邪见。」一切法本来平等,一切平等就是一切法毕竟清净,哪有取觉证的人?没有彼也没有我,更没有一切众生。可是不妨碍有一切众生,因为法界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法界,而我们没有会到这个道理,才让佛费那么多的口舌和我们讲。

  师父:佛有大智慧,我现在问大家看看,一切众生同一法身,你相信了吧?相信了吧?杀盗淫妄,你想一想,原来你杀,是杀你自己的法身;盗,盗你自己的法身;淫,是淫你自己的法身,多可耻!打妄语,骗你自己的法身;起瞋恨,瞋恨你自己的法身;起爱着心,爱着你自己的法身,多么迷惑!所以佛说众生,可怜愍众生!谁讲?我要提醒你们几句话,上面这句话「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这好象二我里的人我吧?是不是人我执?

  闻师:听大家讲很欢喜,末世众生为什么不能成道?简单讲,就是迷理或是着事,因为一直追求道理,废事修;如果执着事修,就不能会到真理。不能成道是不了解二谛的缘故,以偏执故皆失中道。所以「由有无始自他憎爱」,诸法本无生,而众生以一念执着的缘故,所以产生种种惑业,法身就常六道。记得师父开示过我们,看到事要会到理,见到一切的世俗谛,譬如人我是非、 憎爱所起的烦恼,应该要会到第一义谛,众生对有情在人我上起种种人我是非,于无情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又产生执着。

  记得师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禅师他有一个很喜欢的,有一天小鬼要来抓他,就找不到他,因为他入到虚空定。小鬼就去问土地公要怎么找到他,他说他有一个很喜欢的,你如果敲他的,他就会出来。所以这看出来我们众生不能解脱,都是憎爱二心的缘故。小鬼就去找他的,结果禅师一听到打,就跑出来。「哦!我抓到你了!」我觉得很奇怪,明明他在打坐,小鬼就是看不到他,因为我们的心妙用无方,你心在虚空定的时候,小鬼根本看不见你,小鬼是看你的心。师父常告诫我们,你起心动念要注意,如果落在有法里面,落在憎爱二心里面,你活到那里,小鬼都能把你抓住。小鬼抓到他很欢喜:「哦!我可以向阎罗王交差了。」这禅师知道,原来他是因为这个事情被小鬼抓住的,他说:「等一等,我有事情办一办。」这个禅师就把这个打破,他心里再也没有贪恋的东西了,又入虚空定去了,这小鬼又找不到他,事实上他并没有离开本处。

  这故事有很深刻的道理,我们因为一念无明、执着心,所以不能解脱,应该从世谛销归第一义谛。当然我们不知道禅师境界怎么样?可是我们知道二谛在生活中是用得上的,所以「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不管对一切人 、事,都要这样。很感谢师父一直给我们开示。

  师父:刚才他讲的金碧峰禅师入虚空定,小鬼是怎么来抓他的?原来虚空定是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不出三界,所以小鬼才来抓他。虚空定,无色界天中,论劫算,如果再出定以后,堕落下来,才入生死。无色界天,四重天大家记得吧?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这都不了生死。

  大家看,注意到一点,「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这好象是讲法我执吧?把文字搞清,深入经义。前面「观彼怨家」是对有情讲,后面「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憎爱心是对无情讲的。谁讲?

  观师:刚才听师父讲,突然很想哭,因为什么原因呢?这边有提到怨亲,我们无量劫来造恶业,身口意三业不净,所以一切法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怨亲纠缠不清。这边讲到「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我们不会人我空,所以起憎爱二心,这是我们的遍计执,佛有智慧和慈悲,所以教我们怎样修行。「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所以我们修行要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恩,所以我们要孝顺。在菩萨戒有提到,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意思是说,真要照菩萨戒来 做,要孝顺,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对父母要孝顺,对怨家要像父母一样。刚才师父有提到很多故事,怨家是我们的亲人来的,因为亲人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的要求,就变成怨家,所以佛告诉我们要怨亲平等。师父以前曾告诉我们,要做个原谅别人的人,不要做个叫别人原谅自己的人。这句话我一直有很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常常会做错很多事情,我们发现自己错了,当然很期待别人原谅,可是师父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要先原谅别人。所以有什么事情发生,要想自己错,原谅别人,师父常引印光大师的话,要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我们真的是凡夫,因为我们常常以有所得心来做事,譬如我发心做好事,可是后来想一想,这种好心也是有所得心,这种有所得心会做错。所以要学佛无所得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们在修行上,怎么样不会变成怨家呢?师父常和我们讲要以法为亲,我们只有道义,没有感情,这样就能怨亲平等,没有怨家。因为以法为亲,他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上,所以一定可以成就。另外一点,因为我们都是凡夫,所以要修念佛法门,如果往生西方,因为那里都没有怨亲的分别,就能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所以师父常常提到,清净平等即是佛,我们要保持我们的清净心。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师父刚才提到法我执,我们假如破法我执,就可以 得解脱,所以心经讲,照见五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阴皆空就是破法我执、人我执,这样就没有憎爱。

  「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刚才师父有提到,一切众生同一法身,同一法身的缘故,所以我们会发心和众生一样入究竟圆觉。我们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都能发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所以才会为怨亲债主回向。

  师父:亲人是怨家来,佛说的,众生心无常,怨家变亲人,亲人变怨家,不相信你们斟酌,众生有没有啊?因缘生无性是不是?无性是我法身,原来一切众生尽虚空遍法界皆是我法身,所以才同体大悲嘛!不度众生,不得法身,所以声闻缘觉不度众生,不成究竟法身。菩萨、佛才证法身。

  彰师:「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法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平等,相有差别,所以有怨家、亲人。在依他起中落入遍计执,就有怨家亲人的分别想,没有会到不生不灭的法时,就会起瞋心,对亲人会起私心。这里是破见思惑,如果会到平等心就不会造业。「心无二法」,怨亲平等,对亲人没有起贪,在怨没有起瞋,就是平等心,能破 除烦恼障、所知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知道差别相,没有作差别想,就是圆成实性显现的时候,这样才能起大悲心。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在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

  师父:「于圆觉中无取觉者」,因为法身非身嘛!同一法身,那有能所呢?所以「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彼我人就是我人众,这边没讲寿。无取觉者是法身,法身是什么?法界身,法界一心,所以心无有二,如果心无有二就会入法身。可是你心起憎爱,还是心啊!心起憎爱那远离本觉了。如果悟就是始觉,如果证究竟处就是圆觉。所以说,「如是发心」,发心才证法身,发心才入法界性。心是法界性,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心就是法界性,这样不堕邪见。你仔细看经文,佛说法有个原则,会入自性,不需要考虑,说出来都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一个例子,说我当初学三昧要用心,以后得三昧以后,不必用心,自然入三昧。好比人射箭,刚学射箭,好好用心才能射中,射熟以后,得其法要了,不必用心,拿起箭来就射中了。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普觉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