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19
所以说这个世间上;人与人之间是得到好处还是得不到好处呢?实际上全靠自己用心的问题了,怎么样用心呢?昨天我给大家介绍那本《净行品》,希望大家下来好好学、好好看、好好思维,好好揣摩里面怎么样发善巧用心。而且它有一种什么规律,它有一种什么方法,你要把这里的甚深意趣领会了以后,哪怕你不能够背诵那些结语,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你也能够比照用心。当你能够比照用心,从理上汇通的时候,那就是住内旁空,做任何事情你把这种方法学会了,把这种智慧学会了,任何时间你起心动念都没有过错,任何时间你做任何事情都没什么过错。面对这世间上的一切的一切,我们生存的环境山河大地,我们身边的众多众生,包括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都只能够帮助我们增长福德资粮,而不能够减少我们自己的福德资粮,所以说这种修行非常非常舒服。下面;看经书。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经过无尽意菩萨的再次恳求,释迦牟尼佛说话了,他就告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你应当哀愍这位无尽意菩萨,应当哀愍这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等等,因为怜悯众生、哀愍众生、应该接受这样的供养,你不为自己而接受供养,这个很可以理解,但是你为众生而接受这份供养来成就众生,来给予众生的福慧,这个也一个功德。
世间上的人,好多人也是这样,他只喜欢拿东西给别人,以此来显现我自己很富有,有的时候也要接受别人给你的东西,也许你不缺乏了,但是你接受下来人家很高兴,能够让众生高兴何乐而不为嘛,对不对。有的人家里面穿金戴银,人家众生平时看你对他有好处,于是那一天给你拿一棵青菜来。哎呀,这个青菜我不确呀,我山珍海味我都有,算了、算了你拿回去,拿回去,不要、不要,你要不要你就伤人家的心,人家那个青菜虽然说不值钱,但是这个心值钱嘛,对不对。所以说为人处事这里面你还要学会,一个学会布施,一个要学会接受,对不对。所以说这个里面他能够长养众生的善心。
释迦牟尼佛这个时间就跟观世音菩萨说了,你要接受,不接受不行,释迦牟尼佛说话很客气,叫观世音菩萨怜悯无尽意菩萨,怜悯这些四众弟子,怜悯这些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天龙八部、来受这些璎珞。释迦牟尼佛既然发了这种话了,下面。
【实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你看;这个时间,观世音菩萨很孝顺,释迦牟尼佛说话了、他就照着做了。不像我们今天父母要说个话了,不听,你这父母老套筒嘛,已经落后了嘛,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的嘛,你说的这个话我不听了。你说我们今天的孩子是不是这样,差不多就这样,没有一个孝顺之心,没有一个同情理解,我们在坐的你对自己的父母亲同不同情、理不理解啊?所以说父母亲说话以后,我们要顺他一口气,该听的要听,该接受的要接受,不要老是去打破锣,不是要老是去短处别人,好像他说的话就是不动听,好像他说的话就是很落伍。包括我们今天出家师父,远离父母亲了,在佛门当中有没有父母啊?还是有父母。师父就是我们自己的父母亲,师父说了话了,我们自己要听,连师父的话都不听了,那算什么呢?出了家了,你学佛、学道,连师父的话都不听了,你说你认一个师父干啥?我经常跟我那些徒弟开玩笑,我说;如果说我说的话不听啊,你来当师父,我来当徒弟,哈哈。我们换过,因为当徒弟很好玩,有人跟你做主嘛,对不对,免得你在那费心了嘛。师父他都给你考虑好了,你只要听了就行了。现在就有些人他就不听,师父随便你说什么,他都要整另外的东西,反其道而行之,我就非常纳闷,你找一个师父干什么?你找师父不就是让他传道、受益、体获嘛。如果说师父跟你说的话你不听,你说这时间你这个弟子怎么做的,所以说这个时间他要有孝顺之心。
观世音菩萨这个地方那就示现孝顺,释迦牟尼佛说了,观世音菩萨既是愍念四众弟子、天龙八部、接受了无尽意菩萨这个璎珞的供养。所以说你看这些经书,它都是典范,它不仅仅是的文字,它把观世音菩萨的这种行为定合在经书上,让我们千百年以后看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还能够体会当时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情形,它能够重现无尽意菩萨,以至诚恳切代众生如法修行供养,三轮体空而了无执著的情形,也能够再现观世音菩萨的在释迦牟尼佛发了话以后孝顺佛意,愍念四众接受无尽意菩萨这份璎珞的供养,你看这些情景历历在目。他接受了以后分做二份,一份供养释迦牟尼佛,一份供奉多宝佛塔。要是你平时没有看过《法华经》的,这个地方就会感到稀奇了。释迦牟尼佛他在讲经说法,这多宝佛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呢?
