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5▪P3

  ..续本文上一页来承担这种佛性,担当如来家业。一旦皈了依、一旦发了心,能够围着自己这种圆满的选择,执著不舍的去追求,去成就自己修行的伟业,而不为其中的一些烦恼、艰难、险阻、坎坷这些所屈服,这样的人就是“善男子”。一个方面过去要有行善积德、善业作为保障。两一个方面今天这个善根要深厚。三个方面要智慧、要有选择、要发大愿、能够觉悟自己的佛性,发了大愿了要能够执著不舍的去成就自己的大愿,哪怕是遇上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轻易退失,这个就叫“善男子”。不管你男人女人只要你能够有这种素质,都可以称之为“善男子”。修行往昔时候没有善根,现在修行修不起来。二一个自己没有智慧,不能选择正确、如里如法的觉择,你也不能修行。三一个方面是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你也修不来行。修行哪么简单吗?不简单。

  昨天晚上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大家在说;这个成佛不比卖凉粉容易啊,你说卖凉粉还简单一些,要是没有人,我给你多添两块凉粉,呵呵,卖的要多一点,人家看了大方嘛,所以来吃的人就多。但是成佛不是这回事,不是哪么简单。世界上你要找钱,找一个工作,要升官发财,或者说要做高官厚禄、做一个宰相、做一个总理那还好说,只要努力、只要你有善根、只要你有福报,他也能成就。但是这个出家、修行、学佛、那是非大丈夫莫能为。这是必须要有刚才所说的这些素质,你才能够学佛、才能够成佛。如果不然的话只是一个表面功夫。所以说“善男子”他就是这样的赞叹。假如说我们今天心胸狭窄,气量也非常小,心里面也是那些弯弯曲曲,很多有东西见不得人,受不得这些挫折坎坷,受不得人家的打击,稍微两句重话一说,哎呀,我不学佛了、我不出家了、我要回去了。念佛稍微受点打击,我不念佛了,这个成佛很艰难。那个烦恼一时半会对治不了,他也有一种嗔恨心,你说这样的人怎么修学呀。就像那种一般女人一样,又小气、心胸又小、容忍不了别人,受不了挫折坎坷,老是想依赖、老是想逃避、老是想钻进乌龟壳里面,你啥时间能成佛?啥时间学佛能够成功呢?像这种人他就不能叫做“善男子。”所以说具备这种条件了,虽然说你是女身也可以把你称之为“善男子”。不具备这种条件的纵然你是男人,不能够叫你是“善男子”。这个善男子,一个方面是诸佛恭敬众生,为啥要恭敬众生呢?大家回答,为什么要恭敬众生呢?因为众生都有佛性,都是我未来佛。所以说佛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二一个方面就是随时随地提携众生,你是善男子、你有佛性、你是未来佛,你遇上挫折坎坷,你也不会退失。随时随地鼓励大家,是不是、要这样子来,我们也学佛这样子,你看佛已经成佛了,他称呼无尽意菩萨,总是那么恭敬,总那么不轻视任何一个众生。我们在世间上也要这样啊,要说好话。随时随地赞叹别人,恭敬别人,少去给别人泄气。本来人家做的上好,结果不把人家的气给泄掉了,罪过无边啊,所以说也要学这种善巧,是吧。光是一个称呼当中都很多的善巧。我们经常跟居士聚在一起的时候,相互取外号,熟悉了相互取外号,你看那个外号取的是鼓励别人呢?还的打击别人呢

  世间上人说,取一个傻瓜,闷蹲(笨蛋)哈哈。打击别人,是不是?就是我们开玩笑也去鼓励别人,要让别人起欢喜心,要别人听了以后他喜欢去学法,喜欢去上进,这就是你的善巧。

  无尽意菩萨为什么叫是善男子呢?他也不是客气的,为啥呢?因为他从久远以来已经发了菩提心、已经行持菩萨道、已经植众德本,所以佛称他为善男子。佛就告诉无尽意菩萨,如果这个世间上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当他们感受身心各种各样的痛苦逼恼的时候,如果他听闻到观世音菩萨名号以后,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在常寂光大定当中、当下就能观照这些众生求救的声音,然后以自己的威德智慧神力来救度众生这些苦难,众生这种所有痛苦随即都能够消除。有这样的神力,我们今天遇上各种各样不如意的这种事情了,只要我们至诚恳切一心不乱的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这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

  有人就会怀疑了,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神通吗?感应能够有这么样的快速吗?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一个人就能够救这么多人的痛苦呢?这个众生无尽啊。无量无数的众生一求救都能够免掉。所以说要明白这样道理。这个道理是怎么样呢?

