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8▪P4

  ..续本文上一页”他说: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各人修行各人了,各人生死各人保。各人的肚皮你吃饱了就管事了。说你当方丈,你管那么宽干什么嘛?人家修行你管那么多干啥?各人生死各人了嘛。他就跟你讲这个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我就跟他说:我跟你打个比方。你今天出了家了。出了小家进了大家。不是我管的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今天既然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说两句话。要不说两句话,就是我失职。跟你打个比方,你吃饭是你自己的事情吗?是你自己的事情。既然是你的事情,常住上为什么要给你做饭呢?如果说个人肚皮个人饱,那么从今天我们常住上不做饭了。我说你吃喝拉撒,大小方便,是你自己的事情吗?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嘛。常住那为什么要给你修厕所?干脆就不给你修厕所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哈哈(笑)。没有厕所。你说你住房,是你自己住的吗?干嘛寺庙要修这些寺庙给你住?还要给你分配一个房间,你还挑肥拣瘦,这个房间宽了那个房间窄了。这个房间好了、那个房间不好了。这个房间向阳了、那个房间不向阳了。有这么多分辨。我说我们也像藏地那样,自己拿钱来修房子。你看藏地那出家人,那就是自己带钱来修房子,自己带钱来吃粮食。常住上只管什么?只管法。我这讲经说法你们来听,你的粮食我不管。你的住房我不管,你的用度我不管。我们这样来。他说这样麻烦就大了,哈哈(笑)。我说是嘛。本来是自己的事情。常住上发心成就的,既然人家发心成就。我们也要发心成就。对不对?如果说你光管自己,不管别人,那么为什么别人要负责你呢?是不是?照理说那么多居士,我为什么要出那么多钱呢?我为什么要护持你寺庙呢?为什么要护持你出家人呢?我把自己吃饱就行了。 如果说没有大家的护持。有没有寺庙?没有寺庙。如果说没有常住,我们出家人在常住上住用。你说你有保护吗?没有嘛。所以说,丛林,他能够安单,能够保住,那我们这些人住在丛林当中呢,我们自己要发心,要修学,要持戒,要护持。要这样的。他是互相的嘛。所以说你看看,这个大家是不是比小家还要厉害呀。还要麻烦呀,我跟你说。我跟那些方丈住持住在一起。他们都在叫苦:哎呀,现在和尚不好管那。宁愿带一百兵,不愿带一百僧,为啥呢?五湖四海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说的不对了,他跟人家吵。你说有权威吗,他又不像世间上一样。你说世间单位,你说一下,你说你不听吗?不听就把工资给你下了。工作机会没有了,你滚出去。寺庙里面你还不能这样干。是吧?还要慈悲嘛。你不能这样把人撵出去,还要慈悲,还要成就他。这个问题严重的很了。还有和尚跟我说。哎呀,天底下做点事情很艰难,就随他的便了。还要拿糖来诳他。跟他说好话,还要求他。你发点心嘛。他才来干。如果说这样子的话,你说麻不麻烦?麻烦那。所以说你有个小家麻烦,我们有个大家,照样麻烦。就拿广德寺来说,每年你看广德寺有多少收入呀?好像很多钱。但是不够用,为什么不够用啊?这房子地宅整垮了。光是换一个房盖,都要两三百万那。你看看,厉不厉害?还有这么多文物呢?而且这些文物,轻而易举你还动不了。还要向省上申请,各种各样的手续,你有钱你还不一定能干事。

  摊子越大,这个事情就越大。而且这些事情大大小小,你们看天亮师。天亮师天天都在给我道歉,今天我又有应酬,明天我又不得空呀,我都对不起你,没有陪上你呀。我说不用道歉,我理解。为什么理解呢,太多事情了。今天这个领导来,明天那个领导来。一搞成旅游场所以后,一天都不得空,你看我们这个地方,要讲经,要是在山里面。他就非常清静。但是在这个地方,一会你就会听到,一会锣鼓来了,丁冬丁冬。朝山拜佛的人,你只能随喜。一会喇嘛又来了,一会这样的事情那样的事情又来了。你说一个大家容易吗?不太容易。还是一个枷锁。所以说一个出家人还是不自在。

  要怎样才能自在呢?就是该看破的要看破。该放下的要放下。如果该看破的看不破。该放下的放不下,其实不管出家在家,都不自在。出了小家有大家。又整另外一个家。而且包袱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不空,到底我们出家为了什么呦?是为了修行呢?还是为了搞这些应酬呢?所以说这些,都必须要我们自己去反省。要把这些精力集中在如理如法的修行上,只有能够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常念观世音菩萨,内心无有挂碍,那就能够做到无拘无束。就像莲花生长在污泥当中出污泥而不染。就像莲花不着水一样,也象那个太阳月亮在空中没有任何挂碍一样。那是何等的自在呀。水边林下,到处都可以办到。