《法华经》里面有一个公案。要讲《法华经》的时候,多宝佛、多宝佛塔都要显现作为证明,今天事迹因缘成熟了,释迦牟尼佛要讲这种《法华经》了,于是按照惯例,多宝佛塔它就显现,多宝佛从宝塔当中走出来,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佛法真实不虚,这是佛佛道同,佛与佛之间是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一佛出世千佛辅化,那就是和合、那就是团体。我们今天就不行,一个人在那讲经说法,其他的人都在搞破坏,打破锣,那是不和合,你知道吧。就像我们今天常住上一样,我们今天常住上决定了要干什么事情,结果下来以后他就给你搞阴谋诡计,搞破坏。你说这样的常住能兴旺起来吗?那就兴旺不起来,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我们四众弟子要和谐、要团结、要相互增上,只要是如理如法的事情,我们大家发心、众人成就。大家施柴火焰高嘛,你添一根柴、他添一根柴,这火焰就然起来了。要建大雄宝殿没有钱,你凑五百块钱、我凑五百块钱,这就是功德嘛,众志成成,什么事情成就不了啊,都能够成就,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大家都能够同心同德,齐类克金,就连那个最坚固的金属都能够把它断掉,这叫同心同德的一种功夫。我们这些四众弟子能够同心同德的话,佛法一定能够发扬广大。就怕这里面不和合,你有意见、我有意见,你看不贯、我看不贯,你要搞点名堂,我要搞点名堂。甚至我们在学经、听经、闻法、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习气。吵嘴、打架、是非、烦恼、造业、这些东西出来了,相应嘛,你说,不相应。所以说这个是非从自心了断,每一个人从自心看看,你那个烦恼是怎么样起来的,就是因为自己的无知,执著虚妄分别、烦恼习气而显现的,但是往往我们还不这样认为,他偏偏要在外面的世界拉一个垫背的。我不高兴了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你让我不高兴的,他就认为外面的这种人和事让他不高兴的,其实这个知见就是错的,这个见解就是错的。每一个人我们这个出家师父也好、还是在家居士也好,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要知道自己错了,你非得要拉一个垫背的,但是那个背垫不上。不是人家让你不高兴,而我们让自己不高兴,这个道理大家想得通吗?想得通吗?想得通(大众)。
想得通你就有智慧,想不通你那个烦恼就很难解决。固然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但是能不能够影响你,这要看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别人对你的损伤能不能够造成这种伤害,他单方面是不能够形成决定因素的,非得我们双方配合他才能够形成损伤。如果说你不配合他的话,他是不能够让你不高兴,是不是。你说别人骂你一句话了,别人骂你的语言是一个因缘,一个增上缘,但是你能不能够增上呢,关键在于你自己。如果说你不在乎,你有智慧,你知道这些语言名相都是假玩意,你不计较他,心不在焉,那么别人所说的话他就进入不了你的内心,他就伤害不了你,一个巴掌拍不响,别人的伤害、他怎么伤害得了你呢,伤害不了。所以说要学会这种方法,不要配合那些是非,不要配合人家骂你,不要配合去起烦恼。假如说你要配合去起烦恼的话,你这个人就是没有智慧。你要配合起功德多好,是不是。观世音菩萨这么慈悲,你为什么不配合一下呢?你要配合一下至诚恳切的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我们也来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于是观世音菩萨就可以摄受我们。这一句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个万德名号,他的功德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苦难、烦恼、贪嗔痴这根本三毒,那就可以得到解决,为什么我们不配合这个观世音菩萨呢?你偏偏要去配合那些骂你的人,整你的人呢,这就是我们众生的愚痴。但愿学了这个《普门品》以后,我们会学会这些诸佛,一佛出世千佛辅化,同心同德,要配合这些佛,不要配合那些烦恼习气毛病,好不好?好!(大众)。
下来要检查,配合那些烦恼的话,他就烦恼的不得了,他就跑来,师父;我烦恼了。我说为什么烦恼啊?别人骂我,他骂你。他骂他的嘛,关你什么事呢。是不是?他骂他的嘛,关你什么事呢?所以说你不要配合那些是是非非,我们自己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你不配合那些是是非非,不仅仅是自己得到保护,别人伤害不了你,他想造业他也造不成,对不对,哪怕他起心动念了,哪怕是说了不好的话了,但是没有造成结果,这样别人造的业他就少一些,甚至可以就不造业嘛,对不对。这个是我走到什么地方我都在教的一个方法。我们利益众生,你只要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你就能够利益众生。比喻说别人骂你,你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他的发心是要伤害你,他起了心了,说这样的话了,但是他没有达成结果,伤害不了你,于是别人造业,他就没有形成究竟的业,这不是对别人的利益嘛,这就是对别人的利益,你说是不是呀?是。所以说要学会,你要不学会这种智慧的话,你就是…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