  因为众生是我们心当中的众生,菩萨的心随时随地不离众生,随时随地慈念众生。菩萨也是我们众生心里面的菩萨。比喻说你天天念佛,我们说所念的佛;也就是我们自性本具的阿弥陀佛,所以说你一念他就答应了,一念他就有感应了,他本来跟我们没有隔别,哪里有也隔别嘛。众生心与佛心随时都是相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没有隔别。我就常常讲这种道理,你看这个虚空与我们这个讲堂(五观堂)他隔别吗?不隔别,你说你砌道墙起来,把他隔起来,能够隔开吗?不能够隔开。而我们这种心也是这样的,心放开来他可以无量无边,和诸佛一体,佛的心也和我们众生心那是一体的。但是众生因为执著而不知道,虽然说你不知道,这个心还是相通的,所以说各色而言的呢,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丝毫的这种间隔。所谓间隔、所谓障碍就是从我们自己的怀疑心而来的,就是我们自己没有诚恳,他才有间隔不要说与菩萨、与佛,就是自己与自己,有些时间也要间隔,我们有没有那种拿着钥匙找钥匙的事情呢?多哟。也是世间上所说的骑牛找牛,骑车找车,他本来在他手里拿着的,都因为遗忘掉了,我的车子跑哪里去了,我的钥匙跑到哪里去了,结果在手里拿着呢,忘掉了。本来没有障碍,但是因为自己不觉悟,没有这种智慧,所以说没有障碍的东西都成为有障碍了,是不是这样?这种障碍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怀疑心,不信的心、不诚恳的心。如果我们至诚恳切地发起了这种内心的虔诚恭敬,那么我们当下就不离菩萨,菩萨与我们自己就随时随地都在一起。所以说菩萨可以当下感应,当下解脱我们的痛苦。因为观世音菩萨他已经证到了普门示现,他这种普现色身三昧随时随地都有这种能力。观世音菩萨他能够不动本际而普应尘沙世界,所以他一个人就能够救很多人。

  这里面所说的“众生”。就是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条件和合而生起的这种众生有情。什么叫“苦恼”?我们的身体受到了逼迫,这就叫“苦”,由于这种苦让我们自己心里面也不舒服,我们心理面也受到逼迫了,他就叫“恼”。苦是身上的苦,恼是内心的烦恼。“解脱”把我们所受到这种束缚、所受到的苦恼一解决了,他就达到了一种自在无碍、自由自在的这种结果,那就是解脱。所以说要求解脱,首先就是要看我们自己的束缚是什么。你要离苦得乐,首先要认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自己的苦恼是什么?很多人在修行过程当中,不明了自己修行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存在的问题。那么你修行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时候,修行自然而然感受就不是很强烈,所以大家要清楚这回事情哟。我们自己打佛七、观音七、念佛修行,一定要知道我们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如果不了解自己所修的什么

  那往往就是盲修瞎练,不知道你针对什么而修嘛,没有目标嘛。因为没有目标,你修过去修过来为什么呢?目标不清楚那个感受就不是很强烈。要解脱,首先就是要知道我们自己的障碍,知道这些障碍以后,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去解脱。一般来说解脱有两种,一种是离障碍解脱。一种是作用解脱。离障碍解脱就是断除我们自己的愚痴、无明,我们自己的烦恼造业、乃至我们现在所受的苦,就是惑业苦,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这个过去烦恼,由于过去无明、由于过去造业,才能够引起我们今天受苦。现在受苦又造成我们新的这种迷惑,新的烦恼。由这些新的烦恼,我们又再去造业。由我们造业将来在受这样的恶果,轮回无休啊。我们现在能够离开那些惑业三种的束缚,那个叫离障碍解脱。作用解脱;那是指没有障碍的显现我们自己法身妙用。这个如来藏显现了、神通妙用显现了,这些妙用一显现的时候,他就彻底解脱了,这叫作用解脱。

