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威德自在章▪P12

  ..续本文上一页是寂照双修。这三种法门都是随顺圆 觉的方便,本来这种法是无修无证的,但是我们要契入,要有无量无边的方 便,所以这三种方便来成就圆觉妙性。

  「十方如来因此成佛」,三世诸佛皆因为定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 双修而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种种方便就是六度万行,还有一切同 异,总相和别相,皆依如是三种事业,圆证无上妙觉。

  师父:慧策讲的这段话,近乎圆教了。奢摩他是寂,三摩提是照,不入圆教。如 果奢摩他是照而常寂,入圆了;三摩提寂而常照,入圆了。既然照而常寂 ,寂而常照,就非寂非照,入中了,这是一种入法。虽然非寂非照,能寂能 照,又是一种中道。大家不知道「即成圆觉」,圆觉就是佛啊!你们做法会 时,惠安念疏文了吧?「大圆满觉」,大圆满觉就是佛嘛!现在我们接着修 学下面的,连上文一起修学啊!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 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 

  这段文从上面修学下来。「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 。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 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 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修习这段文。

  「圆觉亲近随顺」,怎么亲近随顺圆觉呢?修奢摩他、三摩提、禅那,怎 么样能算亲近随顺圆觉呢?圆觉是什么东西?如果仅仅偏空,叫但空,不是 圆觉。如果仅仅偏有,落入常边,也不是圆觉。寂而常照,空即是有;照而 常寂,有即是空。这样也有也空,非有非空,才叫亲近随顺圆觉。大家讲的 时候,这两段文都一起讲。

  唉!你们大家不吃饭、不睡觉、练不倒单,离这三项事业十万八千里,背道 而驰。不吃饭饿死,能不能修到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不睡觉、不倒单 ,能不能修到奢摩他、三摩提、禅那?这都叫盲修瞎练啊!认为那是功夫 。谁讲?

  观师:三法门如果以净土法门来看,奢摩他可以讲,我们念佛不起烦恼,这不起烦 恼就是奢摩他。我们不起烦恼,佛号念得清楚,起大悲,这就是三摩提。 讲到禅那,经上讲菩萨坐禅唯修一事,修那一事呢?就是念佛。禅那是不离 三昧做一切事情,做一切事情不离三昧,净土法门殊胜的地方就是随缘修, 若随缘修可以修到直观心性,佛因此成佛,菩萨也是依此方便而成佛。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修行如果证悟,就是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 于圣道。」圣道就是圣人之道,一般说初果以上就是圣道。假如有人以这种 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还不够。「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 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因为我们如果闻圆觉无碍法门,可以修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可以成菩萨道,可以成就佛果。譬如我们学念佛法门, 依教奉行念佛,也能随缘让大家能够念佛的话,可以成就无上佛道,主要是 仗佛力的缘故。

  师父:「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因圆觉而成佛,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成佛, 当然不可相比了。你教化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不如有一个人成佛啊! 这个文很清楚,阿罗汉、辟支佛叫一阐提。一阐提有三种,一种断善根下地 狱众生,叫一阐提。第二种一阐提,定性二乘,就是这里所说的阿罗汉、辟 支佛了,定性证到二乘果了,不出来了,永不成佛,所以称一阐提。还有一 种一阐提,大菩萨,譬如地藏菩萨就是一阐提,他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狱怎么空呢?所以他永不成佛,其实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无量无边的劫 ,他应该早成佛了,他不成佛,为度众生发大慈悲心,所以我们也说他一阐 提,他不成佛,不成佛叫一阐提。所以一阐提有三种,断善根的不成佛,定 性二乘不成佛,发大心的菩萨不成佛。所以教化定性二乘百千万亿成就阿罗 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一个人成佛啊!是这个意思啊!谁讲?

  翰师:「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三法门可以讲是相,圆觉是自性 清净心,也就是体。我们会到自性清净心,就能起大用,所以就亲近随顺奢 摩他、三摩提、禅那三种法门。「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 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这可以说是五性差别,五性差别依这三种事 业而成就无上佛道,因为十方菩萨都能会到无性随缘,所以能够寂而常照; 会到随缘无性,所以能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是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 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修行佛道一定要会入实相无相的 法门,才能成就教化百千万亿的阿罗汉、辟支佛果,因为阿罗汉辟支佛果没 有会入佛性,还在一阐提。

  师父:慧翰讲得不错!他谈到自性清净心,也就是一心,一心它有其方便,一心才 分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一心才分出无性随缘,随缘无性,一心才分出三 种方便──奢摩他、三摩提、禅那,这一心就是圆觉。你们大家都练习讲 ,因为我把种子洒在地下,看到一个一个种子发出苗来,我很高兴。