  我们今天建个寺庙,反而为寺庙所累。我刚才不是说广德寺的难处吗?圣水寺,我们内江寺也是。你要去修庙,很多时间就被占用了。要筹钱啊,要筹料啊,要求质量呀,要筹工人的衣单,等等,哎呀:操不完的心 。那古人哪有这些呀?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水边林下,一盘腿就可以修行。简不简单呀?简单。如果说我们不追求豪华。每个人搭一个茅草房,也可以住下来。但是我们今天。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原来是住茅草房。然后盖瓦房,瓦房不行我要盖楼房。楼房不行我还要盖别墅,对不对?寺庙越修越高级。我们在家人的房子也是越修越高级。但是,越来越不自在。越来越没有修行的空间。往昔时候你看印度那些人,随便一棵黄角树下,一坐,也能参禅,也能打坐,也能修行。这多舒服呀。关键就是少欲知足呀。能够少欲知足的时候呢,我们自己修行就很自在。就是要看的通,放的下。

  每一个人你从内心里面反省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把我栓住,让我自己不自在。名缰利锁?他说我又不好名。我又不好利,我又不追求钱财。但是总有个东西把你栓起来,让你不自在。我们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你的哪些脚镣手铐,谁给你戴上去的?捆绑我们;让我们自己不自由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每个人都要反省得出来,每个人找不到自己这些脚镣手铐的时候啊,你不自在那就不自在了。因为你不能够认识你不自在。更说不上解决的方法了。一定要认识到,我们自己把我们栓起来,让我们不自在的东西是什么?一个,做物欲的奴隶,二一个,做身心的奴隶。这个身体,更是一个大绳索。想听经,瞌睡来了。瞌睡是不是个绳子啊?它紧紧地栓住你。你要把腰杆打直了听经,不行,瞌睡就要骂你:低下来,低下来。睡着了。你的眼睛要睁开,不行,重的不得了。有千斤重,闭上闭上,睡着了。习气毛病。是不是,坐那听经听两个小时,人家听的非常轻安,非常自在。但是我们听的腰酸背痛。啥原因呢?身心的障碍啊。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的绳索。你一心一意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时候呢,所有的这些绳索,名缰利锁,乃至脚镣手铐,有形的无形的都可以解决。好不好?好!(大众,鼓掌)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具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上面的是第六种,解脱这些牢狱之灾呀。这是第七种,解脱这些冤贼的灾难。

  这个世间上,除了牢狱之灾,冤贼多的不得了。是不是?我看网络上暴光,有一个小偷,他在一个小区里面。串了几十家人家,人家发现了。他在房背上,如履平地。被人家发现了,他也不跑。还在跟大家藏猫猫,躲过去,躲过来。你看看,这个小偷他非常猖獗。一个是小偷,一个是强盗,这个是很厉害的。社会治安不平,走出去,说不定哪个黑暗的角落里面,一把刀就逼上来了。所有的钱掏出来!麻不麻烦?麻烦。你说没有这些强盗,家里面明明是关的好好的,锁的好好的。但是你回去,打开锁,一看。哦!糟了!东西没有了。这些贼娃子啊,他很厉害。无孔不入,而且现在还是高科技的强盗。这个偷东西,他都把高科技用上了。前面我们寺庙里面抓了个小偷,那个小偷是咋的?结果他有个工具箱。那个工具箱啊,什么蒙面的、什么登墙壁的、什么绳索、什么电钻、什么开锁的,什么都有。你说现在的小偷,越来越高级。防不胜防。你说你那个汽车,锁的再好。偷汽车的,现在也是层出不穷。你说你那个铁门、保险门。关的在严实,锁不住他。哪里锁的住他?所以说还是要好好的修学,好好的持戒。它才能度,不然的话,你说你这些冤贼之难啊,很难解脱。所以要认识这种正确的因果,有一个正确的因果,你知道我们自己在什么地方用功。没有一个正确的因果,那就很艰难。所以说这个第七,解脱冤贼难。

  那么这一段因为时间要到了。我们就留在下午去讲。我们今天就留点时间,让大家下来准备准备。你要好好地称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好好地称念。要把这个功夫用到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没有一点作用啊?还是有一点作用的。但是,作用往往不大。你要能够随请随到。随时有难,菩萨随时救难的话,平时的功夫最重要。一心不乱,清清静静,至诚恳切,好不好啊?(好!大众,鼓掌)。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8》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