  “无量百千万亿众生”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所救拔的对象。这个救拔的对象有多少呢?无量百千万亿,我们说无量百、无量千、无量万、无量亿,可以说有各种各样的无量,众生无尽嘛,实际上总体来说就是无量无边的众生,遍满尽虚空、遍满尽法界、上下左右、东南西北,十方世界的所有的众生,数量很多很多,都是观世音菩萨救拔的对象。我们要看这个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众生的苦难也是没有穷尽的,众生的痛苦很多啊。他的苦恼是一个接一个,汇成无尽的苦海汪洋。我们无始以来所喝过的苦水那就本身就苦啊,今天我们受的苦那也是数之不尽。如果说今天不皈依、不修行、不学佛,将来所受的苦更是无量无边。要我们这些苦能够好好的去观想一下,去回味一下。今天我们早上还在讨论,为什么有的人学佛没有动力呢?为什么我们听经闻法没有动力呢?原因是什么?原来的苦忘记了。如果不知道苦的话他就没有动力,往往我们开始学佛的时候,就是由于苦的一种逼迫,有这种苦逼迫以后,我们就能够知道去解决这些东西,于是我们大家来学佛。但是学学呢,就把自己所受到的苦全部忘记了。我们今天在逃避,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发达了。我也有吃的了,穿的也好了,我们过的像小地主一样的生活了,跟解放前相比应该知足了,很幸福了。但是你的生死问题,无常问题呢,就不再去想他了,轮回的痛苦他也不去想了。所以说这些生老病死苦、无常苦,各种各样轮回的苦,如果说我们忘记了,那你修行就没有动力。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这些苦,每一个苦都要细致如微的去观想、去思维,一直要思维到我们自己内心里面,把这些苦的印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就是睡梦里面想他,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知道,要达到这种深刻的程度,念佛才能够念的至诚恳切,念观世音菩萨才会念的至诚恳切。对这些苦我们要生起厌离心,要生起一种出离心,那么我们称念菩萨名号的时候,就自然而然能够至诚恳切,他就很有力量。不仅仅是思维自己的苦,还有多了解我们周边这些众生的苦。特别是这5·12大地藏,那些灾区居民的痛苦,我们多思维一下。现在全国都在干旱,我们也要想一想在干旱当中的众生,他们是多么的苦难。每天你不要想远了,你就想遂宁城市,每天他们要吃多少肉,杀多少生,面临着被杀生的这些众生,痛不痛苦啊?当然很痛苦了。那些猪、牛、鸡、鸭、鱼、鹅,每天有多少众生面临被杀。思维这些众生的苦,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的苦,都当作我们自己的苦一样,好好的要把它观想起来、思维起来,然后我们就竭尽全力的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样子这种称名的力量他就很具足。随时随地要这种心。称名要怎么样称名呢?要一心称名。不是像我们今天边在称名、边在想家里面这个肉又煮好了,怎么好吃呀,你要这样称名有多少力量?没有多少力量。不管是念佛也好还是念菩萨也好,这个一心不乱的称名他的力量才大。散乱心称名虽然说有一些功用,但是力量不大。

  什么叫一心念佛呢?他有两种一心,一种是事一心,一种是理一心。事一心就说你不懂这些法界理体,但是也能够以至诚恳切心一直念下去。把自己的妄想心、散乱心、杂念念的越来越少,最后一句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绵绵密密、不间隔、不间杂、明明白白显现在我们自己的心里面。这叫事一心不乱的念佛。什么叫理一心的念佛、念菩萨呢?就是懂得这种法界理体,能念的心和所念得的观音菩萨名号没有分别,自心既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既是自心,心与菩萨不二、能念与所念不二。以这样一种道理来加持我们、摄持我们自己。能念所念他都能够融合在一起,要念到能所双亡。能所融合,观世音菩萨进入我心,我心就是观世音菩萨,心与观世音菩萨不二,观世音菩萨在自心上放光,我自心也随着观世音菩萨变成了观世音菩萨。你这样去念的时候,能念所念都能够融合在一起,这就是理一心不乱。我们能够这样去念的时候,至诚恳切向观世音菩萨求救的时候,他就能够及时解脱我们自己身心所受到的苦恼。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吧!这功德非常大。好好的想一想观世音菩萨这种功德威神力量。下来以后要把我们自己的心要提起来,至诚恳切好好的称念观世音菩萨。为了要把至诚恳切生起来呢。一定要好好思维我们自己所在的苦。思维苦称念观世音菩萨,一心不乱的求救,这就是必要的基本条件,只要我们把这些条件做到了。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自己的苦难那是自然而然的,

  好了,阿弥陀佛!我们上午结束。(大众鼓掌)

  2009,2,19,遂宁广德寺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5》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