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括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饿鬼、畜生他们要 修习这个法,还要等到投生人道去,才能修行。不像净土法门,它只要念佛 ,都得往生。其它法门不是,先投生人道、天道才能成就。其它法门,你在 地狱、饿鬼、畜生里面,先投生人,再出家修道得成就。净土法门不是,大 家看,很多畜生书上都有记载,它跟着绕佛、念佛,也得往生。你看鹦鹉、 鹅,往生的很多吧!地狱众生苦得太厉害,不能念佛,如果他能念佛,也得 往生。
净土法门太殊胜了,希望大家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努力修行,世间一 切恩怨,放下!放下!放下!唯求往生,念阿弥陀佛。大家莫造恶业障,能 够得这一生往生西方,哎呀!天大欢喜!我们一身业障,不蒙佛加被,难得 超生啊!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留一条尾巴,留一条尾巴就走不了了。各自精进 !各自精进!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 修禅那。」这和器中锽有什么关系?器中锽是不是唯灭诸幻?器中锽是不是 不取作用?是不是独断烦恼?它一贯下来的。三摩提也叫如幻三摩地,如 幻三摩地也叫如幻三昧。
(卍续一六‧圆觉经要解卷下‧二四八上‧四)「前说三观。……」他这按 天台讲,三止三观。文字已经看出来了,虽然三止三观,修空的时候,一空 一切空;修假的时候,一假一切假;修中的时候,一中一切中。虽然一空一 切空,还有修空吧?虽然一假一切假,还有修假啊!虽然一中一切中,还是 不离修中啊!事不碍理,理不碍事,所以这是天台的不思议三观、绝待三观 、一心三观。
「圆觉无修明所依本」,「圆觉无修」,没有修没有证,它本来如此嘛!圆 觉,你添一毫则增,减一毫则少。「明所依本」,所依的根本,就是实相。 「依未觉者明诸轮意」,依未觉,二十五清净定轮就是未觉之间,走在路上 ,还问路,还没到家呢!「轮者摧辗之义。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正智就是 真智,正智有很多名字,般若智叫正智,妙智慧叫正智。「是以依于未觉幻 力修习者」,所以这还有转啊!转识成智。「故有悟净圆觉智德之行也。初 三轮单修。初静行。……菩萨离尘修定。而运慧舟以化物兼之。先取至静而 为标首。以运慧舟。兼修静幻也。」他也是说空观。
「二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澄空而水性清明。先以静慧为标。次后 而修至寂。见思二惑止也。三摩醯三目观。三观次第。如摩醯首罗三目应之 。」有人说摩醯首罗天就是色究竟天,有人说色究竟天以外另有摩醯首罗天 。摩醯首罗天天主,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他是三个眼,八臂三眼骑白牛 ,声量很大,所以说「三目应之」。「以静幻寂为标。故先静。次幻。后寂 也。四三点齐修观。」三点齐修,我们不知道梵文,三点齐修有个来历。据 说梵说的「伊」字,翻译过来叫「伊」,它怎么写?就是这样「」三点。 那么根据这三点,又出一个例子,交芦,三根芦苇交叉起来,才站得住,少 一根就站不住,所以叫伊字三点。他叫三点齐修观,也是说出来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有这个意思。今天修学到此地!
……你看看你解的对不对?要是真正的解,一解千从。圆教的解是一解一切 解,你看看!如果你仅仅解一点,别处说出来,不对头,那不是真正解。如 果一解一切解,那是圆教、圆乘。各人自己观察。
■第四十四次修学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 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提。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 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 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提。」
师父:我们先修学到这里。我们的能力不够,这其中的奥妙我们不必了解,你把它 的形式了解就行,什么是修奢摩他?什么是修禅那?什么是修三摩提?这 就好讲了。因为我们没有实际修行。
悦师:前面是指顿悟,这边是讲渐修的方便,为什么是方便?前文有提到圆觉清净 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因为圆觉清净不是修习才有,由于未觉幻力的缘故,才 有这二十五种的修习方便。上个礼拜我们修学过三种,就是空假中,这边我 试着讲讲看。
我们知道一切法皆是无自性,无自性是总原则,一向都是以二谛来开,可是 在这个地方以二谛不如以三谛来得圆满。「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 诸幻者。」从第一段到第十段,除了二、三以外,它第一句都是说「先取至 静。以静慧故。……」这里复修的部份,第一项先修奢摩,它可分七部分。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 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提。」是讲从空出假。第二「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是讲从空到中。第三「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提后修禅那」,是讲空假中 。第四「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提」,是讲空中假。第五「先修奢 摩他齐修三摩提及修禅那」,是先讲空,然后中假齐修。第六「齐修奢摩 他三摩提后修禅那」,是讲从假齐修,后修中。第七「齐修奢摩他禅那后 修三摩提」,是讲空中齐修,后修假。所以我们讲三谛,从这里会通到第 一义谛,以下都是先讲假,再变化,最后再讲中,再变化,总共二十五个, 都是从三谛贯通的。
我们先讲第一段。「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静慧心是性 空。「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是出假,所以后面讲到「此菩萨者 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提」,就是先入空后出假。「若诸菩萨以静慧故」 ,「以静慧」一样是空,「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这是中,就是 入空后入中道。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寂静慧」是空,「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是 假,「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是中,就是空假中。以下到第十段都一样,从第 十一个到第十七个,都是先入缘起再变化,最后第十八个到二十五,是先入 中道再变化。
师父:慧悦发挥到,这比前面的单修法门怎么样?全体比较起来怎么样?是后面的 好还是前面?后面的比较浅显一点,前面的修奢摩他,一空一切空,所以比 较高了;修三摩提,一假一切假;修禅那,一中一切中。这儿有次第,先 修奢摩他,再修三摩提,这有次第。如果修奢摩他,这一辈人不出奢摩他 呢?不出奢摩他,是堕于二乘。大家对这段文还有没有发挥的?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后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 修三摩提及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提后修 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境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 那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后修奢摩他 。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在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中 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 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齐 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提奢 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提禅 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 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 摩他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 禅那中修三摩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 摩他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 摩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 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 性清净随顺。」
师父:没讲的,我们看下面。「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这是修那一方便?至静力是 先修什么?奢摩他。断烦恼无所碍嘛!就是禅那。「后度众生建立世界」, 这是修什么?三摩提。「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提及修禅那」 。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这是什么?资是资助,这好象是 奢摩他和三摩提齐修吧?「后断烦恼」是禅那。看后面解释「此菩萨者名 齐修奢摩他三摩提后修禅那」,猜对了。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这是什么?奢摩他和禅那齐修,是不是? 禅那是寂灭嘛!「后起作用变化境界」,这是三摩提,我们猜一猜,这菩 萨好象齐修奢摩他和禅那,后修三摩提,对不对?「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 他禅那后修三摩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这是先修什么?好象先修三摩 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不看下面,谁讲一讲?慧经讲一 讲。
经师:先修三摩提,再入奢摩他。(讲错了!)
师父:你看看下面。
经师:师父!你是讲那一…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辩音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