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8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18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

  请大家翻到观世音三经地九面,最后一行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实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前面我们把正中分已经学过了,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是观世音菩萨他的威德神力,经过释迦牟尼佛的介绍,大家就知道了。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在所有众生受诸苦难的时候,至诚恳切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及时观其音声,解救众生诸多苦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观世音菩萨称为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这种名号他的力量不可思议,功德巍巍不可思议。我们说免七难,应众求、三十二应等等。这些方面再一再二体现观世音菩萨慈悲智慧无不周遍,救度众生慈悲因,可以说是我们世间的大救护主,特别是在苦难之中救度我们众生特别有力。家家阿弥陀、人人观世音,所以说人人都喜欢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威德神力我们不求救更待何时呢?所以说昨天跟大家讲过了,一个人与别人有不共同的成分,那些不共的成分呢?比喻说我们自己的习气,阿赖耶思,在阿赖耶识里面我们所有这些习气,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而今天这种习气,只是我们自己有说不定别人没有,这个东西它是我们与别人不共的成分。

  我们今天学习,要想了生脱死,决绝自己的习气毛病、解决自己的苦恼,这就是一个根本,就是要把这个习气毛病转变过来,我们自己的寞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你为什么那样执著?为什么那样看问题?为什么那样去分辨世界?这个都是我们固有思维模式,这个东西是我们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说每一个在自己身上就要认知这些,还有我们自己的苦啊、乐啊、我们自己的业报、我们自己生而死、我们自己是幸福还是解脱,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与别人不共的。你说你修行你解脱了,别人说不定没解脱,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肚皮个人饱,你是你有烦恼了,你烦恼别人不烦恼了,这些幸福是我们自己单别了。所以说在个体上要认识这几个方面,那是我们耽于的,这些东西也只有我们自己好好发心能够解决,你自己不发心他就解决不了,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从诸佛菩萨发慈悲心来帮助我们,他能够给我们做增上缘,所以说要仰靠诸佛菩萨、仰靠善知识、仰靠三藏十二部经典,像这些那就是我们可以借助的功德,包括人类的阅历。历史都可以作为一面明镜来帮助我们,但是能不能够得到这些诸佛的摄受,能不能够得到这些诸佛菩萨的利益,能不能够得这些到三藏十二部经典乃至佛法僧三宝的这种摄受的功德。他不仅仅是靠诸佛菩萨,他单方面是成就不了的,还看我们自己,这样要双方要合作、要配合,如果不配合的话,得不到诸佛菩萨的摄受,得不到这些佛法的利益,成就不了我们自己的功德,所以说我们在修学的时候要选一个很好的环境。诸佛菩萨慈念众生如母忆子,他这个心非常非常的恳切,但是我们自己一点虔诚恭敬都没有、一点发心都没有,我们自己不努力,自己不救自己。你说这些诸佛菩萨摄受我们能摄受吗?那就不能摄受啊,这个道理要明白哦,生死是我们自己的生死,苦乐是我们自己的苦乐,业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习气毛病是自己的,按道理说这个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你自己不修行谁帮你修行呢?但是诸佛菩萨都是那么慈悲来帮助我们。既然了解了观世音菩萨如是的慈悲、如是的智慧普门示现无有不周,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表示呢?那要积极配合,怎么样配合呢?就要在心地里面好好的思维、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就要好好的感念观世音菩萨的恩德,三十二应化身那么慈悲、那么恳切、无为不至,就要把这些诸佛菩萨的恩德,要在内心里面再一再二的思维,通过再一再二的思维以后你的心态就不一样了。以前是没有思维,所以说你对观世音菩萨无所谓,好像跟我自己没有关系,认识不到观世音菩萨的好处、认识不到观世音菩萨的威德、认识不到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才在无尽意菩萨的请问之下,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的威德自在神力。为什么要跟我们开示观世音菩萨这些威德自在神力呢?意思就是要给我们开道门,让我们能够得到救护,能够脱离苦难世界、能够脱离烦恼世界、能够脱离造业的世界。能够把自己阿赖耶识里面所有的习气毛病都能转化过来,你要明了哦。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给我们开示、观世音菩萨这些威德自在神力呢?无尽意菩萨为什么要请问观世音菩萨,他的名号以他游化度化的这些方式呢?这是有非常深刻含义的,这些诸佛菩萨的悲心切切。只有我们认真思维了以后,我们才能够体会诸佛的悲心,才能够体会菩萨的慈悲,才能够体会观世音菩萨的无尽恩德。

