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辩音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第四十三次修学

  师父:佛法,大家要知道,不可思议的,确实有闻思修证四个阶段,你假实际修行 ,就知道了。真心起修行以后,在平常日用,做工、办事,都可得到益处。 有人在大陆上,听老和尚讲道理,听过以后,不明白。思惟多久都不明白, 等到要挑水了,挑水要从山下挑到山顶上,一步一步地挑上去。他想这个道 理,很用心啊!挑水也想,想不通。挑水要上坡,用力一登,上去了,欸! 想通了这个道理。所以说要是在闻思修证上,这是不思议法。你如果真心起 修行,有些不思议的事情出现,有时候你懂的道理,会比古德深,这是不思 议的,要起真心修行。现在大家继续发挥!不可死于文字相。

  辩音章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繞三匝。长跪叉手。 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 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师父:现在我们知道了,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不过是悟入实相的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师父:下面可以修学了。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 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 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修学到这里。有二十五种方便,这论修行,不论解。大家可以采取这二十五 种方便,那一种都可以的,都是入实相的方便。这方便先单后复,先单说, 后复说。单的可以修,复的也可以修,看你的根机,入了都是实相。

  策师:「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圆觉妙性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一切功德 ,本自光明。像六祖讲的,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横遍竖穷,所以它本来是无 有修习及修习者,它本来非有非无。也就是说,它本来没有能所,离能所, 能所双亡。为什么一切众生要修行?因为一切众生迷惑。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妙圆觉本来是有佛无佛性相 常住,可是众生不知道,迷惑造业,所以有种种习气。只要把这些习气除去 ,自性就显现一切功德智慧。「依于未觉幻力修习」,这个幻力就是方便, 方便说有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就是二十五种方便,能够 契入实相,能够契入圆觉妙性。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 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这种菩萨他是从无相入,无相就是一切法本来是无 所有不可得。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这是单修奢摩他,是从无相入,成就的话,就入涅 盘。

  师父:「如来圆觉清净」,这个清净,你想它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修治它不净 ,染污它不秽,增一毫则多,减一毫则少。这个圆觉清净体,不生不灭,不 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谁讲?你们看这段文的时候,考虑自己,和 自己的根机、性情合不合?合的话,就取极静修学。极静怎么取呢?很多方 面可以取,念佛法门也可以取,一心不乱就是清净。谁还讲?

  翰师:「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 开示令悟实相。」这段是辩音菩萨为末世众生请转*轮。法门有奢摩他、三 摩提、禅那。「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是讲令众生能悟 入诸法实相。在法华经方便品有讲,令众生悟入佛知见。我们知道实相无相 ,无不相。实相无相是空边,实相无不相是有边,佛说法不离空有两边,所 以讲「方便开示」。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这里讲身口意三业清净, 我们礼佛时,身礼佛,口称佛,心想佛,这是请转*轮的仪式。

  「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如来法身本来是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切种智。佛智有权智和实智,权智慧于空知 无量,实智慧于无量知空,所以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因为有修习和修习者是 有能、有所,佛既然证得一切种智,就是无能无所。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未觉幻力才能成就众生的根性 ,因为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 轮」,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就是二十五种修行方便法门。 

  师父:你没讲完啊!坐下吧!修习圆觉经不准看注疏,看注疏讲了等于白讲。「本 无修习及修习者」,这是文字相,大家要了解。「本无修习」,是能修习的 人,修习者是所修习的法。接着往下看。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 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提。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 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师父:单修奢摩他,单修三摩提,单修禅那,三项一起来讲。这个单修不能和大 家要求太深了,你把意思讲了就可以了,并不一定修习,你还不到那个程度 嘛!不要说我们凡夫,注疏经的古来大德,他也是在讲,是否他能修习到这 个程度,也不一定。