  经师:「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三法门是奢摩他、三摩提、禅 那。这三个法门能让我们成就圆觉,开发我们的自性,怎样开发呢?「十方 如来因此成佛」,因什么成佛?也就是依前面三个法门来成佛。但是这三个 法门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常听的缘起法。缘起法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因 缘所生法。这个缘起法,华严讲法界缘起,缘起法界。所以说「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我说即是无」是奢摩他,「亦为是假名」是三摩提, 「亦是中道义」是禅那。所以缘起法可以让我们会入法界缘起,缘起法界, 开发我们本来的悟性,而不是证到圆觉。

  十方菩萨因此假藉缘起法这种方便来分证奢摩他、三摩提、禅那,所以能 成就佛道,「若得圆证即成圆觉」,这是讲到果位。下段文是指成就。「善 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 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我们知道阿罗汉、辟支佛果是小乘人 ,小乘人不会缘起法,他执因缘法为自性法,所以落入定有,落入常断二边 。菩萨就不一样了,菩萨知缘起法是自性,会入缘起法,所以圆觉无碍法门 究竟成佛。

  师父:慧经会的也不错,会到缘起法,不错。他也会到龙树那一偈:「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那个意思。现在学佛的人, 有一般的人说龙树是性空宗。不对!他是把缘起会入性空,你不相信看中论 就知道了。说唯识是有宗,不对!他是把性空会入缘起。龙树强调是第一义 ,唯识强调的是世俗谛,要不然你不会这两宗了。我们知道阿罗汉、辟支佛 他入空,辟支佛比阿罗汉要利根,体空。阿罗汉是析空,分析空,他不入假 。一旦到了大乘里头,一个空,一个假,也有分别了。如果是不执着它的, 入性宗;执着它的,入相宗。执着假,执着有,入相宗。

  后人学唯识的,不入相宗,叫半头唯识。有一般人学空,执着于空,叫大乘 始教,大乘始教比阿罗汉、辟支佛高一点了。吉藏大师说他学大乘执大乘, 学大乘失大乘,就是指这辈人讲了。他学空,着于空;学假,着于假,所以 称为相宗、空宗,大乘始教。如果学空不着空,就空不碍相;学相不执相, 相不碍空,这就入了终教了,终教就是这个样子。性宗有三个层次,终教最 低了,再进一层次,顿教,顿教入中道义,不错,可是入了真谛中道,不会 俗谛中道。圆教是从真谛中道再出俗谛中道,俗谛、中谛、真谛,不加分别 。所以我们平时说圆顿大乘,是指性宗。至于你们要是学法,执着于法,那 更不足道哉!谁还讲? 

  融师:师父!我试试看。「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 成佛」,我们前面讲过,奢摩他是随缘无性,三摩提是无性随缘,禅那是 真谛中道。另外有个名字,无所得心、无住心、清净心。如果我们依此会入 无所得心、无住心、清净心,十方如来也是因此而成佛,依无所得心成就佛 道。

  「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十方菩萨也是依这三种 事业成就佛道。「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十方菩萨以无所得心、无住心、清 净心证到圆觉,也是一样成就佛道。「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 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 。」我们知道阿罗汉、辟支佛都是偏空,无法成就佛道。假如我们闻此圆觉 无碍法门,可以直接契入无所得心、无住心、清净心,就能即成佛道,胜过 教化阿罗汉、辟支佛果。

  师父:这个很重要啊!你执着于相,在凡夫位,叫妄心,虚妄心。执着于空,执着 于偏空,执着于相,虽在圣人位,也是妄心,他的妄心不入性,所以不叫性 宗。如果不执着,就入性了,这是那位大禅师说的?是五祖说的还是谁说的 ?忘记了。他说,若人于真心不起妄心,于妄心不失真心,自性清净,此人 命终之后,天上人间任栖泊。愿示现天上就示现天上,愿示现人间就到人间 来。禅宗老祖师有很多得到这个大受用,我们根机不行啊!还是念佛求往生 ,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真心当中不起妄心,于妄心当中不失真心,自性清 净心,会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要想上天就上天,要想入人间就入人间,要想 来我就来,要想去就去,那多自在啊!