  《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出世为有一个大事因缘,就是要帮助我们众生要究竟解脱,究竟成佛。大家于这个有没有感觉?有没有感觉你说?有。什么样的感觉?啊?要知恩、要报恩,对不对。要知道三宝的恩德,要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恩德。诸佛菩萨他对于我们众生这些恩德是无量无边的,只有能够知恩报恩的时候,我们听这些经法他才不一样。如果不能够知恩报恩,你说你听经干啥,如果不明了释迦牟尼佛开示**的这些甚深意趣,你说你听来要啥用啊?听了以后回去了还是一样的。对于自己习气毛病一点都不发心改变,对于自己烦恼执著一如既往,对于自己造业还是那样无所畏惧,大势造业,对于我们所受的这些轮回诸苦,我们依然麻木不仁诸佛菩萨口都说干了,为了救护我们这些众生何止千万亿反的在这个娑婆世界讲经说法。就包括这个《普门品》,也有多少的法师给大家讲过不止一遍、两遍、三遍。是不是。但是我们自己意思里面呢,我们意识到这种恩德吗?如果没有意识到那么我们听经就白听了,我们就在这打混过日。所以说无尽意菩萨就给大家做了一个示范。恩,我知道了,释迦牟尼佛;你给我讲了观世音菩萨这么多威德自在神力,这个观世音菩萨于众生真是恩德无边,面对这些恩德无边的观世音菩萨应该干什么?至诚、恳切、供养、求救、如法修行,对不对。所以说这个供养就理所应当来了,无尽意菩萨就把自己身上这些宝珠璎珞,价值连城的这些宝珠璎珞毫不念心的取下来供养了。而且以这个的供养,他跟观世音菩萨受持法施,我这个如法修行哦。在修行过程当中也好,还是怎么样也好,那都是共同的。你想利益众生没有让你利益,你能够成就吗?不能够成就。无尽意菩萨要供养这个珍宝璎珞,如果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你想一想这个功德能成就吗?不能成就。光是发心还不行,还要有圆满的结果。

  所以跟我们世间上所说的,我只要有好心情就行了,有好心情就不需要行动了,就不要要求结果了。如果没有结果那就很不圆满。

  所以说我们佛法里面所讲的这些善业,他从发心到过程、到各种因缘条件、到最后圆满的结果,一直到尽未来际永不变质的这种果报,这才是善法的一种究竟,他才算圆满了。所以说我们现在发心学佛,发心是有了,但是要从浅入深在整个过程当中要保质保量,我们这种发心永不变质。乃至要结合身边的一切因缘条件来修行,外在的山河大地,外在的众生有情,包括我们自己六根、六识等等一切,都是我们修行的最佳环境,这就是我们的资源,任你悠游、配合你修法、成就你的佛道,这个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说观世音菩萨示现谦虚,不住福德相、不肯受之。经过无尽意菩萨再三请求,然后释迦牟尼佛发了指示了,观世音菩萨才接受下来。接受下来也是为了慈悲众生、成就众生,但是自己还是不执著,表面上虽然说接受了,但是自己内心并没有执著。你看后面;他一份奉释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宝佛塔。自己是接受了,但是接受过来并没有自己享用,而是要怎么办,还要辗转供养,供养释迦牟尼佛、供养多宝佛塔。这个跟我们今天的人做了非常好的榜样。什么东西我们自己享受了,这个福德享受了就没有了。而这些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吃也是吃了,享受了也是享受了。但是如果说拿来辗转供养的话,这就是无尽财宝,可以增长无尽众生的功德,也可以增长我们无尽的功德。所以不要贪图享受,这世间上的东西我们贪图享受。一个方面增加执著、增加虚妄分别、增加我们自己烦恼。二一个方面我们自己功德法性开显不了。

  世间上一砖一瓦都有这样的妙用。用的好就成就我们自己的出世大业,用得不好就让我们这些东西而造业受苦、轮回不绝。大家要明白。无尽意菩萨为什么要供养?你们说;刚才讲了一大堆,你还没明了。观世音菩萨有那么样大的恩德,释迦牟尼佛有那么样大的恩德,知恩报恩,以感恩的心情来供养释迦牟尼佛,供养观世音菩萨,只有以这种感恩的心态如法修行,我们自己主动趣向于佛法了,我们才能够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摄受,才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摄受。我们说能不能得诸佛菩萨的摄受,他是双方的。既然我们前面讲了;释迦牟尼佛也好、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好、观世音菩萨也好,他们自己的智慧、慈悲、能力、威德、神力那是完全具足的,救度众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得到救度呢?还要看我们自己配不配合。就是要发心、就是要知恩报恩、就是要如法修行。所以说无尽意菩萨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