  「未觉幻力」,已觉是什么?已觉是实相,未证入实相,未达到究竟地步, 都是未觉幻力。

  悦师:*

  师父:*

  闻师:「若诸菩萨唯灭诸幻」,这诸幻就是假名,你要会到诸幻,幻化就是依他起 ,一心之中的妙用而已,一心是约它的体。所以「唯灭诸幻」,就是「不取 作用」,因为用常不离体。「独断烦恼」,你会入它的体就是断尽一切烦恼 ,假名断尽一切烦恼。断尽一切烦恼,一切烦恼不生的时候就是般若生,如 果约究竟来讲,「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我们刚才讲的是会入 实相的一个方便。

  师父:慧闻讲过,大家可能慢慢地就上路了。这个奢摩他和性空有什么关系?三摩 提和缘起有什么关系?禅那和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有什么关系?大家 想一想。这么讲起来,好象还是不离随缘无性奢摩他,无性随缘三摩提, 随缘就是无性,无性就是随缘,就是禅那。你再想一想,这奢摩他和入空观 有什么关系?三摩提和入假观有什么关系?禅那和入中观有什么关系?直 入实相,是不是说空一切空?说假一切假?说中一切中?大家慢慢入。虽然 没有实在修行,可是多少了解它的意思了。随缘无性,无性随缘,古德讲过 很多,可是用的人很少,一般都用空假中。空假中就是实相无相,实相无不 相。谁讲?这段文我知道很难讲,二十五清净定轮,它从修行上面讲,我们 所说的,不过从解上去了解。古德注疏,大部份也是从解上了解,是不是他 们真有修行,我们凡夫不敢说。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是不是都是假啊?如果不是如幻,是真实的。「以 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以佛力故」,什么原因呢?佛是不是不生 不灭?佛是不是不来不去?是不是实相?世界一切万法,是不是都是实相? 实相无相,无相随缘现一切相,所以说是以佛力。「种种作用」,这不要问 ,都从实相出啊!谁有发现新大陆的,可以讲。

  生师:*

  师父:「本无修习及修习者」,这是告诉你没有能所,没有能修习的人,没有所修 习的法。我已经告诉大家,无能无所,要是有能有所,有修习的话,有修有 证,那还是「未觉幻力」。

  「圆觉清净」怎么样?实相无文字,可是文字有用,显实相的。圆觉清净已 经到这个地步(指黑板)。修习及修习者它在这个地步(指黑板),不要混 为一谈。这个时候,没有修习及修习者,已经离能离所,圆显实相。记住! 实相无文字,文字显实相。这句话有很多说法,总持陀罗尼无文字,文字显 总持;般若无文字,文字显般若;一心无文字,文字显一心;中道无文字, 文字显中道,都是一个法。

  没讲的,我们查注疏好不好?大略地我们认识,你们已经讲过,奢摩他,拿 天台讲,就是空观,可是它比它深。显实相,应该说一空一切空,三摩提 按天台讲是假,它显实相的关系,应该是一假一切假。禅那是中,可是这个 经文,应该说一中一切中。如果按天台三观,应该是不思议三观、一心三观 、绝待三观。现在查注疏吧!对这段二十五清净定轮,没有实际修行讲不出 来。圆觉清净是没有可说的,你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虽然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也断,心行处灭也灭。你说它是方而不方,长而不长, 说它不是方的嘛!它就是方,说它不是长的,它就是长,所以它不生不灭, 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离一切言语文字,一切言语文字显它。

  如果按照般若讲起来,它是实相般若。文字显般若是文字般若,所以二十五 种清净定轮都是讲修习,它都是方便,没到那地方,到了那地方,有一句话 ──归家罢问程。没到家的时候,我到那里去,我往那里走啊?问路了,一 旦到了家,就不必问了。谁查到注疏,快上来写。修学圆觉经,不准看注疏 啊!修学过以后,才可以翻。

  「无能修习及修习者」,就是没有能没有所。没有能没有所是什么呢?佛讲 了这么多经,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入流亡所,「亡所」以后没有能,是不是 反闻闻自性也是这个道理,也是这个法门?修念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往生即无生,无生是往生。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都是在没证圆觉,没证实相以前,等觉以前。「一切菩萨 」是从信位、住位、行位、向位、地位,到等觉,「末世众生」包括那些呢 ?五道,可是这儿好象不包…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辩音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