  所以禅宗很多祖师会到这个地步的。怎么修到呢?一下手不起妄想,不生烦 恼。义玄要取灭了,说:「谁给我一个直裰?」直裰就是海青啊!大家给他 ,他不要,化了三天缘,化不到。临济宗那个祖师知道,派人给他抬一口薄 皮棺材去。他一看就笑了:「这又是临济小儿!」义玄的境界很高,他就收 下了。收下他就说:「今天我要死了,到东门死。」大家听说到东门死,说 我们去看看。给抬了棺材,他看看天上,手拿着铃当,当琅!当琅!说:「 今天日子不好,今天不死,明天到南门死。」到第二天,还有一部分人又抬 着棺材到南门,他又看看天:「唉!日子还是不好,今天不死了,明天一定 死!到西门死。」剩下没几个人了,到西门,还有几个人给他抬棺材。到了 西门他又说了:「今天不死了,日子不好,明天到北门死。」到了第二天, 没人去了,「听这疯子干什么!疯和尚!」到了第二天,没人给他抬棺材了 ,他自己扛着棺材,一个薄皮棺材嘛!到了北门。路口站了几个人看热闹的 ,大声喊:「我要死了,义玄要死了!」自己躺在棺材里,当琅!一摇铃铛 ,没声音了,大家跑过去看看,死了。赶紧传消息,说义玄死了,都跑去看 了,棺材没有人,只听空中有铃声,当琅!当琅!愈去愈远。你看,他就是 天上人间任栖泊。他能修到,我们修不到吗?我们叫妄想障住,烦恼、恶业 障住了,惑业苦障住了。谁还讲?最后一个。

  策师:此三种法门,可以说菩萨见性,见什么性?无性。奢摩他是无相、无愿、无 作,三摩提就是一切相,禅那不偏空也不偏有,会归实相,实相无相无不 相,知道一切相都是无相。这三个法门能随顺我们的法身,十方如来皆依此 三法见性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就是无量法门,菩萨为教 化众生,所以开出无量法门度化众生,都是如幻如化的。依这三法知道一切 法都是无性,无性随缘就是无相无不相,会归圆满,就能证入法身。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圣道就是二乘以上。「教化成就百千万亿 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这刚才 师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有人修圣道不如有人见性成佛,这种无碍法门就是 见性,见性他一剎那随顺就是见自性清净心,他成佛就有余。二乘人偏空, 认为有涅槃可证,不能成佛,就失去大利益。所以不如有人一剎那顷随顺修 习,见自性。 

  师父:「假使有人修于圣道」,实在说就是佛道啊!因为佛为大圣嘛!所以称为圣 道。现在我们看下文,我把它读一读,我们就查注疏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师父:好!现在开始查注疏。

  农夫洒下种子去,他天天看,天天看,看他的种子有生苗的没有?

  (太虚大师全书‧圆觉经略释‧二一五一‧一○)「结说三种法门,随顺修 习皆可直证圆觉,故云皆是圆觉亲近随顺。果地之佛,因此而成。……」因 地就是菩萨,这还是把菩萨是佛的因地,佛是菩萨的果位说出来了。「但此 三种法门,圆融无碍,虽云专修于止。」止就是奢摩他,三摩提就是观, 「而止中即有观,……」大家要知道修止没有观,不得止;修观没有止,不 得观,止是观之止,观是止之观。「不可执为定三非一」,一定定三,不是 一,这不入中道。谁知道怎么入中道?三而一就入中道了。非三非一,入什 么中道?真谛中道。能三能一,入什么中道?俗谛中道。这个人有见地。

  「亦不可说是一非三。要因行者性欲不同。」根性欲不同。「所取方便有异 ,是以循性差别分为三类。」这个人讲得很有见地。「若能圆融修证,即成 佛道而圆满觉行矣。」圆满觉行就是成佛道。

  「此示圆觉法门,迥非二乘圣道所能比。」「修二乘圣道者,无论于己修之 外,又能教化成就若干人证得圣果。」「己修之外」,是自己修,教化其它 人是度众,自觉觉他。

  「终滞偏真,实远不及闻是三观短时修习者。」偏真,二乘是入空观,体真 止,他光是着于真谛一边嘛!空不错,是真。空为什么是真呢?无性嘛!无 分别智嘛!是法身,是真嘛!所以他入涅槃,不生菩提,不起教化嘛!「转 为成佛正因」,这三种修习方便是成佛的正因。「无有迂曲也。此中无碍法 门,即指三种方便。」我们修习三种方便──用午斋。哈! 

  大家不要有心灵偶像,你在心里先有主见了,先入为主,障住你佛性不得圆 现。就是一般讲的,先有主观。所以你讲出来以后,把人家的对照你,看自 己对几分。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威德自在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